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作品数:3,829 被引量:7,625H指数:45
相关作者:王昌燧高星刘金毅董为周忠和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吉林大学文学院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16篇期刊文章
  • 625篇会议论文
  • 67篇学位论文
  • 41篇科技成果
  • 18篇专利

领域

  • 2,449篇生物学
  • 2,316篇天文地球
  • 718篇历史地理
  • 113篇文化科学
  • 56篇农业科学
  • 4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3篇医药卫生
  • 29篇经济管理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9篇自然科学总论
  • 13篇哲学宗教
  • 12篇文学
  • 11篇政治法律
  • 10篇化学工程
  • 10篇建筑科学
  • 10篇理学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水利工程
  • 7篇社会学

主题

  • 781篇化石
  • 566篇石器
  • 467篇旧石器
  • 378篇遗址
  • 366篇更新世
  • 313篇石器时代
  • 282篇哺乳动物
  • 262篇旧石器时代
  • 237篇古人类
  • 226篇中新世
  • 215篇动物群
  • 200篇英文
  • 193篇脊椎动物
  • 186篇石制品
  • 184篇考古
  • 182篇恐龙
  • 168篇盆地
  • 144篇白垩世
  • 131篇地层
  • 124篇古生物

机构

  • 3,767篇中国科学院
  • 648篇中国科学院大...
  • 142篇中国科学院研...
  • 81篇北京大学
  • 74篇吉林大学
  • 71篇中国科学院南...
  • 51篇中国地质科学...
  • 48篇西北大学
  • 48篇中国社会科学...
  • 42篇南京大学
  • 40篇北京自然博物...
  • 36篇中国地质大学...
  • 31篇云南省文物考...
  • 27篇湖北省文物考...
  • 25篇中山大学
  • 23篇沈阳师范大学
  • 2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2篇重庆师范大学
  • 20篇南京师范大学
  • 17篇天津自然博物...

作者

  • 191篇高星
  • 149篇邓涛
  • 125篇刘武
  • 119篇董为
  • 116篇裴树文
  • 105篇周忠和
  • 93篇吴秀杰
  • 91篇汪筱林
  • 88篇徐星
  • 82篇卫奇
  • 78篇朱敏
  • 76篇徐钦琦
  • 71篇同号文
  • 69篇金昌柱
  • 69篇吴新智
  • 67篇陈福友
  • 64篇侯亚梅
  • 61篇王伴月
  • 60篇王元青
  • 55篇张兆群

传媒

  • 763篇人类学学报
  • 726篇古脊椎动物学...
  • 271篇化石
  • 150篇第四纪研究
  • 148篇科学通报
  • 56篇古脊椎动物学...
  • 53篇地层学杂志
  • 48篇中国科学:地...
  • 38篇古生物学报
  • 35篇科学
  • 29篇大自然
  • 23篇考古
  • 22篇地质通报
  • 20篇文物春秋
  • 19篇知识就是力量
  • 17篇地质学报
  • 17篇科学世界
  • 16篇第十六届中国...
  • 15篇文物保护与考...
  • 14篇江汉考古

年份

  • 7篇2024
  • 124篇2023
  • 133篇2022
  • 132篇2021
  • 137篇2020
  • 144篇2019
  • 191篇2018
  • 111篇2017
  • 134篇2016
  • 120篇2015
  • 142篇2014
  • 134篇2013
  • 147篇2012
  • 109篇2011
  • 135篇2010
  • 152篇2009
  • 140篇2008
  • 99篇2007
  • 152篇2006
  • 73篇2005
3,8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铺龙的头后骨骼(英文)
详细记述了产于贵州关岭新铺的一个海龙新材料。此标本可定为孙氏新铺龙相似种(Xinpusaurus cf.suni)。其头后骨骼有以下特征:颈部短,颈椎数量少于7节;肩胛骨窄高;肱骨近端比远端宽;桡骨肾形;股骨比肱骨长;桡...
刘俊
关键词:海龙目晚三叠世
文献传递
湖北郧西白龙洞中更新世古人类遗址的哺乳动物化石
白龙洞是位于鄂西北部郧西县的一处出土物丰富的古人类洞穴遗址,先后在此出土了8枚古人类牙齿化石、若干石制品和骨制品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但有关白龙洞遗址的形成时间却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原因之一是动物群没有得到充分研究。基于郧西...
同号文张贝武仙竹屈胜明
关键词:哺乳动物中更新世
甘肃临夏盆地中新世发现胡兀鹫类新种
2016年
胡兀鹫类与秃鹫类被统称为旧大陆鹫,尽管它们在鹰形目里并不构成姐妹类群。丰富的化石证据显示旧大陆鹫广布于北美中新世到晚更新世的地层中:相比之下早期鹫类化石在旧大陆的发现却寥寥无几。
李志恒
关键词:甘肃临夏盆地中新世化石证据晚更新世
亚洲象在黄河流域生活过吗?
2011年
在研究第四纪长鼻目演化史时,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亚洲象是否在中国的黄河流域生存过?是否存在其生存地域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南移的现象?
李浩
关键词:黄河流域亚洲象演化史长鼻目第四纪
元谋古猿牙齿釉质微观结构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元谋古猿牙齿釉质微观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观察了牙齿釉质生长线结构及其密度变化和生长周期,推算出元谋古猿下颌门齿的牙冠形成时间,同时对牙齿釉质的三维结构进行了初步观察分析.将元谋古猿的牙齿生长发育情况和釉质微观结构特征与禄丰古猿做了比较,发现二者之间有相似性,同时存在一定差异,分析讨论了它与早期人类起源的相关性问题.
赵凌霞郑良高峰姜础
关键词:元谋古猿釉质微观结构生长发育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演化的物理世界
2022年
让我们先来回溯一下物理学的发展脚步。作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力学主要研究能量和力以及它们与固体、液体及气体的平衡、变形或运动的关系,大致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古希腊时期,阿基米德已经初步奠定了静力学(即平衡理论)的基础。
郭建崴
关键词:热力学第二定律物理学阿基米德古希腊时期静力学
气候变迁的周期表被引量:2
1992年
根据天文气候学的第一、第二定律,在过去的73万年内,各氧同位素阶段的气候是有规律地随着各阶段的、北半球冬半年的、全球所获得的、平均的太阳辐射量(Di)的变化而变迁的。所以在过去的73万年内,自然界的许多有趣的现象都可以用表1的Di的数据来解释。我们称表1为气候变迁的周期表。
徐钦琦黄玉珍
关键词:天文气候学同位素周期表
柳江化石人髋骨的性别判断被引量:7
1997年
柳江化石人髋骨曾经断裂,上下二片间相互错动移位影响了坐骨大切迹有关实测数据的准确性。本文给出了校正后的数据,并应用吴新智等(1982)和孙尚辉等(1986)提供的方法,判断柳江化石人髋骨应属男性范围。
吴新智
关键词:髋骨体质人类学
《生物人类学》(第二版)评介
2021年
2007年,李法军教授编著的《生物人类学》(第一版)出版。这是继朱泓教授编著的《体质人类学》之后,国内出版的第二部比较系统全面的体质人类学(或者生物人类学)教学参考书。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含括与人类及灵长类起源与演化相关的生物学特征(外表与内部形态结构、功能、遗传等)、不同类群起源与演化以及影响因素等多方面的内容,本书侧重与人类骨骼及牙齿形态研究相关的内容。
刘武
关键词:教学参考书体质人类学考古遗址
中国北方“第四纪(或亚代)”环境变化与大哺乳动物演化(英文)被引量:21
2006年
地质年表2004的筹备和发表使关于“第四纪”概念、时限、阶元的讨论达到了高潮。目前的情势是,其下限下移至~2.6 Ma几乎已成定局;其阶元究竟是“纪”还是“亚代”正在表决中(初步表决倾向于后者)。这样一来,“第四纪”就包括以海相地层为基础建立的晚上新世、更新世及全新世三大部分。中国北方“第四纪”大哺乳动物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现在应该根据新的情势重新审视其演化的阶段性及其与~2.6 Ma以来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对环境变化和大哺乳动物化石已有资料的分析表明:1)-2.6 Ma是北极冰盖大规模扩大,季风气候急剧加强,黄土开始在中国北方大面积沉积,哺乳动物群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大量三趾马动物群特有的成员在此之前灭绝。2)~2.6至1.3 Ma是古老“第四纪”类型繁盛的时期。真马(Equus)和巨颏虎(Megantereon)从北美经过白令陆桥进入欧亚;一大批欧亚大陆起源的新属出现,如Eirictis,Meles,Crocuta,Coelodonta,Eucladoceros,Elaphurus,Leptobos等。这一时期后期的气候,从黄土粒度曲线变化幅度普遍较小判断,应该相对比较稳定,较为温和。3) 1.3-0.13 Ma为中华大角鹿(Sinomegaceros)异常繁盛的时期。一大批以周口店动物群为代表的典型中更新世的种类出现,如与狼接近的变异狼、中国硕鬣狗、意外巨颏虎、基什贝尔格犀等。这一时期之初有相当数量的东洋界分子越过秦岭进入中国北方的南部,如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巨貘、毛冠鹿、鬣羚等。这一时期的气候起伏大,有明显逐渐变冷的趋势。从黄土粒度曲线看,至少有3次明显的冷期和一次较长的暖期(L15,L9,L2和S5)。因此,这一阶段是可以再分的,但这需要对哺乳动物化石和动物群的年代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4)0.13~ 0.011 Ma出现大量现生种,如普氏野马、野驴、野猪、盘羊等;一些晚更新世特征的�
邱占祥
关键词:古环境
共37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