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品数:760 被引量:2,372H指数:20
相关作者:毛东森穆劲韩生陈桂娥刘小珍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3篇期刊文章
  • 15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8篇理学
  • 224篇化学工程
  • 10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3篇文化科学
  • 38篇医药卫生
  • 3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电气工程
  • 15篇建筑科学
  • 1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机械工程
  • 8篇电子电信
  • 8篇农业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冶金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20篇催化
  • 55篇催化剂
  • 43篇教学
  • 33篇分子
  • 30篇纳米
  • 27篇离子
  • 26篇光谱
  • 24篇丙烯
  • 23篇石墨
  • 23篇课程
  • 23篇教学改革
  • 23篇光催化
  • 22篇石墨烯
  • 22篇污染
  • 22篇甲醇
  • 20篇改性
  • 19篇电化学
  • 19篇乙烯
  • 19篇色谱
  • 18篇相色谱

机构

  • 753篇上海应用技术...
  • 75篇华东理工大学
  • 25篇中国科学院
  • 24篇同济大学
  • 20篇上海大学
  • 13篇上海师范大学
  • 12篇东华大学
  • 1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0篇复旦大学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化工...
  • 9篇赣南师范大学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 7篇上海水产大学
  • 7篇上海化工研究...
  • 5篇广西大学
  • 4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上海市环境保...
  • 3篇纽约州立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作者

  • 62篇毛东森
  • 57篇陈桂娥
  • 33篇卢冠忠
  • 31篇郭强胜
  • 31篇康诗钊
  • 30篇吴范宏
  • 28篇李向清
  • 27篇韩生
  • 26篇许旭
  • 24篇陶建伟
  • 22篇许振良
  • 21篇穆劲
  • 20篇苑安民
  • 19篇金东元
  • 17篇毕东苏
  • 17篇陈勇
  • 16篇朱贤
  • 16篇孙小玲
  • 15篇周祖新
  • 14篇郭晓明

传媒

  • 168篇上海应用技术...
  • 40篇化学世界
  • 23篇广州化工
  • 15篇有机化学
  • 11篇化学试剂
  • 1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0篇电镀与环保
  • 10篇物理化学学报
  • 8篇光谱学与光谱...
  • 8篇中日高校化工...
  • 7篇化学进展
  • 7篇Chines...
  • 7篇大学教育
  • 6篇高等学校化学...
  • 6篇环境科学与技...
  • 6篇膜科学与技术
  • 6篇上海市化学化...
  • 5篇化工新型材料
  • 5篇理化检验(化...
  • 5篇化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34篇2016
  • 86篇2015
  • 77篇2014
  • 76篇2013
  • 74篇2012
  • 69篇2011
  • 51篇2010
  • 49篇2009
  • 26篇2008
  • 32篇2007
  • 37篇2006
  • 42篇2005
  • 40篇2004
  • 30篇2003
  • 16篇2002
  • 11篇2001
7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定量核磁共振法测定3种化学药与3种中药的有效成分
<正>定量核磁共振(qNMR)方法以1H-NMR选定峰面积定量,简单,快捷,且可以不用对照品直接定量。已先后被美国药典,英国药典,欧洲药典收录,中国药典2010版也已收录。近几年来,qNMR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药品、中...
许旭禹珊郭强胜刘明珂石高旗沈婷婷宋巍
文献传递
香料大柱三烯及其含氧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2013年
综述香料大柱三烯、大柱三烯酮、大柱二烯酮、2,5-环氧-大柱-6,8-二烯等的合成研究进展。
尚利亚丁蕙杨始刚
关键词:香料
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对水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吸附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综述了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吸附去除水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的研究进展,并初步探讨了其吸附机理和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水环境吸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吸附应用做出展望。
孙赛楠于飞刘凡韩生马杰
关键词:石墨烯污水处理重金属有机物
芳烃抽提法优化乙烯联合装置的裂解原料被引量:15
2006年
根据裂解和结焦反应理论,分析了石脑油裂解反应中芳烃结焦过程的规律,研究了石脑油族组成与乙烯收率的关系,选择了用于计算乙烯联合工艺装置综合能耗的统一基准。在石脑油中烷烃和环烷烃含量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降低石脑油的芳烃含量可提高乙烯收率并减少结焦。在不增加工艺装置和设备的前提下,提出了优化裂解原料的前抽提乙烯联合装置工艺流程(简称前抽提流程),即先将石脑油送芳烃抽提装置分离出芳烃,再将抽余石脑油送裂解炉生产乙烯。选择低能耗芳烃抽提技术,可使前抽提流程总能耗低于常规乙烯联合装置工艺流程的总能耗。
何琨丁蕙吴德荣马紫峰
关键词:裂解乙烯芳烃抽提
应用技术型院校无机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5
2012年
根据应用技术型院校的特点及培养目标,从设计教学内容、实行分层次教学、改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无机化学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探索结果表明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程利平周祖新康诗钊王根礼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无机化学教学改革
3-氧代-α-紫罗兰醇碳酸乙酯的合成
2011年
以α-紫罗兰酮为原料,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和次氯酸钠进行环上烯丙位氧化生成羰基,再用硼氢化钠选择性还原羰基,当n(3-氧代-紫罗兰酮)∶n(NaBH4)为3.28∶1.00,反应温度为0~5℃,反应时间为30 min时,只生成中间体3-氧代-α-紫罗兰醇。3-氧代-α-紫罗兰醇再用氯甲酸乙酯进行酯化,得到3-氧代-α-紫罗兰醇碳酸乙酯,总产率为27%。所有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经IR、1HNMR、13CNMR和MS证实。
黄红杨始刚
关键词:硼氢化钠
HPLC法测定左乙拉西坦含量及其有关物质被引量:3
2013年
建立HPLC法测定左乙拉西坦含量及其有关物质。选用Agilent-Zorbax SIL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V(乙腈)∶V(1.96 g/L硫酸水)=97.5∶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5 nm;柱温45℃。左乙拉西坦在40.00~240.00μg/mL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杂质A检测限为0.04 ng,杂质B检测限为0.096 ng,回收率99.5%~101.3%,RSD0.16%~0.57%。本试验建立的左乙拉西坦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测定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石璐燕于燕燕吴范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自呼吸式硅微机械氢燃料电池的阳极流场优化
2007年
利用硅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设计并制作了点状、蛇形和点蛇混合三种微型氢/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μPEMFC)阳极流场板,测定了三种不同阳极结构电池的极化和功率密度曲线、交流阻抗图及燃料利用率。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流场能有效协调燃料利用和电池接触电阻的矛盾,其极限功率密度比点状和蛇形流场分别提高了12.8%和45.7%;在100~500 mA恒电流放电下,采用混合流场比点状和蛇形流场可节省燃料平均达14.3%和25.1%。
郑丹倪卫其姜伟张熙贵张鲲夏保佳
关键词: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硅微机械MEMS技术
含二氟亚甲基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合成及生物活性
二氟亚甲基基团对母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二氟亚甲基的氯虫本甲酰胺类似物,所合成的八个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及19F NMR的确证,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杀虫...
吴晶晶赵雯雯尹黎霞曹松
关键词:杀虫剂合成工艺生物活性
文献传递
硼改性对纳米H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丙烯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硼含量的改性纳米HZSM-5分子筛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和氨-程序升温脱附技术对硼改性前后纳米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结构和酸性进行了表征,并在常压、500℃和甲醇空速为1.0/h的反应条件下,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考察了其催化甲醇制丙烯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硼含量的增加,改性纳米HZSM-5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均减小,酸强度降低,强酸量减少,弱酸量先减少后增加,从而使丙烯选择性不断提高和催化剂的稳定性先提高后降低。
孟涛毛东森郭强胜
关键词:硼改性甲醇丙烯
共7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