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作品数:997 被引量:5,437H指数:27
相关作者:吴琦丁春邦陈惠杨瑞武陈涛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06篇期刊文章
  • 6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6篇农业科学
  • 242篇生物学
  • 115篇理学
  • 90篇轻工技术与工...
  • 88篇医药卫生
  • 50篇环境科学与工...
  • 36篇化学工程
  • 25篇文化科学
  • 13篇经济管理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8篇基因
  • 59篇克隆
  • 46篇活性
  • 43篇抗氧化
  • 37篇植物
  • 35篇小麦
  • 31篇蛋白
  • 31篇苦荞
  • 28篇芽孢杆菌
  • 28篇荞麦
  • 28篇胁迫
  • 28篇基因克隆
  • 26篇酵母
  • 26篇黄酮
  • 25篇细胞
  • 25篇免疫
  • 25篇杆菌
  • 24篇芽孢
  • 23篇玉米
  • 21篇丹参

机构

  • 971篇四川农业大学
  • 36篇四川大学
  • 25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西昌学院
  • 19篇上海市农业科...
  • 13篇四川师范大学
  • 13篇凉山州中泽新...
  • 12篇四川烹饪高等...
  • 11篇攀枝花学院
  • 11篇成都大学
  • 10篇军事医学科学...
  • 9篇西华师范大学
  • 8篇成都理工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成...
  • 8篇上海农业遗传...
  • 7篇宜宾学院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贵州师范学院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11篇陈惠
  • 97篇丁春邦
  • 93篇吴琦
  • 60篇张利
  • 55篇杨瑞武
  • 49篇邵继荣
  • 47篇曾宪垠
  • 46篇杨婉身
  • 40篇李成磊
  • 40篇唐自钟
  • 38篇黄乾明
  • 38篇周永红
  • 29篇温安祥
  • 28篇王显祥
  • 26篇刘静
  • 25篇单志
  • 25篇朱雪梅
  • 25篇赵海霞
  • 22篇古玉
  • 22篇赵茂俊

传媒

  • 87篇四川农业大学...
  • 4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9篇食品工业科技
  • 19篇安徽农业科学
  • 19篇核农学报
  • 18篇分子植物育种
  • 16篇食品科学
  • 15篇西北植物学报
  • 13篇中国粮油学报
  • 1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0篇浙江大学学报...
  • 10篇天然产物研究...
  • 10篇四川师范大学...
  • 9篇遗传
  • 9篇草业学报
  • 9篇四川大学学报...
  • 9篇中草药
  • 9篇畜牧兽医学报
  • 9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2篇2023
  • 15篇2022
  • 24篇2021
  • 21篇2020
  • 25篇2019
  • 20篇2018
  • 41篇2017
  • 39篇2016
  • 64篇2015
  • 48篇2014
  • 69篇2013
  • 69篇2012
  • 108篇2011
  • 86篇2010
  • 65篇2009
  • 81篇2008
  • 65篇2007
  • 42篇2006
  • 45篇2005
9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熊猫源杯梗孢属真菌(Cyphellophora pluriseptata)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2018年
为探究大熊猫真菌性皮肤病的病因,取发生肉芽肿大熊猫患部的皮屑、被毛进行真菌学检查和病原分离。采用沙氏培养法对采集的皮屑和毛发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对分离株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小鼠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样品中分离到一株真菌(JYZ030101)。对分离株JYZ030101的ITS区进行PCR扩增获得长度为617 bp片段,经Blast比对结果显示该序列与杯梗孢属真菌Cyphellophora pluriseptata的相似性为99%。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分离菌鉴定为C.pluriseptata。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该菌对小鼠有选择性致病作用。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氟胞嘧啶耐药,对氟康唑、伏立康唑敏感。本研究为诊断和治疗C.pluriseptata引起的大熊猫真菌性皮肤病提供重要参考。
马晓平姜尧章张和民古玉曹三杰王承东左之才李德生凌珊珊夏介英王平峰
关键词:形态学ITS序列药敏试验
H19和IGF2R基因在体细胞克隆猪各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探求新生克隆猪可能的死亡原因以及是否存在不完全的DNA甲基化重编程,本试验运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分别检测了H19基因和IGF2R基因差异甲基化区(DMR)在新生死亡克隆猪和同期正常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中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H19基因DMR在克隆猪肺脏中表现为超甲基化,极显著高于正常猪(95.20%vs 46.80%P<0.01),且10个测序克隆中存在2处连续的全甲基化CpG位点(4~9位、12~S17位),而在其他组织中甲基化差异不显著(P>0.05);IGF2R基因DMR在肝脏中处于超甲基化状态,显著高于正常猪(80.00%vs 39.41%P<0.05),而在肺脏中为去甲基化状态,极显著低于正常猪(14.71%vs 66.47%P<0.01),在其他组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在死亡克隆猪中,H19基因DMR在肺脏和IGF2R基因在肝脏与肺脏中存在不完全的DNA甲基化重编程,这可能是导致克隆动物死亡的因素之一。
吴志强谢一妮戴建军张廷宇吴彩凤张树山顾晓龙刘亮吴斌陈慧兰张德福马恒东
关键词:DNA甲基化体细胞克隆
猪肉品质遗传改良技术与应用
2015年
猪肉品质是影响养猪产业效益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提高产肉性能的同时,确保肉质性状遗传改良是当今全世界猪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从分子育种技术创新应用和品种选择生产优质肉猪两方面,总结了国家现代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近年来在猪肉品质遗传改良技术与应用领域的工作成效。
姜延志李学伟朱砺唐国庆李明洲吕学斌
关键词:猪肉品质分子育种地方猪种
哺乳动物精子冷冻干燥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2010年
概述了国内外哺乳动物精子冷冻干燥保存研究工作现状,阐述了精子冷冻干燥研究历史、精子冷冻干燥保存机理、冷冻保存保护剂及相关处理研究进程,并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展望。
孟祥黔张德福马恒东戴建军吴彩凤张廷宇
关键词:哺乳动物精子冷冻干燥单精子注射
基于CREAMS模型的川北低山深丘区降雨侵蚀力R简易算法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川北低山深丘区的四川省南充市升钟水库水土保持试验站2001—2007年汛期(5—10月)降雨观测资料,以CREAMS模型降雨侵蚀力为基准,分别进行日雨量和月雨量降雨侵蚀力简易算法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汛期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4 392.06 MJ.mm/(hm2.h),日雨量模型和月雨量模型的回归方程达极显著水平,且2种模型的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值与基准值都相当接近,偏差系数Er日雨量模型(0.000 14)大于月雨量模型(0.000 11),说明月雨量模型优于日雨量模型。
朱雪梅晏巧伦邵继荣杨占彪林立金朱波
关键词:降雨侵蚀力
枯草芽孢杆菌对Cu^(2+)的吸附及菌体表面基团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生物吸附剂,讨论了其对Cu2+的生物吸附规律,并通过酸碱滴定这一表面分析手段,结合相关软件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菌体表面主要的基团种类及数量。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Cu2+吸附的最佳条件是:pH为6、吸附时间为24h,菌悬液用量和Cu2+初始浓度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以期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并兼顾经济成本;菌体对Cu2+的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设定条件(室温(25℃)、溶液pH为6、吸附时间为24h、Cu2+初始质量浓度为34.52mg/L、菌悬液用量为1.5mL)下,Cu2+的饱和吸附量可达到17.056mg/g;菌体表面带有—COOH、C=O、—OH、—NH、—CONH—、P—O—C等基团,且在酸碱滴定操作过程中,没有掩蔽菌体表面的某种基团,也没有发生细胞溶解而导致基团种类增加;增强溶液酸性可导致菌体表面官能团的质子化效应增加,导致H+与Cu2+竞争官能团,这正是酸度较高不利于菌体与Cu2+结合的原因之一。
赵颖王仁国陈沿利郑飞张云松赵茂俊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CU2+生物吸附酸碱滴定红外光谱
禾本红酵母Y-5对结晶紫、孔雀石绿的吸附被引量:1
2011年
研究了培养时间、初始pH、温度对禾本红酵母Y-5吸附结晶紫、孔雀石绿的影响,并对吸附剂的解吸和循环利用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染料浓度为50mg.L-1、pH7.0、摇床转速150r.min-1、30℃、吸附10h时,红酵母对结晶紫、孔雀石绿的吸附率分别达峰值,为93.8%和87.7%;解吸后的菌体对结晶紫、孔雀石绿的吸附率分别为85.5%和78.5%,说明菌体对染料的吸附是可逆的,循环利用效果良好,菌体可再生和循环利用;禾本红酵母Y-5对结晶紫、孔雀石绿的脱色机理为吸附作用,染料多被吸附在红酵母表面的羟基(-OH)上,其吸附染料快速、高效、可逆,在染料废水处理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胡容黄剑波杨洲平程子彰靖德军黄乾明
关键词:结晶紫孔雀石绿
川楝子中香草酸含量测定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川楝子中香草酸、异香草酸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川楝子中香草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250 mm×4.6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冰乙酸=25∶75∶0.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最终,定性鉴别斑点清晰。结果表明香草酸含量在1.022~16.352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8;香草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2.45%,RSD=1.22%(n=6)。
杜怡昊刘建华李计龙安立群杨迺嘉
关键词:川楝子香草酸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
CdX(X=Se,Te,Te/ZnS)量子点脂质体的制备及毒性比较被引量:8
2009年
在水相中以巯基乙酸(mercaptoacetic acid,MA)为稳定剂合成了CdSe、CdTe、CdTe/ZnS量子点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为稳定剂合成了CdTe量子点,然后通过卵磷脂和胆固醇修饰制得相应的量子点脂质体。溶血实验证实GSH修饰量子点的溶血率低于MA修饰的量子点45%;脂质体修饰后,量子点的溶血率<5%,达到生物医用材料要求。不同表面修饰的量子点对小鼠毒性存在明显差异,荧光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证实量子点在小鼠体内主要分布在肺、肾、胸腺等组织中,而脂质体量子点在脑组织中富集明显。
王显祥杨中科郭敏刘怡黄娟单志杨婉身
关键词:溶血毒性
粗毛栓菌漆酶的诱导及其对中性染料和有机磷农药的降解被引量:5
2011年
研究了不同初始培养pH和培养时间下,不同诱导剂对粗毛栓菌产漆酶诱导特性的影响及漆酶对中性染料、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结果表明:RB-亮蓝、ABTS和邻联甲苯胺对粗毛栓菌产漆酶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作用,其中ABTS的诱导作用最好,其诱导的最适初始pH为4.0,最佳时间为13d;所产漆酶的适宜反应温度为38℃,酶在40℃保温20min仍可保留78.6%的酶活力,稳定性较好;在ABTS介导下,漆酶降解6种中性染料的最佳温度分别为30℃(中性黑、中性枣红、中性桃红、甲基橙)和60℃(中性深黄、甲酚红),最适pH分别为6.0(中性黑)、2.0(中性枣红、中性桃红)和4.0(甲基橙、中性深黄、甲酚红),最佳降解时间分别为6h(甲基橙、中性深黄和甲酚红)、12h(中性桃红)和24h(中性枣红).而漆酶降解乐果、毒死蜱、敌百虫、哒嗪硫磷4种有机磷农药的最佳温度均为25℃,最佳降解时间为9h,最佳pH分别为10.0(乐果、毒死蜱、哒嗪硫磷)和8.0(敌百虫).
靖德军黄剑波杨洲平胡容程子彰黄乾明
关键词:粗毛栓菌漆酶降解作用
共9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