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1,090 被引量:2,910H指数:16
相关作者:李智超张勇时海芳刘敬福任鑫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科技学院冶金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91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5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1篇化学工程
  • 62篇电气工程
  • 53篇理学
  • 47篇文化科学
  • 30篇矿业工程
  • 25篇建筑科学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冶金工程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机械工程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52篇合金
  • 105篇耐磨
  • 103篇耐磨性
  • 88篇涂层
  • 76篇复合材料
  • 76篇复合材
  • 71篇耐蚀
  • 67篇耐蚀性
  • 61篇力学性能
  • 61篇力学性
  • 60篇显微组织
  • 59篇电池
  • 59篇陶瓷涂层
  • 58篇陶瓷
  • 55篇改性
  • 52篇离子
  • 48篇熔覆
  • 47篇氩弧
  • 45篇镁合金
  • 42篇电化学

机构

  • 1,032篇辽宁工程技术...
  • 64篇沈阳工业大学
  • 30篇辽宁科技学院
  • 17篇北京科技大学
  • 16篇大连理工大学
  • 16篇沈阳化工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力...
  • 9篇东北大学
  • 9篇哈尔滨工业大...
  • 9篇东北师范大学
  • 9篇烟台南山学院
  • 7篇沈阳理工大学
  • 7篇徐州工程学院
  • 6篇钢铁研究总院
  • 5篇天津师范大学
  • 5篇辽宁机电职业...
  • 5篇北方重工沈阳...
  • 4篇中国科学院过...
  • 4篇中国科学院金...
  • 4篇营口理工学院

作者

  • 131篇杨绍斌
  • 131篇马壮
  • 106篇李智超
  • 78篇李刚
  • 71篇沈丁
  • 69篇刘敬福
  • 68篇时海芳
  • 61篇董伟
  • 58篇董世知
  • 50篇任鑫
  • 43篇孙跃军
  • 35篇杨建林
  • 35篇高志玉
  • 35篇洪晓东
  • 33篇张勇
  • 30篇綦秀玲
  • 27篇薛维华
  • 24篇孙方红
  • 22篇李思南
  • 22篇迟长志

传媒

  • 165篇热加工工艺
  • 76篇金属热处理
  • 57篇兵器材料科学...
  • 47篇材料保护
  • 35篇材料导报
  • 33篇硅酸盐通报
  • 28篇机械工程材料
  • 26篇辽宁工程技术...
  • 25篇特种铸造及有...
  • 2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0篇表面技术
  • 19篇材料热处理学...
  • 18篇硅酸盐学报
  • 18篇非金属矿
  • 16篇中国有色金属...
  • 16篇塑料制造
  • 13篇铸造
  • 12篇电镀与涂饰
  • 11篇功能材料
  • 11篇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

  • 31篇2023
  • 37篇2022
  • 28篇2021
  • 34篇2020
  • 50篇2019
  • 54篇2018
  • 46篇2017
  • 67篇2016
  • 74篇2015
  • 99篇2014
  • 104篇2013
  • 134篇2012
  • 98篇2011
  • 82篇2010
  • 67篇2009
  • 1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0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一性原理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综述了第一性原理在计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的基本方法和应用,以及第一性原理在计算材料学方面的优势;重点介绍了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所取得的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负极材料的体系能量、质量比容量、平均嵌锂电位、嵌锂形成能、体积变化等物理性质以及由它们扩展出的各种电化学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微观角度上阐述了电极材料的电子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指出了此研究领域的欠缺之处以及在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杨绍斌李犇唐树伟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
自制涂剂在65Mn激光表面淬火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大多数金属对CO_2激光都有很高的反射率,故在激光热处理前,必须对零部件进行表面涂覆激光增吸收涂剂,以提高对CO_2激光的吸收能力。选取65Mn作为表面淬火基材,表面刷涂SiO_2、Al_2O_3混合型涂剂进行激光表面淬火。测量淬火前后水温变化、硬化区截面面积大小间接表征吸收率的大小,通过对表面硬化带的硬度、耐磨性测试,得到不同涂剂在表面淬火中的应用效果,并与市场购买涂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样激光淬火后引起的水温变化可结合截面硬化区面积一同表征涂剂对激光的吸收性,A、B两种SiO_2、Al_2O_3混合型涂剂的激光吸收性优于市购涂剂,且Al_2O_3含量高的B涂剂激光吸收性及淬火应用效果优于A涂剂,刷涂B涂剂的6#试样水温变化最大为22.8℃,截面硬化区面积最大为5.907mm^2,磨损率最低为20.9 mg,3~#试样硬化带平均硬度最大为64.5HRC。
王智明李刚秦硕安亚君许新颖高鹏
关键词:激光表面淬火AL2O3SIO2
热处理对AlSi7.5Cu2Mg0.2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对新配制的AlSi7.5Cu2Mg0.2合金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了固溶温度、固溶时间、时效温度及时效时间对合金的硬度、冲击韧度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温度和时效温度对合金的硬度和冲击韧度影响较大,而固溶时间和时效时间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较小。这种新成分合金经适当热处理后,硬度最高达128.4 HB,冲击韧度最高达33.8J/cm2,综合性能比现有牌号的铸造亚共晶铝硅合金都要好。
胡文全闵铜唐明忠
关键词:显微组织布氏硬度冲击韧度
蒙脱土/环氧树脂杂化胶粘涂层耐蚀性能研究
2012年
研究了熔体插层技术制备蒙脱土/环氧树脂杂化胶粘涂层的耐蚀性能。通过XR D分析,有机化蒙脱土可与环氧树脂获得纳米层度的杂化涂层。经过拉伸剪切实验测定,有机化蒙脱土含量影响蒙脱土/环氧树脂杂化胶粘涂层的拉伸剪切强度。通过比较,当胶粘涂层中有机化蒙脱土含量达到7%时,涂层的拉伸剪切强度最高,同时较常规复合材料胶粘涂层具有更高的拉伸剪切强度和耐蚀性能。
刘云婷
关键词:有机蒙脱土熔体插层拉伸剪切强度
液压支柱表面镍基自熔合金TIG修复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为提高液压支柱在复杂工况下的工作寿命,以水玻璃为黏结剂在液压支柱基体27SiMn上涂覆镍基自熔合金粉末,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进行熔修。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熔覆层表面和横截面的组织,进行熔敷金属的硬度、耐磨性实验,测试了基体与熔覆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熔覆金属的显微组织和力学特性随着熔覆电流的变化而改变,耐磨性在熔覆电流为70 A时为最优,熔覆层较基体的耐蚀性有显著提高。
张勇姜海峰代显富安婷婷
关键词:镍基自熔合金TIG耐磨性液压支柱
羟基化平板孔中水合钠离子去溶剂化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2022年
本实验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水合钠离子([Na(H_(2)O)]^(+))在羟基化平板孔中的去溶剂化行为及去溶剂化后的离子与羟基化平板孔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子性质。结果表明,[Na(H_(2)O)]^(+)在羟基化的平板孔中发生完全去溶剂化及部分去溶剂化的孔径尺寸均增大,其中,完全去溶剂化的孔径尺寸为4.6A,部分去溶剂化的孔径尺寸范围为4.6~4.8A。发生去溶剂化后的孔径尺寸增大后,在孔内所容纳的去溶剂化离子越多,超级电容器的电容量也会越大。对[Na(H_(2)O)]^(+)在羟基化平板孔及平板孔中的扩散性能进行计算,发现羟基的存在并没有阻碍[Na(H_(2)O)]^(+)的扩散。对去溶剂化后的Na^(+)嵌入羟基化平板孔后结构的态密度(DOS)、电子局域化函数(ELF)及电荷差分密度分析表明,去溶剂化后的Na^(+)主要与羟基化平板孔内羟基的氧原子作用而不是与平板孔基面内的碳原子作用。
杨绍斌刘雪丽张旭张旭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计算
回火温度对65Mn钢组织及扭转强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65Mn钢组织及扭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回火时65Mn钢能获得较高的抗扭强度,且抗扭强度随回火温度上升而越来越小;综合比较,380℃回火时65Mn钢能获得优良的扭转性能。
徐磊台立民迟长志
关键词:65MN钢回火
基于2种典型固废制备托贝莫来石及其对Cd^(2+)的吸附性能
2023年
以2种典型固体废弃物粉煤灰提铝酸渣和造纸白泥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托贝莫来石,并用于吸附Cd^(2+)实验。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同步热分析仪等表征手段,阐明了托贝莫来石形成机理以及对Cd^(2+)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当Ca/Si摩尔比为0.8、水热时间6 h、温度180℃、NaOH加入量为2.5%~5.0%时可制备出比表面积80.956 m^(2)/g、总孔容为0.218 cm^(3)/g、孔径为1.21 nm、相对结晶度为97%、以短纤维为主,且在650℃以下具有较好热稳定性的托贝莫来石,其形成过程可分为4个步骤:造纸白泥中氧化钙转变成氢氧化钙和粉煤灰提铝酸渣非晶态二氧化硅转变成硅酸钠,氢氧化钙与硅酸钠溶液形成的凝胶块体材料,托贝莫来石晶须形成,晶须逐渐剥落并不断劈裂并长大形成托贝莫来石纤维状材料。将制备的托贝莫来石吸附Cd^(2+),结果表明:当托贝莫来石添加量为2.5 g/L、含Cd^(2+)废水pH=3、Cd^(2+)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托贝莫来石对Cd^(2+)去除率达99.99%;托贝莫来石吸附Cd^(2+)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模型,由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联合控制,以化学吸附为主,是单层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粉煤灰提铝酸渣和造纸白泥制备的托贝莫来石对Cd^(2+)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实现了2种不同行业典型固废资源的协同综合利用,为处理含Cd^(2+)等重金属离子废水提供一种潜在方法。
叶鸣雨邹晶晶陈大野宋永红孙一平郭春彬
关键词:造纸白泥托贝莫来石
特厚板厚度方向形变传递规律的仿真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基于Gleeble热压缩试验、有限元方法对一种HSLA钢特厚板轧制过程中厚度方向变形向心部传递的规律进行了仿真研究。首次从有限元角度定量揭示出特厚板生产中高温、低速、大压下量的轧制规范机理。仿真所用材料本构模型由Gleeble试验数据结合Arrhenius方程所构建,研究了轧制速度、压下量、轧制温度以及板坯厚度对特厚板厚度方向应变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轧制速度小于1 m/s时(平均应变速率小于0.33 s-1),有利于变形向钢板心部传递,削弱截面效应;压下量越大,钢板等效应变越大,且厚度方向最大等效应变出现的位置向心部偏移;轧制温度对等效应变的分布影响不显著,但是高温轧制有利于减小轧机负荷;板坯越厚,变形分布不均匀性越显著。当板坯厚度为500 mm时,截面的最大、最小等效应变差达到0.2。生产中,在设备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特厚板的轧制采用高温、低速、大压下量规范。
高志玉樊献金窦春岳张旭潘涛
关键词:特厚板本构模型有限元等效应变
初始晶化相在Zr基非晶成分设计中的应用
2010年
以非晶合金的初始晶化相(fcc-Zr2Ni)作为Zr基非晶成分设计出发点,由于Zr2Ni相仍然保留着非晶团簇或准晶中的二十面体结构特征,其团蔟结构存在结构遗传。因此,基于团簇理论进行Zr-Al-Ni、Zr-A1-Ni-Cu、Zr-A1-Ni-Cu-Nb多元Zr基非晶成分设计。此外,为了满足Zr基非晶不同领域的应用,可用不同原子取代Zr2Ni模型中的Zr或Ni原子,一旦原子与被取代原子的局域态密度相似度高,就有替代该原子的可能性,然后利用递归法判断该元素的非晶形成能力,最终通过实验验证所设计的成分是否满足性能要求。
李刚刘丽侯俊英
关键词:ZR基非晶
共10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