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文学院
- 作品数:64 被引量:38H指数:3
- 相关作者:黄得莲冯宽平马绍英舍秀存马凤兰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试论纪伯伦《组歌》的美学特征被引量:1
- 2010年
-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组歌》是一部深刻隽永的哲理散文诗。诗人通过"浪"、"雨"、"美"、"花"、"幸福"之口来吟唱,构筑了诗人心中爱与美的理想世界。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来解读这部作品的美学特征:形象之美、意蕴之美、表达之美、图画之美,从而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 李清
- 关键词:爱与美意蕴
- 青藏文化的广告设计价值及其应用分析
- 2017年
- 广告能够有效传递商品和企业形象等信息,其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广告中融入独特的民族文化,契合了广告设计的认知性、限制性和求异性三大特性,对提升广告的深层影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青藏文化以其特有的民族性、宗教性和多样性,深受人们注目和敬仰,是广告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的重要文化元素。
- 陈冉
- 关键词:广告设计
- 试论罗山方言中的“哈”与“哈儿”
- 2011年
- 现对罗山方言中的"哈"与"哈儿"的语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哈"常表示一种委婉、商榷的语气,"哈儿"常用来表示时间或动作的短暂,以希能揭示罗山方言独特的一角风貌。
- 刘琳
- 关键词:罗山方言
- 庶子贾环被引量:2
- 2016年
- 《红楼梦》中人物如过江之鲫,属于庶子贾环的镜头少得可怜,而且凡是有其影像的情节,他几乎都是反面角色。不难发现,无论是作品中的人物,亦或是作者和读者,都很难对贾环产生一丝喜爱。梳理作品中贾环的活动,他的劣迹劣行只能算是小阴谋小破坏。真正品行恶劣的如薛蟠者,却比贾环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爱。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贾环特殊的庶子身份。试图以庶子身份作为主线,串联起贾环的品貌和言行及其在整个家族中的地位,并以贾环为代表,分析庶子在中国传统家族生活中的地位和状态及背后隐含的文化背景原因。庶子作为社会上下阶层结合的产物,社会对他们"不纯正"血统的排斥,是由于人类对稳定社会形态的固守,而这可以追寻至人类早期群居的原始意义。
- 刘晓伟
- 关键词:《红楼梦》家族
- 试比较博尔赫斯《环形废墟》和色波《圆形日子》中的圆形结构
- 2016年
- 通过对拉美作家博尔赫斯和中国藏族作家色波《环形废墟》和《圆形日子》中圆形结构的比较,既总结出二者在圆形结构方面的相似性,同时又通过作家自身的文化因素和时代社会的因素概括二者在圆形结构的表现方式和媒介方面存在相异性。
- 张晓晓
- 语文课程改革要重视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
- 2009年
- 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是当前课程改革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语文课程通过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可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所必需具备的敏锐的感知力、独特的想象力、丰富的情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达到以美悟真,以美启智,以美冶情,以美扬善,形成成熟、健全人格之目的,提高语文课程的质量。
- 李子华
-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心理人格建构
- 弗洛伊德“梦的改装”理论视域下庄子“梦”的解析
- 2022年
- 在现实与自我追求的割裂之下,庄子沿袭了道家静观自然以悟道的传统,借助“梦”这一表现形式以实现对道的追求;在实践的过程中将“梦”进行改装,借助对“梦”的多角度书写,实现在精神层面的愿望的满足。庄子对梦的描写集中体现在清醒状态下精神活动的延续,并通过理性辨析和在俯仰之间的探讨体悟玄理,最终实现对“物我合一”“纯一之境”的自由境界的追求,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 李梦巍
- 关键词:弗洛伊德庄子
- 网络新词的社会心理和语言特征——从“偷菜”谈起被引量:1
- 2011年
- 网络新词语是在网络语言这一全新的社会方言中产生的,具有独特的产生背景、特点、形式。本文从"偷菜"这一网络新词语开始谈起,分析了网络新词产生并流行的社会心理和语言特征。
- 朱玮
- 关键词:网络新词语社会心理语言特征
- 汽车品牌策略与品牌要素的创意路径——以比亚迪汽车为例被引量:3
- 2011年
- 成功的品牌策略已成为众多知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因此,本文通过对比亚迪汽车品牌个案的分析,进一步探索打造我国汽车品牌的核心要素及实施路径,目的是要挖掘更多、更新颖、更有效的汽车品牌成功策划方式,使得我国的汽车品牌策略更具有核心竞争力。
- 王硕
- 关键词:汽车品牌创意
- 欧美发达国家学校治理:运行机制、内在逻辑及经验启示被引量:1
- 2023年
- 学校治理是学校的系统性变革,包含了学校管理方式与育人结构的价值追求,已成为各国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结合新公共治理理论,将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校治理运行机制划分为质量引领的市场机制、威权主导的行政机制以及专业驱动的教育机制三种,共同揭示了学校治理的内在逻辑:分权赋能、监督问责和以信任合作为核心的协同治理。对我国学校治理而言,需要从治理主体关系、权力配置、治理工具等方面入手,明晰治理主体间的权责关系,转变权力运行向度,在政府与市场之间保持适度张力,寻求集权与分权的有机结合,以自治与共治为治理工具,实现学校善治。
- 范勇何少芬
- 关键词:分权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