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作品数:4,118 被引量:24,246H指数:59
相关作者:周大鸣申曙光王宁李若建蔡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797篇期刊文章
  • 20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25篇经济管理
  • 1,674篇社会学
  • 685篇历史地理
  • 496篇政治法律
  • 390篇文化科学
  • 180篇哲学宗教
  • 125篇医药卫生
  • 63篇生物学
  • 44篇艺术
  • 39篇天文地球
  • 30篇语言文字
  • 29篇文学
  • 28篇农业科学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建筑科学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自然科学总论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理学

主题

  • 450篇社会
  • 334篇文化
  • 314篇人类学
  • 169篇人口
  • 158篇社会工作
  • 155篇教育
  • 137篇民族
  • 120篇社会学
  • 117篇考古
  • 113篇城市
  • 102篇农民
  • 92篇主义
  • 86篇个案
  • 78篇农村
  • 78篇民工
  • 77篇劳动力
  • 76篇农民工
  • 75篇乡村
  • 70篇移民
  • 68篇政治

机构

  • 4,000篇中山大学
  • 45篇中国人民大学
  • 40篇北京大学
  • 3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0篇复旦大学
  • 27篇中国科学院
  • 26篇南京大学
  • 18篇广西民族大学
  • 18篇清华大学
  • 18篇香港理工大学
  • 16篇广州大学
  • 16篇北京师范大学
  • 16篇吉林大学
  • 16篇红河学院
  • 16篇香港中文大学
  • 15篇广东商学院
  • 15篇暨南大学
  • 15篇广东省社会科...
  • 14篇厦门大学
  • 13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19篇周大鸣
  • 120篇王宁
  • 94篇李若建
  • 57篇程瑜
  • 56篇蔡禾
  • 52篇梁玉成
  • 49篇郭立新
  • 49篇张和清
  • 44篇杨小柳
  • 44篇麻国庆
  • 42篇邓启耀
  • 41篇罗观翠
  • 39篇张应强
  • 37篇申曙光
  • 36篇梁宏
  • 35篇朱健刚
  • 35篇丘海雄
  • 31篇张振江
  • 31篇何国强
  • 30篇李法军

传媒

  • 200篇南方人口
  • 150篇广西民族大学...
  • 123篇开放时代
  • 99篇青年探索
  • 94篇中山大学学报...
  • 88篇中国社会工作
  • 78篇社会学研究
  • 61篇思想战线
  • 59篇学术研究
  • 56篇广西民族研究
  • 45篇北方民族大学...
  • 43篇广西民族学院...
  • 41篇广东社会科学
  • 40篇西南民族大学...
  • 38篇社会
  • 37篇中国青年研究
  • 37篇原生态民族文...
  • 34篇民族研究
  • 34篇中南民族大学...
  • 30篇南方文物

年份

  • 3篇2024
  • 122篇2023
  • 115篇2022
  • 160篇2021
  • 154篇2020
  • 190篇2019
  • 207篇2018
  • 204篇2017
  • 191篇2016
  • 180篇2015
  • 218篇2014
  • 186篇2013
  • 197篇2012
  • 208篇2011
  • 229篇2010
  • 187篇2009
  • 161篇2008
  • 111篇2007
  • 113篇2006
  • 115篇2005
4,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有企业职工的改革观念研究
1996年
“平均主义”、“大锅饭”、“铁饭碗”在国有企业中有相当的影响,不摆脱所谓公有制的“优越性”,不能正确地把工人在政治上的主人地位和在企业阶层结构中的劳动者地位区分开来,就不可能形成对市场的真正压力,不可能把企业内部体制改革落到实处.
蔡禾
关键词:国有企业职工行政人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制度改革
工资福利、权益保障与外部环境——珠三角与长三角外来工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6
2006年
本文根据对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外来工1000多份的问卷调查资料,从工资、福利、权益保障、人身安全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两地外来工的基本状况。文章的基本结论是珠三角外来工人的状况远不如长三角,并且差异显著。究其原因,除了两地工人的人力资本差异之外,由企业结构等因素造成的制度性差异可能更为重要。珠三角企业处理劳资关系的基本模式是“市场型”,而长三角则是“人情型”和“法治型”。这是两地基本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差异。
万向东刘林平张永宏
关键词:外来工市场型珠三角长三角
中国驻日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中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提升到另一种层次,培养熟悉外国企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满足新经济条件下的商业需要,进而提高中国的跨国企业的竞争力。本文旨在借中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例揭示异国企业文化的差异,涉及到将帅必备的素质──运用《孙子兵法》的理论、关国人类学家“文化与人格”学派本尼迪克特的人类学理论“文化多种模式”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此来论证成功管理跨国企业的理想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川口敦司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差异《孙子兵法》人格人本主义需求层次理论
珍珠与景教——以十字架图像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2021年
许多宗教都将珍珠纳入自己的物象体系中,赋予其特殊的宗教意涵。波斯教会首先将珍珠纳入其圣物装饰系统,继而珍珠元素开始出现在波斯基督教艺术中,这一传统为后来进入波斯的聂斯托利派所继承并发扬光大,最终使"珍珠"与"马耳他式十字架"变成"固定搭配",从而形成了景教特有的"叙—波混合型十字架",并在东方景教传播区域广泛流行。考古发现的众多的此型十字架的图像资料即是明证,珍珠和珍珠元素与景教和景教艺术的渊源关系也由是得以明了。景教的这一传统向西对拜占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启发了西方基督教和基督教艺术对珍珠和珍珠元素的利用。珍珠元素进入景教装饰艺术是诸多"因缘"和合的结果,在成为景教艺术的装饰元素的同时,其象征意义也逐渐显现。基督教对珍珠象征意义的重视,可能与诺斯替宗教特别是曼达派的影响有关,而最初的影响可能首先出现于东方的波斯。因此在考察基督教珍珠的象征意义时,必须充分考虑"波斯"和"诺斯替宗教"两个维度。宗教象征主义与宗教的物质文化密不可分,本文尝试为研究宗教象征主义的形成提供一个有效的观察窗口。
姚崇新
关键词:基督教
印度人类学家迪派克博士访谈
迄今为止,中国大陆举行的最大的一次国际人类学会议——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于7月24-2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类学、民族学及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探讨、交流对人类社...
程瑜
文献传递
香港蟹地湾遗址的考古分期及文化内涵──为怀念刘敦愿先生而作
1998年
Xiediwan Site,locating at the east bank of Dagyshan Island,is an important remains inHongkong.It has met five excavations from 1968 to 1979.After analysing the materials from the published articles,this essay puts forward that humanhad lived in this site 6000 years ago and their activity became more frequen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Bronze Age to the Warring state age.
商志
关键词:文化内涵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器文化层墓葬
“南海Ⅰ号”出水古陶瓷器科技分析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南海Ⅰ号”沉船位于我国广东省阳江市,出水大量陶瓷器的产地研究及腐蚀产物研究是“南海Ⅰ号”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仪(μ-XRF)对“南海Ⅰ号”沉船出水部分的青白瓷、青瓷、绿釉陶的胎釉以及绿釉陶的腐蚀物进行成分分析,并利用体视显微镜以及拉曼光谱仪对绿釉陶表面的腐蚀物进行观察和物相组成分析。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一类青白瓷样品胎体具有低铝高硅的特点( Al2O3含量低于19%,SiO2含量约73%),属江西景德镇湖田窑,而另一类青白瓷可能产自福建,具体窑口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对比分析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青瓷样品胎体具有高硅低铝的特点( Al2O3含量13.32%-19.12%;SiO2含量72.89%-78.30%),属浙江龙泉窑;绿釉陶样品的特征与福建地区瓷土较为符合,可能来自于福建磁灶窑。拉曼光谱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绿釉陶的主要腐蚀物的矿物组成为炭黑、白铅矿与磷酸铅。此项研究成果为出水陶瓷器的产地研究、陶瓷器腐蚀机理探究、出水陶瓷器保护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王艳蓉朱铁权冯泽阳谭羡叶道阳郑颖
关键词:古陶瓷青白瓷青瓷
长江中游是东亚稻作原生文明的发祥地——郭静云教授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述评被引量:4
2014年
在疏理中国上古史研究方法与学术传统形成背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郭静云教授新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并简要评述各界对该书的关注与反响,希望藉此推动中国上古史的研究。
郭立新
关键词:长江中游
用现代思维念好民族发展的“山水经”——贵州锦屏县河口乡调查研究
2021年
明末清初以来,贵州省锦屏县清水江河口地区的苗侗群众利用依山临水的条件,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给自足的生活。2006年三板溪水库的建成,打破了传统生计模式。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法和地方政府禁砍禁捕政策的出台,不经意地在环境保护的口号下限制了特色资源的利用。经过田野调查,我们认为,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有序开发山林,盘活水面,发展旅游经济等措施来促进乡村振兴,确保清水江河口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何国强范杨文灿
关键词:民族发展现代思维
论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非对称结构对族群冲突的影响:一种结构与认知的互动角度
2023年
在国际秩序转型与大国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非对称国际关系持续构成民族国家进行国族塑造与政权建设的外部结构性压力。由族群问题引发的国际与国内冲突日益频繁,从国际政治中的等级现象着手理解族群武装冲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路径。国际体系中非主导国与主导国所形成的国际非对称结构会导致非主导国国内非对称结构的极化、重构或紊乱,由此构成不同类型的双重非对称结构。双重非对称结构是解释不同非主导国族群武装冲突呈现差异的关键变量。菲律宾、尼日利亚和土耳其三国族群武装冲突的案例显示,双重非对称结构重塑了非主导国及主体族群原先对少数族群的负面认知并使其呈现低等化、对立化、极端化与安全泛化,进而使非主导国族群武装冲突呈现差异化演进趋势。国际非对称结构也可能会直接激化非主导国的族群武装冲突或对其冲突烈度形成控制。而少数族群内部政治结构则会对上述传导机制起到催化/缓冲、加强/抑制的作用。发展中国家的族群武装冲突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仍有待深入研究。
黎相宜许悦
共40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