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作品数:19,700 被引量:62,715H指数:61
相关作者:田建保郭尚张福耀乔雄梧王春生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654篇期刊文章
  • 2,571篇专利
  • 1,292篇会议论文
  • 856篇科技成果
  • 29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568篇农业科学
  • 1,122篇经济管理
  • 580篇轻工技术与工...
  • 471篇生物学
  • 201篇医药卫生
  • 190篇文化科学
  • 173篇环境科学与工...
  • 97篇自动化与计算...
  • 93篇化学工程
  • 57篇理学
  • 39篇天文地球
  • 33篇建筑科学
  • 25篇社会学
  • 1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7篇水利工程
  • 16篇政治法律
  • 15篇哲学宗教
  • 15篇矿业工程
  • 15篇自然科学总论
  • 14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986篇栽培
  • 1,873篇玉米
  • 1,769篇小麦
  • 1,114篇选育
  • 1,054篇栽培技术
  • 772篇育种
  • 760篇高产
  • 745篇杂交
  • 744篇农业
  • 733篇性状
  • 619篇高粱
  • 610篇基因
  • 604篇苹果
  • 603篇谷子
  • 574篇土壤
  • 482篇旱地
  • 444篇大豆
  • 439篇种质
  • 428篇冬小麦
  • 415篇种子

机构

  • 19,403篇山西省农业科...
  • 1,113篇山西农业大学
  • 602篇山西大学
  • 178篇中国农业大学
  • 154篇山西省农业科...
  • 143篇山西省农业科...
  • 95篇山西省农业科...
  • 78篇中国农业科学...
  • 76篇山西师范大学
  • 72篇西北农林科技...
  • 67篇太原师范学院
  • 55篇南京农业大学
  • 55篇中国科学院
  • 52篇山西大同大学
  • 46篇中国科学院遗...
  • 46篇山西省农业厅
  • 40篇太原理工大学
  • 37篇山西省农业科...
  • 36篇中国农业科学...
  • 34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43篇田建保
  • 227篇郭尚
  • 201篇张定一
  • 195篇任克良
  • 181篇张福耀
  • 171篇范仁俊
  • 160篇牛自勉
  • 143篇王春生
  • 142篇李捷
  • 139篇巫东堂
  • 137篇翟广谦
  • 136篇乔治军
  • 136篇张伟
  • 131篇崔欢虎
  • 128篇黄学芳
  • 126篇毛杨毅
  • 124篇刘学义
  • 123篇裴雪霞
  • 122篇平俊爱
  • 122篇孙毅

传媒

  • 3,129篇山西农业科学
  • 462篇山西果树
  • 427篇中国农学通报
  • 356篇山西农业
  • 355篇农业科技通讯
  • 324篇华北农学报
  • 236篇小麦研究
  • 230篇现代农业科技
  • 221篇作物杂志
  • 19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89篇山西农业(致...
  • 188篇中国种业
  • 185篇陕西农业科学
  • 167篇山西农业大学...
  • 166篇农学学报
  • 165篇农业技术与装...
  • 146篇玉米科学
  • 116篇内蒙古农业科...
  • 114篇北方园艺
  • 111篇科技情报开发...

年份

  • 2篇2024
  • 28篇2023
  • 59篇2022
  • 271篇2021
  • 906篇2020
  • 1,203篇2019
  • 1,322篇2018
  • 1,220篇2017
  • 1,031篇2016
  • 984篇2015
  • 824篇2014
  • 681篇2013
  • 712篇2012
  • 941篇2011
  • 747篇2010
  • 587篇2009
  • 678篇2008
  • 650篇2007
  • 520篇2006
  • 715篇2005
19,7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多功能小麦叶片性状测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小麦叶片性状测定装置,包括长度测量尺、宽度测量尺以及比色尺,比色尺与长度测量尺末端铰接连接,长度测量尺的表面设置有长度标识,宽度测量尺垂直滑动连接于长度测量尺上,宽度测量尺上设置有与长度标识垂直...
杨斌张明义孙黛珍张建诚逯腊虎王慧杰董海龙王慧闫雪胡建芳陈建中王曙光董凡凡
文献传递
一种月季捻枝修剪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月季捻枝修剪设备,主要包括剪刀本体,剪刀本体包括第一握把、第二握把、第一剪刃部和第二剪刃部,第一握把与第一剪刃部之间及第二握把与第二剪刃部之间均通过金属连接部连接,第一剪刃部与第二剪刃部呈交错布置,且...
张超秦国杰贾民隆武江宋卓琴王松段九菊左力翔
文献传递
一种谷物收割筛选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谷物收割筛选装置,包括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三出料口、细筛网、中筛网、粗筛网、筛网支架、滚轮、连杆、行星轮、转轴和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的转动,同时使连杆带动三个筛网同时来回运动...
李广信于晓慧李海燕关超冯瑞云王广元王国鹏梅青陈稳良李方舟
文献传递
一种胡麻间种套种晚熟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胡麻间种套种晚熟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轮作倒茬,前茬以大豆、小麦、玉米为茬口,实行3年以上轮作;步骤2、带幅选择;步骤3、良种选用;步骤4、播种、移栽;步骤5、施肥;步骤6、中耕除草;步...
王利琴张永福杨建春杜培兵范向斌吴瑞香郭秀娟冯学金杨毅东李霄峰李元于静周琳黄桂莲杨林栋杨春马涛姜超王兴涛郭芳徐腊平武慧倩孙瑶付成权王风梅韩和明
文献传递
关于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之探讨
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和人工栽培食用茵的国家。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5%,位居世界第1位。由于山西省具有适合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气候资源、原材料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山西省政府将食用茵产...
张勇萧晋川李毅陈曙霞
文献传递
白雷蘑菌丝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白雷蘑是山西省著名的野生食用菌,该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为了开发利用这一自然资源,我们对其菌丝体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以腐殖土浸出液制成的葡萄糖酵母膏琼脂(DYA)加富培养基是其母种的适宜培养基,原种适宜培养基配方是杂木屑40%,棉籽壳40%,麸皮15%,腐殖土5%。最适pH为6~7,最适温度是21~23℃,培养过程中,4~6℃的低温处理对促进菌丝生长有较好作用。
李彩萍潘保华杨玉画张一弓
关键词:菌丝生物学特性野生食用菌
黄淮海地区不同抗旱类型大豆种质资源根系特征及抗旱性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选用来自黄淮海地区不同抗旱类型 (强抗、中抗、弱抗或不抗 )大豆种质资源 2 5个 ,采用盆栽试验法 ,对其根系的主要数量特征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黄淮海地区不同抗旱类型大豆品种间根系特征存在着基因型的本质差异 ;根系特征中不同性状对大豆抗旱性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根总数、根总长度较大的品种表现抗旱性较强的趋势下 ,新生根数目与大豆抗旱性关系比较密切 ;苗期根系特征特别是根总数、根总长度、2级侧根数目与后期平均抗旱指数极显著相关 ,因此认为这 3个性状可作为大批量材料抗旱性筛选的早期形态指标。
路贵和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根系特征抗旱性抗旱育种
1-MCP对香菇采后生理及其保鲜效果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以香菇为材料,研究1-MCP对其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对香菇的保鲜作用依浓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适宜浓度条件下能够有效抑制子实体的呼吸作用和褐变,延长保鲜时间,改善贮藏品质,1-MPC对子实体产生乙烯具显著抑制作用,可延迟峰值48 h,且乙烯释放量与呼吸强度具显著相关性;对子实体褐变度和PPO活性的抑制作用均与1-MCP浓度呈正相关,在试验条件下,1-MPC的最适保鲜浓度为0.9 mg/L。
骈跃斌刘晶车星星王华刘欣古晓红
关键词:香菇1-MCP褐变多酚氧化酶
鲜食无核葡萄新品种——‘晶红宝’的选育被引量:17
2014年
‘晶红宝’以‘瑰宝’为母本,‘无核白鸡心‘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中熟无核葡萄新品种,该品种平均穗质量282 g,平均粒质量3.8 g,果粒形状为鸡心形,无核,果皮鲜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30%,总酸0.42%,皮薄、韧;果肉脆,味甜、品质上等,在山西晋中地区露地果实成熟期8月下旬。植株生长较强,成花容易,具有较强的抗性与适宜性。
唐晓萍陈俊马小河董志刚赵旗峰李晓梅谭伟王敏
关键词:无核葡萄
不同种类真菌多糖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筛选小麦黄矮病的真菌多糖防治药剂及其适宜浓度,将云芝、灵芝、虫草等13种真菌多糖稀释成0.1、0.5、1.0、2.0g·L-1溶液,以清水为对照,比较分析了叶面喷施真菌多糖对小麦黄矮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同时对防效好的1.1%云芝葡聚糖(多糖)与常规植物抗病毒药剂的田间防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3种真菌多糖对小麦黄矮病的预防作用都显著高于治疗作用,且真菌多糖间和浓度间差异均显著,其中云芝多糖1.0g·L-1、云芝多糖2.0g·L-1、蜜环菌多糖2.0g·L-1、灰树花多糖2.0g·L-1、猪苓多糖2.0g·L-1的预防效果分别为86.88%、86.58%、86.33%、86.04%和85.97%。1.1%云芝葡聚糖800倍液为适宜喷施浓度,其防效64.27%,保产22.70%,说明云芝多糖是一种有前途的新型小麦黄矮病免疫抑制剂。
谢咸升安德荣谢成升
关键词:真菌多糖小麦黄矮病
共1,9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