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作品数:4,076 被引量:21,114H指数:52
相关作者:邵龙义曹代勇王延斌李贤庆程久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33篇期刊文章
  • 59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31篇天文地球
  • 712篇矿业工程
  • 35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0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9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60篇文化科学
  • 152篇农业科学
  • 151篇经济管理
  • 126篇化学工程
  • 105篇建筑科学
  • 60篇理学
  • 47篇生物学
  • 42篇交通运输工程
  • 4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7篇电子电信
  • 26篇水利工程
  • 16篇医药卫生
  • 14篇历史地理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98篇盆地
  • 206篇地质
  • 180篇煤层
  • 178篇煤层气
  • 165篇遥感
  • 164篇
  • 161篇储层
  • 144篇地层
  • 140篇煤矿
  • 118篇污染
  • 117篇页岩
  • 115篇矿井
  • 111篇煤系
  • 109篇教学
  • 104篇层序
  • 99篇聚煤
  • 96篇沉陷
  • 89篇煤岩
  • 87篇土壤
  • 86篇地球化

机构

  • 4,030篇中国矿业大学...
  • 144篇中国科学院
  • 14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35篇河南理工大学
  • 87篇中国矿业大学
  • 85篇中国地质大学...
  • 69篇北京师范大学
  • 67篇山东科技大学
  • 57篇河北工程大学
  • 51篇中国地质科学...
  • 51篇中国测绘科学...
  • 51篇中国煤炭地质...
  • 51篇中国石油
  • 47篇中联煤层气有...
  • 44篇北京大学
  • 44篇华北科技学院
  • 43篇中国石油大学...
  • 43篇中国科学院大...
  • 42篇西安科技大学
  • 39篇辽宁工程技术...

作者

  • 275篇邵龙义
  • 171篇曹代勇
  • 141篇刘钦甫
  • 131篇崔希民
  • 123篇李贤庆
  • 122篇王延斌
  • 110篇杨可明
  • 89篇孟召平
  • 80篇魏迎春
  • 79篇戴华阳
  • 78篇唐跃刚
  • 77篇毕银丽
  • 76篇赵学胜
  • 70篇袁德宝
  • 68篇武强
  • 66篇蒋金豹
  • 61篇程久龙
  • 59篇阎跃观
  • 59篇孙文彬
  • 55篇程宏飞

传媒

  • 206篇煤炭学报
  • 132篇煤田地质与勘...
  • 127篇煤炭科学技术
  • 107篇中国煤炭地质
  • 82篇测绘通报
  • 78篇煤炭技术
  • 74篇矿业科学学报
  • 58篇科技导报
  • 56篇内蒙古煤炭经...
  • 55篇中国矿业
  • 51篇煤炭工程
  • 48篇中国矿业大学...
  • 43篇光谱学与光谱...
  • 40篇煤矿安全
  • 39篇地理与地理信...
  • 35篇北京测绘
  • 35篇矿山测量
  • 35篇天然气地球科...
  • 34篇金属矿山
  • 33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0篇2024
  • 214篇2023
  • 207篇2022
  • 214篇2021
  • 229篇2020
  • 259篇2019
  • 328篇2018
  • 340篇2017
  • 409篇2016
  • 421篇2015
  • 373篇2014
  • 264篇2013
  • 182篇2012
  • 207篇2011
  • 148篇2010
  • 62篇2009
  • 24篇2008
  • 25篇2007
  • 21篇2006
  • 16篇2005
4,0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露天采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FAHP-Entropy赋权法被引量:7
2018年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适宜性评价方法的选取是露天采场土地复垦的主要研究内容。在选取评价指标时,添加了原始土地利用方式和周围土地利用现状等指标,优化了土壤因素方面评价指标选取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FAHP-Entropy赋权法的露天采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模型,对天生坝露天采场东采坑进行了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天生坝露天采场东采坑的实际情况,得出结论:天生坝露天采场东采坑平台、边坡应复垦为灌木林地,坑底应复垦为天然水坑。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适宜性评价模型具有适用性,可为露天采场土地复垦提供技术支持。
余晨余晨王大国王大国
关键词:露天采场土地复垦指标体系
韩城区块构造煤类型及其产出煤粉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构造煤的发育是产生煤粉的关键,破碎后煤岩会产生固有煤粉,而疏松的结构会使得煤岩更容易受钻井、压裂和排采等工程扰动影响,进而产生更多的煤粉。韩城区块经历多期构造,断裂构造造成的煤岩脆性变形、褶皱拉伸与挤压造成的煤岩韧性变形导致构造煤发育。以采集煤样宏观特征差异划分煤体结构类型,运用测井解释识别不同煤体结构类型煤,从纵向和横向上总结区块煤体结构分布规律,并揭示不同煤体结构类型对产出煤粉形态、浓度、粒度特征的影响。
张晓玉王安民张傲翔姚征李翔邸潇菲
关键词:构造煤测井解释煤体结构
缓倾斜岩层巷道破坏过程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为研究深部矿井层状岩体破坏机制,进行了平面巷道的物理模型实验。本次实验以徐州旗山矿-1 000 m轨道联络大巷的地质资料为背景,通过对应不同深度的地应力加载,分析模型的受力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对缓倾斜岩层巷道,其结构的非对称性表现为破坏的非对称性,为研究处在层状岩体地质条件下的地下硐室工程的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彭岩岩陈华奇石海洋王一博
关键词:巷道
露天采矿卡车调度系统关键问题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露天采矿卡车调度系统是对机械设备实时监控调度系统、生产管理统计系统及大型矿山卡车轮胎监测系统的集成。以此系统为研究背景,分析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框架,讨论建设该系统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针对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基于C/S架构,采用多种无线通信传输方式实现系统内各端点间的互连。针对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通过自主开发的VGMap GIS控件来显示整个矿区的矢量地图;将系统的网络层次结构划分为6层,通过采用自定义数据包,构建9种类型的数据流事务及通信过程实现系统的数据通信;利用数据库存储一系列的矿山数据信息。最后通过实际应用,展示了系统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为矿山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总体设计思想、系统架构以及关键技术提供了模式和支持,对同类系统的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邹业斌相诗尧徐晓陈宜金
关键词:调度系统通信露天矿
矿井水控制、处理、利用、回灌与生态环保五位一体优化结合研究被引量:27
2010年
以梧桐庄煤矿的突水治理为例,以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将矿井水控制、处理、利用、回灌与生态环保五位一体优化结合,统筹管理,较好地解决了矿井水害防控、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保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武强王志强郭周克张党育陈亚杰赵鹏飞陈宇王铁记刘存玉王屹
赵官矿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全面收集评估区以往地质资料并进行野外现场调查,分析研究赵官矿井开采过程中和开采后,可能引发的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程度。赵官矿井属新建中型矿山,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为二级,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使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孙文洁董东林焦建崔正筠
关键词: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环境
煤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煤炭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能源保障。文章阐述了煤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并对以煤炭及其共伴生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当前多数煤矿区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着的发展观念片面、发展规划不合理、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资金、技术存在瓶颈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煤矿区发展循环经济应采取的措施,以使煤炭企业健康、可持续的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
戚鹏董东林
关键词:煤矿区循环经济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北七哥陶辉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1
2011年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温更地区北七哥陶辉长岩岩体由橄榄辉长岩和角闪辉长岩组成,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辉石、斜长石及角闪石等。锆石SHRIMP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橄榄辉长岩形成于269±8Ma,为晚古生代华北板块北缘岩浆活动的产物。橄榄辉长岩和角闪辉长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以及同位素特征,即: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的右倾平滑配分模式;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Sr、Ba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Nb、Ta、U、Th相对亏损,但Zr-Hf不亏损;87Sr/86Sr(t)平均值分别为0.706776和0.706960,εNd(t)平均值分别为-8.8和-8.9,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7.2019和17.2277、15.4252和15.4524、37.3082和37.4724,在87Sr/86Sr(t)-143Nd/144Nd(t)图解上,北七哥陶辉长岩都落在了EMI型富集地幔附近。根据以上事实,结合区域资料表明,橄榄辉长岩和角闪辉长岩产于后碰撞的构造环境,并且来自相同的岩浆源区,主要继承了华北陆块内部EMI型富集地幔,可能受到了古亚洲洋俯冲消减过程中再循环下地壳组分对岩石圈地幔的改造。
赵磊吴泰然罗红玲
关键词:辉长岩锆石U-PB年龄后碰撞华北板块北缘
基于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的煤层巷道识别方法被引量:5
2021年
常规地震属性解释方法利用单一属性,或多种属性单独解释、相互印证的方式来识别地下异常地质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勘探要求,但客观存在准确性不高的问题。为了准确查明地下煤层巷道的展布情况和边界范围,提出了基于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的煤层巷道探测识别方法。设计了地质模型,利用正演模拟研究了巷道的地震响应特征。巷道是一种处于煤层之中且与煤层有着共同顶底板岩层的特殊地质空腔体,一般充水或空气。由于与顶底围岩间存在的较大波阻抗差异而形成的强反射界面,会导致巷道处反射波能量出现局部变强的现象。从正演结果中提取多种煤层地震属性表明,相对波阻抗和振幅类属性可以很好的描述这种异常。沿目的煤层从实际地震数据中提取了相对波阻抗、瞬时振幅和平均振幅3种不同地震属性,将这3种地震属性视为R、G、B颜色分量,利用RGB色彩融合技术对这3种地震属性进行融合。利用含有3种地震属性信息融合后的属性,成功查明了煤层巷道的平面位置及其边界范围,说明利用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来识别巷道是行之有效的。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地震属性,地震多属性融合后的属性可以展现出更丰富的地质信息,巷道及边界更为清晰和连续,提高了解释精度,为探测识别煤矿巷道提供了依据。
彭凡杜文凤刘洪栓
关键词:地震属性
煤的显微组分定义与分类(ICCP system 1994)解析Ⅲ:腐植体被引量:4
2021年
国际煤地质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在2005年发表了褐煤腐植体显微组分的分类方案。由于我国没有低阶煤中腐植体的显微组分分类方案,因此“ICCP System 1994”中关于腐植体的显微组分的定义和分类方案对我国学者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该显微组分分类方案(ICCP system 1994)在原分类方案的基础上,对腐植体显微组分的分类进行了修订,以便能够使其与其他显微组分,特别是镜质体分类中的相关术语更相匹配。该分类方案将腐植体显微组分为3个亚组,分别是结构腐植体亚组、碎屑腐植体亚组、凝胶腐植体亚组;每个显微组分亚组又分为2个显微组分,显微组分可以进一步分为显微亚组分以至显微组分种。虽然本分类方案主要针对的褐煤(指腐植体平均随机反射率低于0.4%的低阶煤,或称之木质褐煤),但适合于褐煤和亚烟煤,主要是因为镜质体和腐植体,以及次级的显微组分亚组之间具有对应的关系,因此,“ICCP system 1994”分类方案的腐植体和镜质体2种分类体系可以并行使用。目前,在显微组分以及细化的分类方面,研究者可根据低阶煤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腐植体和镜质体2个分类体系中的其中一种使用。这与新的ISO煤的分类方法一致。在ISO分类中,也涵盖了低阶煤,并且提出,对于低阶煤可联合使用腐植体和镜质体2种分类方法。
代世峰刘晶晶唐跃刚姜尧发任德贻赵峰华邵龙义赵蕾
关键词:显微组分
共40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