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大学党委

作品数:26 被引量:74H指数:5
相关作者:欧秋成张强林仲英马国业秦春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机构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1篇教育
  • 7篇大学生
  • 6篇高校
  • 4篇政治
  • 4篇文化
  • 3篇优秀传统文化
  • 3篇中华优秀传统...
  • 3篇社会
  • 3篇思想政治
  • 3篇文教
  • 3篇传承
  • 3篇传统文化
  • 2篇大学生思想
  • 2篇大学生思想政...
  • 2篇党史
  • 2篇道德
  • 2篇道德教育
  • 2篇德教
  • 2篇新媒体
  • 2篇心理

机构

  • 24篇广州大学
  • 1篇广州城市职业...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杨作新
  • 2篇林仲英
  • 1篇禹奇才
  • 1篇仇妙芹
  • 1篇纪德君
  • 1篇屈哨兵
  • 1篇廖宏建
  • 1篇易佐永
  • 1篇秦春
  • 1篇聂衍刚
  • 1篇唐连章
  • 1篇张玉漫
  • 1篇钟莉萍
  • 1篇杨玉宝
  • 1篇马国业
  • 1篇张强

传媒

  • 3篇高教探索
  • 3篇广州大学学报...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教育导刊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探索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文教资料
  • 1篇广东农工商职...
  • 1篇教育导刊(上...
  • 1篇教育信息技术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咸宁学院学报
  • 1篇中国教育信息...
  • 1篇广东教育(职...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新丝路(中旬...

年份

  • 4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88
  • 1篇198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新媒体+党史育人”生态系统的构建
2022年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日益发达,新媒体发展异常迅猛。为更好地促进高校党史教育工作,文章结合当下校园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史教育工作的现状与不足,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得出构建适合于高校“新媒体+党史育人”生态系统的必要性。认为在构建过程中应考虑生态系统的可行性,从其结构入手进行研究,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组织优势和特长,进一步激活新媒体活力和传播力。并在具体操作中不断调整并总结,得出须在革新宣传教育方式、统筹管理新媒体群、保障高效率运营、生产高契合度内容、联动多平台成合力等多个实施路径上下功夫的结论,从而更好地利用生态系统提升党史育人的效果。
俞健孙文霞
关键词:新媒体党史育人生态系统
依托“易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探索
2021年
“易班”是集思想教育、教务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全国性大学生网络互动示范社区,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使用基数大、依托活动多、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依托易班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比赛竞赛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能从多方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三全育人的实效。
俞健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的思考被引量:2
2020年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和重要保障。通过分析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提出构建多方位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结构,遵循能力培训职业化发展路径,促进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
仇妙芹林仲英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群体“网络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困惑——以大学生群体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网络公民社会”的兴起是网络与“公民社会”联姻的结果。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个案,分析了大学生作为网络“公民”的可能性,以及大学生参与“网络公民社会”构建的两难困惑。
张玉漫张强
关键词:大学生
坚定文化自信,在语文教育中传承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年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传承研究与数据库建设”,经过五个子项目研究的开展,已经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基于对课题研究价值的认同,本刊决定设置专栏,系统发布项目系列研究成果,并聘请项目首席专家和主持人屈哨兵教授担任专栏主持人。
屈哨兵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数据库建设语文教育传承研究
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对学生观念的影响
1988年
作为新型的职业大学学生,有什么特点,作为地处广州这一开放改革前沿的广州大学学生有什么特殊性?我认为,把握职业大学学生的特点,除了从时代性上把握外。
马国业
关键词:政治观念教育方式广州经济教育工作者政治活动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7
2009年
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构成高校的三大职能。本文从高校服务地方的重要意义出发,探讨了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方高校必须树立服务地方的观念;建立社会服务机制;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形成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特色;主动融入地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地方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战略决策的智囊团等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林仲英
关键词:地方高校社会服务
充分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语文教材中的传承实践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传承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对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论述进行了梳理,提出要从八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进行充分体认,包括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四个自信”大格局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内对外文化格局中是一种什么样的立场、从哪些方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什么样的科学态度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由哪些人来传承、学校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负有什么样的责任。这八个方面的充分体认是我们做好语文教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的根本指南。第二部分主要根据部编本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材进行观察,大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表现方式分成五种,分别可以称之为明示、化入、接入、珠链、体现等。第三部分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语文教材建设,提出了四个问题进行思考,分别涉及如何对教材中的各种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标注、如何更好地构成以语文教材为主要载体的大中小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如何更好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机融合、如何构筑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合力。
屈哨兵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材文化传承
新时期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被引量:2
1999年
杨作新
关键词: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少数民族预科生假期中的价值观嵌入——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2021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少数民族预科班利用预科生较长假期继续坚持学党史,每晚举行线上读书分享会,倡导同学们读历史,读好书。高度重视通过读书、学习、生活相结合的方式,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奋斗之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功立业。同时,当下视觉文化兴盛,精神文化产品选择多样,阅读遭遇挑战,但另一方面,阅读的重要性正得到广泛关注并形成共识。把学生引领到书籍的世界里,用知识开阔眼界,用经典浸润心灵,鼓励学生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进程中去,这正是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
凯丽比努尔·阿卜力米提伊力亚尔·伊利哈尔麦热丹江·克依斯尔艾克拜尔·艾麦尔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