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阳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作品数:501 被引量:1,523H指数:15
相关作者:王欣高照宇刘玉梅张德刚刘洪涛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7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8篇交通运输工程
  • 216篇建筑科学
  • 54篇天文地球
  • 48篇文化科学
  • 26篇电气工程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机械工程
  • 13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3篇电子电信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7篇沥青
  • 52篇路面
  • 38篇应力
  • 38篇桥梁
  • 36篇沥青路
  • 36篇沥青路面
  • 30篇道路工程
  • 30篇路工
  • 30篇混凝土
  • 27篇抗震
  • 25篇有限元
  • 25篇混合料
  • 24篇抗震性
  • 24篇抗震性能
  • 23篇预应力
  • 22篇电池
  • 19篇教学
  • 18篇有限元分析
  • 17篇静力
  • 14篇桥梁工程

机构

  • 491篇沈阳建筑大学
  • 23篇大连海事大学
  • 17篇浙江大学
  • 11篇东北大学
  • 10篇沈阳城市建设...
  • 6篇辽宁省交通高...
  • 6篇辽宁工程技术...
  • 6篇黄山学院
  • 6篇中国铁建股份...
  • 5篇河北工业大学
  • 4篇大连海洋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南大学
  • 4篇沈阳市市政工...
  • 3篇南京邮电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3篇中国测绘科学...
  • 3篇中国建筑东北...
  • 3篇沈阳市市政工...

作者

  • 15篇王金昌
  • 15篇孙红
  • 14篇包龙生
  • 14篇王占飞
  • 12篇于玲
  • 9篇刘茂华
  • 7篇王岩
  • 7篇隋伟宁
  • 7篇杨彦海
  • 7篇于保阳
  • 6篇董雷
  • 6篇孙雅珍
  • 6篇宋福春
  • 6篇于东旭
  • 5篇张敏江
  • 5篇梁力
  • 5篇孙宝芸
  • 5篇王强
  • 4篇孙立双
  • 4篇李帼昌

传媒

  • 104篇沈阳建筑大学...
  • 33篇北方交通
  • 32篇沈阳建筑大学...
  • 26篇沈阳工业大学...
  • 25篇公路交通科技...
  • 18篇测绘通报
  • 13篇中国科技论文
  • 10篇中外公路
  • 9篇公路
  • 7篇辽宁工程技术...
  • 6篇中国公路学报
  • 6篇广西大学学报...
  • 6篇辽宁省交通高...
  • 6篇测绘与空间地...
  • 6篇公路工程
  • 5篇公路交通科技
  • 5篇教育教学论坛
  • 4篇混凝土
  • 4篇四川建材
  • 3篇机械与电子

年份

  • 16篇2023
  • 41篇2022
  • 55篇2021
  • 52篇2020
  • 98篇2019
  • 72篇2018
  • 66篇2017
  • 67篇2016
  • 24篇2015
5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稳定碎石土底基层的三级公路典型路面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辽宁省康平地区砂石短缺的现状,利用当地的天然碎石土,使用水泥与土壤固化剂对其进行综合稳定,并用级配碎石进行改良,经室内试验与实际工程论证,稳定碎石土可作为当地低等级公路的优良底基层材料。基于康平当地试验路段的实际情况,运用稳定碎石土做底基层材料,通过路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确定在不同交通量、不同土基回弹模量范围时,三级公路沥青路面底基层的适宜厚度,并结合实际工况,给出康平地区碎石土底基层沥青路面的推荐结构。
孙雅珍马作鑫裴宏宇李凯翔顾彬诚
关键词:底基层土壤固化剂三级公路典型路面结构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路面等效厚度系数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基于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应用于下面层,为建立在同等路面使用性能状况下该技术与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厚度的等效关系,参考辽宁省多条干线公路现场调研资料,以计算得到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为评价标准,在已有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方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使用年限、交通荷载、面层厚度作为影响因素,借助MATLAB、1stopt等软件对已有衰变方程进行简化,同时利用麦夸特法等算法进行优化,求得各变量的定量关系,得到等效厚度系数0.587,即10cm的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路面使用性能等效于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6cm,为道路养护及维修提供理论依据。
杨彦海张东张怀志杨野
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裂缝注胶质量被引量:10
2017年
为了研究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注胶质量,进行了超声波法检测试验.根据裂缝所处位置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了单面平测法和双面斜测法进行检测试验,通过将实际声时与理论声时进行比较,并辅以波形和波速对注胶质量进行判断,得出了单面平测法和双面斜测法测得的实际声时与理论声时的差别.结果表明,超声波在裂缝及裂缝表面抹胶情况下传播路线基本一致,在相同测距情况下,当灌缝混凝土实测声时与完好混凝土理论声时差在5%以内时,认为混凝土灌胶已密实.
宋福春王彬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波形声速
基于GPS与GLONASS信噪比反演海平面高度研究
2023年
为研究GPS和GLONASS各波段反演海平面高度中精度及时间分辨率等问题,选取SC02站2019年124—130年积日GPS L_(1) L_(2)波段及GLONASS G_(1) G_(2)波段SNR数据,采用多项式方法分解复合信号得到反射信号,利用LSP进行频谱分析,反演得到海平面高度。以该站附近验潮仪数据为真值,对GPS及GLONASS数据反演结果的精度及时间分辨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GPS与GLONASS均可用于海平面高度反演;2)GPS L_(1)波段反演结果精度与时间分辨率高于L_(2)波段;3)GPS与GLONASS可联合对海平面高度进行反演,且时间分辨率将会得到极大提升;4)GPS及GLONASS反演结果中均存在系统误差,在后续研究过程中需针对该方面进一步研究。
周秀一王井利
关键词:GNSS-RGLONASSSNR海平面高度验潮仪
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实现桩身完整性的智能分类,并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判,文章建立适用于桩基完整性检测的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模拟,并求出模型的可行性的解,从而实现对不同类型桩身的完整性智能辨别的功能,最后再通过测试样本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测试样本中的预测结果与理想结果非常接近,通过计算得出测试样本的仿真误差为0.1538,训练样本的仿真误差为0.092644。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过较好的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分类,并且在减少桩型误判的情况下,又提高了效率,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包龙生叶学峰李强王贺鑫
关键词:桩身完整性遗传算法神经网络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束粘结强度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固化期间的受力性能与缓粘结预应力钢束的粘结性能密切相关。为此,本文进行了缓粘结预应力钢束的拉拔试验,探明缓粘结剂固化度(邵氏硬度值)对缓粘结预应力钢束粘结性能的影响。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首先,将缓粘结剂用恒温箱升温加速固化,确定了3种温度条件下缓粘结剂完全固化时间。然后制作30块尺寸为200×200×600带有预应力钢束的混凝土试块,分成10组,在同一升温条件加速固化,进行不同固化程度下的缓粘结预应力钢束拉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缓粘结剂随着温度的升高,达到完全固化的时间缩短;固化度(邵氏硬度值)越高,钢束的滑移量越小,缓粘结剂对钢束的粘结性能越好。
王占飞张子静谷亚新谢春晓曹少朋王强
关键词:粘结性能滑移量
日本工程建设标准管理体系介绍
2019年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建筑市场发展迅猛。工程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发展的根本保证,故具备高效完善的建筑标准管理体系尤为重要。本文对日本工程建设标准管理体系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旨在为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管理体系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案例,提升我国建筑业的国际竞争力。
高雪姜中天隋伟宁
关键词: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改革
季冻区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透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在东北季冻区气候条件下,为提高透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提出使用玄武岩纤维与高黏改性剂制备复合改性沥青进而对透水沥青混合料进行改良的技术方案.基于预估空隙率的复合改性透水沥青混合料级配与最佳沥青用量,对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下的复合改性透水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掺量为1%(纤维质量与沥青质量的比值,下同)时,复合改性透水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与水稳定性提升显著;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对混合料的排水性能影响较小;推荐高黏改性剂掺量与玄武岩纤维掺量最佳掺配比为(12%,1%)、油石比为5.5%.
齐琳刘美鸥
关键词:油石比路用性能
废弃玻璃混凝土的碳化性能研究
2023年
为了研究废弃玻璃混凝土在真实工作环境下的碳化性能,以单一冻融、单一干湿,冻融-干湿,干湿-冻融以及耦合循环五种损伤试验模拟真实自然环境,而后通过快速碳化试验测定碳化深度,以反映不同损伤条件对废弃玻璃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废弃玻璃混凝土的碳化性能随取代率和碳化龄期的增长而劣化。干湿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废弃玻璃混凝土的碳化性能,冻融循环使废弃玻璃混凝土更易受到碳化损伤。二者的复合是一种超叠加的损伤方式,损伤次数与顺序对碳化深度影响大于单一损伤,使得废弃玻璃混凝土的碳化性能明显下降。
张紫薇王凤池丁向群马一方
关键词:冻融循环干湿循环碳化性能
均匀腐蚀下防落梁钢圈限位装置力学性能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防落梁钢圈限位装置在不同均匀腐蚀率下的力学性能,建立腐蚀率与暴露时间关系式,提出均匀腐蚀下钢圈限位装置剩余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均匀腐蚀率为设计参数,设计4个试验试件进行单调加载试验,建立4组共20个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均匀腐蚀下钢圈限位装置的力-位移曲线和最终破坏形态,并分析均匀腐蚀率对装置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得出了工程常用的矩形截面钢材均匀腐蚀深度和均匀腐蚀后钢圈限位装置剩余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随着均匀腐蚀率的增加,钢圈限位装置的一阶稳定刚度K1和极限承载力均呈现下降趋势;均匀腐蚀率对构件的二阶稳定刚度K2和极限位移无明显影响.结论均匀腐蚀对钢圈限位装置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矩形截面均匀腐蚀深度和均匀腐蚀后钢圈限位装置剩余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降低了工程实际应用时的计算难度.
王占飞张强佟舟任浩
关键词:腐蚀率力学性能
共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