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品数:2,346 被引量:7,672H指数:28
相关作者:郭业才常建华刘清惓杨杰刘恒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88篇期刊文章
  • 12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7篇电子电信
  • 89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84篇天文地球
  • 103篇理学
  • 92篇机械工程
  • 91篇文化科学
  • 73篇电气工程
  • 37篇一般工业技术
  • 35篇经济管理
  • 2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9篇航空宇航科学...
  • 17篇医药卫生
  • 16篇农业科学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建筑科学
  • 6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46篇网络
  • 176篇传感
  • 166篇感器
  • 166篇传感器
  • 142篇神经网
  • 142篇神经网络
  • 135篇信道
  • 132篇雷达
  • 128篇图像
  • 124篇通信
  • 118篇信号
  • 86篇盲均衡
  • 78篇气象
  • 75篇小波
  • 70篇无线
  • 69篇卷积
  • 69篇教学
  • 63篇自适应
  • 58篇单片
  • 58篇单片机

机构

  • 2,315篇南京信息工程...
  • 51篇安徽理工大学
  • 48篇南京理工大学
  • 44篇中国气象局
  • 44篇南京船舶雷达...
  • 41篇新泻大学
  • 40篇东南大学
  • 28篇中国科学院大...
  • 26篇河海大学
  • 26篇国防科技大学
  • 24篇南京航空航天...
  • 23篇江苏开放大学
  • 15篇南京大学
  • 14篇南京林业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大连大学
  • 1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0篇南京邮电大学
  • 10篇教育部
  • 8篇江苏省气象探...

作者

  • 151篇郭业才
  • 127篇周杰
  • 90篇行鸿彦
  • 78篇周先春
  • 64篇陈金立
  • 63篇刘清惓
  • 62篇张秀再
  • 61篇张加宏
  • 60篇肖韶荣
  • 59篇陈晓
  • 58篇冒晓莉
  • 56篇杜景林
  • 51篇刘恒
  • 49篇李家强
  • 43篇常建华
  • 39篇张艳萍
  • 39篇张颖超
  • 34篇胡昭华
  • 33篇葛俊祥
  • 31篇何军

传媒

  • 94篇现代电子技术
  • 88篇南京信息工程...
  • 65篇电子测量技术
  • 60篇信息技术
  • 55篇科学技术与工...
  • 45篇南京气象学院...
  • 38篇微计算机信息
  • 37篇实验室研究与...
  • 36篇电子技术应用
  • 36篇计算机工程与...
  • 35篇物理学报
  • 32篇电讯技术
  • 31篇电子测量与仪...
  • 29篇传感技术学报
  • 28篇仪表技术与传...
  • 28篇雷达与对抗
  • 27篇数据采集与处...
  • 27篇光学学报
  • 27篇电子器件
  • 23篇计算机应用与...

年份

  • 12篇2024
  • 223篇2023
  • 189篇2022
  • 151篇2021
  • 98篇2020
  • 99篇2019
  • 131篇2018
  • 102篇2017
  • 109篇2016
  • 135篇2015
  • 149篇2014
  • 142篇2013
  • 112篇2012
  • 100篇2011
  • 99篇2010
  • 100篇2009
  • 98篇2008
  • 69篇2007
  • 106篇2006
  • 77篇2005
2,3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空温度传感器的动态性能分析
2014年
为了研究探空温度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提出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分析探空温度传感器从地面到32 km高空不同气压和不同上升速度条件下的热响应时间常数;并利用该方法对不同海拔高度下温度传感器的气流温度阶跃响应特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探空温度传感器的热响应时间常数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与探空仪上升速度呈反相关。通过拟合获得不同上升速度下,气流温度阶跃变化后的传感器温度变化与海拔高度、时间的函数关系。这种数值方法和分析结果对探空温度传感器的动态性能分析有潜在的指导意义。
杨荣康王月刘清惓
关键词:计算流体动力学探空仪
模拟电子线路平台课程中创新教学改革被引量:7
2017年
为突出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的重要性,很多学校已将其纳入平台课程教学,这易导致教学上侧重理论计算和分析,忽视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针对这一现状,探讨了创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措施,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创新性教学质量.
赵益波孙心宇张秀再郭业才
关键词:模拟电路放大电路创新教学
半电波暗室低频场均匀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现行的CISPR、ANSI等标准中,只提供了30 MHz以上的半电波暗室性能评估方法。然而,随着工作在30 MHz以下的电气设备与系统逐渐增多,现有标准已无法满足需求。为了准确的评估其电磁兼容性能,需要对30 MHz以下的半电波暗室性能进行评估。场均匀性是评价半电波暗室性能的主要指标,主要以其为研究对象,对铁氧体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并运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半电波暗室在低频时的场均匀性。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外推法拟合得到铁氧体电磁参数是可行的,可应用于低频时暗室的仿真性能评估中,促进了低频段电磁兼容相关标准的研究。同时,该研究能对低频段暗室的设计建造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范盼万发雨汪项伟张明月赵丹
关键词:半电波暗室铁氧体场均匀性
动态学习率神经网络预测气温的尝试被引量:11
2005年
采用单站气象资料建立动态学习率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逐日气温模拟预测,并与逐步回归预测模型和固定学习率的神经网络模型比较,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能力较好,但训练时间长。采用动态学习率的网络模型在不损失预测精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训练时间,为神经网络在气象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方法。
周慧朱彬陈万隆朱国强黄赛群
关键词:神经网络BP算法气温预测
基于无线网络的医疗健康监测系统探究被引量:5
2011年
针对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以及各个公共医疗服务系统间的用户医疗信息不流通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型医疗健康监测系统,可对用户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监测。通过使用含多种传感器的嵌入式医疗诊断设备监测收集医学数据,并利用多用式无线网络将这些实测数据发送到相应的健康监测中心,与用户的永久性电子病历相融合,由该中心的医疗专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诊断,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协调配合家庭医疗服务中心和区域医疗服务部门,以最佳最安全的方式迅速应对各种医疗状况。
赵远东田颖颖
关键词:无线网络分布式系统
基于改进各向异性扩散的图像去噪算法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纹理等细节信息丢失和图像边缘退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_(2)范数的改进各向异性扩散模型。本文首先将PM模型和LCC模型相结合,根据图像梯度的变化,构建局部图像梯度模值与扩散强度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梯度模值选择不同的扩散函数;然后利用l_(2)范数确定扩散函数中的梯度阈值,进一步提高去噪模型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解决传统PM模型存在的孤立点问题,而且能够有效地保护图像边缘特征和轮廓结构的完整性,与原始算法相比图像信噪比提升了1.47~1.57 dB,结构相似度提高了17%,在保证去噪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去噪效率。
张心如周先春汪志飞王文艳杨传兵
关键词:各向异性扩散
毫米波测云雷达在研究冰雪天气形成的云物理机制方面的应用潜力
2008年1月10日起,受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1954年以来罕见的冰冻天气,此次天气有持续时间长、冰冻范围广、受灾程度重的特点。本文重点利用CloudSat卫星上搭载的3mm波长的云廓线毫米...
仲凌志刘黎平陈林王瑾牟蓉沃伟峰
关键词:毫米波雷达CLOUDSAT卫星零度层亮带冻雨
文献传递
东亚MLT区域平均纬向风再评估——WINDⅡ测量分析结果
<正>平均纬向风是刻画 MLT 大气环流的基础参量。在本研究工作中,通过使用能够合理剔除大气潮汐(尤其是周日潮汐)扰动影响的分析方案,作者利用1991年11月至1997年8月期间美国 WINDⅡ/UARS 获得的风场测量...
吴振陈泽宇彭勇刚陈洪滨王振会吕达仁
文献传递
铁氧体匹配支节差分电长度问题研究
2015年
在ICRF实验中,双支节匹配系统能够使天线获得最大的发射功率。铁氧体支节是双支节匹配系统关键部件之一,而它的差分电长度指标对匹配系统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文中介绍了差分电长度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铁氧体材料、支节尺寸、频率等对差分电长度的影响。通过HFSS软件仿真和解析表明:在工作频率25MHz^70MHz,能够实现差分电长度至少60cm的变化,同时制作出了实物。该设计显著拓宽了工作频率范围,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匹配能力。本研究为铁氧体匹配支节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刘正阳禹胜林李吉龙赵燕平
关键词:HFSS软件铁氧体
基于PVDF压电电缆的睡眠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当前家用市场上缺乏非接触式睡眠监护设备的问题,研制了一款基于PVDF压电电缆传感器的非接触式睡眠质量检测系统。根据压电电缆与BCG信号的特性,设计了S形结构的压电电缆传感器及相应的硬件电路,并将传感器内置于床垫采集和解析生理信号。结合体动信号与心率信息对人体睡眠进行分期,实现了对睡眠过程中觉醒期、眼动期、浅睡眠和深睡眠的识别。为使实时检测系统更人性化、使用更便捷,设计完成了上位机和下位机系统软件。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上位机可为用户提供实时睡眠信息展示与睡眠质量分析等服务。
高翔李敏苏将豪陈杨建谢丽君张加宏
关键词:上位机
共2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