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品数:635 被引量:1,038H指数:13
相关作者:李玉龙彭建设宋慧瑾鄢强冯威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6篇机械工程
  • 93篇一般工业技术
  • 89篇文化科学
  • 85篇理学
  • 75篇金属学及工艺
  • 67篇化学工程
  • 4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7篇农业科学
  • 46篇交通运输工程
  • 34篇电气工程
  • 21篇医药卫生
  • 11篇建筑科学
  • 10篇电子电信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经济管理
  • 8篇冶金工程
  • 8篇核科学技术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9篇催化
  • 47篇教学
  • 36篇课程
  • 32篇合金
  • 31篇纳米
  • 26篇光催化
  • 24篇电池
  • 23篇离子
  • 21篇光催化性
  • 21篇齿轮
  • 21篇催化性
  • 20篇光催化性能
  • 19篇教学改革
  • 19篇TIO
  • 19篇齿轮泵
  • 18篇高校
  • 14篇陶瓷
  • 14篇TIO2
  • 13篇性能研究
  • 13篇催化剂

机构

  • 623篇成都大学
  • 64篇四川大学
  • 34篇成都农业科技...
  • 24篇西华大学
  • 20篇成都理工大学
  • 16篇宿迁学院
  • 11篇成都海逸机电...
  • 10篇西南交通大学
  • 8篇西南石油大学
  • 8篇四川一然新材...
  • 5篇昆明理工大学
  • 5篇西南科技大学
  • 5篇中国核动力研...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电子科技大学
  • 4篇中铁二院工程...
  • 4篇中国十九冶集...
  • 4篇成都工业学院
  • 4篇动力有限公司
  • 4篇四川坤天硬质...

作者

  • 30篇朱晓东
  • 16篇吴昊荣
  • 16篇冯威
  • 14篇孙付春
  • 13篇王清远
  • 10篇闫康平
  • 10篇宋慧瑾
  • 9篇孔清泉
  • 8篇鄢强
  • 7篇李开南
  • 7篇赵强
  • 6篇程丽佳
  • 6篇柳军
  • 6篇甘露萍
  • 6篇孙艳
  • 6篇高蕾娜
  • 6篇张建
  • 5篇杨向莙
  • 5篇李玉龙
  • 5篇刘雄

传媒

  • 147篇成都大学学报...
  • 13篇化工新型材料
  • 12篇广州化工
  • 9篇机械传动
  • 9篇时代汽车
  • 8篇中国农机化学...
  • 7篇科技创业月刊
  • 7篇热加工工艺
  • 7篇化学研究与应...
  • 7篇广东化工
  • 7篇现代盐化工
  • 6篇人工晶体学报
  • 6篇实验室研究与...
  • 6篇汽车实用技术
  • 6篇真空科学与技...
  • 5篇硅酸盐通报
  • 5篇机床与液压
  • 5篇材料导报
  • 5篇机械设计与制...
  • 5篇铁道机车车辆

年份

  • 5篇2024
  • 110篇2023
  • 113篇2022
  • 73篇2021
  • 68篇2020
  • 70篇2019
  • 70篇2018
  • 53篇2017
  • 45篇2016
  • 16篇2015
6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Mixture模型的液态锂铅鼓泡塔气液两相流模拟
2022年
实现从液态铅锂合金(PbLi)中高效率提取氚是液态PbLi氚增殖包层设计方案可行性的保障。鼓泡塔已被开发用于提取液态PbLi合金中的氚,其中塔内的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特性对鼓泡塔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鼓泡塔内气液两相流动特性,本文采用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RNG k-ε湍流模型与SIMPLE算法,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鼓泡塔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鼓泡塔内部气液两相混合速度沿径向分布不均匀,两侧速度大中间速度小。随着增锂铅入口流速的增大,鼓泡塔内的气含率下降。
杨今朝何重阳
关键词:锂铅合金鼓泡塔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泵用门形顶隙与牙形槽的组合卸荷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进一步提升高速齿轮泵困油的卸荷能力,提出了门形顶隙与牙形槽的新组合结构及各自的形位尺寸,并就传统的直顶隙与矩形槽的旧组合结构,进行卸荷面积和困油压力的实例比对。结果表明:新组合结构下的最大卸荷面积增加了140%,有效克服了最小困油容积附近的卸荷能力不足问题,且新组合的结构简单,加工容易。6000 r/min转速下困油压力的峰值增加率仅为4. 3%,卸荷能力强,可视为无困油现象;而旧组合结构的峰值增加率高达40. 3%,卸荷能力弱。
李玉龙孙付春
关键词:齿轮泵
生物医用多孔钛及钛合金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综述了近年多孔钛及钛合金在诱导成骨、抗菌和耐磨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何喜冯威
关键词:表面改性多孔结构
C/C复合材料ZrB_(2)基超高温陶瓷涂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ZrB_(2)基超高温陶瓷因其优异的高温抗氧化和烧蚀等性能,成为C/C复合材料理想的热防护涂层材料。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C/C复合材料表面用ZrB_(2)基超高温陶瓷涂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ZrB_(2)基超高温陶瓷涂层体系的主要制备技术,并对比了其制备的涂层抗氧化性和抗烧蚀性,总结了各制备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从单元、双元、三元材料掺杂改性的角度,详述了ZrB_(2)基复合涂层常见的材料体系,总结了其改性思路;介绍了ZrB_(2)基涂层在多层结构设计与开发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简要展望了ZrB_(2)基超高温陶瓷涂层未来的研究方向。
刘子京樊坤阳黄淙姜文煌万维财李玉和
关键词:C/C复合材料抗氧化
面向电磁屏蔽的MXene基膜材料研究进展
2023年
MXene是一类新型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或氮化物纳米材料,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电导率、载流子迁移率与优异的力学性能.此外,由于其表面有羟基或末端氧,这种活动表面使其易被组装形成多种结构的材料.其中,膜材料易于制备、电导率高、质轻,使其在电磁屏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首先介绍了MXene纳米片与MXene基薄膜的制备方法,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其次,介绍了MXene在电磁干扰屏蔽膜中的应用,分析了当前的发展趋势,归纳了MXene基复合薄膜的特点;最后,提出了目前MXene基复合薄膜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吴开友李颖
关键词:电磁屏蔽复合材料
银基玻璃抗菌剂/硅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23年
以硅胶和玻璃系纳米银离子抗菌剂为原料,采用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抗菌剂含量为0.2 wt%~1.0 wt%的银基玻璃抗菌剂/硅胶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耐热性能、力学性能、透过率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添加抗菌剂1.0 wt%的硅胶复合材料,其5%热分解温度位于459℃,较未添加抗菌剂有所提高;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随抗菌剂含量增加而出现略微下降,分别为4.42~3.35 MPa, 1.13~1.02 MPa;透光性测试显示,随着抗菌剂的增加,透光性逐渐下降,但整体保持半透明状态,其中抗菌剂添加量为0.2 wt%样品的透过率为58%;硅胶复合材料抗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抗菌剂低添加量就可对大肠杆菌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1.0 wt%抗菌剂添加的样品抗菌率达到了99.68%,且在80℃高温水浴1 h后,其抗菌性能无明显影响.
王梦雪王志杰刘熙迪杨旭林宋慧瑾施兴富王盼
关键词:硅胶纳米银透光性抗菌性
一种难溶难熔未知组分板材的定性分析
2021年
由于分离提纯困难,难溶难熔未知物的组分剖析研究较少.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微商热重仪(TG-DTG)、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热失重—质谱(TG-MS)、热失重—红外光谱(TG-FTIR)等多种方法,进行了一种难溶难熔未知板材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未知物为填料增强热固性树脂体系,树脂基体为对苯型不饱和树脂与苯乙烯的共聚物,增强填料为硅灰石、硅藻土和碳酸钙;未知物的三级热分解特征和分解产物佐证了分析结果.本分析方法可为难溶难熔的未知物的剖析提供借鉴.
杨旭林雷文武何建忠李逵王盼冯威
关键词:不饱和树脂
CuO/TiO_(2)复合材料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2023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550℃热处理条件下制备纯TiO_(2)及CuO/TiO_(2)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面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以及光生电子和空穴复合率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作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550℃热处理工艺制备的纯TiO_(2)为锐钛矿结构,Cu元素加入后,TiO_(2)中出现了微量的金红石,促进了锐钛矿向金红石转变,并且产生了CuO相,形成了CuO/TiO_(2)复合材料.CuO的产生有利于抑制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但CuO/TiO_(2)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低于纯TiO_(2),这可能是CuO/TiO_(2)复合材料的纳米颗粒团聚现象增强,比表面积降低所致.
陈顺洪胥巧陈鸿锦刘佳伟王牟博朱晓东
关键词:光催化性能
CoCu析氧纳米合金制备及性能调控机理
2021年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一种多边形结构的Co Cu二元合金纳米颗粒,研究了其析氧性能及调控机理.SEM和XRD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在电沉积过程中合金化程度较高且Co和Cu之间的合金化作用明显.组分调控结果表明,Co含量与析氧活性的作用呈非线性规律,70%的Co含量为最佳配比.在0.1 mol/L KOH溶液中,Co_(7)Cu_(3)二元合金纳米催化剂具有极高的析氧活性,其析氧过电位为379.5 mV,Tafel斜率为278 mV/dec,活性电流密度高达55.6 A/g.同时,在0.8 V_(SCE)的恒定电位下,该催化剂稳定持续工作40000 s后,其活性衰减率为10%,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王小炼杨茂李涛罗建军吴小强
关键词:电化学沉积
不同孔隙率多孔钛合金口腔牙种植体的有限元分析
2023年
研究不同孔隙率牙种植体的力学性能和种植体对牙槽骨的应力刺激情况,探究适合体部直径为5 mm的牙种植体的宏观多孔结构方案,为临床设计钛合金牙种植体结构提供参考.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装配于牙槽骨中的4种不同孔隙率的牙种植体,分别施加不同方向的600 N和118.2 N的载荷,进行牙种植体和牙槽骨的应力分析.结果表明,针对体部直径为5 mm的牙种植体,当牙种植的体部孔隙率为30%时,种植体既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同时牙槽骨也能得到良好的应力刺激,不同载荷下,牙槽骨的应力峰值均在理想的应力范围内.即体部直径为5 mm的牙种植体中,30%孔隙率是最适合的结构方案.
覃祖敢时运彭雨董志红程丽佳
关键词:牙种植体有限元分析多孔应力
共6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