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重大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1 被引量:109H指数:6
相关作者:魏绪法兰希范金亮李秀凌梁萌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棘球蚴
  • 8篇细粒棘球蚴
  • 8篇虫病
  • 7篇绦虫
  • 7篇细粒棘球绦虫
  • 7篇棘球绦虫
  • 7篇包虫
  • 7篇包虫病
  • 6篇细胞
  • 4篇增殖
  • 4篇免疫
  • 4篇基因
  • 3篇蛋白
  • 3篇疫苗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定量
  • 3篇实时荧光
  • 3篇实时荧光定量
  • 3篇周期
  • 3篇细胞周期

机构

  • 3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4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阿勒泰地区哈...

作者

  • 14篇温浩
  • 13篇林仁勇
  • 10篇马秀敏
  • 9篇吕国栋
  • 8篇李亮
  • 7篇王倩
  • 7篇张传山
  • 7篇王俊华
  • 6篇兰希
  • 6篇丁剑冰
  • 5篇刘玉梅
  • 4篇姜涛
  • 4篇冯宁
  • 3篇张富春
  • 3篇张文宝
  • 3篇卢晓梅
  • 3篇李军
  • 3篇刘学磊
  • 3篇王慧
  • 2篇李朝旺

传媒

  • 15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疾病预防控制...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棘球蚴抗原诱导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检测不同的棘球蚴抗原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DCs)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情况。方法从C57BL/6小鼠股骨中分离出骨髓细胞,用小鼠重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诱导后,获得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分别用重组抗原B(rAgB,15μg/ml)、小鼠细粒棘球蚴囊液(MHF,5 mg/ml)、γ干扰素(IFN-γ,1 000 U/ml,为阳性对照)和RPMI 1640完全培养液(阴性对照)刺激DCs,于18、24和48 h后收集细胞和细胞上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s的表面标志物CD40、CD80、CD86和I-A/I-E的阳性表达情况,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RT-PCR)检测各组的IDO mRNA相对转录水平。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的色氨酸(Try)浓度。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DCs受rAgB和MHF刺激后,其表面标志物CD40、CD80、CD86和I-A/I-E的阳性表达率均降低。刺激24 h后,rAgB组的CD40、CD86和I-A/I-E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60±2.69)%、(35.50±4.38)%和(57.30±4.38)%,与MHF组[(38.00±3.54)%、(53.00±3.39)%和(77.10±1.70)%]和阴性对照[(37.95±3.61)%、(19.55±1.06)%和(85.45±1.63)%]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T-PCR结果显示,刺激18、24和48 h后,rAgB组的IDO mRNA水平[(9.20±0.01)、(29.44±0.02)和(16.48±0.04)]和MHF组的[(9.67±0.02)、(17.52±0.01)和(16.81±0.01)]均高于阴性对照组[(2.46±0.01)、(7.77±0.01)和(10.56±0.01)](P<0.01),rAgB组和MHF组IDO mRNA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LC结果显示,刺激18、24和48 h后,rAgB组DCs上清中的色氨酸浓度[(23.65±0.64)、(13.95±1.06)和(19.05±0.64)μmol/L]均较其他3组低,刺激24 h后的色氨酸浓度与阴性对照组(22.90±0.14)和MHF组(20.65±0.3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实验条件下,rAgB、MHF均可上调DCs表面IDO的表达,作用24 h后,rAgB上调IDO的能力强于MHF。
单骄宇李海涛李春燕肖晋李亮张雪林仁勇温浩
关键词:抗原免疫逃避
过表达AnnexinA2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迁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AnnexinA2的表达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迁移、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过表达技术上调Eca109细胞中AnnexinA2的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nnexinA2 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赛唑蓝(MTT)比色法研究其对Eca109细胞的存活、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观察其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Eca109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提示Eca109细胞转染AnnexinA2过表达质粒后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MTT实验表明AnnexinA2过表达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细胞迁移能力也显著下降(P<0.05);AnnexinA2在Eca109细胞中高表达将细胞阻滞于G2/M期,对细胞凋亡没有影响。结论 AnnexinA2在食管癌细胞中呈低表达,上调AnnexinA2蛋白水平可以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
李秀凌梁萌刘清刘涛林仁勇卢晓梅郑树涛
关键词:食管癌增殖迁移细胞周期
RNA干扰PKM2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将靶向PKM2的siRNA转染食管癌细胞株Eca109,观察转染后细胞内PKM2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其对Eca109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将人工合成的针对PKM2基因的siRNA片段通过Lipofectamine 2000转染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实验分为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KM2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并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阴性对照比较,实验组细胞中PKM2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0.05),Eca109细胞转染PKM2 siRNA后,增殖能力减弱,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结论 PKM2对Eca109细胞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梁萌李秀凌郑树涛刘涛林仁勇卢晓梅刘清
关键词:食管癌RNA干扰增殖
肝囊型包虫病小鼠动物模型的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接种方式及小鼠品系的优化,建立细粒棘球蚴小鼠模型。方法 10周龄的昆明白小鼠和C57BL/6J小鼠各32只,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人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悬液(2 000个/ml)0.1 ml直视下注射肝脏,腹腔接种人源细粒棘球蚴囊泡,腹腔注射无菌PBS溶液,并同时采用注射肝脏和腹腔接种囊泡等4种方式感染各组小鼠,通过腹部观察和病理检查分析肝脏包囊的生长情况、直径及其数量。结果双重感染180 d后,C57BL/6J小鼠的肝脏感染率达到37.50%,而对照组昆明白小鼠未见腹腔包囊和肝脏病灶,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7,P<0.05)。结论利用双重感染方式(原头节直视下注射肝脏和囊泡腹腔接种)感染C57BL/6J小鼠,可用于建立肝囊型包虫病动物模型,为研究肝囊型包虫病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叶建蔚吕国栋刘辉陈凯陈伟王云海
关键词:囊型包虫病C57BL
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抗原的二级结构及B、T细胞表位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分析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抗原的二级结构及B、T细胞表位。方法 采用计算机在线预测网站PSIPRED V3.3对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抗原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采用BCEpred和ABCpred网络软件对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B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和分析;采用SYFPEITHI在线软件对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的MHC-Ⅰ类HLA-A 0201限制性T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 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抗原蛋白的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结构占32.49%、α螺旋结构占41.62%、β-折叠结构占19.80%。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抗原的B细胞表位氨基酸序列位点分别为41~50、92~101、51~60、306~315、260~269和160~169,MHC-Ⅰ类HLA-A 0201限制性T细胞表位氨基酸序列位点分别为201~209、379~387、3~11、126~134和177~185。结论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抗原的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结构、α螺旋结构所占比例高,有6个B细胞表位和5个T细胞表位。
阿曼古丽.牙生兰希伊慧霞古丽扎尔.阿不都纳斯尔彭珊珊冯宁闫怡李慧君马秀敏
关键词:抗原表位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
环介导等温扩增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布鲁氏菌的比较
[目的]比较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在检测布鲁氏菌的特异性、灵敏度等方面的差异,寻找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布鲁氏菌方法。[方法]根据布鲁氏菌OMP31 基因序列设计6 条LAMP 引物和2 条re...
刘玉梅伊霞古丽扎尔·阿不都纳斯尔马秀敏
关键词:布鲁氏菌环介导等温扩增
细粒棘球蚴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胞内域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蛋白纯化
2013年
目的构建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胞内域(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ypeⅠreceptor intracellular domain,TβRⅠ-Ⅰ)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并纯化EgTβRⅠ-Ⅰ蛋白。方法采集感染Eg的羊源原头蚴,Trizol法提取原头蚴总RNA,RT-PCR扩增EgTβRⅠ-Ⅰ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和序列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BL2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蛋白,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 pET28a-EgTβRⅠ-Ⅰ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IPTG诱导可表达EgTβRⅠ-Ⅰ蛋白(分子质量单位为48ku),纯化后获得大量纯度较高的可溶性蛋白。结论成功构建pET28a-EgTβRⅠ-Ⅰ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纯化的可溶性目的蛋白,为研究EgTβRⅠ-Ⅰ在Eg体内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作用方式奠定了基础。
杨乐王丽敏张传山李亮王俊华吕国栋王慧温浩林仁勇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基因表达蛋白纯化
细粒棘球蚴Eg95重组表位蛋白的免疫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Eg95-1、Eg95-2、Eg95-3表位蛋白的抗原性,为细粒棘球蚴多表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构建细粒棘球蚴Eg95-1、Eg95-2、Eg95-3抗原原核表达载体并体外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Eg95抗原多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g95-1、Eg95-2、Eg95-3抗原与Eg95多抗的反应性;分别用重组蛋白Eg95-1、Eg95-2、Eg95-3免疫BALB/c小鼠,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IgG水平,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结果用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Eg95-1、Eg95-2、Eg95-3均能与Eg95多抗血清反应,以Eg95-2和Eg95-3反应性较强。用Eg95-1、Eg95-2、Eg95-3重组抗原免疫小鼠后,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小鼠血清IgG水平升高,小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外经ConA和Eg95抗原刺激诱导发生增殖。结论构建的3个表位均为Eg95的有效抗原表位,用重组抗原Eg95-1、Eg95-2、Eg95-3免疫小鼠后均可诱导以产生IgG为主的体液免疫应答,因此构建的3个表位蛋白抗原可用于细粒棘球蚴多表位肽疫苗的研制。
兰希王倩刘玉梅张春桃冯宁闫怡姜涛温浩丁剑冰马秀敏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EG95表位疫苗免疫应答
泡球蚴感染对宿主肝细胞增殖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泡球蚴感染对宿主肝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8~10周龄雌陛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于感染后2、8、30、印、90d采集小鼠肝脏标本。观察小鼠肝脏病理改变。检测泡球蚴感染不同阶段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蛋白(cycUns)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定位。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随着泡球蚴持续感染,实验组病灶与肝细胞交界区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脂肪变性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等病理变化,感染早期(2、8、30d)病灶周围肝细胞存在细胞核增大、双核或多核细胞增多等现象。感染30、60、90d,实验组PCNA表达呈上升趋势,阳性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7.01%±1.89%与1.03%±0.52%、8.41%±2.80%与0.93%土0.31%、13.40%士4.43%与1.07%士0.940/0,t值分别为-6.817,-5.931,-6.102,P值均〈0.05)。感染30d和60d时,实验组cyclinD1表达上升,阳性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6.73%±2.52%与0.48%土0.43%、8.22%土3.09%与0.55%±0.34%,f值分别为-5.479,-5.504,P值均〈0.05);感染90d时,cyclinD1呈下降的趋势(从“+++”降至“+”)。感染30、60、90d时,实验组cyclinA阳性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7.75%±3.05%与0.69%±0.360/0、3.42%±1.80%与1.14%±0.42%、3.03%士1.50%与0.69%±0.31%,t值分别为-5.131,-2.774,-3.415,P值均〈0.05)。感染2、8、30d时,实验组cyclinB1表达呈上升趋势(从“+”升至“++”),感染60、90d时,cyclinB1表达呈下降趋势(从“++”降至“+”)。结论体内泡球蚴感染促进宿主肝细胞的增殖和抗凋亡,并对其细胞周期产生影响。
张传山王俊华吕国栋李亮温浩林仁勇
关键词:肝肿大多房棘球蚴泡型包虫病细胞周期细胞周期蛋白质类
甲状腺功能检测在汉族和维吾尔族健康人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3项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6月在该院健康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常规接受甲状腺功能3项[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查者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甲状腺功能检测在不同民族健康体检中的意义。结果甲状腺功能紊乱者占体检总人数的7.4%,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维吾尔族和汉族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甲状腺疾病患病率性别及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紊乱者占体检总人数的7.4%;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各类甲状腺疾病患病率性别及族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刘玉梅李文红王倩伊惠霞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人种群健康体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