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作品数:1,664 被引量:6,764H指数:30
相关作者:张军朱建明张景钢高林生王经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58篇期刊文章
  • 19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27篇矿业工程
  • 24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8篇天文地球
  • 106篇文化科学
  • 46篇经济管理
  • 46篇建筑科学
  • 43篇化学工程
  • 3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4篇理学
  • 17篇医药卫生
  • 1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水利工程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机械工程
  • 6篇电气工程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电子电信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39篇瓦斯
  • 206篇煤层
  • 203篇煤矿
  • 123篇数值模拟
  • 123篇值模拟
  • 119篇工作面
  • 118篇矿井
  • 86篇巷道
  • 65篇支护
  • 60篇综放
  • 60篇教学
  • 56篇围岩
  • 56篇采空
  • 55篇采空区
  • 53篇安全工程
  • 51篇空区
  • 50篇钻孔
  • 49篇突水
  • 45篇抽采
  • 43篇顶板

机构

  • 1,648篇华北科技学院
  • 212篇中国矿业大学...
  • 86篇北京科技大学
  • 42篇辽宁工程技术...
  • 38篇中国矿业大学
  • 30篇中国地质大学...
  • 19篇首都经济贸易...
  • 17篇开滦(集团)...
  • 15篇太原理工大学
  • 15篇煤炭科学研究...
  • 15篇煤炭科学技术...
  • 14篇贵州大学
  • 14篇安徽理工大学
  • 13篇山东科技大学
  • 12篇防灾科技学院
  • 11篇能源集团
  • 10篇河南理工大学
  • 10篇西安科技大学
  • 10篇北京市劳动保...
  • 10篇兖州煤业股份...

作者

  • 114篇陈学习
  • 72篇程根银
  • 65篇齐黎明
  • 59篇张景钢
  • 53篇赵启峰
  • 51篇尹尚先
  • 48篇石建军
  • 47篇师皓宇
  • 43篇陈绍杰
  • 42篇杨涛
  • 39篇田冬梅
  • 37篇李小明
  • 37篇朱权洁
  • 34篇连会青
  • 34篇姚建
  • 33篇张超
  • 32篇朱建芳
  • 31篇刘金海
  • 29篇田多
  • 29篇王志亮

传媒

  • 514篇华北科技学院...
  • 77篇煤矿安全
  • 61篇煤炭技术
  • 56篇煤炭工程
  • 53篇煤炭科学技术
  • 47篇中国安全科学...
  • 44篇煤炭学报
  • 37篇煤炭与化工
  • 31篇中国煤炭
  • 30篇采矿与安全工...
  • 26篇中国安全生产...
  • 24篇内蒙古煤炭经...
  • 23篇矿业安全与环...
  • 22篇中国矿业
  • 20篇辽宁工程技术...
  • 14篇岩石力学与工...
  • 13篇金属矿山
  • 12篇安全与环境学...
  • 10篇矿业研究与开...
  • 10篇煤田地质与勘...

年份

  • 79篇2023
  • 98篇2022
  • 134篇2021
  • 156篇2020
  • 161篇2019
  • 139篇2018
  • 104篇2017
  • 131篇2016
  • 115篇2015
  • 119篇2014
  • 65篇2013
  • 56篇2012
  • 77篇2011
  • 55篇2010
  • 49篇2009
  • 23篇2008
  • 22篇2007
  • 9篇2006
  • 15篇2005
  • 12篇2004
1,6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北型煤田奥灰水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研究——以兖州煤田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更好地理解研究区的水循环,并为突水水源判别打下基础,很有必要研究奥陶系地下水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奥陶系灰岩水(简称奥灰水)主要的水化学类型为Ca-MgSO4,主要阳离子为SO2-4和Ca2+。Ca2+和SO2-4与TDS都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R2值分别为0.978和0.996,而且随TDS的增加,Ca2+和SO2-4浓度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奥灰水中方解石和白云石处于过饱和状态,但是石膏和方解石未饱和。Cl-和TDS的分布与地下水流场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区代表性的雨水线为:δD=7.80δ18O+6.28,分析结果认为奥灰水不是当地降水的补给。
韩永刘云芳刘德民杨德方
关键词:水化学同位素水循环
谢桥矿陷落柱影响区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在谢桥矿的东翼采区存在1#和2#两个陷落柱,随着该矿向深部二水平拓展,A组煤开采受陷落柱的威胁越来越大,影响区内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显得越发重要。受陷落柱影响的灰岩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太原组、奥陶系和寒武系,本文就从两方面着手,对陷落柱影响区内各灰岩地层和煤系地层与灰岩地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进行研究,其之间的水力联系情况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王治朝凌标灿方良成
关键词:谢桥矿陷落柱水力联系含水层
基于数字岩心技术的砂岩渗透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在煤矿行业内,有关砂岩渗透性的研究停留在利用试验实测层面上,如物性分析、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技术,都是通过计算某种气体或液体穿过岩石样本的体积,获得岩样渗透特性。然而,在岩样整体渗透性测量方面这些方法无法实现定量化、可视化的效果。本文采用X-微米CT技术对霍州煤电Hz-3号样进行扫描,建立三维数字岩心渗流场模型,运用可视化软件Avizo的图像处理,提取出连通孔隙部分,并对该部分孔隙进行渗透性研究,模拟其渗流曲线路径。结果表明:在总孔隙中,连通孔隙的占比较少,约占总孔隙的31%;岩样渗流曲线呈现出局部层状分布,Y方向渗流曲线出现断流现象,岩样整体渗透率范围在000215~000267 mD之间,渗透性较弱。
孙润田午子徐生双孙泽
关键词:数字岩心砂岩渗透性三维CT扫描
金属矿山采场爆破尘毒防控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19
2021年
金属矿山爆破尘毒防控是加强企业环保意识与构建绿色矿山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系统研究金属矿山采场爆破尘毒污染问题与防控措施,从粉尘理化特性、水炮泥降尘、在线监测系统、云雾除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现阶段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为:金属矿山尘毒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受重视程度不够;尘毒防控机理不完善;尘毒防控技术手段贫乏;尘毒危害分级监管、接触限值、检测方法等标准落后;矿尘监测设备精度不高;尘毒防控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力度不足。据此指出加强水炮泥降尘、云雾除尘、尘毒在线监测等技术研究,是现阶段缓解金属矿山爆破尘毒污染的有效措施。同时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有:①开展典型金属矿尘理化特性与其润湿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为物理化学方法降解尘毒提供基础数据及技术支撑;②多组份水炮泥降尘消毒机理及配方优化研究,从源头上减少尘毒产生量;③巷道云雾除尘机理与参数优化研究,净化污染风流中的尘毒,减少排向地面的空气污染物;④研制高精度、多点连续测量、耐污染、使用寿命长的粉尘浓度检测技术和在线浓度监测装备,研发适用于工矿潮湿、冲击等复杂环境的高精度粉尘监控体系,实现粉尘监控自动化、智能化;⑤开展标准顶层设计与发展规划,完善粉尘监管强制性标准体系,加快标准的整合精减和"立、改、废"工作,提高标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⑥注重一线作业人员实操技术培养,加强新技术、新装备在一线的适用性研究,加大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改善金属矿山的作业环境。
金龙哲郭敬中郭敬中王天暘李刚欧盛南刘建国王嘉莹
关键词:金属矿山
基于IPSO-SVR模型的煤层底板突水量预测被引量:2
2021年
为准确预测煤层底板突水量,提出了一种基于IPSO-SVR(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以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算法)的煤层底板突水量的预测模型。针对矿井底板突水这种非线性、小样本问题,通过改变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因子定义以及引入混沌映射思想的方式,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值,强化全局搜索。结合王家岭等煤矿突水实例,将水压、含水层、隔水层厚度、底板破坏深度以及断层落差作为影响煤层底板突水量的特征因素,将该预测模型算法与PSO-SVR预测模型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算法的预测值更接近实际值,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王鹏朱希安王占刚刘德民
关键词:矿井突水参数优化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双重预防机制重要性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更好的研究如何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本文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研究对象,依据2018~2020年期间对黑龙江、辽宁、山西、甘肃等省份的123处煤矿进行全国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现场考核的评审结果,利用SPSS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双重预防机制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双重预防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因此在新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双重预防机制的占比明显提高。
姚璐姚绒绒马汉鹏王文鑫王二鹏孟璐
关键词:隐患排查治理
蠕变扰动效应下红砂岩强度极限邻域试验研究
2021年
为得到更合适的强度极限邻域及其划分依据,以红砂岩为研究对象,应用自主研发的RRTSIV型岩石蠕变扰动效应试验系统及动态测试分析系统,通过岩石蠕变及其扰动效应下单轴压缩试验,结合理论分析,开展红砂岩强度极限邻域及其划分依据相关研究。依据试验结果,首先从分级加载蠕变曲线和应力应变等时曲线2个方面分析了横向蠕变和轴向蠕变所确定长期强度的差异性;然后从瞬时扰动变形量和残余扰动变形量转化规律2个方面对岩石横向蠕变和轴向蠕变所确定的强度极限邻域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得到合适的强度极限邻域及其划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瞬时扰动变形量,以残余扰动变形量转化规律确定强度极限邻域更合适;相对于轴向蠕变残余扰动变形量转化规律,以横向蠕变残余扰动变形量转化规律确定强度极限邻域更合适,由此得出红砂岩的强度极限邻域阈值约为32.5 MPa;长期强度确定的强度极限邻域阈值与残余扰动变形量转化规律确定的强度极限邻域阈值相差约2.5 MPa,但作为简单的初步分析判定,以长期强度界定强度极限邻域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王波刘重阳陈学习陆长亮黄子康胡仕宇
上解放层底板下向钻孔抽放被解放层瓦斯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开采上保护层以解放邻近有突出危险煤层时,被解放层卸压瓦斯会通过裂隙大量涌入保护层采空区和工作面,增加了保护层工作面瓦斯治理工作难度.而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如果直接对被保护层卸压瓦斯进行抽放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此思路,根据开采煤体时底板破坏理论可计算底板最大破坏范围及深度,提出上保护层底板下向钻孔抽放被保护层卸压瓦斯的抽放方法,并给出了抽放钻孔布置的设计方案.
王轶波李红涛赵启峰
关键词:瓦斯抽放开采解放层高瓦斯矿井
利用地应力测量技术探查油井地层注水分布特征
2012年
对油层所在层段进行压裂注水驱油可以提高油田采收率,而确定注水的流向是合理部署注采井网的重要依据。利用电磁波地应力测量新技术对周庄G1井地层注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查,并将探测得到的电压值换算成地应力值,研究表明,地应力值的大小与富水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低地应力值对应于强富水,高地应力为弱富水或不富水。从注水层段地应力纵向和平面分布及含水层厚度3个方面分析注水影响范围及富水性平面分布特征。探测结果显示:在G1井东部40 m及SW50 m处存在2个近南北向地应力低值条带,为注水后富水的区域,其后的采油实际资料证实了探测结果的可靠性,为油井旧井挖潜的有效技术手段。
杨武洋
关键词:石油工程地应力测量注采井网
基于剪应变损伤过程的综放窄煤柱煤巷非对称支护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王家岭煤矿窄煤柱煤巷顶板非对称大变形异常矿压显现,综合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井下试验及现场实测,分析了顶板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提出槽钢简式桁架锚索与单体锚索大偏移量非对称支护技术。研究得出:1)窄煤柱煤巷顶板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煤柱侧顶板煤体变形破坏敏感系数大且可持续性强;2)窄煤柱煤巷巷道中心轴两侧顶板煤体剪应变损伤形式和联结速度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3)顶板控制机理:刚柔并济、重点偏移、点线结合、均衡承载。桁架锚索与单体锚索500 mm偏移布置围岩控制效果良好,顶板变形破坏协调一致。
殷帅峰何富连田多赵勇强
关键词:控制机理
共16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