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病学教研室

作品数:7 被引量:120H指数:4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牙周
  • 4篇牙周炎
  • 3篇牙龈
  • 2篇单胞菌
  • 2篇血清
  • 2篇牙周炎患者
  • 2篇牙龈卟啉单胞...
  • 2篇卟啉单胞菌
  • 2篇细胞
  • 2篇反应蛋白
  • 2篇高敏
  • 2篇白细胞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6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心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移植

机构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辽宁省口腔医...

作者

  • 3篇潘亚萍
  • 2篇常春荣
  • 2篇关丽
  • 1篇孙晓菊
  • 1篇韩东
  • 1篇钟慧敏
  • 1篇钟鸣
  • 1篇林莉
  • 1篇孙尚敏
  • 1篇李琛
  • 1篇刘静波

传媒

  • 3篇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心脏移植后药物性牙龈肥大一例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报道一例牙周炎伴药物性牙龈肥大(使用环孢素后)患者,经过牙周基础治疗、牙龈切除术,定期复诊,最终牙龈形态恢复正常。药物性牙龈肥大与菌斑的关系密不可分,治疗时需彻底清除菌斑,严格控制炎症,强烈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措施,定期复查。
李玉超潘亚萍
关键词:牙周炎心脏移植
以菌斑控制为导向的牙周治疗联合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病例分析1例被引量:7
2019年
牙周炎是一种以菌斑为主要致病因素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控制菌斑和消除炎症是牙周炎治疗的首要目标,在菌斑控制的基础上,再实现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恢复牙周组织生理形态、维持长期疗效防止复发等目标,从而使牙周组织保持健康状态。该文报道了1例牙周炎第Ⅲ阶段、B级的患者,基础治疗时采用以菌斑控制为导向的牙周治疗,炎症控制后对具有深牙周袋位点进行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联合植骨术,患者定期复查,获得满意疗效。
李玉超潘亚萍
关键词: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90
2013年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治疗组)和健康者50例(健康组)。对治疗组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采集2组临床参数、龈沟液及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参数、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不仅能改善牙周局部临床指标及炎症状况,还能降低血清中hs-CRP水平,利于牙周炎的治疗及相关全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常春荣韩东孙尚敏潘亚萍关丽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炎
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治疗正畸后牙龈退缩1例被引量:8
2018年
牙龈退缩是正畸治疗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对于牙龈退缩的治疗主要是根面覆盖。报告1例正畸后牙龈退缩的患者,经过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联合冠向复位瓣,取得了理想的根面覆盖,角化龈宽度及牙龈厚度增加,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张秀罗文琼潘亚萍
关键词:牙龈退缩正畸治疗
唾液富组蛋白5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具核梭杆菌共聚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唾液富组蛋白5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具核梭杆菌共聚的能力并进行初步的机制分析,以期揭示富组蛋白5在抑制慢性牙周炎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9例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的慢性牙周炎患者(慢性牙周炎组)和27名牙周健康者(牙周健康组)的唾液及龈上、龈下菌斑,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唾液中富组蛋白5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绝对定量)检测龈上、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 umnucleatum,Fn)和总细菌的DNA拷贝数;采用黏附实验和扫描电镜分别检测25mg/L富组蛋白5对Pg-Pg、Pg-Fn共聚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技术检测25mg/L富组蛋白5对Pg血凝素基因、精氨酸牙龈素基因及FnFomA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组(加入25mg/L富组蛋白5)与对照组(未加入富组蛋白5)之间差异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慢性牙周炎组唾液富组蛋白5与龈上菌斑中Fn、Pg均呈负相关关系(r=-0.379,r=-0.624);与龈下菌斑中的Fn、Pg也均呈负相关关系(r=-0.404,r=-0.314)。牙周健康组富组蛋白5仅与龈上、龈下菌斑中的如呈负相关关系(r=-0.572,r=-0.533)。25mg/L的富组蛋白5能抑制Pg-Pg及Pg—Fn的共聚;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结果显示,唾液富组蛋白5使Pg血凝素基因表达升高(14.52±3.25)倍,使Fn FomA基因表达下降至原来的(0.22±0.10)。结论唾液富组蛋白5可能通过调节Pg血凝素基因、Fn FomA基因的表达抑制Pg-Pg和Pg—Fn的共聚。
王宏岩刘荩文李倩谭丽思林莉潘亚萍
关键词:紫单胞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PG0839基因突变株的构建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构建牙龈卟啉单胞菌毒力岛基因PG0839突变菌株,为研究PG0839基因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扩增1 584 bp PG0839基因片段,对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和pUC19载体进行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连接酶切产物得到质粒pPG0839-1。将2 101 bp erm基因产物插入到pPG0839-1中PG0839基因的EcoRⅤ位点,构建质粒pPG0839-2,作为电穿孔的供体质粒。电穿孔转化于受体菌牙龈卟啉单胞菌W83菌株,红霉素抗性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命名为PG0839基因突变菌株。结果运用插入失活方法构建PG0839基因突变菌株,进而通过酶切、测序、PCR和反转录PCR对PG0839基因突变菌株进行验证,证实PG0839基因突变菌株构建成功。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PG0839基因突变菌株。
刘静波潘亚萍李琛林莉钟鸣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基因打靶
牙周非手术治疗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牙周非手术治疗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患者(CHD组)50例、单纯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CP组)40例、冠心病病人(C组)35例及健康者(H组)50例,对CHD组和CP组实施牙周非手术治疗,进行基线及治疗后1、3个月的临床牙周检查并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及hs-CRP。结果:基线时血清IL-6及hs-CRP在CHD组、CP组、C组高于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和CP组的牙周临床指标显著高于H组和C组(P<0.05);CHD组和CP组经过治疗后所有病人的牙周临床指标、血清IL-6和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牙周非手术治疗可改善局部炎症状态,降低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中IL-6及hs-CRP水平,有利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常春荣潘亚萍钟慧敏关丽孙晓菊
关键词:牙周炎冠心病白细胞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