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作品数:4,411 被引量:32,796H指数:63
相关作者:赵文吉朱琳王晓燕吕拉昌杨振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81篇期刊文章
  • 665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124篇天文地球
  • 850篇经济管理
  • 84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301篇农业科学
  • 265篇文化科学
  • 172篇生物学
  • 163篇历史地理
  • 140篇建筑科学
  • 95篇理学
  • 71篇水利工程
  • 49篇电子电信
  • 42篇交通运输工程
  • 30篇社会学
  • 26篇政治法律
  • 22篇核科学技术
  • 22篇医药卫生
  • 18篇机械工程
  • 18篇自然科学总论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86篇旅游
  • 256篇城市
  • 254篇遥感
  • 234篇污染
  • 196篇地理
  • 179篇土壤
  • 138篇GIS
  • 129篇生态
  • 129篇教学
  • 117篇土地利用
  • 104篇植被
  • 102篇影响因素
  • 98篇地理信息
  • 98篇信息系统
  • 90篇课程
  • 89篇地理信息系统
  • 86篇湿地
  • 82篇气候
  • 77篇图像
  • 76篇景观

机构

  • 4,347篇首都师范大学
  • 296篇中国科学院
  • 170篇教育部
  • 11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03篇北京市环境保...
  • 88篇北京联合大学
  • 65篇成都理工大学
  • 57篇北京大学
  • 57篇中国地质大学...
  • 52篇清华大学
  • 49篇中国地质科学...
  • 47篇中国农业科学...
  • 46篇国家城市环境...
  • 45篇中国水利水电...
  • 43篇北京航空航天...
  • 42篇中国测绘科学...
  • 35篇中国环境科学...
  • 3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4篇吉林大学
  • 32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310篇赵文吉
  • 280篇宫辉力
  • 180篇王晓燕
  • 168篇李小娟
  • 128篇张爱武
  • 104篇申玉铭
  • 99篇华珞
  • 92篇马礼
  • 89篇傅桦
  • 89篇魏明建
  • 88篇王艳慧
  • 85篇王茂军
  • 82篇胡卓玮
  • 77篇宫兆宁
  • 74篇季宏兵
  • 69篇郭逍宇
  • 66篇王学东
  • 65篇林培英
  • 60篇胡德勇
  • 56篇何政伟

传媒

  • 682篇首都师范大学...
  • 86篇测绘科学
  • 75篇地理研究
  • 61篇生态学报
  • 61篇环境科学
  • 59篇地理空间信息
  • 58篇地球信息科学...
  • 52篇中学地理教学...
  • 51篇地理科学进展
  • 48篇安徽农业科学
  • 46篇人文地理
  • 45篇中国环境科学
  • 4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2篇测绘通报
  • 39篇地理学报
  • 37篇经济地理
  • 34篇地理与地理信...
  • 32篇国土资源遥感
  • 29篇地域研究与开...
  • 29篇地理科学

年份

  • 7篇2024
  • 144篇2023
  • 158篇2022
  • 159篇2021
  • 161篇2020
  • 201篇2019
  • 182篇2018
  • 205篇2017
  • 270篇2016
  • 209篇2015
  • 261篇2014
  • 261篇2013
  • 232篇2012
  • 223篇2011
  • 259篇2010
  • 339篇2009
  • 251篇2008
  • 184篇2007
  • 164篇2006
  • 118篇2005
4,4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水资源格局变化下的湿地植物生态系统退化特征
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对于生态多样性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区域洪水过程调蓄,水环境功能发挥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三江平原洪河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元技术和方法,对湿地植物生态系统景观格局...
周德民宫辉力李小娟
关键词:湿地水资源栖息地
文献传递
国土资源数据仓库ETL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数据仓库技术是国土资源行业信息化和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中重要的技术手段,而ETL过程则是构建数据仓库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国土资源数据特性的基础上,采用了可视化ETL工具、GIS桌面工具和SQL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对国土资源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ETL方法分别进行了探讨。
秦宇陈煜欣孙宇陈鹏
关键词:ETL数据仓库国土资源空间数据
不同土壤类型中外源汞对白符跳(Folsomia candida)的毒性被引量:3
2014年
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跳虫毒性测试方法ISO11267,分析了汞(Hg)在我国9种典型土壤中对白符跳(Folsomia candida)的急性毒性及繁殖毒性.发现Hg在不同类型土壤中对白符跳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变化为(0.92 ~ 1.94)mg· kg-1,而对白符跳繁殖产生影响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变化范围为(0.98 ~ 2.43) mg· kg-1,产生10%影响的浓度(EC10)变化范围为(0.29~1.40) mg·kg-1.将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pH、OM、CEC)与Hg对白符跳的EC50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发现土壤CEC与EC50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624,p<0.01),随着土壤CEC的增大,Hg的EC50值也趋于升高.因此,土壤CEC可能是导致不同类型土壤中汞对白符跳毒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基于我国土壤类型的生态筛选值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董继鑫王晓燕郑袁明刘玉荣
关键词:中国土壤急性毒性
滇西北宾川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及其活动构造体系被引量:30
2015年
通过卫星遥感解译和地表调查,对滇西北宾川地区活动断层进行了相对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对该区活动构造体系提出了新认识。研究表明,该区发育以北东向正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的活动断裂,并构成了典型的张扭性帚状构造,控制了宾川地区构造地貌的发育。该活动构造体系的主干活动断裂是近南北向程海—宾川断裂向南至宾川处分解后形成的2条分支断层,即近南北向以正断性质为主兼具左旋的宾川断裂(F1)和北东向左旋走滑的上沧—鱼棚断裂(F2)。宾川地区活动构造体系是在区域近东西向伸展和微地块顺时旋转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反映了滇西北裂陷带在青藏高原整体瞬时旋转背景下的左旋拉分运动模式。同时,对宾川地区活动构造体系的研究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该区未来的强震危险性,对于其中主干断裂(F1、F2)的大震危险性应给予更多关注。
罗睿洁吴中海黄小龙黄小巾周春景田婷婷
关键词:构造地貌地震
RS和GIS在旅游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6年
随着遥感(R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其在旅游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提出了传统旅游资源调杳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旅游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利用遥感影像获取旅游资源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旅游资源调查数据进行管理;以及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旅游资源分析与制图,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张洁张晶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旅游资源
可视化类库VTK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7年
采用VC++6.0作为开发平台,引入三维可视化类库VTK,实现了散乱数据和体数据的建模.通过数据压缩、平面分割来减少数据量,分别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如Delaunay三角化建模、轮廓线建模、MarchingCubes建模,实现了三维数据的建模.
杨丽萍张爱武
关键词:散乱数据三角化轮廓线MARCHINGCUBES
车载激光与单目线阵相机的数据融合被引量:6
2010年
数据融合的目的是建立激光点与图像像点之间的映射关系.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标定法、数字微分纠正、多项式纠正和直接线性变换方法等.本文针对车载三维信息采集系统的特点,以及上述方法在车载系统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了车载系统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利用线阵图像的构像方程求取最佳扫描行实现空间同步,进而完成数据融合.最后,利用铁路两侧采集的数据对融合方法进行验证.
杨勇钟若飞康永伟秦涛
关键词:数据融合
一种基于欧拉角序列变换的影像外方位元素解算方法被引量:2
2012年
IMU/DGPS组合导航定位可以获取传感器精确姿态位置数据,在低空遥感监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但是POS系统并不能直接输出影像的外方位元素,需要经过多次转换才能用于影像校正。针对不同POS系统输出航偏、俯仰、横滚角的轴序的不同,详细推导POS数据依据欧拉角序列进行余弦变换求解影像外方位元素的一般过程,并对ω-ψ-κ和Yaw-Pitch-Roll欧拉角序列作重要说明,且以NovAtel SPAN-CPT接收机为例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
王书民张爱武胡少兴孟宪刚杨凌波
关键词:外方位元素
京津冀文化遗产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以文物保护单位为例被引量:30
2020年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文化经济活动的重要表征,展示了区域交流合作的历史脉络。文章以京津冀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法,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对京津冀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京津冀文物保护单位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分布状况;②不同历史时期,京津冀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密度特征明显不同,随着时间由太行山东麓和燕山南麓的山前地带向北京、天津迁移;③在地形地貌、河流、交通、社会政治及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下,京津冀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分布在0~200 m的平原地带,且在0.5°~2°微斜坡和2°~5°缓斜坡的坡度上分布最多,具有明显的向阳性,主要沿河流以及交通路网分布。最后,文章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岳菊戴湘毅
关键词:京津冀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地形地貌交通路网
基于GF-2影像的大运河及河长制治理成效评价被引量:3
2021年
基于遥感技术提出利用植被绿化面积、水体面积和景观格局等因素的时空变化对比评价方法,通过对高分遥感影像数据校正、融合、镶嵌和解译,计算植被指数、水体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客观反映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时空变化情况,并且成本低,时效性强。基于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北京段的试验表明:研究区内2015—2017年植被绿化面积减少,水体面积增加;2017—2019年植被绿化面积骤增,水体面积增加。从总体上看,植被绿化面积和水体面积均呈扩张趋势,景观格局趋于均匀化、规则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河长制推行下,大运河治理颇有成效,依此作为督察评估河长工作成效的数据支撑和依据,可量化,更具有客观性,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张丽伟周丙锋田金炎李松旺杨澄沈楠驰
关键词:大运河河长制遥感影像景观格局指数
共4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