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干热河谷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邹一超祝凡吴军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演替
  • 1篇优势菌群
  • 1篇真菌多样性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内生
  • 1篇三角梅
  • 1篇糖基转移酶
  • 1篇内生真菌
  • 1篇攀枝花苏铁
  • 1篇配方及生产工...
  • 1篇葡糖基转移酶
  • 1篇群落
  • 1篇群落多样性
  • 1篇群落演替
  • 1篇转移酶
  • 1篇物种
  • 1篇物种组成
  • 1篇链格孢
  • 1篇螺旋藻
  • 1篇辣木

机构

  • 5篇攀枝花学院
  • 1篇攀枝花市建筑...

作者

  • 3篇郑毅
  • 2篇姜少娟
  • 1篇邓建梅
  • 1篇伍斌
  • 1篇吴军
  • 1篇祝凡
  • 1篇邹一超

传媒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广西植物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辣木螺旋藻复合营养片剂的配方及生产工艺优化被引量:12
2016年
利用辣木叶和螺旋藻这两种营养元素有互补关系的天然食品原料,制备一种营养更全面、比例更均衡的天然营养补充片剂。在研究辣木叶与螺旋藻营养物质组成的基础上,确定辣木叶和螺旋藻的原料配比,并选用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为赋形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出片剂制备的最佳配方,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制备辣木螺旋藻复合营养片剂。原料的最佳配比为辣木叶粉:螺旋藻粉为7︰3,片剂的最佳配方为原料88.5%,微晶纤维素8.0%、羧基纤维素钠2.0%、硬脂酸镁1.5%,最佳工艺参数为原料粉碎粒度200~300目,含水量7%,制片压力40 k N。通过配方和工艺优化,能制备营养更全面更均衡的辣木螺旋藻营养片剂,其片形外观、片重差异、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等指标都达到了相应的质量要求。
郑毅祝凡林郸吴军邹一超
关键词:辣木螺旋藻
攀枝花苏铁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研究我国特有孓遗植物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 L.Zhou et S.Y.Yang)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别从原生境和迁移地采集不同部位的组织材料,经培养分离纯化菌株,并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共获得内生真菌438株,其中346株分属3纲、5目、8科、37属,以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盘多毛孢属Pestalotia sp.、镰孢霉属Fusarium sp.、黑孢霉属Nigrospora sp.为优势属,92株为无孢菌群,研究说明攀枝花苏铁内生真菌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还发现不同采集时间、不同生境多样性相似度较高,但不同组织部位的菌群组成差异比较明显.
郑毅伍斌余志祥姜少娟杨永琼
关键词:攀枝花苏铁内生真菌优势菌群
余甘果采后黑疔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寻找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果实采后黑疔病的有效防治措施,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采集有典型黑疔病症状的余甘果,通过恒温恒湿储藏研究其发病规律,分别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孢子侵染法进行病原分离和致病性研究,并对具有致病性的菌株进行常规形态学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余甘果储藏7d后发病开始增多,到13d发病率达到11.7%。从果实病健交界处分离获得4个菌株,其中菌株Pmy028回接感染率最高,15d达到93.3%,确定其为余甘果采后黑疔病的病原,经鉴定属于链格孢属菌株(Alternariasp.)。
郑毅姜少娟邓建梅
关键词:采后病害病原ITS链格孢
干热河谷次生稀树灌木林物种组成变化及群落结构动态
2022年
为揭示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热河谷次生稀树灌木林群落演替动态规律,该研究以2015年群落内建立的1 hm2永久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经2020年首轮复查,对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重要值、死亡率、补员率以及胸径(DBH)进行调查研究,以分析5年间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动态。结果表明:(1)2020年,群落木本植物共18种,隶属15科18属,较2015年新增1属1种,优势物种组成并无变化,但优势度变化显著。与2015年相比,在重要值(IV)>1的6个种群中,5个树种IV增高,仅攀枝花苏铁种群IV降低,但其仍为群落优势建群种,铁橡栎和滇榄仁等乔木种群优势度显著增加。(2)2020年,群落中DBH≥1 cm的木本植物个体数增至1710株,平均胸径由11.10 cm增至11.17 cm。群落年死亡率0.29%,死亡个体平均胸径11.84 cm,年补员率2.75%,补员个体平均胸径4.96 cm。与2015年相比,群落中7个种群出现个体死亡,9个种群出现补员个体。(3)虽然沙针种群规模缩小,但仍有9个种群规模扩大,4个种群规模保持稳定。只有攀枝花苏铁和沙针种群平均胸径减小,其余种群平均胸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随着森林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种间竞争的重要性将逐渐增大,铁橡栎和滇榄仁等乔木树种将在未来演替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但短期内并不会威胁攀枝花苏铁种群优势地位,大径级植株个体的死亡是其优势度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在未来群落演替进程中,攀枝花苏铁将与铁橡栎、滇榄仁等乔木树种组成以乔木树种逐渐占据优势的干热河谷次生稀树灌木林向气候顶极群落演替的过渡型次生林群落。
龙成余志祥杨永琼税梅梅
关键词: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群落演替
三角梅cDOPA 5GT基因的克隆和光照对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为了解光照对三角梅(Bougainvillea glabra)葡糖基转移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其苞片中克隆了环多巴5-糖基转移酶基因(cDOPA 5GT)。结果表明,三角梅cDOPA 5GT基因的cDNA全长为1446 bp,编码48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DOPA 5GT蛋白的等电点(PI)为5.77,具有糖基转移酶的特征基序,为酸性亲水跨膜蛋白,不含信号肽,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氨基酸序列保守性较差。qRT-PCR分析表明,遮光处理cDOPA 5GT基因表达量和植株的甜菜红素含量均显著下降。这表明三角梅的色素合成受糖基转移酶基因调控,并与光照呈正相关关系。
刘姗孙蓉高静雷
关键词:三角梅葡糖基转移酶基因表达光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