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作品数:435 被引量:1,892H指数:18
相关作者:刘晓燕陈丽徐小燕陆安平吴颖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省山地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2篇轻工技术与工...
  • 97篇农业科学
  • 44篇理学
  • 38篇医药卫生
  • 19篇化学工程
  • 18篇生物学
  • 17篇文化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1篇活性
  • 58篇贮藏
  • 56篇蓝莓
  • 52篇抗氧化
  • 46篇猕猴桃
  • 32篇保鲜
  • 29篇采后
  • 26篇色谱
  • 26篇抗氧化活性
  • 25篇贮藏品质
  • 25篇相色谱
  • 24篇1-MCP
  • 20篇1-甲基环丙...
  • 19篇刺梨
  • 17篇主成分
  • 17篇主成分分析
  • 17篇无损检测
  • 16篇响应面
  • 13篇气相色谱
  • 13篇响应面法

机构

  • 434篇贵阳学院
  • 48篇贵州大学
  • 14篇国家农产品保...
  • 1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0篇贵州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8篇铜仁学院
  • 8篇毕节职业技术...
  • 6篇贵州乌蒙腾菌...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天津商业大学
  • 5篇天津市食品生...
  • 5篇麻江县果品办...
  • 5篇贵州初好农业...
  • 5篇贵州宏财聚农...
  • 4篇教育部
  • 3篇贵州轻工职业...
  • 3篇贵阳中医学院
  • 3篇贵州省农业科...
  • 3篇贵州科学院

作者

  • 49篇王瑞
  • 41篇马立志
  • 39篇谢国芳
  • 22篇刘晓燕
  • 21篇刘志刚
  • 18篇吉宁
  • 17篇周笑犁
  • 12篇雷帮星
  • 12篇谢晓林
  • 12篇曹森
  • 8篇谭书明
  • 8篇何劲
  • 8篇黄燕
  • 6篇杜斌
  • 5篇李金星
  • 5篇朱燕
  • 5篇邢德科
  • 5篇杭红涛
  • 5篇胡志和
  • 5篇吴沿友

传媒

  • 45篇食品工业科技
  • 34篇食品研究与开...
  • 29篇食品与发酵工...
  • 25篇贵阳学院学报...
  • 23篇食品科技
  • 16篇北方园艺
  • 12篇保鲜与加工
  • 11篇中国果菜
  • 11篇食品工业
  • 1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0篇江苏农业科学
  • 8篇中国调味品
  • 8篇包装工程
  • 8篇农药
  • 8篇粮食与油脂
  • 8篇内江科技
  • 7篇中国南方果树
  • 7篇农产品加工
  • 7篇现代食品科技
  • 6篇食品与机械

年份

  • 3篇2024
  • 41篇2023
  • 61篇2022
  • 51篇2021
  • 47篇2020
  • 71篇2019
  • 58篇2018
  • 31篇2017
  • 24篇2016
  • 16篇2015
  • 18篇2014
  • 13篇2013
4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锑铁复合固体超强酸S_2O_8^(2-)/Sb_2O_3/Fe_2O_3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研究
2013年
以环己酮、乙二醇为原料,自制的锑铁复合固体超强酸22 8 2 3 2 3S O/Sb O/Fe O作催化剂,合成了环己酮乙二醇缩酮。通过分析环己酮与乙二醇的摩尔比、催化剂的量、反应时间和带水剂的用量对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产率的单因素影响,选出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单因素最优方案。同时,以环己酮与乙二醇的摩尔比、催化剂的量、带水剂的用量和反应时间为因素,设计了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得出的正交试验最佳方案为A2B1C2D2,即环己酮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0:1.7,催化剂的量为1.0g,带水剂用量为8mL,反应时间为1.5h。在该方案下,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产率可以达到83.69%。
谢晓林舒华胡梅雨吴思展
关键词:固体超强酸环己酮乙二醇缩酮催化合成
天然防腐剂对红酸汤货架期菌落总数及pH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以完成发酵的红酸汤为原料,考察天然防腐剂对红酸汤货架期菌落总数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茶多酚抑制红酸汤中细菌增殖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1,0.2,0.15 g/500 g,而控制pH所需浓度依次为0.2,0.1,0.15 g/500 g。由此可知,壳聚糖在红酸汤中控制微生物的能力强于控制产酸的乳酸菌,茶多酚抑制产酸微生物的能力强于抑制其他杂菌,乳酸链球菌素在红酸汤中控制产酸微生物及其他杂菌的能力比较平均,且添加后检测出的菌落总数最少,控制pH降低的幅度也最低,表明在红酸汤中添加3种天然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效果最佳。
常云鹤冯红霞马立志刘晓燕田界先
关键词:天然防腐剂菌落总数PH
植物UDP-糖基转移酶结构及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s,GTs;EC 2.4.x.y)是能催化特定的糖与受体之间形成糖苷键的一个多成员的转移酶家族。根据其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底物特异性以及催化特异性可分为106个(GT1~GT106)不同的家族。GTs以不同的糖基为供体,催化糖分子转移到受体分子上,可以调节受体分子的理化性质进而调节其生物活性。GTs在次生代谢产物的糖基化修饰、內源或外源物质的解毒、机体防御、激素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糖基转移酶的命名、分类、结构、生物功能以及应用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糖基转移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马风伟邓青芳陈海江程永友许粟
关键词:糖基转移酶
1-MCP结合CT-2对水晶葡萄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以水晶葡萄为试材,研究1-MCP结合SO_2缓释保鲜剂CT-2自发气调包装对低温下水晶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MCP 1.0μL/L结合低剂量(1袋/kg)CT-2处理对水晶葡萄的保鲜效果优于单独使用1-MCP 1.0μL/L处理,能显著延缓水晶葡萄落粒和腐烂,贮藏60d时落粒率仅为5.6%,好果率高达65.0%,长期贮藏期间抑制水晶葡萄的呼吸速率和乙烯生成速率,维持较低的可溶性固形物、pH值,延缓果实硬度、黏着性、凝聚性、胶着性和咀嚼性的降低。由于高浓度SO2破坏果实细胞壁,1-MCP 1.0μL/L结合2袋CT-2/kg处理组反而会增加其果粒脱落和腐烂。综上所述,1-MCP 1.0μL/L结合1袋/kg CT-2低温贮藏能有效延长水晶葡萄贮藏期。
谢国芳吴颖王新华周晓珊王艳
关键词:水晶葡萄1-MCP质构参数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药剂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被引量:19
2013年
为筛选出更多防效较好的药剂供生产上应用,采用抑菌圈法和喷雾+涂抹+刮除病斑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20种杀菌剂对猕猴桃溃疡病病菌的室内毒力,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0种杀菌剂中,有11种药剂对猕猴桃溃疡病病菌具有抑菌作用,其作用依次为20%溴硝醇>72%硫酸链霉素>64%恶霜.锰锌>75%百菌清>80%代森.锰锌>30%乙蒜素>80%代森锌>50%克菌丹>25%溴菌腈>78%波尔.锰锌>3%中生菌素,其中,7种商品杀菌剂表现出较高毒力,以20%溴硝醇的毒力最强,EC50为0.000 2mg/mL;其余依次为72%硫酸链霉素(0.003 0mg/mL)、64%恶霜.锰锌(0.003 2mg/mL)、75%百菌清(0.042 0mg/mL)、80%代森.锰锌(0.083 0mg/mL)、30%乙蒜素(0.159 3mg/mL)和80%代森锌(0.365 3mg/mL)。田间药效试验中,20%溴硝醇1 0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 000倍液、64%恶霜.锰锌5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80%代森.锰锌500倍液和30%乙蒜素800倍液田间防效较好,可作为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有效药剂在生产上应用。
高蓬明王瑞马立志
关键词:猕猴桃溃疡病杀菌剂室内毒力
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2022年
生物化学实验是制药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实验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过程,通过加强实验内容和制药工程专业的相关性,丰富实验项目内容,增加开放设计性试验,引入综合考核方法等途径,多渠道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掌握生物化学实验基本原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服务地方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李莹刘永玲林栋吉宁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制药工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实践能力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硒对乌蒙乌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黑色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硒对乌蒙乌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黑色素含量的影响,为硒在乌蒙乌鸡日粮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为利用营养调控措施提高乌蒙乌鸡食用和药用价值提供参考。将120只乌蒙乌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及试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4和0.8 mg/kg硒,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乌蒙乌鸡的平均日增质量(P<0.05)、降低料重比(P<0.05)、提高半净膛率(P<0.05)、提高酪氨酸酶活性(P<0.05)和黑色素含量(P<0.05);试验Ⅱ组与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比较,在平均日增质量、半净膛率、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方面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Ⅲ组间,在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皮肤和肝中酪氨酸酶活性、皮肤和肾中黑色素含量方面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乌蒙乌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硒均能提高乌蒙乌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黑色素含量,提高乌蒙乌鸡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其适宜添加水平为0.4 mg/kg。
黄燕何劲雷邦星
关键词:屠宰性能黑色素
响应面法对核桃粕中蛋白质提取工艺的优化被引量:8
2017年
核桃蛋白是一种营养平衡的蛋白质,其营养价值与动物蛋白相近。采用微波辅助Na OH提取核桃粕中的蛋白质,研究液料比、Na OH浓度、温度、时间各单因素对核桃蛋白提取率影响。在单因素筛选的条件下,利用响应面优化核桃粕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确定较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液料比40∶1(m L/g)、Na OH浓度0.08%、提取温度58℃、时间110 min,核桃蛋白提取率高达56.51%。
安传相毕远林裴璞花马立志
关键词:响应面核桃蛋白质
新型1-(4-取代苯基)-3-[4-(4-氧香豆素基)苯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被引量:2
2017年
以4-羟基香豆素为原料,经氯化、醚化和异硫氰酸化3步反应制得中间体——4-(4-异硫氰酸酯苯氧基)香豆素(3);3与取代芳香胺经加成反应合成了9个新型的1-(4-取代苯基)-3-[4-(4-氧香豆素基)苯基]硫脲衍生物(4a^4i),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S(ESI)表征。采用浑浊度法测试了4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a、4b、4e和4f抑制烟草青枯菌活性EC50值分别为112.02、121.39、88.72和86.90μg·mL^(-1),优于噻菌铜(130.25μg·mL^(-1));4a、4b、4e和4f抑制番茄青枯菌活性EC50值分别为107.89、110.69、82.43和82.48μg·mL^(-1),优于噻菌铜(123.94μg·mL^(-1))。
陈美航王晓斌吴文能
关键词:香豆素抑菌活性
植物提取物对猕猴桃软腐病致病菌的抑制活性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4种食药两用中草药对"贵长"猕猴桃软腐病主要致病菌的抑制活性。方法以"贵长"猕猴桃为实验材料,对猕猴桃软腐病进行分离纯化鉴定,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并采用4种食药两用中草药粗提物对猕猴桃软腐病的抑制活性进行测试。结果从"贵长"猕猴桃软腐病中分离鉴定出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青霉菌(Penicillium sp.)。4种食药两用中草药粗提物在50 mg/mL时对4株致病菌都具有一定抑制活性,其中八角茴香对4株致病菌都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结论采用菌丝生长抑制速率法,发现八角茴香对霉菌(Botrytiscinerea)、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青霉菌(Penicillium sp.)等具有较好的抑制率。
吴文能曹森雷霁卿袁萍李江阔王加忠王瑞
关键词:软腐病抑菌活性
共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