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作品数:214 被引量:581H指数:11
相关作者:孔路军傅金恋吴兴利金鑫刘桂芬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0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5篇农业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7篇基因
  • 30篇奶牛
  • 24篇多态
  • 23篇多态性
  • 20篇产仔
  • 20篇产仔数
  • 18篇营养
  • 18篇饲料
  • 15篇免疫
  • 13篇日粮
  • 13篇瘤胃
  • 12篇基因多态性
  • 10篇动物
  • 9篇微生物
  • 8篇仔猪
  • 8篇细胞
  • 8篇关联性分析
  • 7篇泌乳
  • 7篇荷斯坦牛
  • 7篇肠道

机构

  • 21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1篇北京首农畜牧...
  • 7篇新疆农业大学
  • 6篇吉林农业大学
  • 5篇北京养猪育种...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江苏省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云南省草地动...
  • 3篇北京奶牛中心
  • 3篇全国畜牧总站
  • 3篇石家庄市牧工...
  • 3篇北京市畜牧总...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宁夏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西藏农牧学院
  • 2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16篇王爱国
  • 13篇傅金銮
  • 7篇孟庆翔
  • 5篇呙于明
  • 5篇任丽萍
  • 5篇付言峰
  • 5篇张勤
  • 5篇丁向东
  • 5篇李胜利
  • 4篇张林波
  • 4篇田见晖
  • 4篇黄锡霞
  • 3篇周禾
  • 3篇李德勇
  • 3篇袁建敏
  • 3篇吴珍芳
  • 3篇王晶
  • 2篇康俊梅
  • 2篇韩建国
  • 2篇曹志军

传媒

  • 60篇中国畜牧杂志
  • 14篇动物营养学报
  • 12篇中国饲料
  • 10篇饲料研究
  • 10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饲料工业
  • 4篇畜牧兽医学报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4篇第十六次全国...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黑龙江动物繁...
  • 3篇中国兽医杂志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养猪
  • 3篇第十七次全国...
  • 2篇种子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中国家禽
  • 2篇遗传

年份

  • 1篇2024
  • 40篇2023
  • 23篇2022
  • 18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14篇2013
  • 18篇2012
  • 18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2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荷斯坦母牛血钾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研究奶牛血钾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手持血钾仪在夏季和秋季分别测定北京地区222头和67头荷斯坦泌乳牛的血钾浓度,利用固定模型分析环境温湿度指数(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x,THI)、直肠温度、胎次、泌乳阶段、血液类型和挤奶前后对血钾浓度的影响。【结果】手持血钾仪所测血钾浓度在正常范围内,荷斯坦牛泌乳牛血钾浓度为2.31~5.13 mmol/L;THI>72时的血钾浓度显著(P<0.05)高于THI<72时的血钾浓度;不同THI条件下,直肠温度对血钾浓度的影响程度不同,THI为55~60和77~78时,直肠温度每升高1℃血钾浓度分别上升0.7和0.32 mmol/L,THI为72~76和79~88时直肠温度与血钾浓度无回归关系(P>0.05);静脉血钾浓度(4.01±0.05)mmol/L极显著(P<0.01)高于动脉血钾浓度(3.81±0.05)mmol/L;奶牛挤奶后血钾浓度(4.06±0.05)mmol/L极显著(P<0.01)高于挤奶前血钾浓度(3.76±0.04)mmol/L;胎次和泌乳阶段对血钾浓度无显著(P>0.05)影响,但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血钾浓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手持血钾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奶牛的血钾浓度;THI对血钾浓度有显著影响,THI的升高会引起血钾浓度的变化;挤奶和血液类型对血钾浓度有较大影响,研究血钾浓度时应注意排除这两项因素的影响,血钾浓度可作为判断奶牛健康状态的指标。
施霁桢高清杨智超张四维罗荪琳黄上真张海亮郭彦斌郭刚俞英王雅春
关键词:荷斯坦牛血钾浓度直肠温度动静脉
瑞典长白猪生长肥育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统计分析了2002—2010年瑞典长白猪1278头公猪和2426头母猪生长肥育性能,结果表明,达30kg体重日龄、达100kg体重日龄、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公猪分别为70.07d、151.01d、9.34mm、878.51g和2.32,母猪分别为71.94d、153.11d、11.18mm、874.28g和2.39。说明瑞典长白猪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
李爱赟傅金銮原献宏范素红王爱国
关键词:生长肥育性能
影响猪繁殖性状基因多态位点聚类分析
<正>引言本课题组采用PCR-SSCP方法研究了影响猪繁殖性状基因多态性与猪产仔数的关系,其中孔路军(2006)研究了猪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2)基因,结果显示P1和P7引物的AA型相对AB型、P2引物
付言峰孔路军邓慧张承华傅金恋王爱国
关键词:产仔数多态位点聚类分析
文献传递
猪PGR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数的关联性分析
张娜娜陈敏惠傅金銮王爱国
关键词:多态性产仔数
丁酸梭菌的特性及其生物学功能被引量:11
2022年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是近些年来研究较热的一种的严格厌氧菌,以产丁酸而得名。丁酸梭菌的特有代谢产物决定了其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丁酸梭菌作为益生菌应用于人以及动物的保健、肠炎等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等均有良好的效果。文章综述了丁酸梭菌的特性及其在塑造肠道微生态平衡、免疫调节及抗氧化等方面的突出功能,并总结了丁酸梭菌在畜禽应用中的一些研究。最后,提出了目前关于丁酸梭菌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丁酸梭菌制剂在保健、治疗疾病等方面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阳田恬刘梦瑶张静程强张日俊斯大勇
关键词:丁酸梭菌肠道微生态平衡抗炎抗氧化畜禽养殖
基于液相芯片的猪基因组选择实施新策略被引量:9
2022年
基因组选择已成为动植物育种的革命性技术,在我国猪育种工作中也逐渐开展,但我国猪基因组选择实施情况并不乐观。本文针对我国猪基因组选择育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痛点,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液相芯片优势,提出了“先低后高,先多后少”的基因组育种新策略,通过具体案例,比较了新策略与传统的基因组选择策略和常规育种的优势,新策略成本降低,基因组育种效率提升,且更容易实施。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我国猪育种领域的推广。
丁向东王楚端张勤
关键词:液相芯片
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阐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18(ETEC F18)引发仔猪腹泻的机理,针对其候选基因FUT1的CDS区第307位点处的突变(G→A),建立3个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系(GG、GA和AA)。【方法】首先以胎鼠和仔猪为试验材料,确定小肠上皮细胞的最佳分离方法。采用XI型胶原酶和I型中性蛋白酶的联酶混合液,将胎鼠小肠组织机械剪碎后用联酶进行消化和直接将联酶灌注到仔猪小肠腔内消化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针对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成纤维细胞污染难以消除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局部画圈法逐步去除成纤维细胞。最后,用电镜和CK18免疫荧光染色对纯化后的原代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两种小肠上皮细胞分离效率对比表明,后一种消化方式更为有效。进而取出生12 h内未吃初乳的大白仔猪,剖腹剪取其小肠段,使用联酶混合液灌注消化分离得到形态完整、容易贴壁生长的小肠绒毛细胞团。电镜和CK18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均显示,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纯度达90%以上。经纯化处理,最后获得了FUT1基因型为GG和GA的两种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仔猪原代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培养周期显示,7代前细胞生长状况良好,形态为典型的上皮细胞样,单层细胞呈铺路石排列,培养至第9代,细胞出现生长停滞、胞体空泡化等现象。【结论】最终获得了FUT1基因型为GG和GA的仔猪原代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建立了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离及培养方法,为后续的细胞建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周传丽刘铮铸俞英张勤
关键词: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细胞鉴定
猪ITGB1基因多态性与产仔数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本研究以643头母猪为实验材料,利用CRS-RFLP技术对猪ITGB1基因第14外显子C42241T位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将基因多态性与猪的产仔数进行关联分析,旨在探讨该多态位点能否作为猪产仔数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结果表明:42241多态位点的基因型效应对长白猪的总产仔数(TNB)和产活仔数(NBA)影响不显著;对于大白猪和杜洛克猪,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TNB和NBA差异显著(P<0.05),其效应为TT>TC>CC,且TT型个体具有较高的产仔数主要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导致的。因此,42241位点TT基因型可作为大白猪和杜洛克猪TNB和NBA性状的标记基因型。
郭良勇闫学军王爱国傅金銮
关键词:多态性产仔数母猪
不同栗树副产品营养价值的研究
2014年
为了开发新的饲料资源,试验利用常规测定方法和体外产气量法研究了北京怀柔地区的栗树副产品栗叶、总苞和栗壳的化学成分及体外发酵特性。结果表明:13种副产品的化学成分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栗叶EE最高,总苞的CP含量最高,栗壳的纤维含量最高(NDF、ADF、ADL)(P<0.05),栗叶的Ash显著高于栗壳和总苞的含量(P<0.05);2体外发酵表明,总苞的72 h产气显著高于栗叶和栗壳(P<0.05),且发酵速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3者的乙酸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丙酸浓度差异显著,其中以总苞最高,栗壳最低,其余各酸之间也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3栗壳的甲烷产量最高,总苞的最低,且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栗树副产品因其化学成分和较高的营养特性,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有望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
李德勇孟庆翔韩苗苗张迎任丽萍
关键词:化学成分体外产气法营养价值
猪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检测及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影响猪肉品质的众多因素中,遗传因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作为影响猪肉质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曾在多个猪种上进行研究。本实验以3个安徽地方品种和1个杂交品种为材料(圩猪、皖南花猪、皖南黑猪、皖南黑猪与巴克夏的二元杂),将各品种的DNA分别混池,通过PCR扩增H-FABP基因的5′端调控区和全部4个外显子,进行测序检测SNPs,分别在5′端调控区和第2外显子各检测到1个SNP。这两个SNP位点与粗蛋白质、总脂肪、游离脂肪和16种氨基酸含量表型值关联分析表明,5′端调控区的SNP多态性与全部19个性状的关联结果未达显著水平(P>0.05),第2外显子处SNP多态仅与谷氨酸含量显著关联(P<0.05)。
张越陆萌朱卫华许金根王金勇蓝静丁向东王重龙
关键词:肉质性状基因多态性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