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品数:216 被引量:145H指数:5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8篇核科学技术
  • 82篇理学
  • 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医药卫生
  • 13篇电子电信
  • 6篇机械工程
  • 4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气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24篇加速器
  • 19篇重离子
  • 16篇探测器
  • 13篇成像
  • 12篇束流
  • 11篇中子
  • 9篇读出
  • 8篇电源
  • 8篇SIPM
  • 7篇谱仪
  • 6篇衰变
  • 6篇强流
  • 6篇脉冲
  • 6篇HIRFL-...
  • 5篇等时性
  • 5篇电路
  • 5篇闪烁体
  • 5篇脉冲电源
  • 5篇核反应
  • 4篇性能研究

机构

  • 2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62篇中国科学院近...
  • 54篇中国科学院
  • 39篇兰州大学
  • 10篇中国原子能科...
  • 9篇西北师范大学
  • 8篇河南工业大学
  • 7篇郑州大学
  • 7篇惠州离子科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 5篇南华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上...
  • 5篇日本理化学研...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4篇清华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1篇刘杰
  • 11篇孙良亭
  • 10篇唐述文
  • 9篇方芳
  • 9篇马朋
  • 9篇张子民
  • 9篇曹树春
  • 9篇余玉洪
  • 8篇赵全堂
  • 8篇章学恒
  • 8篇申晓康
  • 8篇王世陶
  • 8篇孔洁
  • 8篇杨海波
  • 7篇秦芝
  • 7篇王猛
  • 7篇苏弘
  • 7篇高大庆
  • 7篇千奕
  • 6篇燕宏斌

传媒

  • 78篇原子核物理评...
  • 22篇原子能科学技...
  • 17篇强激光与粒子...
  • 11篇核技术
  • 8篇科学通报
  • 8篇物理学报
  • 4篇中国体视学与...
  • 3篇电子科技大学...
  • 3篇核化学与放射...
  • 3篇核电子学与探...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电力电子技术
  • 2篇材料导报
  • 2篇CT理论与应...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2篇四川精神卫生
  • 2篇同位素
  • 2篇中国科学:物...
  • 1篇科学中国人
  • 1篇金属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30篇2023
  • 38篇2022
  • 49篇2021
  • 41篇2020
  • 50篇2019
  • 3篇2018
2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钆纳米粒子对A549肺癌细胞的辐射增敏效应研究
2019年
采用氧化钆纳米粒子(GON),研究钆基纳米粒子对X射线和碳离子束的辐射增敏效应。首先,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材料粒径,使用DLS检测材料的水合半径及Zeta电位,并用紫外吸收谱证实GON在培养基中稳定性较好;研究发现钆(Gd)浓度为10.0μg/mL的GON对30 keV/μm碳离子束辐照水溶液产生的羟自由基的增强系数为1.13;GON对A549肺癌细胞和正常MRC-5肺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且在人肺癌A549细胞中的摄取量随共培养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0.0μg/mL共培养浓度下,细胞摄入Gd的量为0.73 pg/cell;进一步采用克隆存活实验证明,GON的加入对X射线和碳离子辐照A549细胞所产生的损伤具有明显的增强,在10%的细胞存活水平下,GON对A549细胞在X射线及碳离子辐照下的辐射增敏分别达15.5%和10.1%。鉴于钆材料常被用于磁共振成像(MRI),所获得的GON有望作为X射线和碳离子的诊疗一体化材料。
李翡翡李子厚金晓东金晓东吴爱国陈卫强
关键词:人肺癌A549细胞
辐照前处理木质纤维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对几种主要的辐照前处理木质纤维素方法的效果和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和总结,旨在阐述微波、紫外线、γ射线、X射线、电子束、离子束等方式辐照前处理木质纤维素对其结构改变的机理尤其重点探讨了重离子辐照前处理引起木质纤维素同质异形体(Iα→Iβ)的转换机制。木质纤维素结晶度与酶消化率呈强相关性,重离子辐照前处理可使木质纤维素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部分破坏,导致其相对结晶度增加,从而增强了纤维素酶与木质纤维素的可及度,提高了酶解产率。因而,通过适当剂量的重离子辐照前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酶对木质纤维素的生物转化效率和还原糖的产量,这为辐照前处理提高木质纤维素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王俊凯许富强王曙阳王曙阳杨宁
关键词:纤维素可及度
基于EPICS的颗粒传热实验测控系统应用研究
2019年
颗粒传热实验测控系统是为颗粒换热平台设计的测控系统。该系统基于分布式系统EPICS架构设计,通过对NI硬件平台、红外热像仪设备以及Oracle数据库进行集成,实现了颗粒换热平台实验的在线采集、监测、控制与实时存储。由于红外热像仪具有灵敏度高、测温范围广、非接触测温等优点,因此在该测控系统中用于测量颗粒在换热器出口处的温度。本文使用SDK将其集成到EPICS系统中,利用红外图像更加直观地呈现出颗粒的实时温度分布,并提取红外图像中的数据,与热电偶的测量数据对比,进一步检测利用红外热像仪作为一种颗粒实时温度测量设备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集成后的红外热像仪操作软件能够实时提取并存储红外图像中的温度数值,并且采用EPICS架构设计、开发的颗粒传热实验测控系统完全可以满足颗粒换热平台的数据采集与存储需求。
宋海声刘聪赵强强成文强成文王飞李龙张雪荧
关键词:EPICS红外热像数据库测控系统
加速器脉冲电源的IGBT结温波动预测
2021年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磁铁电源大多是开关电源,工作于脉冲大电流、高精度模式,各种功率等级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数量庞大,IGBT的稳定工作对电源可靠、稳定工作至关重要。从IGBT损耗计算入手,分析和测量了 IGBT在特定脉冲运行模式下的结温波动规律。以600 A/1 200 V IGBT为例,对3种实际电流工况进行了实验分析,采用热成像仪对IGBT结温进行测量,结温数据的误差在3.5℃以内,验证了所提结温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最后,根据Bayerer寿命模型进行了基于结温波动的可靠性评估。
王洁高大庆高大庆申万增
关键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损耗
HIAF-BRing快循环全储能脉冲电源高低压切换控制及其切换点平滑算法
2023年
应用于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增强环(HIAF-BRing)的快循环全储能脉冲电源需要在极宽的输出电压范围内保持极高的控制精度,为此电源采用了高压功率单元和低压功率单元串联的拓扑方式,在低压段采用低压功率单元,电压升高之后切换到高压功率单元,通过高低压切换控制来实现电流全阶段的高精度输出。但是在样机实测中发现存在切换点的振荡问题,导致切换点处的输出电流绝对误差无法满足指标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切换点平滑控制算法来平滑处理切换点占空比,给出了仿真结果,并且在HIAF-BRing快循环全储能脉冲电源样机上面实际验证了高低压切换控制方法及其切换点平滑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100 A注入平台的输出电流绝对误差由±500 mA降至±50 mA,100 A注入平台的切换点处输出电流绝对误差由±1.16 A降至±120 mA,100 A注入平台输出精度较低的问题得以解决。
李源吴凤军黄玉珍王晓俊谭玉莲张华剑朱芳芳李雨航王洁郭世鼎王洁燕宏斌高大庆
关键词:脉冲电源
基于PCA-GA-SVM的n/γ甄别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由于常用中子探测器对中子和γ射线均呈现敏感性,所以消除γ射线对中子测量的影响很有必要性。考虑到支持向量机(SVM)能实现二分类器功能,本文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遗传算法(GA),将SVM应用在混合场n/γ的甄别工作中。通过PCA对特征值进行降维,避免SVM出现过拟合现象,同时通过GA迭代方式寻找SVM关键参数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参数g的最优值。对PCA-GA-SVM网络在n/γ甄别中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后与电荷比较法及频域梯度分析法甄别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PCA与GA优化后的SVM网络甄别精度提升显著,该方法可为混合场n/γ提供有效的甄别。
宋海声马通达麻林召吕柏阳刘鹏浩马佳宁秦秀波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主成分分析法
重离子治癌装置治疗室与其机器人坐标系的统一
2023年
治疗室与其机器人是重离子治疗装置(HIMM)精准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升重离子放疗过程中患者摆位的精度和效率,研究一种使用激光跟踪仪和其配套软件SA将运载治疗床的机器人基座坐标系与治疗室坐标系统一的方法,通过图形拟合的方法确定了标定点在法兰盘坐标系中的坐标;通过数学模型的搭建完成了机器人法兰盘坐标系和基座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利用SA软件中最佳拟合算法求出了治疗室坐标系与机器人坐标系之间的变换矩阵,完成了坐标系的统一。在HIMM中的实际应用表明,坐标系的统一方法的使用不但简化了标定点在法兰盘中心坐标系中坐标的标定,简化了法兰盘中心坐标系和基座标系转换的计算过程,而且标定精度良好、效率更高,更加符合重离子精准治疗系统及其他工业应用。
高永维陈文军姚俊杰朱新龙赵宁张旭东张文峰鞠鹏
关键词:治疗室机器人激光跟踪仪
丰质子核^(29)S的β延迟γ衰变研究
2023年
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的放射性束流线(HIRFL-RIBLL1)上,使用由三块双面硅微条探测器及环绕它的五个高纯锗探测器组成的探测器阵列,对丰质子核^(29)S的延迟衰变性质展开研究。本次实验获得了^(29)S的半衰期,为183(4)ms。首次实现了^(29)S的延迟测量,准确地获得了4条射线,得到了通过衰变布居到子核^(29)P低激发态的衰变分支比,并由此建立了^(29)S的部分衰变纲图。基于实验数据,研究了^(29)S→^(29)P/^(29)Al→^(29)Si镜像衰变过程中的同位旋对称性破缺。
查思贤李金海覃淑炼常志芳徐新星孙立杰刘嘉健孙立杰林承键李晓菁林承键吴鸿毅李朋杰李智焕杨彦云梁鹏飞王建松高雨枫杨彦云戴凡超朱浩钒王东玺蓝乙华马朋段芳芳高志浩王东玺白真马朋段芳芳钟福鹏武晨光胡强白真马军兵王建国李忍马南茹马维虎石国柱余功明D.Patel金树亚马南茹马维虎胡力元石国柱臧宏亮赵青青杨磊温培威杨峰贾会明张高龙潘敏汪小雨杨磊徐瑚珊杨峰贾会明张高龙王猛陈若富柳敏良徐瑚珊
关键词:丰质子核Β衰变半衰期衰变纲图
兰州高能电子成像实验研究平台进展
2021年
兰州高能电子成像实验研究平台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建造的唯一专用于高能电子成像及相关领域的实验研究平台,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基于热阴极微波电子枪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制,电子束能量50 MeV,最大宏脉冲束流300 mA,达到了设计指标并通过技术测试。开展了高能电子成像实验,空间分辨4μm,获得了预期结果。
曹树春李中平李中平周有为申晓康宗阳申晓康宗阳肖荣庆赵全堂张子民
关键词:电子直线加速器
电子倍增器脉冲信号图形化离线分析软件被引量:1
2022年
电子倍增器(electron multiplier,EM)工作于脉冲状态下,其阳极上输出离散的信号,考虑到电子倍增过程具有一定的统计性规律,研究EM在脉冲状态下的性能参数,需要对阳极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大量测试和分析。以基于打拿极电子倍增器的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s,PMT)为例,通过改变入射光强度使其工作在脉冲状态,利用高带宽、高采样率示波器采集其阳极输出信号。基于Python开发了一种图形化数据分析软件,用来对示波器采集的大量脉冲信号数据进行离线分析,从中可以获得PMT的电荷积分谱、增益、分辨率、后脉冲率、前沿时间等性能参数,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根据不同的测试需求各个模块可以单独工作。该软件可以快速实现EM在脉冲状态下的性能参数分析,为EM制作工艺的优化及其在微弱信号探测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便利的分析手段。
彭华兴闫保军刘术林张斌婷韦雯露
关键词:电子倍增器PYTHON分析软件光电倍增管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