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1,765 被引量:8,897H指数:29
相关作者:陈海华王世清孙京新王雨生吴昊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81篇期刊文章
  • 6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61篇轻工技术与工...
  • 269篇农业科学
  • 118篇文化科学
  • 83篇化学工程
  • 72篇医药卫生
  • 66篇生物学
  • 43篇理学
  • 24篇经济管理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社会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4篇食品
  • 121篇淀粉
  • 100篇抗氧化
  • 93篇发酵
  • 89篇活性
  • 84篇教学
  • 80篇保鲜
  • 72篇响应面
  • 61篇贮藏
  • 55篇蛋白
  • 52篇酶解
  • 51篇课程
  • 51篇保鲜效果
  • 48篇多糖
  • 47篇超声波
  • 45篇响应面法
  • 39篇酶法
  • 35篇理化性
  • 33篇米淀粉
  • 28篇营养

机构

  • 1,744篇青岛农业大学
  • 44篇山东省农业科...
  • 41篇山东农业大学
  • 40篇南京农业大学
  • 35篇中国海洋大学
  • 3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6篇山东省花生研...
  • 2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1篇日照职业技术...
  • 15篇齐齐哈尔大学
  • 15篇中国水产科学...
  • 12篇江南大学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0篇吉林大学
  • 10篇国家农产品保...
  • 9篇甘肃农业大学
  • 9篇青岛市农业科...
  • 8篇江苏大学
  • 8篇黄山学院

作者

  • 182篇陈海华
  • 147篇孙庆杰
  • 111篇肖军霞
  • 107篇王世清
  • 106篇李文香
  • 102篇王雨生
  • 97篇王宝维
  • 96篇孙京新
  • 92篇熊柳
  • 89篇王凤舞
  • 82篇黄国清
  • 80篇王成荣
  • 73篇朴美子
  • 69篇李鹏
  • 61篇郭丽萍
  • 61篇吴昊
  • 57篇李静
  • 56篇张名爱
  • 51篇姜文利
  • 50篇谭海刚

传媒

  • 112篇食品科学
  • 103篇食品科技
  • 95篇中国食品学报
  • 93篇粮油食品科技
  • 83篇青岛农业大学...
  • 75篇食品工业科技
  • 66篇中国粮油学报
  • 63篇食品研究与开...
  • 61篇现代食品科技
  • 54篇食品工业
  • 41篇粮食与油脂
  • 36篇安徽农学通报
  • 36篇食品安全质量...
  • 3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6篇食品与机械
  • 23篇肉类研究
  • 2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1篇中国酿造
  • 21篇食品与发酵工...
  • 21篇动物营养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74篇2023
  • 79篇2022
  • 60篇2021
  • 49篇2020
  • 66篇2019
  • 78篇2018
  • 104篇2017
  • 113篇2016
  • 159篇2015
  • 139篇2014
  • 169篇2013
  • 140篇2012
  • 114篇2011
  • 118篇2010
  • 157篇2009
  • 94篇2008
  • 26篇2007
1,7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碱蓬中甜菜红素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以新鲜盐地碱蓬为材料,采用水提法得甜菜红素提取液,以吸附率、解吸率、吸附量为考察指标,分别考察了XAD-7、AB-8、D101三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甜菜红素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筛选出AB-8为最适分离纯化盐地碱蓬中甜菜红素的大孔树脂。结合静态与动态试验,得出AB-8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甜菜红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将新鲜碱蓬与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1打浆过滤,重复浸提2次,混合甜菜红素水提液进行澄清后,可在室温下直接上柱吸附,以2 mL/min的上样流速进行吸附,上样体积为65 mL。吸附饱和后,用乙醇浓度为60%的洗脱液以2 mL/min的速度进行洗脱解吸,洗脱液用量165 mL,在此条件下甜菜红素的得率为0.85%。
范作卿顾寅钰吴昊郭洪恩王向誉
关键词:大孔树脂碱蓬甜菜红素分离纯化
小麦纤维对绿豆淀粉理化特性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以绿豆淀粉为原料,研究添加不同量小麦纤维对绿豆淀粉溶胀度、可溶指数、糊化特性、凝胶质构、消化性等理化指标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小麦纤维后,绿豆淀粉溶胀度和可溶指数增加;其峰值粘度、谷值粘度、末值粘度、衰减值也增加;绿豆淀粉凝胶硬度随小麦纤维添加量增加而增大;且添加小麦纤维绿豆淀粉,其快速消化淀粉含量和抗性淀粉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慢速消化淀粉含量高于对照组。
代蕾姬娜熊柳孙庆杰
关键词:绿豆淀粉淀粉理化特性
家禽油脂代谢能值评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油脂是一种重要的家禽高能饲料原料,在整个饲料配方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文章论述了影响油脂代谢能值评定的因素和评定方法对油脂代谢能测定结果的影响。
王晓晓王宝维
关键词:家禽油脂代谢能
饲用乳化剂对肉鹅生产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2年
试验旨在探究在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肉鹅生产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92只体重1 kg左右的32日龄肉鹅(三花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乳化剂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乳化剂(改性磷脂>20%、溶血卵磷脂<1%)。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鹅),分栏饲养,试验周期为60 d。分别测定肉鹅65日龄时生长性能和92日龄时生产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可降低32~92日龄肉鹅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耗料增重比呈降低趋势(P>0.05);乳化剂对肉鹅的屠宰性能无显著性影响,可降低腹脂率(P<0.05);乳化剂对肉鹅的肉色、肉质构特性、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肉的硬度、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呈降低趋势(P>0.05)。可见,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可以显著降低肉鹅的采食量和腹脂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鹅的生长性能,改善鹅肉品质,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
徐文双王宝维凡文磊张名爱任金山张海龙朱玉霞钱旺孔敏
关键词:肉鹅乳化剂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
抗真菌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特性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琼脂扩散法,对60株从传统乳酸菌发酵食品分离出来的乳酸菌进行抗真菌特性的筛选,得到一株抑菌性能较好的乳酸菌菌株AST18,经16s rDNA鉴定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并进一步对AST18发酵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AST18最适生长温度为37℃,培养基最适初始pH值为6.5,培养48 h以后抑菌物质生成量达到稳定。
李红娟刘鹭张书文孙卓孔凡丕吕加平
关键词:抗真菌乳酸菌干酪乳杆菌
3种不同贮藏方式对平菇保鲜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7
2014年
为探讨不同贮藏方式对平菇保鲜品质的影响,以新鲜平菇为材料,分别采用微真空贮藏、减压贮藏和MAP贮藏3种方式进行贮藏实验,分析测定了平菇VC、可溶性固形物、丙二醛及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和硬度、咀嚼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MAP贮藏相比,微真空贮藏、减压贮藏显著地延缓了平菇VC及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和硬度、咀嚼性的降低,抑制了丙二醛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升高(p<0.05)。其中,微真空贮藏效果最佳。
李文香王士奎樊铭聪寇兴凯
关键词:平菇减压贮藏保鲜品质
氧氟沙星 乳酸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对金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氧氟沙星、乳酸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对金鱼的毒性效应。分别设置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氧氟沙星(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 mg/L)、乳酸诺氟沙星(150,170,190,210,230,250,270,290,310,330,350 mg/L)、恩诺沙星(100,120,140,160,180,200,220,240,260,280,300 mg/L),经96 h的试验研究表明,3种药物对金鱼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氧氟沙星100 mg/L,乳酸诺氟沙星150 mg/L,恩诺沙星100 mg/L,最低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氧氟沙星150 mg/L,乳酸诺氟沙星170 mg/L,恩诺沙星120 mg/L,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氧氟沙星297.4 mg/L,乳酸诺氟沙星226.2 mg/L,恩诺沙星205.8 mg/L。结果表明,这3种抗生素的急性毒性均属于低等毒性。
毕田田赵海燕张双灵
关键词:金鱼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急性毒性
基于电子鼻的海捕与养殖海鲈鱼鉴别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采用电子鼻技术进行海捕与养殖海鲈鱼的鉴别研究。方法采用电子鼻对海捕和养殖海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的背肉、腹肉、鱼鳃和鱼皮4个部位的气味信息进行提取,采集了冰鲜(0℃)、水煮(100℃)和烘烤(180℃)处理后4个部位气味指纹的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雷达图表征区分海捕与养殖海鲈鱼。结果对于冰鲜样品,电子鼻不仅能区分出海捕和养殖的海鲈鱼,还能有效地区分出海鲈鱼的不同部位。对于水煮样品,电子鼻能根据背肉和腹肉的气味特征,区分海鲈鱼样品来自海捕还是养殖。对于烘烤样品,电子鼻仅能区分出样品的部位。随着处理温度的不断提高,海捕和养殖海鲈鱼的气味差别逐渐消失,背肉和腹肉能较稳定地反应两者之间的差别,可作为电子鼻鉴别的靶点。结论与传统感官评价相比,电子鼻在海捕与养殖海鲈鱼鉴别的准确度和区分效率上更具有显著优势。
马玉洁李智慧周德庆张道旭牟伟丽赵峰
关键词:电子鼻主成分分析感官评价养殖
鲍鱼冷风干燥和自然晾晒试验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研究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在冷风干燥和自然晾晒两种干燥方式下的干燥速率、色泽、酸性粘多糖和总糖含量,以及微观结构变化的差异,并进行分析比较。在实验室内采用冷风干燥试验机和自然晾晒方式进行鲍鱼干燥试验。结果显示:当鲍鱼样品干基含水率从238%下降到16%以下时,冷风干燥所需时间约为122 h,是自然晾晒的70%;至干燥完成时冷风干燥鲍鱼多糖含量高于自然晾晒样品;冷风干燥样品通透性明显优于晾晒样品;两种干燥样品的微观结构差异性不明显。综合分析得出,与自然晾晒相比,冷风干燥方式具有干燥时间短,干燥过程易于控制,品质和卫生条件好,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是一种较佳的鲍鱼干制方法。
刘倩高澄宇黄金发许加超付晓婷高昕
关键词:冷风干燥自然晾晒色差多糖微观结构
贮藏时间和温度对生食粉品质影响的初探
2007年
本文研究了贮藏温度和时间对生食粉产品品质的影响,优化了最适贮藏条件。将生食粉分别置于20℃、40℃、60℃温度条件下,测定60d 内不同贮藏时间的感官指标、菌落总数、乳酸菌和大肠杆菌含量。结果表明,生食粉感官质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菌落总数、乳酸菌和大肠杆菌含量在20℃、40℃条件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长,60℃条件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产品在20℃条件下贮藏可保持较好感官、卫生质量。
蒲传奋唐文婷王世清张岩于钦香
关键词:感官指标微生物指标
共17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