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作品数:1,645 被引量:11,854H指数:48
相关作者:顾骏刘玉照张文宏肖瑛张海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47篇期刊文章
  • 7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82篇经济管理
  • 583篇社会学
  • 376篇政治法律
  • 214篇文化科学
  • 70篇历史地理
  • 60篇哲学宗教
  • 32篇医药卫生
  • 20篇艺术
  • 18篇文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语言文字
  • 5篇建筑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军事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12篇社会
  • 115篇社会学
  • 76篇文化
  • 63篇教育
  • 61篇政府
  • 57篇阶层
  • 55篇城市
  • 49篇社会工作
  • 48篇政治
  • 44篇主义
  • 43篇家庭
  • 42篇资本
  • 38篇社会组织
  • 36篇实证
  • 33篇社会治理
  • 28篇社会网
  • 27篇人类学
  • 27篇社会网络
  • 27篇实证研究
  • 25篇学术

机构

  • 1,523篇上海大学
  • 17篇北京大学
  • 16篇复旦大学
  • 14篇华东师范大学
  • 14篇中国社会科学...
  • 13篇上海社会科学...
  • 12篇清华大学
  • 11篇上海工程技术...
  • 10篇南京大学
  • 10篇上海政法学院
  • 9篇吉林大学
  • 9篇上海财经大学
  • 9篇中国人民大学
  • 8篇中山大学
  • 8篇中国社会科学...
  • 7篇华东政法大学
  • 7篇华东理工大学
  • 7篇南华大学
  • 7篇上海行政学院
  • 6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106篇邓伟志
  • 44篇顾骏
  • 42篇张文宏
  • 37篇张敦福
  • 35篇肖瑛
  • 32篇张海东
  • 26篇仇立平
  • 26篇马丹丹
  • 25篇范明林
  • 22篇刘玉照
  • 22篇金桥
  • 19篇张佩国
  • 18篇陆小聪
  • 18篇黄晓春
  • 16篇孙秀林
  • 15篇彭善民
  • 15篇梁波
  • 15篇耿敬
  • 13篇陈志勤
  • 10篇沈关宝

传媒

  • 91篇社会
  • 57篇美与时代(城...
  • 42篇都市社会工作...
  • 40篇社会学研究
  • 37篇探索与争鸣
  • 30篇中国青年研究
  • 25篇社会发展研究
  • 24篇人民论坛
  • 24篇社会科学文摘
  • 21篇社会科学
  • 17篇江海学刊
  • 17篇当代青年研究
  • 16篇中国社会科学...
  • 13篇美与时代(美...
  • 12篇前沿
  • 12篇社会学评论
  • 12篇民间文化论坛
  • 12篇社会建设
  • 11篇社会学
  • 10篇华东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50篇2023
  • 54篇2022
  • 52篇2021
  • 66篇2020
  • 112篇2019
  • 111篇2018
  • 104篇2017
  • 80篇2016
  • 84篇2015
  • 80篇2014
  • 63篇2013
  • 57篇2012
  • 53篇2011
  • 81篇2010
  • 92篇2009
  • 69篇2008
  • 72篇2007
  • 64篇2006
  • 59篇2005
1,6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变迁中的建构被引量:7
2012年
本文运用制度变迁和社会政策转型理论建构了社会工作制度变迁的模型,并指出社会工作制度正由剩余式向普惠式转移,从应对性服务向预防性工作转变。我国社会工作制度的建构应当对社会变迁做出反应:现阶段需要遵循社会工作制度模式变迁的方向,将社会工作制度的建构理念聚焦到社会保护这个核心之上,将社会工作的服务人群扩大到全体公民。同时,在策略上整合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的效应,强调专业性社会工作制度的构建和嵌入。
葛道顺
关键词:社会变迁
21世纪宗教对话的可能性与基础
2015年
信息技术和全球化使得不同宗教文化越来越频繁地遭遇,良好的沟通对话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宗教引发的社会隔阂和冲突。如果突破宗教典籍的字面含义,深入理解人类的宗教心理,那么宗教对话就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进一步了解到宗教具有相同的追求目标、相同的宇宙本体论、相同的后世生命观、相同的实践方法论和相同的道德准则,宗教间的对话就完全成为可能。文章认为宗教对话可以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提升各自宗教的品质,从而在21世纪发展出综合性、包容性的新的宗教文化形态。
杨春华
关键词:宗教宗教冲突宗教对话
足球文化与文化建构——“体育和社会”对话之六被引量:10
2006年
主要从文化的角度,试图对我国足球职业化过程中所透析出的各种现象及其问题给予一个解释的思路。其中涉及了对于足球文化的界定;关于职业足球与专业足球的分界;足球与文化传统以及足球文化的培育等问题。
陆小聪刘宏森
关键词:足球文化
关注儿童安全
2006年
孩子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一。多年来,孩子在教育上的机会不平等、规则不平等,正在成为上下之间、贫富之间的大疙瘩。解决孩子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邓伟志
关键词:儿童安全社会矛盾受教育机会和谐社会
性别收入差异再探——基于2010年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被引量:4
2020年
基于2010年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本文从人力资本及家务劳动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男女收入差异进行了剖析。OLS回归结果显示,控制了个体其他特征之后,女性的收入比男性低40%。相比人力资本,家务劳动对两性收入差异的解释力更大。分析进一步采用非条件化分位数回归和布林德—瓦哈卡反事实分解来检验不同收入分位下的性别收入差异。结果显示,调整了女性劳动参与的选择性偏误后,女性在收入低分位呈现优势,随收入分位增加,女性劣势越发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对于高收入群体,女性家务负担相较男性仍旧更高;婚姻、工作时间对女性的收入惩罚更大;女性在私企外企的收入回报相较男性更低。此外,相比男性,女性的教育年限和专业职业资格的收入回报随收入分位数的增加而变大。
贺光烨计迎春许苏琪
关键词:人力资本家务劳动
《小城镇 大问题》与当前的城镇化发展被引量:34
2014年
在当前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回顾总结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中国小城镇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费先生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和农工相辅的历史传统,提出乡村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路径选择,有三个特点:一是以"志在富民"为根本目标,探索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工业化进程;二是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探索优先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道路;三是以经济的体系化良性运行为核心,探索区域经济共同体合理布局的发展模式。
沈关宝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小城镇发展区域经济共同体
网络暴力的社会根源:社会失范与道德危机被引量:1
2014年
已有研究主要从网络传播、群体心理、民主政治、政策法规以及互联网技术本身去思考和研究网络暴力问题,而很少将这种社会现象放置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本文尝试从社会失范与道德危机两个方面对网络暴力的社会根源加以探讨,认为网络暴力虽发生在网上其根源在网下,伴随最近三十年快速社会转型的社会失范和道德危机是引发网络暴力的社会根源。
范国周张秀梅
关键词:网络暴力社会根源社会失范道德危机
中国社会质量研究的反思与研究进路被引量:3
2016年
社会质量研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衡量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问题。继西方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社会质量理论后,国内学者开始运用欧洲社会质量范式开展研究,引起了很多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应当说,我国社会质量研究在理论研究、方法论研究、实证研究与政策研究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还存在巨大的拓展空间。社会质量研究包含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多个层面,但归根结底,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形成可转化的社会政策上。毕竟,社会质量理论取向的初衷是通过有效的社会政策全面提高社会质量,这是社会质量研究的落脚点和归宿所在。
张海东
关键词:方法论实证研究
“和谐社会”浅说
2005年
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是“一鸟两翅”的关系,是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转变的重要体现。和谐社会是包容共生、结构合理、规范有序、运筹得当的社会。中国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社会均衡论等多种理论支撑,又是对国外理论的突破和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重要的是协调阶级、阶层关系、城乡关系,要建立社会指标体系。
邓伟志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运动研究——梯利的集体行动理论被引量:10
2007年
本文分析的重点在于将社会运动研究放置于历史社会学视域之下,对社会运动研究代表人物之一梯利有关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理论进行论述,并以其一部著作为个案,探讨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理路,从而回应社会运动研究过程中的内在理论关怀。
董国礼
关键词:历史社会学社会运动集体行动
共15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