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心血管研究所

作品数:159 被引量:859H指数:14
相关作者:刘国庆郑乐民赵铁强董林旺陈光慧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0篇医药卫生
  • 15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7篇基因
  • 45篇血管
  • 34篇动脉
  • 26篇动脉粥样硬化
  • 22篇细胞
  • 21篇脂蛋白
  • 16篇血压
  • 16篇高血压
  • 15篇小鼠
  • 14篇代谢
  • 14篇血症
  • 14篇内皮
  • 13篇心血管
  • 13篇甘油三酯
  • 12篇脂蛋白脂酶
  • 12篇脂酶
  • 11篇蛋白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9篇血管内皮

机构

  • 157篇北京大学
  • 19篇北京大学第一...
  • 11篇北京大学第三...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市心肺血...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吉林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南华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郧阳医学院
  • 2篇天士力制药集...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41篇刘国庆
  • 32篇唐朝枢
  • 22篇汤健
  • 18篇陈光慧
  • 10篇王宇辉
  • 9篇高炜
  • 8篇郭艳红
  • 7篇齐永芬
  • 7篇尚彤
  • 7篇郑铭
  • 6篇吴宏超
  • 6篇徐春生
  • 6篇朱建健
  • 6篇汪南平
  • 6篇张晓红
  • 6篇温绍君
  • 5篇杜军保
  • 5篇陈莉
  • 5篇李志梁
  • 5篇王佐广

传媒

  • 18篇北京大学学报...
  • 13篇中国动脉硬化...
  • 12篇生理科学进展
  • 6篇中华心血管病...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基础医学与临...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国心血管病...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高血压杂志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第四届齐鲁国...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8篇2007
  • 14篇2006
  • 18篇2005
  • 20篇2004
  • 10篇2003
  • 20篇2002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炎症、自身免疫和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17
2002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在粥样斑块中存在许多免疫细胞,而且在不稳定斑块中尤为丰富。近年来对动脉粥样硬化中免疫细胞的聚集、分化和激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了多种与其相关的病毒和细菌感染。通过研究初步确定了几个自身性抗原,并提出了自身免疫假说。根据这些新的认识,提出了免疫调节和预防接种等心血管疾病的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这必将极大地提高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和防治水平。
朱建健王宪
关键词:慢性炎症自身免疫动脉粥样硬化病原感染
混合性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模型的培育
目的通过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敲除极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小鼠LPLO与ApoE基因敲除高胆固醇血症小鼠ApoEO杂交,产生混合性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模型LPLO/ApoEO。方...
周淑佩张晓红刘国庆田枫
关键词:脂蛋白脂酶载脂蛋白E类繁殖
文献传递
遗传性极度高甘油三酯小鼠:一个自发性动脉粥样硬化、胰腺炎、微循环障碍、凝血时间延长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新型动物模型
血浆甘油三酯增高是新近确认的As 危险因子,且在中国人群中比单纯的高胆固醇更加常见。通过基因打靶结合体细胞有益突变体基因转移技术,我们成功制备和大量繁育了脂蛋白脂酶缺陷的极度高甘油三酯小鼠模型,血浆中蓄积了超过正常上百倍...
张晓红洗勋德赵铁强鲍红梅祁荣王宇辉蔡嫣王亚楠刘国庆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动脉模型
文献传递
遗传性极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小鼠自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刘国庆张晓红冼勋德
文献传递
糖尿病金黄地鼠喂饲高脂食物诱发肾脏损伤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利用对高脂食物敏感的金黄地鼠,在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后喂饲高脂食物,观察肾脏损伤变化。方法:30只90-100g雄性地鼠首先分成2组,1组注射STZ作为糖尿病组,另1组作为对照。9d后检测血糖,以空腹血糖大于200mg/dL作为糖尿病造模成功的标准,糖尿病动物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普通饲料及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对照组也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以上2种饲料。2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浆中血糖、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TC)含量,同时进行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动物处死前留取24h尿液,检测尿液中白蛋白分泌量。结果: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饲喂地鼠2周后,血浆TG极度升高,最高可达14000mg/dL左右,TC达4000mg/dL;对照组地鼠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后TG和TC也明显升高至500mg/dL以上。糖尿病-普通饲料组地鼠肾/体重比、24h尿白蛋白显著增加,但肾脏形态学无显著变化,而喂饲高脂饲料后,糖尿病地鼠肾脏肥大、出现脂质沉积、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等明显肾脏病理改变。结论: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喂糖尿病地鼠,仅2周出现高脂血症并伴有明显的糖尿病肾病病理改变,为研究糖尿病肾病及其脂代谢的各种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贺亮高松黄薇刘国庆邓旭明
关键词:金黄地鼠甘油三酯类高脂食物
内皮素-1刺激对血管平滑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表达的作用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ET-1对血管平滑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以及与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关系.方法以成年16周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动脉血管平滑肌原代培养技术,培养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平滑肌1~3代,然后加入ET-1进行刺激,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ET-1作用后0、12、24、48、72 h以及不同浓度ET-1刺激48 h后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同时用MTT法检测血管平滑肌(VSMCs)增殖.结果 ET-1刺激后12 h,PPAR-γ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上未见明显变化(P>0.05),而24 h时出现了表达轻度下调,与对照组(无ET-1刺激)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8~72 h下降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不同浓度ET-1刺激48 h后,随着浓度的增加,PPAR-γ表达减低,各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在12h就出现,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增殖增强.而且随着ET-1浓度的增加,VSMCs增殖增加.结论 ET-1在引起VSMCs增殖的同时,可引起PPAR-γ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减低,提示ET-1导致的VSMCs增值可能与PPAR-γ有一定的关系.
狄政莉牛小麟魏瑾高登峰汪南平
关键词:PPAR-Γ血管平滑肌
复方丹参滴丸预防高原心肌低氧症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CSDP)预防高原心肌低氧症(HAMH)效果与作用机理。方法平原医学体检正常者进入海拔5 000 m高原的施工群体617人,随机分为CSDP服药组(186人)和对照组(431人),观察6个月期间,进行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及H2S血清浓度检测。另设雄性Wistar大鼠CSDP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只,在同一海拔饲养20 d后处死做病理常规形态学及Hitachi-500电镜下观察摄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SDP对初入高原劳动者心电图心肌缺血保护率即相对危险度降低0.57(人数)、0.70(人次),均P<0.01,效果指数为0.23(人数)、0.34(人次);使运动平板心电图预测35%预期发生心肌缺血的人免于发病(P<0.01);对已发生心电图心肌缺血阳性者服用CSDP后短期内净恢复率为38.94%(P<0.01);提高血清H2S含量(P<0.05),明显降低血压、心率及二者乘积、SpO2的异常率(P<0.05或P<0.01);偏相关分析结果CSDP与心肌缺血和生理参数的改善有密切相关性(P<0.05或P<0.01),能预防、改善大鼠心肌细胞的低氧性水肿、变性、坏死、组织淤血、出血及超微结构的损害。结论CSDP预防HAMH效果显著、起效迅速、作用确切、机制广泛,是符合HAMH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和防治要求的药物。
张雪峰董维亚裴志伟耿稀有祁裕韩玲张莉闫希军郭治昕郑军赵娜唐朝枢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
糖尿病大鼠血浆肾上腺髓质素的动态变化及依那普利的干预效应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依那普利对血浆ADM浓度的影响。方法将52只Wistar大鼠分为:1个月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各7只);3个月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各7只);5个月对照组、糖尿病组和依那普利治疗组(各8只)。分别于1、3、5月经心脏采集血浆标本,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ADM浓度。结果糖尿病大鼠血浆ADM浓度(pmol/L)于1、3月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59±9.78vs7.39±3.29、19.09±3.59vs7.91±4.74,5月程(10.41±3.97)显著低于1、3月程;依那普利治疗组血浆ADM浓度(22.45±13.77)显著高于同月程未治疗组(10.41±3.97)及对照组(10.30±2.83)。结论ADM在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病理生理中可能发挥代偿保护作用。
徐春生李志梁张桦严全能吴宏超唐朝枢
关键词:糖尿病肾上腺髓质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质粒在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pcD2 /hVEGF12 1真核表达质粒对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的转染及表达。方法 :pcD2 /hVEGF12 1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Lipofectin瞬时转染大鼠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和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 SY 5Y。采用RT PCR ,ELISA等方法检测VEGF基因在心肌细胞和SH SY 5Y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上清中VEGF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转染 pcD2 /hVEGF12 1真核表达质粒的心肌细胞和SH SY 5Y细胞中VEGFmRNA水平明显升高 ,ELISA检测到VEGF蛋白表达水平也远高于转空载质粒和未转染对照组 ,并且转染的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上清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活性。结论 :pcD2 /hVEGF12 1真核表达质粒能转染心肌细胞和神经组织来源的细胞系 ,并获得高水平的表达 ,而且表达出的VEGF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
刘艳秋周爱儒牛大地朱小君李载权陈光慧汤健
关键词:内皮生长因子心肌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基因转移真核表达质粒
冠心病患者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部分片段突变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选择冠心病患者甲硫氨酸合成酶 (MS)基因上与蛋白质功能和结构有关的一个片段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SSCP)技术结合测序法测序。结果显示 ,在研究对象中未发现目的片段上的突变。与Genbank中 MS基因 c DNA相应部位的序列一致 ,证实为正常基因型。提示我国 MS基因此片段可能突变较少 。
许海燕陈在嘉姜玉新叶珏杨跃进陈纪林汤健
关键词:冠心病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PCR-SSCP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