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

作品数:210 被引量:847H指数:12
相关作者:张薇薇徐军平单勇刘敬美汪中衡更多>>
相关机构: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86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0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7篇细胞
  • 29篇蛋白
  • 27篇基因
  • 1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1篇干细胞
  • 11篇充质干细胞
  • 10篇缺血
  • 10篇肿瘤
  • 9篇凋亡
  • 9篇血管
  • 8篇蛋白酶
  • 8篇血清
  • 8篇脂肪
  • 8篇胃癌
  • 8篇金属蛋白酶
  • 8篇肺癌
  • 7篇免疫
  • 7篇金属蛋白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机构

  • 203篇兰州大学
  • 62篇甘肃省人民医...
  • 40篇兰州军区兰州...
  • 28篇兰州大学第一...
  • 14篇甘肃中医药大...
  • 10篇兰州大学第二...
  • 6篇甘肃省中医院
  • 5篇宁夏医科大学
  • 4篇解放军第一医...
  • 3篇北京地坛医院
  • 3篇甘肃省肿瘤医...
  • 3篇天津医学高等...
  • 3篇武警后勤学院
  • 2篇成都市第二人...
  • 2篇甘肃省医学科...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徐州医学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长治医学院附...
  • 2篇郑州市儿童医...

作者

  • 12篇曹亚芹
  • 11篇高鹏
  • 9篇哈小琴
  • 9篇马凌
  • 9篇陈永清
  • 9篇张卫泽
  • 7篇刘兴炎
  • 6篇秦勉
  • 6篇黄海云
  • 6篇李汛
  • 6篇陈克明
  • 6篇白孟海
  • 6篇杨克虎
  • 6篇李星辉
  • 6篇徐霞
  • 5篇王金穗
  • 5篇苏怡凡
  • 5篇卢启明
  • 5篇杨金升
  • 5篇熊海金

传媒

  • 17篇第四军医大学...
  • 17篇兰州大学学报...
  • 7篇中国实用神经...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5篇西北国防医学...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山东医药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3篇甘肃中医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甘肃医药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临床神经电生...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25篇2009
  • 63篇2008
  • 28篇2007
  • 32篇2006
  • 9篇2005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原缺氧对兔视网膜Nogo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观察在高原环境下Nogo在北京青紫蓝兔视网膜中的表达和分布。方法:北京青紫蓝兔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对照组4只,分别喂养于高原环境和亚高原环境中1,3,7,10,14d取出兔眼球,制成蜡片,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视网膜中Nogo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在高原环境下Nogo在兔视网膜中的表达增多,7d达到高峰,持续到10,14d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原环境下,Nogo在视网膜急性缺血缺氧损伤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燕振国秦萍瑛李耀宇
关键词:视网膜勿动蛋白免疫组化
重组合异种骨复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修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将复合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重组合异种骨植入病灶清除区,观察其修复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cDNA3/VEGF165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重组合异种骨复合培养。应用局部液氮冷冻法造成的24只兔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左侧骨缺损处植入复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重组合异种骨为治疗组,右侧仅植入单纯重组异种骨为对照组。行X射线,组织病理及股骨骨密度和矿物质含量检查。结果:①X射线片观察第6周时治疗组坏死区出现骨小梁结构,新骨形成增加,对照组仍呈现坏死区中心低密度,边缘高密度;第12周时治疗组股骨头形态规则,密度均匀,对照组股骨头坏死区有囊状低密度区。②第6周和12周时两组骨密度和矿物质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在组织学上,6周时治疗组骨细胞及微毛细血管明显多于对照组;12周治疗组新生骨组织修复达软骨下,对照组植入骨块仍有少量未吸收。结论:重组合异种骨复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明显的成骨诱导作用,能有效促进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修复。
张辉陈根元侯卫华丁轩玺段大鹏邓刚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重组合异种骨
甘肃农村地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服药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甘肃农村地区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1年的服药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行PCI术的农村地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442例,术后6、12月分别进行电话联合微信平台问卷的方式随访,了解患者服药情况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442例患者中非规律服药者232例(52.5%)。非规律服药者男性多于女性、老年人多于中青年人、支架植入数量少者多于数量多者(P<0.05),陈旧性心肌梗死、住院费用越高者非规律服药率较高(P<0.05)。术后6月阿司匹林片、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他汀、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的服用率分别为87.1%、82.6%、71.9%、64.0%、45.0%;术后12月为71.9%、53.8%、49.1%、40.9%、25.3%。非规律服药较规律服药人群支架通畅率减低、冠心病症状增多及射血分数下降(P<0.05),死亡人群无差异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支架数量为服药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甘肃农村地区PCI后1年规律服药情况较差,预后相应不佳。
孙小龙李星辉高锦霞姬林娟毛华博李宝恒韩俊先王立君华永芬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服药情况
反义抑制Survivin表达对槲皮素诱导肝癌SS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采用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复合物抑制survivin的表达,研究其对槲皮素诱导肝癌SS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SSMC-7721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Ⅰ,Ⅱ两部分:Ⅰ分为空白对照组(设平行组)、等量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对照组、400μmol/L SODN复合物组、400μmol/L ASODN复合物组(设平行组),转染48h;Ⅱ弃掉Ⅰ部分各组培养液,换新指定培养液,分为空白对照组、40μmol/L槲皮素组、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组、SODN复合物组、ASODN复合物组、ASODN复合物+40μmol/L槲皮素组(联合组),孵育细胞24h后检测.Ⅰ结束时采用RT-PCR、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SSMC-7721细胞survivin表达变化;Ⅱ结束时用吖啶橙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时形态变化,MTT法检测SSMC-7721细胞生长抑制率,Annexi-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SSMC-7721细胞凋亡率.结果:ASODN复合物作用肝癌SSMC-7721细胞48h后能下调survivin mRNA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P<0.01);与其他组比较,联合组AO染色图片可观察到凋亡小体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特征变化且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并用MTT法、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联合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增高(P<0.01)、细胞凋亡率提高(P<0.01).结论:ASODN复合物可有效抑制肝癌SSMC-7721细胞sur-vivin基因的表达;ASODN复合物能增强槲皮素对SSMC-7721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即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有关.
李安强郭天康李荣范顾远晖蔡辉
关键词:反义寡核苷酸槲皮素细胞凋亡
曲美他嗪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前后血清SOD,MDA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TMZ)与传统药物相结合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抗心绞痛的疗效及耐受性,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49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曲美他嗪治疗组(TMZ组)24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倍他乐克、长效硝酸酯类药物或钙离子拮抗剂治疗;TMZ组加服TMZ20mg,每日3次,治疗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消心痛片消耗量明显降低,与试验前相比,两组患者运动耐量均显著提高,至心绞痛发作时间及ST段下降1mm的时间均显著延长,与对照组相比,TMZ组更显著(P<0.05)。而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示SOD含量上升,MDA含量下降,但相对对照组,TMZ组SOD含量上升幅度明显(P<0.05)。在试验的8周内,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只有1例有上腹部不适主诉。讨论曲美他嗪能抑制脂肪酸氧化并刺激葡萄糖氧化,显著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亦可能与其抑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体内的氧自由基生成及抑制脂质过氧化进程的作用相关。
张世魁张晓雪谢萍
关键词:曲美他嗪稳定性心绞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技校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留守经历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16-18岁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留守经历的关系。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MMPI)对245例技校留守儿童进行测试后与全国常模相比较,并进行分组比较,最后回归分析人格特征与留守经历的关系。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留守儿童男孩组中除L、K、Mf量表外,余量表间两者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女孩组中,除L、F、K、D、Si量表外,余量表间两者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留守儿童中双亲外出组K、Hs、Hy、Pd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单亲外出组,学龄前组F、Pd、Pa、Pt、Sc、Ma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学龄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留守儿童的不同留守经历能够预测其某些偏离的人格特征。结论16~18岁留守儿童与全国常模相较人格特征差异较大;在留守儿童中,双亲外出组较之单亲外出组,学龄前组较之学龄组易出现人格偏离。
徐保锋叶兰仙韩文臣韦好儒
关键词:人格特征MMPI留守儿童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被引量:4
2013年
探讨了老年胆囊疾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二科156例60岁以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了系统的生理、心理护理。术前重视生理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认真细致观察病情,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常规护理。经过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1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成功完成手术,均痊愈出院。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施行正确的护理措施,对老年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及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勾晓珊陈英
关键词:老年患者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
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Bcl-2、Bax基因的表达及血清NO、SOD变化动态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Bcl-2、Bax表达和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探讨大鼠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机制。方法选用大鼠48只,按时间段随机分为8组,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2、6、12、24、48小时及7、14天采取血清,制备脑组织切片,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并测定血清中NO含量和SOD活性。结果颅脑损伤后,TUNEL(+)细胞和Bcl-2、Bax表达均明显升高,分别在伤后12、48小时达到高峰;NO含量迅速上升,12小时达到高峰;而SOD降低,48小时达最低点,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值均逐步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颅脑损伤后,NO可促使Bcl-2、Bax表达升高,但对Bax的影响更明显,引起细胞凋亡。相反,SOD降低了Bcl-2、Bax表达,抑制了细胞的凋亡。颅脑损伤后SOD的降低也是引起细胞凋亡的主要因素。
梁金雷鹏王钰田立桩阮昌虎
关键词:BCL-2基因BAX基因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与哮喘气道重建
2007年
气道壁细胞外基质重建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特征。基质金属蛋白酶(加腰)在介导细胞移行和细胞外基质重建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哮喘患者的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MMP-2和9的表达增多,参与气道组织的破坏与修复。该文就MMP-2和9的生物学特征、调节以及与气道重建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刘正宏熊海金
关键词:明胶酶A明胶酶B哮喘
HIF-1α、PTEN和P5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HIF-1α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抑癌基因PTEN、P53与HIF-1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42例大肠癌组织标本和相应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HIF-1αmRNA,PTENmRNA,P53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HIF-1α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t=12.47,P=0.00);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部位(t=0.05,P=0.96)性别无关(t=-0.37,P=0.72);而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t=6.43,P=0.00);PTENmRNA,P53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HIF-1α和抑癌基因PTEN、P53之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结论HIF-1α的过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肠癌中抑癌基因PTEN、P53的缺失突变可致HIF-1α表达水平增高。
杨晓军高鹏车团结黄海云
关键词:大肠癌低氧诱导因子1ΑPTENP53RT-PCR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