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作品数:3,098 被引量:8,084H指数:22
相关作者:陈艳丁剑冰孙玉萍白生宾张冰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37篇期刊文章
  • 20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25篇医药卫生
  • 298篇文化科学
  • 133篇生物学
  • 54篇农业科学
  • 27篇政治法律
  • 2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8篇理学
  • 16篇语言文字
  • 8篇经济管理
  • 8篇哲学宗教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化学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社会学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26篇细胞
  • 345篇教学
  • 279篇蛋白
  • 253篇基因
  • 193篇维吾尔族
  • 169篇食管
  • 167篇免疫
  • 154篇宫颈
  • 138篇小鼠
  • 132篇哈萨克族
  • 114篇肿瘤
  • 108篇糖尿
  • 108篇糖尿病
  • 102篇病理
  • 99篇食管癌
  • 99篇宫颈癌
  • 95篇代谢
  • 85篇实验教学
  • 77篇绦虫
  • 76篇教育

机构

  • 3,041篇新疆医科大学
  • 76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44篇新疆医科大学...
  • 98篇新疆维吾尔自...
  • 90篇新疆医科大学...
  • 90篇新疆医科大学...
  • 72篇石河子大学
  • 67篇新疆医科大学...
  • 47篇兰州军区乌鲁...
  • 42篇新疆医科大学...
  • 40篇新疆医科大学...
  • 30篇四川大学
  • 28篇新疆大学
  • 28篇中南大学
  • 23篇解放军第47...
  • 22篇新疆师范大学
  • 18篇中国疾病预防...
  • 16篇北京大学
  • 16篇新疆农业大学
  • 1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41篇丁剑冰
  • 135篇马秀敏
  • 111篇孙玉萍
  • 105篇毛新民
  • 97篇李琳琳
  • 96篇李惠武
  • 92篇白生宾
  • 90篇张建龙
  • 85篇李卉
  • 69篇陈艳
  • 69篇张峰波
  • 63篇温浩
  • 63篇王烨
  • 60篇王红英
  • 59篇张冰
  • 57篇关亚群
  • 55篇李甜
  • 55篇马琪
  • 54篇张蓓
  • 52篇李秀梅

传媒

  • 776篇新疆医科大学...
  • 102篇中国病原生物...
  • 59篇现代生物医学...
  • 35篇新疆医学
  • 34篇山东医药
  • 30篇中国高等医学...
  • 30篇中国组织化学...
  • 29篇解剖学杂志
  • 27篇科技导报
  • 27篇中国医药导报
  • 25篇中国人兽共患...
  • 24篇中国现代医学...
  • 24篇地方病通报
  • 23篇癌变.畸变....
  • 23篇基础医学与临...
  • 22篇职业与健康
  • 2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2篇中国男科学杂...
  • 20篇新疆中医药
  • 19篇世界华人消化...

年份

  • 5篇2024
  • 128篇2023
  • 124篇2022
  • 136篇2021
  • 134篇2020
  • 159篇2019
  • 138篇2018
  • 167篇2017
  • 174篇2016
  • 166篇2015
  • 191篇2014
  • 198篇2013
  • 170篇2012
  • 184篇2011
  • 187篇2010
  • 146篇2009
  • 151篇2008
  • 94篇2007
  • 81篇2006
  • 104篇2005
3,0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司匹林对小鼠胚胎腭裂发生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小鼠胚胎腭裂发生的作用,确立阿司匹林诱导小鼠腭裂模型的最佳剂量,为深入研究腭裂提供动物实验模型。方法分别将确定孕期的BALB/C雌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和实验Ⅰ∽Ⅳ组。胚胎第10∽12天(embryo 10∽embryo 12,E10∽ E12)时,每日定时给予对照组孕鼠灌胃生理盐水,实验Ⅰ、Ⅱ、Ⅲ、Ⅳ组孕鼠分别灌胃阿司匹林180、210、240、270 mg/kg。于E18时处死孕鼠,称量并计算孕鼠和胚胎的体质量,记录胚胎腭裂数及发育情况。结果对照组腭裂发生率明显低于实验Ⅲ、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57, P <0.01;χ2=175.51,P <0.01)。实验Ⅲ、Ⅳ组比较,实验Ⅲ组腭裂发生率高于实验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2,P <0.01);各组间胚胎体质量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司匹林可致小鼠胚胎腭裂发生,240 mg/kg阿司匹林是建立BALB/C胎鼠腭裂模型的最佳剂量。
万哲陈莉娜龚新记塔拉甫.托坎林晨
关键词:腭裂阿司匹林小鼠
《生物化学》CAI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被引量:3
2002年
一、CAI课件的选题 在制作CAI课件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选题.好的选题能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根据我们的实践,在选题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梁涛关亚群王炜
关键词:《生物化学》CAI课件课件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
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群内脏脂肪素水平与尿酸、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维族)和哈萨克族(哈族)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与尿酸(UA)、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于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采集汉族、维族和哈族人群血液标本,检测血清UA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脂代谢指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脏脂肪素含量,分析内脏脂肪素与UA、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汉族、维族和哈族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分别为(38.42±33.60)、(32.68±26.87)和(86.36±17.68)ng/m L,哈族高于汉族和维族(P均<0.05)。汉族UA升高组、TG升高组、HDL-C降低组及肥胖组内脏脂肪素水平均升高(P均<0.05)。维族UA升高组、TG升高组内脏脂肪素水平均升高(P均<0.05),哈族UA升高组、肥胖组内脏脂肪素水平均升高(P均<0.05)。3个民族内脏脂肪素与UA均呈正相关(r汉=0.305,P<0.01;r维=0.130,P<0.05;r哈=0.137,P<0.05)。汉族和维族血清内脏脂肪素与TG均呈正相关(r汉=0.260,P<0.01;r维=0.178,P<0.01),汉族内脏脂肪素与HDL-C呈负相关(r汉=-0.105,P<0.05)。结论血内脏脂肪素水平存在民族差异,且在UA代谢和脂代谢紊乱过程中有改变。
孙玉萍陆影高新张蓓余家会姚华
关键词:内脏脂肪素尿酸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高良姜总黄酮对宫颈癌细胞生长和肿瘤干细胞标记物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前期研究中,我们报道高良姜根来源的总黄酮( general flavonoids, GFs)可抑制SiHa宫颈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以往研究证明肿瘤干细胞是SiHa细胞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研究探讨高良姜GFs影响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及肿瘤干细胞标记物表达调控的机理,为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依据。方法以0、100和200μg/ml剂量的高良姜GFs干预SiHa宫颈癌细胞24 h,提取细胞总RNA,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CDK4、 bcl-2、 ALDH1 A1、 OCT4和Twist1等5种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高良姜GFs干预SiHa宫颈癌细胞后, CDK4和bcl-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P<0.05),呈剂量依赖性,说明该GFs可能调节细胞增殖和生存相关的基因表达调控,诱导细胞凋亡;随着药物剂量增加,肿瘤干细胞标记物ALDH1 A1、 OCT4和Twist1表达水平也梯度性下降,并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高良姜GFs可能抑制肿瘤干细胞基因表达水平,从而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此为揭示宫颈癌发病机制及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吾尼且木·吐拉克赛米热·艾尼瓦尔古扎力努尔·买提沙木塔力甫·艾买提迪拉热·力地甫Abulizi Abudula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标记物
人工神经网络辅助紫外光谱测定苯和甲苯的含量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混合体系中苯和甲苯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反向传输(BP)算法,应用三层人工神经网络(ANN)原理,对紫外光谱严重重叠的苯和甲苯的混和体系进行测定。结果:苯和甲苯的回收率分别为98.7%、99.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2.8%。结论:ANN辅助紫外光谱法具有训练速度快、测定周期短、预测结果准确度高等优点。
吴军杨梅陈坚
关键词:紫外光谱甲苯
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体外抗菌活性及生物膜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研究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和生物膜的影响,为临床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连续稀释法测定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敏感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采用XTT法检测其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50%细胞活性的浓度(SMIC50),镜下观察对生物膜形态的影响。结果白念珠菌对薰衣草精油高度敏感,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MIC为12.5μL/mL,MBC为25μL/mL;对生物膜的SMIC50是100μL/mL,对白念珠菌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薰衣草精油在体外对白念珠菌有抑菌作用。
刘璇邵玉龙吴泽钰高凡凡吴恺琪刘素辉陈锋
关键词:白念珠菌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生物膜
尸体解剖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8年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为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学生参与尸体解剖实践或观摩尸体解剖过程,观看大体变化和切片,同时学生可结合解剖学、组织学、临床医学、法医学和医疗事故相关条例等知识点进行病案分析和死因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强化风险意识,规范医疗行为,对以后的临床学科亦可奠定坚实的基础.
温且木·买买提阿布力肯木·阿不都卡地尔热沙来提·艾米多喀迪尔古丽·海比尔
关键词:尸体解剖病理学教学作用
食管癌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及预后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中的食管癌样本数据,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构建基于mRNA、lncRNA、miRNA的预后风险评分系统,为食管癌的预后、治疗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食管癌mRNA、lncRNA、miRNA和临床病理数据,应用拉索(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回归、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确定一组与食管癌预后相关的RNA并建立食管癌的预后风险评分。利用RNA预后风险评分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和决策曲线分析法(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对列线图和肿瘤分期(tumor node metastasis, TNM)模型的优劣进行评估,并使用bootstrap重抽样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经过筛选共得到12个与预后相关的RNA,包括SLC26A9、COX6B2、RP13-672B3.2、RXFP3、OSM,5个mRNA;BLACAT1、CTD-2034I21.2、RP11-60A24.3、RP11-1123I8.1, 4个lncRNA;hsamir-1269a、hsa-mir-135b、hsa-mir-935, 3个miRNA。模型评估显示,基于TNM分期模型的AUC为0.653,RNA预后风险评分和TNM分期联合的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815,后者显示出良好的区分能力。DCA显示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净收益比单纯的TNM分期模型高,且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值和实际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基于12个RNA的预后风险评分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有助于食管癌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决策。
封志炜李虎玲王小燕马金凤王凯
关键词:食管癌MRNAMIRNA预后模型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了解新疆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现状,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职业认同发生的改变。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020级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学生职业认同量表总分为(95.94±11.71)分,条目均分为(3.67±0.37)分,各维度得分为3.27~4.07分,职业承诺维度得分最低,职业期望维度得分最高。结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职业认知、职业期望、职业行为、职业价值观等的认同度较高。学生职业认同受性别、民族、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本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等多种因素影响。
李冰玉茹菲亚·祖拉提陈胜国薛志琴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
宫颈病变进程中的SPARC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进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宫颈炎、宫颈内上皮瘤样病变(CIN)及宫颈鳞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10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PAR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PARC蛋白在宫颈间质细胞内表达,在宫颈炎的表达水平很低(23%),随着CINⅠ~Ⅱ和CINⅢ病理进程呈梯度性增高(35%和61%),在所有的宫颈癌标本中可以检出SPARC蛋白(100%),宫颈炎组和CINⅠ~Ⅱ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中SPARC蛋白的表达差异与宫颈鳞癌的病理分化程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ARC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是宫颈病变进程的分子标志,这为揭示宫颈癌发病机制及建立临床评估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纳菲沙.卡德尔阿比达.阿布都卡德尔阿布力孜.阿布杜拉马彩玲夏米西努尔.伊力克
关键词:SPARC宫颈鳞癌免疫组织化学
共30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