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工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

作品数:17 被引量:135H指数:7
相关作者:姚莹莹胡玥张爱静李希余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篇地下水
  • 3篇地下水脆弱性
  • 3篇基于GIS
  • 2篇地表
  • 2篇熵权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面沉降研究
  • 1篇地下水管
  • 1篇地下水管理
  • 1篇地下水管理模...
  • 1篇地下水年龄
  • 1篇地下水易污性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新生代
  • 1篇新生代地层
  • 1篇遗传算法
  • 1篇引水
  • 1篇引水量
  • 1篇运移

机构

  • 17篇北京大学
  • 7篇山东省水利科...
  • 4篇阿拉巴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市环境保...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中兰环境...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张保祥
  • 6篇郑春苗
  • 5篇刘杰
  • 3篇张欣
  • 2篇曹国亮
  • 2篇姚莹莹
  • 2篇胡玥
  • 1篇万力
  • 1篇施小清
  • 1篇余杰
  • 1篇吴鸣
  • 1篇杨吉龙
  • 1篇钱靖华
  • 1篇吴剑锋
  • 1篇孙自永
  • 1篇马瑞
  • 1篇杜东
  • 1篇赵淑霞
  • 1篇黄乾
  • 1篇刘青勇

传媒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地下水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第四届海峡两...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省水资源管理系统动力学研究
水资源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自然资源,其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对地区综合规划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山东省水资源系统具有的复杂系统的特征,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选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对其进行...
秦欢欢张保祥孙佳蒂郑春苗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系统动力学可持续发展
文献传递
基于GIS的黄水河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从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因素出发,结合国内外已有的地下水脆弱性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和可获得资料,确定了北方滨海地区地下水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RAMTICH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以黄水河流域为例,进行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和编图,为当地今后制订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土地利用及城市规划等政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类似地区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张保祥孟凡海张欣
关键词:地下水脆弱性CIS
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分原理及其在龙口市城市供水水源地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介绍了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以及解析单元法基本原理,以地下水流运移至水源井的时间长短为标准,利用解析单元法对龙口市的2个地下水源地进行了保护区划分,并针对不同级别保护区提出了地下水保护的具体措施。对龙口市今后制订地下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及城市规划等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其它地区地下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张保祥孟凡海
关键词:地下水水源保护区
基于GIS的地下水易污性评价系统被引量:7
2009年
介绍了基于MapGIS开发的地下水易污性DRAMTICH评价系统,说明地下水易污性评价软件(GW-VAS)的基本框架、主要功能、组成部分、系统特点以及使用方法。该系统还对DRASTIC等其它常见的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综合集成,克服了单一方法缺乏对比性的不足,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黄水河流域,利用传统的权重评分法和本文开发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系统通用性好,方法实用性强。
张保祥张心彬黄乾孟凡海
关键词:地下水易污性MAPGIS
基于温度信息的地表-地下水交互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4年
地表水和地下水在质和量上的交互规律已经成为水文学及水文地质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存在温度差异,加之温度测量相对简单易行,因此温度信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地表水-地下水交互机制的研究中。不同的温度测量技术有着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点式测温和分布式测温技术相对简易可靠,适用于小尺度的温度测量,而航空和航天遥感测温技术适用于大尺度的温度测量,测量成本也相对较高。温度信息既可以定性刻画地表水和地下水交互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也可定量分析地表水-地下水的交互强度,还可以结合水位、流量等传统水文观测数据,为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的校正提供独立于模型的校正信息。温度测量技术的改进和地表水-地下水交互理论的发展是未来研究的难点、重点。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地表水-地下水交互研究的深入和耦合模型仿真能力的提高,温度信息将成为地表水-地下水交互研究中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
刘传琨胡玥刘杰姚莹莹王赛郑春苗
关键词:温度
基于熵权与GIS耦合的DRASTIC地下水脆弱性模糊优选评价被引量:21
2009年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与编图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DRASTIC模型是目前国际上最普遍应用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在利用G IS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基础上,引进基于熵权的模糊优选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熵权与G IS耦合的DRASTIC地下水脆弱性模糊优选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黄水河流域,计算出了各评价参数的熵权和各叠加分区基于熵权的隶属度,据此将地下水脆弱性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结果表明,评价过程中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更能真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为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张保祥万力余成孟凡海
关键词:地下水脆弱性DRASTIC模型GIS
基于海明贴近度的模糊物元模型在孝妇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河流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之一。鉴于河流水质评价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本文在物元分析的基础上,将海明贴近度和模糊物元分析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海明贴近度的河流水质评价模糊物元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孝妇河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得到的评价样本与标准样本两者相互接近的程度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河流的水质状况,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运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考虑了各监测指标的差异程度,减少了计算主观性的干扰,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合理。
张欣张保祥孙新收刘青勇
关键词:熵权水质评价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温度示踪与模拟研究进展被引量:37
2013年
刻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过程及精确计算二者的交换量始终是个挑战,而新兴的温度示踪方法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具有独特优势。重点介绍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温度示踪方法原理、应用及相关模拟的研究进展。温度示踪方法的数据获取成本低且温度适宜密集与连续监测,可对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过程进行精细刻画;在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水-热耦合模拟时,温度数据可用于进一步校正模型,降低模型的不确定性,以提高交换量的计算精度。监测河水温度和河床沉积物内的水温,运用温度示踪方法研究河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过程,并将水流及热运移数值模型相耦合,利用多源数据进行模型校正,可精细刻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量、相互作用带内的水流途径、流速及其变化趋势和控制因素,为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研究提供新的模型与方法。
马瑞董启明孙自永郑春苗
离心实验在污染物迁移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离心实验模拟以其可以获得与原型一致的应力水平并且能够大大缩短原型历时而被应用于污染物迁移实验研究。在离心相似理论及离心实验模拟的相似基础上,重点回顾了离心机在饱和带水分、非饱和带水分、保守性溶质、NAPLs、重金属、核素迁移以及污染场地修复方面的实验应用。最后讨论了离心模拟中土壤预制和加速度选择的问题,并简单介绍了离心监测方法。可以得出结论:离心机能够成功用于各类物质迁移的实验研究中,离心实验模拟能够为理论和数值等分析方法快速提供真实可靠的参数依据,但离心实验的理论基础和监测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此外也应积极开展更接近实际情况下的离心实验模拟研究。
喻立珊曹国亮许模刘杰郑春苗
关键词:离心机污染物迁移水分运动污染场地修复
黑河流域中游灌区灌溉引水量与引水结构的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1986-2009年张掖市灌溉引水统计资料,对黑河中游各灌区逐年灌溉引水总量和引水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在灌溉引水总量方面,黑河灌区有明显下降趋势,梨园河灌区呈现轻微上升趋势,而沿山灌区的引水总量与降水量的丰枯变化密切相关。2)黑河、梨园河与沿山灌区不同水平年的灌溉引水强度(m3/亩)在2000年后均有所下降,年均下降幅度分别为20.9%,32.6%,8.3%。3)就灌溉引水结构而言,黑河灌区受分水制度的影响最大,2000年后地下水年均引水比例上升了15%;梨园河灌区的地下水引水比例轻微上升;沿山灌区则基本无变化。
李希张爱静姚莹莹郑春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