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马列主义教研部
- 作品数:9 被引量:69H指数:4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与创新被引量:11
- 1999年
- 20年前,由一部分农民自发倡导的“大包干”而引发的一场诱致性制度变迁在中国农村悄然兴起,继而它如同星星之火,逐步发展为燎原之势,在广袤的农村中蔓延、扩展。而今,以家庭为主体的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这一制度创新给中国农村经...
- 王国敏
- 关键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诱致性制度变迁
- 论人的社会化的实质及其辩证特性被引量:2
- 1993年
- 人的社会化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共同面临的、需要始终不断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在理论上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深化的问题。究竟如何深刻认识人的社会化问题?人的社会化最根本的实质何在?人的社会化过程包含哪些丰富的辩证特性?这些问题近年来在我国思想理论界的研究是很不够的。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期望得到人们对人的社会化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重视。一、人的社会化的实质关于人的社会化概念的内涵,在我国现行的社会学教科书中。
- 赵克荣
- 关键词:社会化问题社会化过程社会生活实践社会特性内化能动性
- 价值失范与社会整合——现代化的一种辩证视角被引量:1
- 2000年
-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社会建构的结构层次。然而 ,社会作为一种结构———功能系统 ,其内部诸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复杂的。为了避免长期存在的机械决定论的单线性思维 ,本文通过考察韦伯关于价值伦理因素对社会进化的积极作用的论述 ,试图从方法论层面勾画一种辩证视角 ,用于整合社会 ,避免失范。
- 陈波
- 关键词:理性化价值伦理历史唯物主义
- 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的撞击与融合
- 1993年
- 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促进还是阻碍?对改革是动力还是阻力?这是理论界争论已久的难题。有人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也有人持全盘肯定的态度。我认为这些都失之偏颇。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全面地、辩证地分析传统文化,从中发掘其长处。
- 王国敏
- 关键词:文化心理社会财富阶级对立
- 试论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换
- 1991年
-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农业特征的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农业既不属于传统农业,也不具备现代化农业的特征,而是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换的初始阶段。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换的滞缓,是由我国经济结构中的二元性、农业投入的减弱、价格机制的扭曲等因素所至。因此,作者提出,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进—步对农产品价格体制,土地制度,农业投资机制以及农村教育体制等四个方面进行配套改革。
- 王国敏苏鹤林
-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传统农业农业技术进步土地制度改革农业劳动者素质农业投资机制
- 周期波动与需求不足──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系统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从短缺经济到相对过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进步。我国需求不足是国内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需求不足的原因既有外部性的亚洲金融危机引起的出口下降,也有国内特定经济制度造成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而起决定作用的是长期计划经济和粗放式增长方式造成的经济低效率和居民低收入。应将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加快实现两个转变,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 黄金辉
- 关键词:经济周期
- 区域经济的特色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被引量:13
- 2000年
- 区域经济的特色主要通过区域产业结构的特色和区域产业布局的特色表现出来。区域经济的特色是由区际差异、区域优势、产业布局指向、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和区域利益所决定的。要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必须从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实际出发,解决产业集中度低、区域分割和行业封锁等问题,走有特色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之路。
- 符礼建
-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际差异
- 论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与发展被引量:31
- 2000年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适应力逐渐减弱,暴露出了某种制度缺陷,于是就产生了对新的产业组织形式的需求。农业产业化正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而产生的,是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新形式。但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必要保障。
- 王国敏
- 关键词:农村农业
- 论农村妇女对传统性别分工的挑战被引量:10
- 2000年
-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妇女开始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寻求自身全面发展和进步。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农村出现的“男工女耕”的性别分工格局对传统的挑战。
- 郑晔王昕
- 关键词:农村妇女性别分工从业行为非农化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