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作品数:1,324 被引量:7,944H指数:39
相关作者:肖维青李维屏孙会军孙胜忠邹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57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0篇语言文字
  • 428篇文学
  • 107篇文化科学
  • 23篇哲学宗教
  • 18篇艺术
  • 17篇经济管理
  • 12篇政治法律
  • 12篇历史地理
  • 11篇社会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军事

主题

  • 195篇英语
  • 170篇翻译
  • 135篇文学
  • 127篇语言
  • 89篇教学
  • 76篇小说
  • 68篇英译
  • 52篇文化
  • 47篇英语专业
  • 44篇语料
  • 42篇语料库
  • 40篇语言学
  • 39篇话语
  • 37篇写作
  • 36篇叙事
  • 35篇大学英语
  • 34篇女性
  • 34篇外语
  • 33篇教育
  • 29篇译本

机构

  • 1,281篇上海外国语大...
  • 2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1篇华东师范大学
  • 8篇上海海事大学
  • 7篇南京邮电大学
  • 6篇东华大学
  • 6篇上海师范大学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5篇宁波大学
  • 5篇华东理工大学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四川外国语大...
  • 4篇巢湖学院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广西师范大学
  • 4篇江苏大学

作者

  • 56篇乔国强
  • 35篇肖维青
  • 31篇史志康
  • 28篇刘思远
  • 26篇李维屏
  • 21篇孙会军
  • 21篇邹申
  • 20篇吴赟
  • 20篇顾悦
  • 20篇程心
  • 20篇王雪梅
  • 19篇许宗瑞
  • 18篇张健
  • 16篇梅德明
  • 14篇吴菲
  • 14篇万宏瑜
  • 13篇傅玉
  • 13篇孙胜忠
  • 12篇徐海铭
  • 12篇许余龙

传媒

  • 63篇外国语
  • 55篇东方翻译
  • 47篇英语自学
  • 40篇外语电化教学
  • 38篇外语界
  • 38篇英美文学研究...
  • 37篇外语教学
  • 29篇山东外语教学
  • 28篇解放军外国语...
  • 24篇当代外国文学
  • 23篇外语研究
  • 20篇中国比较文学
  • 17篇外国文学研究
  • 16篇外语与外语教...
  • 15篇外国文学
  • 15篇英语研究
  • 14篇外国文学评论
  • 14篇海外英语
  • 14篇西安外国语大...
  • 14篇外国语文

年份

  • 55篇2023
  • 71篇2022
  • 83篇2021
  • 76篇2020
  • 70篇2019
  • 86篇2018
  • 69篇2017
  • 51篇2016
  • 51篇2015
  • 51篇2014
  • 56篇2013
  • 68篇2012
  • 60篇2011
  • 51篇2010
  • 48篇2009
  • 61篇2008
  • 50篇2007
  • 32篇2006
  • 47篇2005
  • 40篇2004
1,3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化及其翻译被引量:80
1998年
本文作者强调,对于一个合格的翻译工作者来说,掌握两种语言虽然重要,熟悉两种文化也同样重要。由于语言之间,不同表达方式之间存在诸多文化差异,翻译中建立文化对等的方法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译者可以从下面七个途径加以考虑,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1)保留源文(sourcelanguage)的文化色彩;2)移译;3)音译;4)音译加类别词;5)用的语(targetlanguage)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取代源语中带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6)解释;
邱懋如
关键词:翻译语言文化
On Sound Symbolism in Alfred Tennyson's Poems: A Phonological Study of English Poetry
2015年
Generally, linguists categorize sound symbolism into two major types: direct sound symbolism and synesthetic sound symbolism. In English literature, Alfred Tennyson is a great Victorian poet adept in sensitive uses of the musical qualities of words to emphasize his poetic meanings and sensations. By analyzing his two famous short poems("The Eagle" and "Break, Break, Break") from a phonological perspective, this thesis intends to probe into how sound symbolism, especially the synesthetic sound symbolism, is applied to express his poetic emotions.
张潇
关键词:SYMBOLISMALFREDTENNYSONPOETIC
论现代英国小说人物的危机与转型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旨在探讨英国传统作家和现代主义作家的人物观及小说人物转型的原因。文章不仅论述了20世纪初传统小说人物所面临的严重危机,而且揭示了现代主义小说人物的显著特征。
李维屏
关键词:英国小说人物观现代主义特征
翻译过程及其思考——TEM8(2002)考生汉译英词汇策略研究被引量:21
2003年
与其它大规模考试一样,每年一次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以下简称TEM8)都给考生、教师、教育机构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backwash effects)。笔者有幸参加了2002年TEM8的登分和汉译英阅卷工作,对考生整体的翻译情况有所了解。鉴于以往多从翻译成品(译文)的角度研究考生出现的翻译问题,
海芳
关键词:词汇策略汉译英TEM8翻译过程解释性翻译
当前翻译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参加97上外翻译研讨会有感被引量:11
1998年
文章从97上外翻译研讨会谈到当前我国翻译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包括翻译与文化、等值理论、翻译中的语法研究和翻译界的学风。文章强调,翻译是从一种文化中的语言表现形式转换成另一种文化中的语言表现形式,由于不同文化千差万别,因而不可能做到完全等值,也不应该把等值概念理解为逐词、逐句地机械对译。
孙瑞梅
关键词:翻译语言文化等值
国际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谈上外国际公务员实验班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被引量:23
2008年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精神,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07年9月创办了旨在培养具有多种外语能力的国际公务员实验班。本文阐述了创办实验班的重要性,介绍了实验班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探讨了国际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外语教学和管理提出的挑战。
顾伟勤梅德明
关键词: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汉语句法学》介绍被引量:2
2010年
C.-T.James HuangY.-H.Audrey LiYafei Li傅玉
关键词:汉语句法句法学形式句法编者
当代美国穆斯林族群社会进程探析被引量:3
2008年
"9·11"恐怖袭击事件爆发后,随着强调伊斯兰教与代表西方文明的基督教之间矛盾冲突的所谓"文明冲突论"的兴起,美国穆斯林族群的生存状态与发展状况也引起了美国社会的普遍关注,并成为西方学界探讨的热点。本文将着重考察该族群自20世纪以来争取公民与政治权利的社会进程,以此为视角研究其历史发展轨迹,并进一步探讨"9·11"事件为其带来的挑战与契机。
林玲
关键词:社会进程政治组织
《批评话语分析、批评话语研究及其他》评介
2022年
《批评话语分析、批评话语研究及其他》2020年由Springer Nature出版。该书立足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当前社会背景,全方位梳理和考察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发展历程,重点评述代表性和最新研究成果,强调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分析,并对未来研究趋势和前景做出展望,是从事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学者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姜慧慧
关键词:跨学科性
论厄普代克欲望记忆书写的审美情趣被引量:2
2013年
约翰·厄普代克创作于世纪之交的短篇小说集《爱的插曲》通过记忆重构了20世纪60年代的婚外恋叙事,重新定义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并赋予其意义。依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生存三境界"理论,60年代的美国信仰传统式微,人们远离了宗教境界,陷入暧昧性之中,并且面临道德真空,伦理境界亦不复存在;此时主人公们沉浸在审美境界中,追求审美主义的生活方式,追逐欲望的最大化,最终难免陷入幻灭与绝望。厄普代克重写了那段历史,展现了被忽视的60年代之私人领域,揭示了"欲望乌托邦"的脆弱无力。
顾悦
关键词:厄普代克审美主义记忆
共1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