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2,853 被引量:8,144H指数:28
相关作者:李荣德曲迎东袁晓光陈立佳于宝义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33篇期刊文章
  • 49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3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2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6篇化学工程
  • 71篇冶金工程
  • 63篇理学
  • 60篇机械工程
  • 5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0篇文化科学
  • 33篇电气工程
  • 21篇电子电信
  • 16篇经济管理
  • 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航空宇航科学...
  • 9篇矿业工程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建筑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99篇合金
  • 293篇力学性能
  • 293篇力学性
  • 267篇显微组织
  • 262篇镁合金
  • 154篇铝合金
  • 151篇镍基
  • 145篇基合金
  • 139篇堆焊
  • 129篇合金组织
  • 127篇时效
  • 125篇蠕变
  • 123篇金属
  • 117篇等离子
  • 112篇喷涂
  • 104篇AL
  • 102篇数值模拟
  • 102篇涂层
  • 100篇高温合金
  • 99篇凝固

机构

  • 2,832篇沈阳工业大学
  • 197篇中国科学院金...
  • 143篇东北大学
  • 88篇辽宁工程技术...
  • 50篇沈阳理工大学
  • 43篇沈阳鼓风机(...
  • 40篇沈阳铸造研究...
  • 40篇沈阳化工大学
  • 34篇中航工业北京...
  • 25篇哈尔滨工业大...
  • 18篇东莞理工学院
  • 17篇中航工业沈阳...
  • 17篇广东省科学院...
  • 17篇鞍山煜宸科技...
  • 15篇辽宁大学
  • 15篇沈阳大学
  • 15篇沈阳铸锻工业...
  • 15篇广东省材料与...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辽宁石油化工...

作者

  • 281篇李荣德
  • 210篇袁晓光
  • 205篇刘正
  • 199篇陈立佳
  • 186篇刘政军
  • 161篇田素贵
  • 135篇苏允海
  • 130篇毛萍莉
  • 126篇于宝义
  • 124篇邱克强
  • 120篇李润霞
  • 117篇曲迎东
  • 115篇黄宏军
  • 113篇李德元
  • 104篇李英民
  • 83篇王峰
  • 80篇任英磊
  • 77篇常云龙
  • 68篇张松
  • 65篇白彦华

传媒

  • 611篇沈阳工业大学...
  • 236篇铸造
  • 126篇热加工工艺
  • 100篇特种铸造及有...
  • 90篇焊接学报
  • 73篇中国有色金属...
  • 66篇焊接技术
  • 55篇金属学报
  • 55篇材料热处理学...
  • 37篇材料研究学报
  • 35篇材料工程
  • 33篇金属热处理
  • 30篇表面技术
  • 27篇材料保护
  • 27篇铸造技术
  • 23篇材料导报
  • 20篇现代焊接
  • 17篇电焊机
  • 17篇功能材料
  • 16篇航空材料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89篇2023
  • 90篇2022
  • 75篇2021
  • 79篇2020
  • 93篇2019
  • 124篇2018
  • 124篇2017
  • 123篇2016
  • 157篇2015
  • 140篇2014
  • 133篇2013
  • 151篇2012
  • 183篇2011
  • 166篇2010
  • 178篇2009
  • 136篇2008
  • 159篇2007
  • 108篇2006
  • 104篇2005
2,8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005A复杂截面铝合金车体型材挤压过程数值模拟与组织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以复杂截面的6005A铝合金车体挤压型材为研究对象,利用Hyperxtrude有限元软件对挤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挤压变形过程中的温度场、速度场及形变场分布。在75 MN挤压机上对铝合金型材进行挤压成形,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观察和硬度实验,研究了挤压过程中铝合金型材的组织及性能的变化,并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挤压型材尺寸比较复杂,同一截面上温度、速度和变形量的分布差别较大,对应温度高、速度快及形变量大的部位,其组织细小且第二相数量较多,硬度高;由于型材挤压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热效应,导致型材尾部的温度高于型材头部的温度,且型材尾部组织更加均匀,第二相分布更弥散,硬度值更高。
张国家王越刘正王峰毛萍莉王志周野
关键词:铝合金型材数值模拟
涡轮套失效分析
2006年
某涡轮套使用3个月后发生开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失效涡轮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中存在的夹杂物,在应力作用下,成为疲劳裂纹源并不断扩展,最后导致涡轮套发生开裂。
郭全英孙家仲
镁合金表面冷喷涂铝合金的界面扩散行为被引量:17
2007年
采用冷喷涂技术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快凝Al-12Si-3Fe-3Mn-2Ni合金粉末涂层,观察了涂层与基体合金界面形态,试验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涂层与基体之间相互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冷喷涂技术制备的快凝Al-12Si-3Fe-3Mn-2Ni合金粉末涂层,经热处理后涂层更加致密、均匀,涂层中的Al元素和基体中的Mg元素均发生互扩散;基体中的Mg元素向涂层方向的扩散量要大于涂层中的Al元素向基体方向的扩散量;随着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基体和涂层之间的Mg,Al元素扩散程度均提高;但是当温度提高到300℃,时间延长到3h后,其扩散层变化微小。涂层和基体合金中的其它元素扩散量较少。
袁晓光刘彦学王怡嵩黄宏军
关键词:镁合金冷喷涂扩散
V元素对Al-4.4Cu-1.5Mg-0.15Zr合金热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Al-Cu合金结晶范围宽,树枝晶发达,热裂倾向严重。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V元素,研究了Al-4.4Cu-1.5Mg-0.15Zr-x V(x=0、0.05、0.1、0.15、0.2、0.25)合金热裂倾向及组织特征。结果显示,未添加V元素时,合金晶粒形态主要是粗大树枝晶;随着V元素加入,合金的晶粒逐渐变得细小;当V元素添加量为0.2%时,合金组织变得均匀,晶粒呈近等轴晶形态;继续添加V元素合金组织出现粗化现象。对于Al-4.4Cu-1.5Mg-0.15Zr-xV合金,其热裂敏感系数HSC与合金晶粒尺寸变化规律一致。未添加V元素时,晶间低熔点相数量少,不能形成足够多的液膜,合金的热裂倾向最高,热裂敏感系数为1.64;当V元素加入量为0.2%时,合金晶粒间的低熔点相明显增多,在晶间形成大量液膜,合金的热裂倾向最低,热裂敏感系数为1.05。对于Al-4.4Cu-1.5Mg-0.15Zr-xV合金的热裂抗性,最优的V元素加入量为0.2%。添加V元素对合金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细化晶粒;二是促进晶间低熔点相形成,形成液膜,提高合金抗热裂性。
陶承闯黄宏军袁晓光左晓姣
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与热加工窗口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铜模喷铸法制备了Mg_(68)Zn_(28)Ca_4、Cu_(47)Ti_(34)Zr_(11)Ni_8和Zr_(60)Nb_5Cu_(20)Fe_5Al_(10) 3种非晶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差热分析仪(DSC)研究了非晶合金的热加工稳定性,并建立了三维热加工窗口。结果表明,Mg68Zn28Ca4的过冷液相区没有明显随着加热速率的增大向高温区移动,Cu_(47)Ti_(34)Zr_(11)Ni_8和Zr_(60)Nb_5Cu_(20)Fe_5Al_(10)非晶合金的过冷液相区随着加热速率的增大向高温区移动。用Kissinger方法计算出3种非晶的晶化激活能分别为177.26,288.98和288.75kJ/mol。根据建立的三维热加工窗口中可以直接制定非晶合金的加工工艺,确定加工温度及最大加热时间。
尤俊华马理邱克强曲迎东李荣德
关键词:非晶合金晶化激活能
退火温度对金属催化四面体非晶碳转变为石墨烯过程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设计了金属催化剂Ni/四面体非晶碳(ta-C)/基底三层结构,使用磁过滤阴极真空电弧设备制备了ta-C薄膜,用电子束蒸镀技术制备Ni薄膜,并对其进行快速热处理调控非晶碳转变石墨烯的过程,重点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石墨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态的ta-C和Ni层均表面平整、均匀致密,其中Ni薄膜呈(111)晶面择优取向生长,为石墨烯的高质量生长提供了条件。同时,退火温度显著影响了非晶碳的石墨烯转变,当退火温度高于400℃时Ni表面能生成多层石墨烯,在500℃保温15 min可制备出质量较高的多层石墨烯。
刘盼盼李汉超杨林郭婷柯培玲汪爱英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四面体非晶碳
纵向磁场作用下MIG焊熔滴过渡过程的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以外加间歇交变纵向磁场MIG焊接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像技术拍摄熔滴形成、长大及脱离的过程,观测并分析外加纵向磁场和不加纵向磁场时熔滴过渡的特点.结果表明,外加间歇交变纵向磁场的熔滴在过渡过程中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形态由不加磁场时的球形变为扁长的椭球形,偏离焊丝轴线下落,并且熔滴自身发生旋转.在磁场频率相同的情况下,激磁电流较小时熔滴过渡所需时间在4.5—6ms范围,激磁电流较大时熔滴过渡所需时间在5~15ms范围内,可知激磁电流对熔滴过渡影响较大.
常云龙李多李大用邵礼光
关键词:纵向磁场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熔滴过渡
磁控TIG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7
2019年
介绍了TIG焊接施加外来磁场的主要分类、工作原理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归纳了该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刘晓光关子奇张洪旭常云龙
关键词:TIG焊磁场电弧形态
大型隔膜泵进料阀箱紧固导管三维流固耦合分析
2021年
基于流体-结构分析软件ADINA中的流固耦合分析(FSI)模块,对SGMB300/4进料阀箱进行三维流固耦合分析,以对比在相同工况两流道和四流道不同结构紧固导管结构的进料阀箱的流场特性,为大型隔膜泵液力端过流部件的设计和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同时也为ADINA软件的使用提供了实际工程案例的解决方案。
齐东杰李文明陈扬张恩龙
关键词:流固耦合ADINA
原位自生20%TiC/Fe和20%(TiW)C/Fe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9
2004年
用原位自生法制备了20%TiC/Fe复合材料,并以W替代部分Ti制备了两种20%(TiW)C/Fe复合材料,研究了它们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在20%TiC/Fe和20%(Ti0.8W0.2)C/Fe复合材料中,TiC和(TiW)C分别是两种材料中唯一的第二相,它们呈枝晶、方块和条形等多种形态。在20%TiC/Fe中,由于TiC与铁熔体的密度相差较大,出现了第二相的分布不均现象。在20%(Ti0.7W0.3)C/Fe复合材料中,(TiW)C相是唯一的第二相,它呈细小等轴粒状和条状两种形态,均匀分布于基体中,它的硬度与耐磨性明显好于前两种复合材料。
任英磊付立铭邱克强姜文辉
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原位反应显微组织
共28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