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作品数:53 被引量:414H指数:10
相关作者:郭大水郭俊丽施业传牛磊姚方方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经济管理
  • 24篇社会学
  • 8篇政治法律
  • 7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艺术

主题

  • 11篇社会
  • 6篇教育
  • 5篇乡村
  • 5篇民族
  • 4篇文化
  • 4篇儿童
  • 3篇社会学
  • 3篇农村
  • 3篇主义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个案
  • 3篇共同体
  • 2篇大学生
  • 2篇道德
  • 2篇彝族
  • 2篇秩序
  • 2篇中国儿童
  • 2篇中华民族
  • 2篇生命

机构

  • 52篇南开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黑龙江省社会...
  • 1篇中国农业银行

作者

  • 11篇袁同凯
  • 4篇宣朝庆
  • 4篇王惠珊
  • 4篇徐韬
  • 4篇黄晓燕
  • 4篇刘文利
  • 3篇宫丽敏
  • 3篇焦富勇
  • 3篇王处辉
  • 3篇陈晶琦
  • 3篇潘建平
  • 2篇韩庆龄
  • 2篇叶继红
  • 1篇刘集林
  • 1篇龙立荣
  • 1篇杨慧
  • 1篇丁月牙
  • 1篇王硕
  • 1篇田振江
  • 1篇蒋竞雄

传媒

  • 5篇广东社会科学
  • 2篇民族教育研究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福建公安高等...
  • 2篇西北民族研究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中国妇幼卫生...
  • 2篇社会建设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教育研究与实...
  • 1篇消费经济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河北学刊
  • 1篇齐鲁学刊
  • 1篇民族研究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学术研究
  • 1篇民族艺术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儿童躯体虐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测量工具、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初步了解中国0~17岁儿童躯体虐待的流行学研究现状,为制定和实施预防儿童虐待策略提供建议。方法通过对近20年(1992—2012年)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获取较全面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儿童躯体虐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对躯体虐待研究的测量工具、发生率现状及危险因素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测量工具:常用的两种测量工具包括标准化的量表和未经标准化的调查问卷。前者将躯体虐待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后者设计若干项躯体虐待的具体问题进行调查。2.发生率现状:城市地区儿童遭受躯体虐待的发生率为41.2%~67.3%,农村地区为32.4%~39.4%。不同研究对躯体虐待的测量方法不一致导致发生率结果差异较大。3.危险因素:儿童自身的生长发育状况、儿童性别、学习成绩、儿童家长早期经历以及家庭养育方式等是造成儿童遭受躯体虐待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躯体虐待在中国是一个较普遍因而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在调查方法、测量工具标准化、全国流行现状及对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焦富勇徐韬潘建平陈晶琦黄晓燕刘文利王惠珊
关键词:儿童
为谁劳动?1950年代末天津纺织工厂史写作与工人自我教育被引量:1
2021年
诉苦是当前中国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已有研究或关注建国初期农村土地改革中的诉苦运动,或关注改革开放后个体如何工具性的利用诉苦活动和苦难记忆实现个体利益,由此形成诉苦研究的权力动员范式和利益工具范式。然而,这些研究未能指明诉苦何以由外在权力动员转化为自我认同的结果,即苦难叙事如何由无苦可诉转向“我苦我有理”。本文通过回溯1950年代末天津纺织工厂史的编写过程,展现“诉苦”作为一种书写和展演技术,何以呈现出福柯意义上自我治理效果,这有助于弥补现有分析对建国初期城市工人诉苦研究的不足。研究发现,工厂史的编写过程是工人逐渐辨明“为谁劳动”,形成工人阶级意识,进而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以此实现社会秩序和民族国家建设目标。
司文晶
关键词:诉苦工厂史
中国城镇家庭收入与慈善捐赠被引量:11
2020年
在慈善捐赠研究中,家庭收入被认为是影响捐赠行为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资本与慈善捐赠额间的关系已为很多研究所关注,收入对捐赠额的正向促进作用被得到广泛证实。而另一方面,也有大量研究发现若从捐赠额度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来看,并非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捐赠额占其收入的比例越高,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通过运用中国2012年的数据,以城镇家庭为对象,探讨家庭收入与家庭捐赠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收入越高的家庭,绝对捐赠额度确实越高;(2)家庭收入与相对捐赠额度之间并不存在显着的关系;(3)常规性劳动收入比重更大的家庭,捐赠额度越高,常规性劳动收入与非常规非劳动收入相比,对家庭捐赠额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朱健刚刘艺非
关键词:家庭收入TOBIT
大学生就业背景下的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启示被引量:18
2011年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表明,"就业"已成为大学教育发展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美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成功范例,为转型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基于高等教育体系与大学生就业二者的关系,以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佛罗里达大学的就业服务体系、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为案例,系统和深入地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力图从通识教育、就业服务、创业教育三个角度出发对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理性的思考。
闫广芬吴俊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美国高等教育
构建民族教育研究的中国话语(笔谈)被引量:7
2018年
本刊于2018年第1期刊发了钱民辉等学者撰写的"‘意识三态观’与民族教育研究"专题论文,引起了民族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民族教育的理论建构和理论创新,是一个亟待深入开展的学术议题。"意识三态观"提出从宏观(意识形态)、中观(意识生态)和微观(意识心态)相互联系的整体性和共时性视角,来认识和理解民族教育问题。这一理论框架和研究路径,对于丰富和深化中国民族教育的理论探讨,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民族教育中的"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意识三态观"的优越性、局限性和发展前景何在?"意识三态观"能否成为民族教育研究中的一种理论范式?它和现有的民族教育理论范式是什么关系?更重要的是,能否从对"意识三态观"的讨论中,更好地回顾、反思、总结和展望中国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本土理论建构问题?本期我们特邀袁同凯、丁月牙、巴战龙、陈学金诸学者,围绕钱民辉教授提出的"意识三态观",探讨"构建民族教育研究的中国话语"问题。通过此组笔谈,相信会对中国民族教育研究的理论对话与理论创新有所裨益。
袁同凯丁月牙巴战龙陈学金
关键词:民族教育研究中国话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小学教育路径被引量:17
2022年
中小学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有着双重意涵,即中小学教育不仅是常态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这使得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尤为重要。因此,应通过完善德育工作、重构教育教学体系、打造互嵌式教育场域、运用创新教育思维等途径不断调整并改进中小学教育模式,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培育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使学校教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袁同凯冯朝亮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本体·认识·方法:社会学本土化的三重反思被引量:2
2020年
社会学恢复重建40余年来,"本土化"或"中国化"的意见或主张持续发声,这些意见或主张在具体内容方面表现出多重差异,牵涉的问题错综复杂,包含的层面更是多元。反思这些围绕本土化论题,在未涉及哲学预设的情况下,所存分歧很难达成一致。复观本土化的维度及意涵,可以发现以本土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的现代进程之间交错混合而成的现有文化经验,在与西方主流文化进行对话时,需要谋求在起点上的反思性、认识上的历史感、方法上的契合性和内容上的多面性,本土化的意义才会最终得以彰显。
刘明明刘明明
关键词:社会学本土化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论社会福利理念的衍生与制度化
2022年
近代中国的“社会福利”概念因应了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需求,在国家责任意识增强和社会福利理念转变中形成,并进入国家政策话语,成为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社会福利制度研究是我国社会福利研究不可略过的部分。通过考察近代社会福利概念的生成演化过程可以发现,随着学术研究、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和立法等方面的推进,社会福利建设在概念表达、思想表达、制度表达等层面渐次推进,最终促成制度化建设,为后来的现代社会福利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于建琳宣朝庆
关键词:社会福利制度化
从土地秩序与土地认知反思农地制度改革被引量:4
2016年
村庄实践中的土地秩序和土地利益主体农民的土地认知,是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回顾农村土地秩序的变迁历史,在田野经验基础上梳理土地承包秩序、流转秩序和征用秩序的实践样态,发现不同的土地秩序对应相异的产权需求,农民的土地认知和土地权属观念既受传统的多元地权配置的影响,又受城乡二元体制、地方知识体系、村庄阶层分化、家庭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当前农地制度改革的平稳过渡,既需借鉴历史实践中的制度遗产,又需结合城镇化进程中村社结构与基础的变迁。
韩庆龄
关键词:农地制度
打击高科技犯罪 保障国家信息安全被引量:3
2001年
高科技犯罪是伴随计算机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犯罪 ,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高科技犯罪直接危害到一国的信息安全。本文论述了高科技犯罪的涵义 ,高科技犯罪引起的国家信息安全问题以及控制高科技犯罪的措施。
叶继红
关键词:高科技犯罪信息安全信息技术道德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