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1,181 被引量:3,118H指数:15
相关作者:周志明杨明波胡亚民邓明李又兵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文理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53篇期刊文章
  • 9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8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8篇化学工程
  • 138篇文化科学
  • 55篇机械工程
  • 53篇理学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电子电信
  • 10篇电气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建筑科学
  • 3篇冶金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2篇矿业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11篇合金
  • 136篇镁合金
  • 99篇教学
  • 78篇数值模拟
  • 78篇值模拟
  • 65篇铝合金
  • 64篇显微组织
  • 64篇课程
  • 59篇力学性能
  • 59篇力学性
  • 52篇耐蚀
  • 49篇耐蚀性
  • 48篇金属
  • 47篇复合材料
  • 47篇复合材
  • 39篇涂层
  • 39篇耐磨
  • 36篇耐磨性
  • 30篇改性
  • 28篇合金表面

机构

  • 1,150篇重庆理工大学
  • 74篇重庆大学
  • 45篇重庆文理学院
  • 30篇教育部
  • 17篇江苏祥和电子...
  • 13篇北京科技大学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2篇西南大学
  • 11篇重庆机电职业...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10篇重庆科技学院
  • 10篇重庆长安工业...
  • 10篇建设工业(集...
  • 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重庆交通大学
  • 8篇西南技术工程...
  • 8篇重庆材料研究...
  • 8篇重庆平伟汽车...
  • 7篇东北大学

作者

  • 124篇黄伟九
  • 111篇周志明
  • 78篇李又兵
  • 50篇麻彦龙
  • 50篇杨明波
  • 46篇胡建军
  • 45篇刘成龙
  • 43篇罗怡
  • 42篇王选伦
  • 41篇叶宏
  • 38篇甘贵生
  • 37篇吕琳
  • 37篇陈元芳
  • 37篇周涛
  • 33篇张小彬
  • 32篇田中青
  • 31篇黄灿
  • 31篇邓明
  • 30篇彭成允
  • 30篇迟露鑫

传媒

  • 103篇热加工工艺
  • 103篇重庆理工大学...
  • 55篇精密成形工程
  • 43篇材料导报
  • 31篇锻压技术
  • 31篇中国有色金属...
  • 29篇广州化工
  • 26篇焊接学报
  • 26篇Transa...
  • 22篇表面技术
  • 22篇功能材料
  • 20篇工程塑料应用
  • 18篇金属热处理
  • 17篇特种铸造及有...
  • 16篇材料热处理学...
  • 14篇化工新型材料
  • 14篇山东化工
  • 14篇中国塑料
  • 14篇橡塑技术与装...
  • 12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1篇2024
  • 62篇2023
  • 66篇2022
  • 79篇2021
  • 57篇2020
  • 45篇2019
  • 58篇2018
  • 77篇2017
  • 71篇2016
  • 102篇2015
  • 117篇2014
  • 86篇2013
  • 76篇2012
  • 87篇2011
  • 97篇2010
  • 69篇2009
1,1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钎剂中活化组分对微连接电路腐蚀性的影响
2012年
通过制备不同活化剂的松香型钎剂,采用Sn-0.7Cu无铅钎料模拟微连接电路钎焊,利用加速腐蚀实验,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含量的活化剂对微连接电路腐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含不同活性剂的钎剂残留物的腐蚀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盐酸二甲胺、二乙胺盐酸盐、戊二酸、柠檬酸、三乙醇胺、草酸、DL-苹果酸、硬脂酸、月桂酸、丁二酸;添加二乙胺盐酸盐的松香钎剂的扩展率最大,添加柠檬酸的最小,二乙胺盐酸盐的腐蚀性明显强于柠檬酸。
刘斌黄文超王涛
关键词:钎剂电路板无铅钎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0年
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个创新性实验项目为例,介绍了创新实验项目的设计原则、实施方法、考核评价体系。实践证明:通过开设创新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叶宏
关键词:实验教学
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镀Nb膜CuCr50触头材料的组织与腐蚀性能
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处理表面镀铌膜的CuCr50合金,并对电子束处理前后样品的显微组织及耐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后,合金中cr粒子尺寸减小,晶粒得到细化,组织更加均匀;相组成没有发生变...
周志明刘杰肖红梅柴林江龙婷
关键词:铜铬合金表面合金化强流脉冲电子束显微组织耐腐蚀性能
文献传递
CO2/MAG车轮焊补自动焊机的研制及应用
2011年
本文针对轮对轮缘和轮心等的补焊工艺要求,研制出一种专用于机车轮心内孔和轮辋外圆面及外端面的CO_2/MAG自动堆焊机,克服了传统的手工堆焊工效低、劳动强度大且耗材等缺点。经过工厂运行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实用性强。
许惠斌罗怡李晖戴不亚王和松马朝辉
关键词:PLC轮对CO2气保焊堆焊
精冲机静压导轨的油膜刚度设计及控制被引量:4
2010年
根据精冲机滑块的高精度导向要求,选择精冲液压机滑块导向形式为静压导轨结构,设计精冲液压机滑块导向机构,由左右2副对称导轨组成,每副导轨又各设置2个主油垫和2个副油垫,以此增加油膜的强度和刚度,并计算静压导轨承载能力及油膜刚度,研究静压导轨油膜厚度控制方式。
吕琳邓明李艳霞王正立
关键词:精冲机精冲
双级固溶工艺对7050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采用SEM分析、导电率测试、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双级固溶工艺对7050铝合金组织演变,以及对双级时效后析出相特征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级固溶处理相比,双级固溶可使难溶的Al_(2)CuMg相完全固溶,显著增加晶内时效析出相的数量,晶界析出相断续分布。双级固溶处理显著提高了7050铝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导电率,同时保持较好的伸长率,抗拉强度达到611.9 MPa,屈服强度达到587.5 MPa,导电率为42.43%IACS,而伸长率为13.5%。
姜中涛汪鑫周志明林海涛杨绪盛代芳芳
关键词:7050铝合金强化固溶双级时效力学性能
汽车变速器结合齿温锻-冷整形复合精锻工艺及模具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解决汽车变速器结合齿整体成形过程中的难充满、尺寸精度差、脱模困难等问题。方法对结合齿精锻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工艺参数的优化,并对比模拟分析了结合齿齿高和齿厚方向的15组数据。结果得出了最佳的齿高和齿厚方向余量,分别为0.5 mm和0.1 mm;采用镶块剖分式模具结构和径向挤压成形技术来解决结合齿倒锥成形和脱模等问题,延长了模具寿命。结论采用温锻-冷整形复合精密锻造工艺,结合齿的表面质量好,产品精度高。
张驰何巧骆静白梅
关键词:结合齿数值模拟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精冲液压机机身结构优化
本文针对精冲机复杂、瞬时、重载的受力条件和精冲模的高精度对设备刚度提出的高要求,建立精冲机机身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然后根据精冲机机身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改进精冲机机身结构,最后绘出最优化的精冲机机身结构。
吕琳邓明李艳霞王正立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机身结构
文献传递
新形势下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新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达到新形势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需要,提高毕业设计效果。本文研究了将毕业设计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以及将计算机设计模拟手段应用于毕业设计。并以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方式为例,从毕业设计题目来源、培养方式、毕业设计和就业结合等方面进行研究,加强了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并以计算机在塑料模具及工艺设计中应用来说明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应用范围和步骤。结果表明:新的毕业设计方式成效显著,使得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受益。
胡红军代俊林杨明波周志明黄伟九
关键词:本科专业工程实践计算机技术
不同终轧压下量下AZ31镁合金板材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研究了高温轧制、不同压下量(10%~20%)下AZ31镁合金板材的微观组织、织构、力学性能与室温成形性能演变。结果表明,对于轧制态板材而言,不同压下量的板材中孪生仍然是主要变形模式,这主要是由终轧道次压下量相对较小,不足以引起动态再结晶但足以引起孪生导致。与终轧压下量10%的板材相比,20%的轧制板材表现出较大的晶粒尺寸和较弱的基面织构强度。退火后,板材表现出基轴向RD方向偏转±9.6°~±12°的双峰织构特征。与轧制态相比,退火态的基面织构显著弱化,这主要是由于板材在退火过程中的静态再结晶作用。随着终轧压下量由10%增加至20%,退火板材的基面织构显著减弱,使其r值降低、n值增大,从而引起板材室温杯突值由4.3 mm提高为6.3 mm。
陈晖周涛李海利宋登辉直妍
关键词:AZ31镁合金织构
共1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