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顺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品数:157 被引量:320H指数:9
相关作者:李光余霜冯开禹张战军杨筱珊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经济管理
  • 3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5篇农业科学
  • 23篇天文地球
  • 20篇文化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生物学
  • 5篇化学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3篇理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石漠化
  • 11篇洞穴滴水
  • 10篇滴水
  • 10篇生态
  • 10篇喀斯特地区
  • 8篇石漠化治理
  • 8篇农户
  • 7篇土壤
  • 7篇乡村
  • 7篇旅游
  • 6篇气候
  • 6篇污染
  • 6篇高校
  • 5篇农业
  • 5篇文化
  • 5篇产学研
  • 5篇产学研基地
  • 5篇产学研基地建...
  • 4篇同位素
  • 4篇屯堡文化

机构

  • 155篇安顺学院
  • 17篇西南大学
  • 7篇贵州师范大学
  • 4篇教育部
  • 3篇贵州大学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遵义师范学院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四川省冶金地...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6篇余霜
  • 16篇李光
  • 13篇王家录
  • 7篇王建力
  • 6篇张磊
  • 6篇王恩文
  • 6篇班荣舶
  • 5篇冯开禹
  • 4篇陈庆富
  • 3篇李仕蓉
  • 3篇李宪荣
  • 3篇冉瑞平
  • 3篇杨筱珊
  • 3篇雷绍民
  • 3篇殷清慧
  • 3篇史文涛
  • 3篇张世春
  • 2篇娄昭
  • 2篇张战军
  • 2篇许巧玲

传媒

  • 35篇安顺学院学报
  • 6篇湖北农业科学
  • 4篇农村经济与科...
  • 4篇南方农业
  • 4篇当代化工研究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岩溶
  • 3篇宁夏农林科技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种子
  • 2篇人民长江
  • 2篇无机盐工业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湿地科学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绿色科技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化工矿物与加...

年份

  • 14篇2023
  • 17篇2022
  • 13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27篇2018
  • 23篇2017
  • 17篇2016
  • 21篇2015
  • 11篇2014
1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IS的紫云县林地生态资产价值分析研究
2022年
林地生态资产的核算可以更完善更准确地反映和体现某一地区林地的资源。以贵州省紫云县为例,利用GIS技术手段,获取紫云县林地的变化情况,根据现存在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核算紫云县林地生态资产价值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紫云县林地两年所产生的效益均在100亿元左右,2015年林地总价值量为109.77亿元,2020年林地总价值量为117.75亿元,两年价值量差异不大;2)计算结果显示,在生态效益中,涵养水源为研究区带来价值量最大,其次是固碳制氧;3)2015年林地涵养水源价值比2020年低8.79亿,2015年固碳制氧价值比2020年高0.54亿元,2015年林地总价值比2020年林地总价值低7.89亿元。结果表明:2015至2020年,紫云县森林生态资产价值呈增加态势,总价值处于增长状态。
王钉王典雪
关键词:资产核算生态价值资产分析
产学研基地建设与安顺旅游业的关系——以安顺学院地质标本研发基地为例
2015年
文章从产学研基地建设与区域旅游发展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安顺旅游业的发展为产学研基地建设打下了经济基础,为产学研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产学研基地建设将创新旅游线路,研发旅游产品,进一步满足游客的需求,促进安顺旅游业的发展。
李仕蓉张大鹏张达波
关键词:旅游业
“农文旅融合”下村庄规划村民参与意愿研究
2022年
通过访谈和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贵州省8县区“农文旅融合”发展村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共性问题是村庄规划主体错位;村庄规划缺乏有效的宣传途径,村民认知度低;村民单方参与意愿度高,但参与度极低;就业出口成主要瓶颈。村庄规划政府主导和村民的个体特征中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对村民参与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对策及建议为村民参与村庄规划参与度作为硬性指标法制化;村庄规划宣传多渠道化,增强村民主体地位意识;增加就业岗位或提供相关再就业培训,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王昆昆王艾岚王伟田雅倩
关键词:村庄规划参与意愿
基于灰水足迹的安顺市工业经济增长与水环境协调关系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为定量评价安顺市工业经济增长与水环境的协调关系,通过估算安顺市2004~2014年工业灰水足迹,用脱钩模型分析工业经济增长与水环境的协调关系。研究表明,安顺市2004~2014年工业灰水足迹波动上升,年均工业灰水足迹为3.255 2×10~8m^3;安顺市2006~2014年工业灰水足迹强度逐年递减,由2006年的1 069.86 m^3/万元减少到2014年的210.39 m^3/万元;研究时段内安顺市工业水环境压力指数变化大,其中2013年水环境压力指数最高,工业水环境压力高低与当年水资源量呈较强的负相关;从协调关系看,安顺市2006年工业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未脱钩,2005、2007~2010、2014年绝对脱钩,2011~2013年相对脱钩。这表明安顺市在治理水污染过程中不能忽视工业污染物排放带来的影响。
班荣舶张磊曹跃杰
关键词:工业经济脱钩
贵州省苦荞产业发展的SWOT-PEST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将SWOT和PEST两种战略分析工具进行组合,作为开展研究的主要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4个方面分析贵州省苦荞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从优势-机会、劣势-机会、优势-威胁、劣势-威胁4个方面提出应对的策略:把握外部机会,发挥内部优势;规避内部劣势,利用外部机遇;发挥内部优势,迎接外部挑战;规避内部劣势,减轻外部威胁。
余霜李光陈庆富
关键词:SWOT-PEST分析
屯堡古村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以贵州省安顺市鲍家屯为例
2022年
分析了贵州省屯堡古村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针对屯堡古村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从4个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闫茹李明峰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屯堡文化
安顺城市旅游文化品牌构建与开发
2014年
通过对安顺市城市旅游文化要素的分析,发现阴阳交融、包容开放是其城市核心旅游文化品牌要素,石头城、瀑布、屯堡、夜郎、牂牁等是其特色城市旅游文化品牌要素;依据其城市核心旅游文化品牌要素以及特色城市旅游文化品牌要素,构建安顺市城市旅游文化品牌体系。然后,针对安顺市的城市旅游文化品牌体系提出其城市旅游文化品牌开发策略。
张战军聂太广
中国酒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及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18年
文章通过梳理中国酒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及研究现状,总结目前中国酒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及研究成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促进中国酒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研究及开发的建议,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酒文化.
张战军
关键词:地理标志产品
空间结构视角下的农民发展能力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实证方法证明农民的发展能力与3个空间的关系为:随着农民认知空间的扩大,首先产生行动上的冲动,进而是行动空间的扩大;而在行动中遇到困难时,便会在其认知的基础上,引发更深层次上的思考,使其思维空间得以拓展,并作用于认知空间。农民发展能力的提高是3个空间同步协调持续扩大的结果,正是3个空间的扩大对农民发展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空间拓展是农民发展能力培养的一种手段和一种途径,同时更是一种目的。农民发展能力不仅存在于农民的认知空间,通过学习能力表达和学习过程来实现,同时取决于思维空间的活跃程度。因此,农民发展能力的建设存在2种途径:一种是农民先开启行动空间,通过学习过程导致认知空间和思维空间的变化,最后再作用于行动空间,这一过程伴随着农民发展能力的提升(由"行"到"知");另一种是通过外力作用于农民的认知空间,直接带动认知空间的扩大并作出决策,最终使行动空间也发生变化,接下来重复第1种情况,最终完成这一循环的农民能力也得到提升(由"知"到"行")。在实践中,上述2种情况在不同的农民身上表现不同;大多数农民属于第1种情况,其发展能力多是通过实践获得;而现阶段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科技下乡与农村科普活动属于第2种情况,以主动拓展农民思维空间的方式提高农民的发展能力。
张磊简小鹰冯开禹
关键词:空间结构思维空间
垂盆草与苔藓结皮在喀斯特裸岩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2022年
喀斯特裸岩是石漠化生态系统要素之一,它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石漠化治理急需对裸岩进行植被修复。垂盆草是药食两用植物,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垂盆草附生在喀斯特裸岩表层的苔藓结皮中。苔藓结皮为垂盆草殖居创造条件,两者与喀斯特裸岩环境契合程度高。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喀斯特裸岩生态修复的意义,基于苔藓结皮的成土、保水、固肥功能和垂盆草的耐旱性,分析两者在喀斯特裸岩植被生态修复的潜力。
田应练班荣舶冯方丽杨雨
关键词:垂盆草生态修复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