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作品数:528 被引量:342H指数:7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95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8篇历史地理
  • 63篇文化科学
  • 22篇生物学
  • 13篇天文地球
  • 10篇艺术
  • 9篇语言文字
  • 6篇哲学宗教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3篇考古
  • 87篇遗址
  • 61篇石器
  • 50篇文化
  • 49篇出土
  • 46篇博物
  • 44篇博物馆
  • 41篇石器时代
  • 40篇考古学
  • 40篇古学
  • 38篇墓地
  • 37篇旧石器
  • 32篇青铜
  • 31篇遗存
  • 25篇墓葬
  • 24篇旧石器时代
  • 21篇新石器
  • 20篇铜器
  • 18篇旧石器地点
  • 17篇考释

机构

  • 517篇吉林大学
  • 26篇吉林省文物考...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黑龙江省文物...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7篇复旦大学
  • 7篇山西大学
  • 7篇皇家安大略博...
  • 7篇新疆文物考古...
  • 7篇南阳市文物考...
  • 6篇浙江省文物考...
  • 6篇天津市文化遗...
  • 6篇加拿大多伦多...
  • 5篇中国科学院新...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黑龙江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江苏师范大学
  • 3篇上海博物馆

作者

  • 11篇彭善国
  • 6篇井中伟
  • 6篇李有骞
  • 4篇张全超
  • 4篇徐廷
  • 3篇侯亮亮
  • 3篇冯恩学
  • 3篇陈全家
  • 3篇高星
  • 2篇穆桂金
  • 2篇许冰
  • 2篇王明辉
  • 2篇秦小光
  • 2篇徐昊
  • 2篇赵永军
  • 2篇李锋
  • 2篇李锋
  • 2篇陈福友
  • 2篇刘建国
  • 2篇王家琪

传媒

  • 94篇边疆考古研究
  • 36篇北方文物
  • 29篇考古
  • 28篇人类学学报
  • 20篇东南文化
  • 18篇出土文献
  • 16篇大众考古
  • 14篇文物
  • 14篇科学教育与博...
  • 11篇草原文物
  • 10篇江汉考古
  • 10篇文物鉴定与鉴...
  • 8篇考古与文物
  • 8篇中国国家博物...
  • 8篇中国文字研究
  • 8篇地域文化研究
  • 8篇古文字研究
  • 7篇西域研究
  • 7篇文物春秋
  • 7篇汉字汉语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90篇2023
  • 120篇2022
  • 99篇2021
  • 93篇2020
  • 75篇2019
  • 39篇2018
5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南召太山庙沈家庄东山旧石器地点调查研究
2022年
南召县隶属河南省南阳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约五六十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南召猿人"破洪荒立足中原,已群居于今南召县云阳镇西北3公里的杏花山下。考古发掘证据表明,"南召猿人"与"北京猿人"的时代大体相当2,是国内发现的七大古人类遗址之一。太山庙沈家庄东山旧石器地点(以下简称东山旧石器地点)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是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二级阶地上一处露天遗址。
李宏庆陈全家凌中阳曾庆硕乔保同侯佳岐
关键词:考古发掘古人类遗址更新世长江流域
三晋官玺中“髳长”小考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依据汉印和张家山汉简中的“髳长”,释三晋官玺中的■字为“髳”,认为■是其异体,在印章中皆为“髳长”二字合文。玺文的考释也为解决古文字学中的难题■字释读提供了直接字形依据。由此考证“髳长”一官至迟在战国时期就已产生,战国之“髳长”或属县邑,或直属军队,可分为左髳长和右髳长。汉令“髳长”职掌当源自战国时期。
纪帅
关键词:汉印张家山汉简
从纪录片角度探究乡村文化遗产传播
2022年
近年来,国家和公众对乡村文化遗产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乡村文化遗产作为地方传统文化、历史、资源及特色的见证者和承载者,在传承发展历史记忆、凸显地域文化特色乃至彰显民族特色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对乡村遗产的文化传播和推广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本文从乡村文化遗产概念出发,简要梳理近年来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状况,总结其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并对如何使乡村文化遗产与纪录片更好结合提出建议,以期对乡村遗产的传播有所帮助。
董倩
关键词:文化传播
海岱地区先秦时期器物箱葬俗初探
2022年
器物箱是墓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为木质长方形箱体,部分有盖板,专门用于放置随葬品。器物箱因其位置有别而被称作“头箱”“足箱”“边箱”等。顾名思义,头箱即指位于墓主头端的器物箱,足箱位于足端,边箱位于棺(椁)的左(右)侧。此外,还见有少数墓葬设置所谓的“底箱”,即棺分两层,下层不设置底板,棺底部悬空的结构,有的“底箱”中放置随葬品。
井中伟隗元丽
关键词:葬俗随葬品先秦时期墓葬器物
商周青铜挹注器再辨识
2022年
作为商周铜容器的配属用具之挹器,主要包括取食的铜匕、酌酒的铜斗和舀水的铜勺三大类。其中匕既可“载鼎实”(《易·震》注)、“别出牲体”(《仪礼·士昏礼》注),也可“匕黍稷”(《仪礼.少牢馈食礼》注),得到文献典籍和考古发现的互证,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对于酌酒的斗和舀水的勺在具体形制、配属和功用等方面的认识仍存在分歧。
井中伟王建峰
关键词:商周时期
杨伯簋铭文考释
2022年
吴镇烽编著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及《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二书收录了两件杨伯簋(1),编号分别为4302、347,簋上铸有铭文,两件铭文内容相同,吴先生书中所附释文如下(2).
李春桃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铭文
《先史考古学方法论》与类型学中国道路的开端
2018年
考古学研究应该也必须依赖层位学和类型学,从而运用考古材料构筑起两个十分重要的平台,即层位学平台和类型学平台,考古学从这两个平台出发才有可能释读地下出土的遗存[1]。因此,考古层位学和类型学是考古学的基本方法。这两个方法都来自于西方。
段天璟董霄雷
关键词:考古学研究类型学方法论考古材料
山东新泰周家庄墓地出土的吴越式兵器及其来源被引量:1
2018年
山东新泰周家庄墓地为东周时期齐国墓葬,出土了大量吴越风格青铜兵器。关于其国属和来源,学术界主要有吴国馈赠品、战利品、部分为利用吴国技术在本地铸造等不同观点。考察、分析这批兵器的形制特征、金相成分和铸造技术,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推知这批兵器大多呈现吴越式风格,但也有部分具有越、齐、楚特征;部分兵器为流入的战利品,但也有部分是在新泰本地铸造。
王震
关键词:青铜剑东周青铜器
辽宁昌图城楞地城址调查简记
2021年
昌图县城楞地城址原被认为是一处辽金时期遗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其存在城墙遗迹,但未能探明城墙的轮廓和周长。根据历史卫星照片并结合实地踏查,我们对该城址的城墙进行了复原,并根据地表采集遗物,确认城址的时代以金代为主,可能早到辽代,并对城址的性质进行了初步推测。
赵里萌王琦
关键词:辽代金代城址交通路线
初论古代人群间颅骨测量性状的差异度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中的颅骨测量性状(Metric Traits),指通过测量获取的、代表颅骨形态特征的一组长度、角度和指数数据;属于生物统计学中连续性变量(Data of Continuous Variable)的一种。用一个群体中所有颅骨测量数据的均值,构建代表颅骨形态特征的数据组,通过聚类分析对比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度,在关于古代人群颅骨形态特征的研究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通过系统发育树图等方式.
魏东王永笛
关键词:社会属性平均数标准差考古学文化差异度
共5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