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作品数:4,532 被引量:18,911H指数:43
相关作者:郭锐王立峰于海洋马雪松王庆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63篇期刊文章
  • 14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25篇政治法律
  • 784篇经济管理
  • 363篇文化科学
  • 283篇社会学
  • 140篇哲学宗教
  • 104篇历史地理
  • 4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篇军事
  • 19篇医药卫生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文学
  • 9篇天文地球
  • 5篇艺术
  • 4篇电子电信
  • 3篇建筑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主题

  • 661篇政治
  • 624篇政府
  • 317篇主义
  • 303篇行政
  • 268篇民主
  • 159篇社会
  • 141篇权力
  • 118篇外交
  • 118篇教育
  • 117篇公共
  • 115篇社会主义
  • 110篇逻辑
  • 102篇政治学
  • 101篇公共服务
  • 92篇公民
  • 89篇农村
  • 89篇文化
  • 88篇正义
  • 83篇政务
  • 79篇地方政府

机构

  • 4,207篇吉林大学
  • 30篇东北师范大学
  • 25篇北京大学
  • 22篇清华大学
  • 2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0篇黑龙江大学
  • 20篇首都经济贸易...
  • 19篇长春工业大学
  • 18篇对外经济贸易...
  • 18篇牡丹江师范学...
  • 17篇黑龙江省社会...
  • 16篇中国人民大学
  • 15篇上海大学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篇厦门大学
  • 12篇长春大学
  • 1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2篇吉林财经大学
  • 1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0篇中共吉林省委...

作者

  • 134篇郭锐
  • 125篇王立峰
  • 110篇麻宝斌
  • 93篇马雪松
  • 86篇孙德超
  • 86篇刘雪莲
  • 85篇张贤明
  • 79篇周光辉
  • 77篇张锐昕
  • 67篇张力伟
  • 65篇黄凤志
  • 63篇王郅强
  • 59篇王彩波
  • 56篇刘清才
  • 56篇颜德如
  • 56篇彭向刚
  • 55篇李靖
  • 53篇于海洋
  • 49篇文宏
  • 47篇肖晞

传媒

  • 163篇吉林大学社会...
  • 13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12篇东北亚论坛
  • 98篇行政与法
  • 87篇学习与探索
  • 80篇长白学刊
  • 70篇理论探讨
  • 66篇政治学研究
  • 63篇行政论坛
  • 48篇黑龙江社会科...
  • 48篇长春教育学院...
  • 45篇中国行政管理
  • 44篇改革与开放
  • 43篇人民论坛
  • 41篇电子政务
  • 36篇长春市委党校...
  • 32篇云南行政学院...
  • 32篇学术交流
  • 32篇探索
  • 32篇理论月刊

年份

  • 5篇2024
  • 142篇2023
  • 131篇2022
  • 149篇2021
  • 174篇2020
  • 197篇2019
  • 164篇2018
  • 183篇2017
  • 169篇2016
  • 181篇2015
  • 214篇2014
  • 273篇2013
  • 278篇2012
  • 246篇2011
  • 303篇2010
  • 173篇2009
  • 175篇2008
  • 181篇2007
  • 199篇2006
  • 150篇2005
4,5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政务微博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与问责指向研究——基于兖州公安微博的实证被引量:7
2014年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兖州公安微博发布对相关当事人行政拘留处罚不当进行道歉的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提取网民对该事件所评论的微博内容作为样本,从评论的时间跨度、地区分布、态度因素、议题焦点和问责指向五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分析掌握公共热点事件中政务微博的传播规律和问责指向,为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丁利
关键词:网络舆情问责
在国家和国际组织互动中重塑国家利益
2009年
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互动过程中都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博弈中获胜。国家加入国际组织,在主权上进行自主限制和让渡,是为了使国家利益最大化,使国家主权在共享中得到延伸。在全球化时代,国家要获得利益就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而国际组织是国家利益延伸和权力共享的机制和平台。国际组织的规则、制度和价值不只是限制国家行为,更重要的是改变国家利益的偏好。国际组织可以使"镶嵌"在国际社会结构中的国家重新塑造国家利益,通过提供游戏规则、信息、监督行为或是创造透明度来促成国家互动,在博弈中相互协调实现共赢。
张丽华
论中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被引量:10
2011年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服务学习"这一实践教学机制在中国高校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旨在通过此次研究,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服务学习"的进程及在我国初步发展的情况,提出完善和扩展我国"服务学习"的建议。
关尔佳熊紫珺
关键词:公共意识大学生
属地管理原则在基层党内问责中的滥用及其矫正被引量:3
2020年
属地管理原则在基层党内问责中的滥用及其矫正,是当前属地管理和党内问责交叉性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亟待深入研究。从“角色责任→因果责任→能力责任→课责责任”分析框架来看,属地管理原则的滥用主要体现在:有的基层党内问责主体在未厘清基层条块系统的角色责任、未判明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因果责任和能力责任的情况下,滥用属地管理原则草率认定问责对象。鉴于此,基层党内问责主体应当将厘清基层条块系统的角色责任作为适用属地管理原则的前提条件,将判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因果责任和能力责任作为适用属地管理原则的后续归责环节,以矫正滥用属地管理原则的行为。
吕永祥王立峰
关键词:属地管理原则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文化基础、战略取向与实践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基于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和平发展最初是邓小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的中国政府对'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中国的根本利益、国家性质、政治制度和基本国策决定了中国发展不可能走侵略扩张的道路,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发展现状以及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为中国的发展道路指引了方向——中国要在和平中发展。作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传统文化根源,'和'是中国文化的一贯之道,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生命之道。'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和'思想内涵中的三个重要层面。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自提出以来,在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架构,历经了初步确立与进一步明确与完善的过程。实践证明,作为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适应中国国情与时代特色的发展之路,为中国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肖晞
关键词:文化基础
中国与日本:同盟行为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由于同盟结构和文化因素不同而产生迥异的同盟行为。两个同盟都是由两个拥有各自主权但却彼此不平等的参与者组成,这样的同盟也是非对称和分层级的。这两个国家都很少有真正的同盟,从防务领域到政治经济领域,他们各自曾经拥有的同盟都承载着过于沉重的期望。
洛厄尔·迪特默程鹏翔张律
关键词:文化因素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在亚太起步
2014年
为打破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走向对抗的历史魔咒,中美双方就"构建中关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中美在亚太地区能否共处是构建中关新型大国关系能否实现的"试金石"。为突破中关在亚太地区的经济模式之争、安全理念之争、政治制度之争以及两国围绕地区热点问题的博弈,双方需要努力实现经济互补、安全互动、政治互尊并着力进行热点管控,通过在亚太地区的"试点",塑造在亚太地区构建中关新型大国关系的有效途径。
李晓霞
关键词:新型大国关系
记忆与权力:民族自省的政治逻辑--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抗战国家叙事的个案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民族自省有其内在的政治逻辑,需要集体记忆和国家权力的支持。集体记忆与权力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集体记忆维系和支撑权力,权力生产集体记忆。国家有内在动力来唤起社会,塑造和强化社会的集体记忆,提升民族的自我反省意识和能力。抗战是我国国家叙事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生产和塑造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呈现了抗战的暴力记忆、苦难记忆、反抗记忆和宽恕记忆,采用了图像叙事、文字叙事和数字叙事三种方式,以此来增强国家叙事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研究发现,抗战的国家叙事达到了唤起社会集体记忆和激励社会,为国家整合与国家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目的。
殷冬水
关键词:抗战国家叙事集体记忆权力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及其在东亚地区的推进特点被引量:8
2015年
随着自身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已经成长为国际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中国外交需要向"大国外交"转变,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和有着独特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中国的大国外交具有不同于西方传统大国主义、霸权主义的特点,已经体现出中国的特色和风格。东亚地区是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的重要区域,中国侧重于在经济领域强调"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表现出为地区发展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的意愿;在推动地区合作上,突破"霸权稳定"的机制创设逻辑,以"平等包容"的治理理念倡导地区合作机制建设;以"和合"文化传统为基础,强调以"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核心的地区秩序构想。
刘雪莲李晓霞
关键词:大国外交互利共赢命运共同体
面向未来的政策规范论
2005年
本文认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协商民主以及社群主义是三种面向未来规范政策的选择和分析的政策理念。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理念以权利论和效率论相区分;协商民主的政策理念注重商议过程和共识反思;社群主义的政策理念围绕自治和秩序提倡信念对话。
张亲培
关键词:协商民主社群主义
共4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