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作品数:1,304 被引量:4,112H指数:23
相关作者:于欣丁淑琴楚元奎王秀青杨华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38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71篇医药卫生
  • 59篇文化科学
  • 43篇生物学
  • 17篇农业科学
  • 8篇哲学宗教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理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73篇细胞
  • 104篇肿瘤
  • 100篇蛋白
  • 71篇腺癌
  • 69篇成像
  • 68篇基因
  • 65篇关节
  • 54篇术后
  • 53篇血管
  • 53篇小鼠
  • 51篇磁共振
  • 47篇乳腺
  • 46篇增殖
  • 46篇磁共振成像
  • 45篇凋亡
  • 44篇手术
  • 44篇教学
  • 39篇结核
  • 38篇免疫
  • 37篇乳腺癌

机构

  • 1,277篇宁夏医科大学
  • 131篇甘肃省人民医...
  • 67篇甘肃中医药大...
  • 56篇宁夏回族自治...
  • 2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3篇银川市第一人...
  • 2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6篇兰州大学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4篇兰州大学第二...
  • 12篇西安医学院
  • 10篇教育部
  • 9篇海南医学院
  • 8篇福建医科大学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上海市浦东新...
  • 7篇广东医科大学
  • 6篇空军军医大学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 5篇兰州医学院第...

作者

  • 50篇陈德胜
  • 33篇姜怡邓
  • 26篇陈志强
  • 24篇王晓东
  • 21篇徐广贤
  • 21篇牛宁奎
  • 19篇高知玲
  • 18篇陈勇
  • 18篇楚元奎
  • 16篇王芳
  • 16篇张慧萍
  • 16篇吴凯
  • 15篇王明磊
  • 15篇侯春丽
  • 14篇哈春芳
  • 14篇程萌旗
  • 14篇丁淑琴
  • 14篇施建党
  • 14篇杨宗强
  • 10篇周军利

传媒

  • 164篇宁夏医科大学...
  • 74篇宁夏医学杂志
  • 26篇中国组织工程...
  • 25篇中国医学影像...
  • 24篇细胞与分子免...
  • 21篇磁共振成像
  • 19篇中国病原生物...
  • 18篇实用医学杂志
  • 17篇中国医学影像...
  • 14篇医学综述
  • 13篇神经解剖学杂...
  • 10篇中华麻醉学杂...
  • 9篇中华医院感染...
  • 9篇卫生职业教育
  • 9篇中国生物工程...
  • 8篇中华肝胆外科...
  • 8篇中国医学计算...
  • 8篇中国矫形外科...
  • 8篇中国药理学通...
  • 8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15篇2024
  • 226篇2023
  • 188篇2022
  • 171篇2021
  • 128篇2020
  • 111篇2019
  • 95篇2018
  • 74篇2017
  • 81篇2016
  • 48篇2015
  • 31篇2014
  • 30篇2013
  • 27篇2012
  • 21篇2011
  • 14篇2010
  • 15篇2009
  • 2篇2008
1,3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成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及DISCO增强鉴别BI-RADS4类肿块良恶性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合成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基于笛卡尔采集的K空间共享三维容积快速动态成像(DISCO)增强扫描鉴别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病灶,术前乳腺合成MRI(采用MAGiC技术)、DWI及DISCO增强图像共诊断89个BI-RADS 4类肿块,包括63个恶性病变(恶性组)及26个良性病变(良性组);比较组间MAGiC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DISCO增强扫描病变形态学特征及时间-强度曲线(TIC)的差异。针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AGiC、DWI、DISCO增强参数及三者联合鉴别良恶性BI-RADS 4类肿块的效能。结果组间病变形态、内部强化特征及TIC、ADC、T2及R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MAGiC、DWI及增强DISCO建立模型。相关参数中,ADC鉴别BI-RADS 4类肿块的良恶性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845;而MAGIC+ADC+DISCO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08。结论合成MRI、DWI及增强DISCO对鉴别BI-RADS 4类肿块良恶性均有一定价值;三者联合诊断效能更佳。
宋美娜何花王志军孙杰宋江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弓形虫VEG株ROP16蛋白对THP-1细胞免疫调节及机制研究
2022年
为了探究弓形虫VEG株ROP16蛋白在THP-1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其免疫反应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本研究利用慢病毒构建过表达ROP16(overEep-ROP16)载体,空载体(overEep-NC)为对照,通过转染THP-1细胞构建稳转细胞株,对其荧光蛋白表达情况、ROP16在THP-1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进行检测;通过RT-PCR检测炎性因子IL-1β、IL-18、TNF-α、IL-10、IL-12 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blot方法检测炎性小体NLRP3、Caspase-1蛋白与信号通路蛋白STAT3、pTyr705-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构建的过表达ROP16重组慢病毒转染THP-1细胞后可观察到强绿色荧光,在THP-1细胞中rop16基因在mRNA与蛋白水平均成功表达且该蛋白定位于THP-1细胞核;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18、TNF-α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1),而IL-12 mRNA下调(P<0.01),抗炎细胞因子IL-10 mRNA上调(P<0.01),炎性小体NLRP3、Caspase-1蛋白与信号通路蛋白pTyr705-STAT3相对表达量上调(P<0.01),STAT3无显著变化(P>0.05)。上述结果表明,构建的过表达ROP16重组慢病毒稳转染至THP-1细胞内并表达蛋白,表达的蛋白定位于THP-1细胞核内,该蛋白能激活NLRP3炎性小体促发炎症的发生并通过磷酸化STAT3 Tyr705调控抗炎作用。
陈梅贾伟贾伟党甜甜潘亚菲苏雅静杨宁爱赵志军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THP-1细胞
肝癌血清标志物α-烯醇化酶在肝癌诊断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α-烯醇化酶(ENO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7年3月入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并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肝病患者163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组28例,肝硬化(LC)组31例,肝癌(HCC)组104例;另收集对照健康志愿者(NC)组18例。采集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ENO1水平,收集患者资料,并检测肝病相关指标,测定指标均用中位数表示,采用Mann-WhitneyU非参数检验进行资料间的差异分析;采用双变量斯皮尔曼相关性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ENO1、甲胎蛋白在肝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ENO1血清水平在CHB组、LC组、HCC组显著高于正常人群,HCC组ENO1血清水平高于CHB组(P=0.001)及LC组(P<0.01)。血清ENO1、甲胎蛋白在本组HCC诊断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界值75.96,P=0.0001)、0.800(界值27.02,P=0.0001),ENO1与AFP呈正相关(P=0.001),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检测效率(AUC=0.835)。血清ENO1在HCC肿瘤大小(AUC=0.663)、肿瘤是否转移(AUC=0.681)、TNM分期(I、II期比较,AUC=0.710)、Edmondson分级(AUC=0.685)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ENO1生存期显著降低(P<0.05)。结论ENO1能够成为一种新的早期肝癌及肝癌进展的候选诊断标志物。
雒夏魏雅琪海龙胡彦超赵志军马万龙马丽娜刘晓彦丁向春
关键词:甲胎蛋白血清肿瘤标志物
胰岛素休克的实验动物选择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该文探究了几种鱼的胰岛素休克现象。将实验鱼放入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水溶液中,待出现惊厥时将鱼转至10%萄葡糖溶液中,观察其恢复情况。结果显示,在3IU/m L胰岛素溶液中,出现休克的时间分别为斑马鱼(66.78±6.80)min、麦穗鱼(39.33±8.35)min、中华鳑鲏(50.00±10.21)min;在4IU/m L胰岛素溶液中,出现休克的时间分别为斑马鱼(30.67±6.47)min、麦穗鱼(16.22±5.22)min、中华鳑鲏(15.86±9.70)min。每种实验鱼在3IU/m L和4IU/m L两种胰岛素溶液中出现休克的时间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三种鱼都可作为胰岛素休克实验的实验材料。
王莉
关键词:麦穗鱼斑马鱼
髌骨骨巨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发生于髌骨的肿瘤较为少见,原发性髌骨肿瘤中良性多见,其中骨巨细胞瘤最为常见。骨巨细胞瘤多见于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因髌骨骨巨细胞瘤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表现为关节周围疼痛及压痛、关节活动受影响等,因此易被误诊为膝关节疾病。临床工作中诊断该病需要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资料三结合,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如何完整切除肿瘤防止复发,仍是治疗髌骨骨巨细胞瘤的重难点。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住的1例髌骨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髌骨骨巨细胞瘤进行综述。
徐博娄金鹏李梓瑶甄平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髌骨肿瘤手术治疗
双胞胎共患Ⅰ型唾液酸沉积症
2023年
唾液酸沉积症是一种由位于6p21.33的NEU1基因突变所致的罕见的溶酶体贮积病,患者具有肌阵挛发作、共济失调、癫痫、视力下降等特点。文中通过报道一对双胞胎共患Ⅰ型唾液酸沉积症以丰富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诊疗手段。先证者为1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间断性四肢不自主抖动2年,伴发作性意识丧失。眼底检查提示黄斑樱桃红斑。其双胞胎弟弟与其症状相似,但总体表现较轻。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2例患者均携带NEU1基因c.239C>T(p.P80L)和c.803A>G(p.Y268C)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其表型正常的母亲和父亲。
李东初王建文王珍珍任紫晗兰甜甜常乐谷涛陈桂生
关键词:共济失调癫痫
白细胞计数对儿童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2023年
目的儿童急性胰腺炎(AP)进展快,演变复杂。通过对重症AP(SAP)的临床分析,寻找判定儿童AP严重程度的相关指标,提高对SAP早期识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90例AP患儿(≤14岁)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一般资料和入院第1天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90例AP患儿中SAP 15例。两组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清蛋白、血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是预测儿童AP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优势比=1.253,95%CI:1.092~1.438,P=0.001)。结论血白细胞计数可作为判断儿童AP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
谭春秀杨颖王鵷臻黄李雅
关键词:白细胞儿童急性胰腺炎
慢性炎性脱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并脑内脱髓鞘病变一例被引量:2
2016年
慢性炎性脱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并脑内脱髓鞘病变临床鲜有报道。本文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 CIDP 合并脑内脱髓鞘病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报道。
孙昊杜彦辉马斌武陈建红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治疗同侧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因同侧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于局部麻醉下行脊柱内镜治疗的2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椎间隙感染)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手术方式者;均获12~18个月随访,平均(13.67±2.06)个月;切口长度0.7~1.5cm,平均(1.22±0.28)cm;手术时间80~110min,平均(92.38±9.83)min;术中出血量10~35ml,平均(20.95±7.52)ml;住院时间2~5d,平均(3.81±0.98)d;术后并发L5/S1神经根挤压1例,无发生椎间隙感染者。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19/21)。结论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治疗同侧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患者恢复较快,近期临床效果显著,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宋国瑞孙克宁张波刘子歌张晨陈德胜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
胸腔镜肺切除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安全性和可行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切除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no chest tube,NCT)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关于胸腔镜肺切除术后NCT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10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项研究,包括12项队列研究和5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572例患者,其中NCT组患者779例,留置胸腔引流管(chest tube placement,CTP)组患者7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CT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TP组[SMD=–1.23,95%CI(–1.59,–0.87),P<0.00001];NCT组术后第1 d疼痛评分[SMD=–0.97,95%CI(–1.42,–0.53),P<0.0001]、术后第2 d疼痛评分[SMD=–1.10,95%CI(–2.00,–0.20),P=0.02]低于CTP组,术后第3 d疼痛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92,95%CI(–1.91,0.07),P=0.07]。两组患者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RR=0.93,95%CI(0.61,1.44),P=0.76]、再次行胸腔闭式引流[RR=1.51,95%CI(0.68,3.37),P=0.31]及胸腔穿刺术[RR=2.81,95%CI(0.91,8.64),P=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死亡发生。结论对于满足条件的患者行胸腔镜肺切除术后NCT是可行和安全的。
胡福安王鹏李文登马林冲李庆新
关键词:肺切除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胸腔引流系统评价/META分析
共1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