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

作品数:109 被引量:119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淑霞姚俊平王蕾陈静林志敏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合作机构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文学
  • 15篇语言文字
  • 12篇文化科学
  • 12篇艺术
  • 4篇历史地理
  • 3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文学
  • 13篇文化
  • 6篇改编
  • 5篇电影
  • 5篇义疏
  • 5篇岭南
  • 5篇论语
  • 5篇皇侃
  • 5篇《论语义疏》
  • 4篇代文
  • 4篇社会
  • 4篇审美
  • 4篇唐代
  • 4篇教学
  • 3篇当代文学
  • 3篇第五代电影
  • 3篇电影改编
  • 3篇叙事
  • 3篇用词
  • 3篇早期文学

机构

  • 91篇广东商学院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6篇傅明根
  • 12篇尹康庄
  • 11篇郑瑞侠
  • 10篇徐望驾
  • 9篇昌庆志
  • 5篇张琼
  • 5篇田忠辉
  • 4篇罗振跃
  • 4篇牛太清
  • 3篇江冰
  • 2篇胡玉兰
  • 2篇雷巧旋
  • 1篇司马晓雯
  • 1篇李妙晴
  • 1篇肖南
  • 1篇王燕子
  • 1篇卢建红
  • 1篇姚俊平
  • 1篇李知默
  • 1篇王玉娟

传媒

  • 5篇广州大学学报...
  • 4篇山西师大学报...
  • 4篇文艺争鸣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佳木斯大学社...
  • 3篇时代文学
  • 3篇湖南文理学院...
  • 2篇南方文坛
  • 2篇广东社会科学
  • 2篇暨南学报(哲...
  • 2篇湛江师范学院...
  • 2篇沧桑
  • 2篇山西财经大学...
  • 2篇佳木斯职业学...
  • 1篇安徽广播电视...
  • 1篇浙江学刊
  • 1篇文艺评论
  • 1篇学术交流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北方论丛

年份

  • 4篇2013
  • 10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16篇2009
  • 8篇2008
  • 12篇2007
  • 13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呼兰河传》“看客”群像看萧红对国民性的批判被引量:2
2012年
萧红在对国民性批判主题上继承了鲁迅的遗志,《呼兰河传》是其解剖国民性的最好标本。文章从大泥坑、精神盛举、集体无意识三个角度,分析萧红笔下的"看客"群像,揭示其对民族劣根性的深层文化批判。
姚俊平
关键词:看客群像
今日中国大学的文学教育被引量:2
2013年
题记:文学教育问题是一个专业话题,更是一个社会话题。今天一方面是有关部门意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指定一些必修课(如《大学语文》),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要经历文学教育,另一方面,却是在一个功利化、娱乐化和图像化的时代中,文学被放逐的现实。有人称之为"文学教育的危机"。一个不仅仅将文学教育视为某种生存职业的教师,在今天总是被这样一些问题困扰:文学有什么用?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文学教育2012年11月28日,卢建红、朱崇科、罗成、柯倩婷、林岗等文学教师齐聚中山大学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就以上问题和困惑展开讨论。
卢建红林志敏朱青茹
关键词:文学教育《大学语文》当代文学研究教育问题必修课大学生
佛教文化与皇侃《论语义疏》被引量:2
2009年
佛教至南朝梁武帝时达到鼎盛,时风所及,梁代皇侃《论语义疏》深受影响,解经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一是大量选择佛语词解经,二是仿照译经文法自造个人特色的语句。从中可看出佛教文化对皇著的影响是非常独特的。
徐望驾
关键词:佛教文化《论语义疏》
影像·金鱼:80后自我镜像表征
2012年
80后作为被官方、民间、媒介以及80后一代人所认同的一个核心溉念,已经在各个领域里得到了极大关注。于是80后出生、成长、爱情、事业等也成为整个社会倍加关注、报道和研究的热点。2010年适逢80后的而立之年。中国电影集团联手优酷网共同出品了由十一位80后青年导演执导的11度青春系列网络电影短片:《拳击手的秘密》(张亚光导演)、《哎》(尹丽川导演)、《夕花朝拾》(庄宇新导演)、《东奔西游》(李冯导演)、
傅明根
关键词:80后青年导演镜像金鱼影像
柳宗元与唐代岭南文化
2006年
柳宗元因贬谪南方而与岭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他以激进政治家的姿态,部分地吸收了岭南禅文化,并对岭南商业文化表示了排斥;另一方面,他在岭南推广儒家文化,采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对岭南落后的民俗文化进行了改造,为唐代岭南文化品味的整体提高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虽然他的言行对岭南文化的发展也不免有负面影响,但他运用独到的思想与方法重建岭南文化,至今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昌庆志
关键词:唐代岭南文化
爱国精神 民族情韵——略论当代台湾乡土小说的文化表现
2006年
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的乡土文学占主流地位,乡土小说不仅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而且主要的切入角度,是表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民族韵味。即使是在吸取外来文化时,也是批判地加以借鉴和吸收,非常注重维护自身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与独立品格。
雷巧旋
关键词:台湾文学乡土小说文化表现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被引量:10
2008年
我国专业性较强的高校教育普遍面临两个尖锐的矛盾:其一是学生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文素养缺失所造成的综合素质的下降;其二是需要讲授的内容多而课时有限,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完善《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加强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之一。
郑瑞侠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教学管理教材建设
从以尾击腹到繁弦雅韵——中国上古文学乐师舞台形象的嬗革
2004年
中国古代文学很早就有乐师形象的出现 ,尤其是对乐师舞台形象的刻划 ,经历了由注重外部形态动作 ,向凸现内部情感基质 ;由原始朴野 ,向文明高雅的转变。对这种转变进行梳理 ,可以发现 ,早期文学对于乐师舞台形象的塑造 ,愈到后来愈切入艺术本体 ,也更加注重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欣赏。对古代乐师的表演艺术进行纵向审视 ,可以再现不同时期乐师表演的艺术特点。
郑瑞侠
关键词:乐师舞台形象情感基调审美欣赏
普希金对莱蒙托夫创作的“影响”探究被引量:1
2012年
普希金与莱蒙托夫之间所存在的"影响"关系乃学界一大共识,论文尝试用布鲁姆"影响"理论阐释普希金之于莱蒙托夫富有"奇异"色彩的"影响"轨迹。作者认为"影响"既促成强者诗人莱蒙托夫的诞生,也促成前驱诗人普希金其人其作在莱蒙托夫作品中的复活;而莱蒙托夫接受与摆脱普希金"影响"的"焦虑"过程,乃是一个渐进式的内化"修正"过程,大致经历了仿写、重写与续写这三个阶段。
傅明根李知默
关键词:普希金莱蒙托夫
泰德·克莱默:一个家庭观念滞后的男人
2002年
以男主人公泰德·克莱默为视点 ,从家庭学的角度解读影片《克莱默夫妇》 ,指出 :泰德·克莱默“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家庭观念 ,使得他在家庭中的父亲、丈夫角色都有缺失 ,这种缺失直接导致了他们家庭的瓦解。泰德·克莱默这一家庭观念滞后的男性形象塑造 。
傅明根
关键词:家庭问题家庭关系家庭角色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