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

作品数:1,599 被引量:9,316H指数:37
相关作者:刘润进宋希云刘维志王玉张洪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90篇期刊文章
  • 19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55篇农业科学
  • 218篇生物学
  • 72篇文化科学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篇医药卫生
  • 16篇理学
  • 13篇化学工程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经济管理
  • 8篇天文地球
  • 3篇政治法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50篇玉米
  • 158篇小麦
  • 123篇菌根
  • 109篇菌根真菌
  • 108篇苹果
  • 103篇丛枝菌根
  • 98篇土壤
  • 97篇基因
  • 89篇丛枝菌根真菌
  • 83篇植物
  • 80篇线虫
  • 80篇花生
  • 75篇病菌
  • 73篇胁迫
  • 59篇AM真菌
  • 52篇侵染
  • 52篇教学
  • 51篇种子
  • 50篇性状
  • 49篇活性

机构

  • 1,580篇青岛农业大学
  • 141篇山东省农业科...
  • 61篇中国农业科学...
  • 47篇中国农业大学
  • 47篇中国农业科学...
  • 3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6篇山西农业大学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5篇山东省花生研...
  • 1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1篇青岛市农业科...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华中农业大学
  • 9篇北京市农林科...
  • 7篇华南农业大学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118篇刘润进
  • 102篇李保华
  • 84篇宋希云
  • 82篇李敏
  • 77篇王彩霞
  • 71篇赵洪海
  • 70篇林琪
  • 64篇董向丽
  • 59篇姜雯
  • 58篇赵长星
  • 57篇张海艳
  • 54篇王月福
  • 54篇裴玉贺
  • 54篇刘义国
  • 53篇郭绍霞
  • 45篇郑长英
  • 44篇张洪生
  • 43篇万方浩
  • 42篇李宝笃
  • 37篇周洪旭

传媒

  • 157篇青岛农业大学...
  • 128篇山东农业科学
  • 85篇中国农学通报
  • 55篇华北农学报
  • 53篇菌物学报
  • 35篇玉米科学
  • 32篇北方园艺
  • 26篇中国农业科学
  • 25篇植物生理学报
  • 24篇植物保护
  • 24篇安徽农业科学
  • 21篇昆虫学报
  • 21篇植物病理学报
  • 21篇应用生态学报
  • 20篇菌物研究
  • 19篇麦类作物学报
  • 18篇现代农业科技
  • 17篇植物保护学报
  • 17篇花生学报
  • 17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4篇2024
  • 40篇2023
  • 32篇2022
  • 31篇2021
  • 26篇2020
  • 32篇2019
  • 40篇2018
  • 103篇2017
  • 124篇2016
  • 165篇2015
  • 150篇2014
  • 129篇2013
  • 148篇2012
  • 118篇2011
  • 118篇2010
  • 150篇2009
  • 126篇2008
  • 44篇2007
1,5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番茄茎叶他感作用初探
本文采用培养皿滤纸法,以番茄、茄子、辣椒、油菜、白菜、花椰菜、黄瓜7种蔬菜,马齿苋、反枝苋、稗草3种杂草为受试对象,对番茄茎叶的他感作用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番茄茎叶水提液具有自毒作用,供试浓度5、10、20、4...
杨从军董道青孟昭礼
关键词:番茄茎叶他感作用除草活性自毒作用植物源除草剂
52%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麦蚜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明确52%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用药量。[方法]采用拌种法测定52%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麦蚜和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该种衣剂在药种比为156、208 g a.i./100kg时,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23%~97.78%和95.38%~98.75%,与对照药剂600 g/L吡虫啉FS 180 g a.i./100kg防治效果差异显著;该种衣剂在药种比为156、208 g a.i./100kg时,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8.94%~83.35%和70.49%~86.29%,与对照药剂4.8%咯菌腈·苯醚甲环唑FS拌种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52%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麦蚜和纹枯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为药种比156~208 ga.i./100kg。
罗兰韩萌孙骊珠袁忠林
关键词:麦蚜纹枯病
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和穗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2
2009年
以郑单958、金海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中密度(52500株/hm2)、高密度(75000株/hm2)条件下对茎秆和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密度条件下,两个品种株高和穗位高受影响均不显著,除第1节间茎秆长度显著增加外,其他节间受密度影响不显著,而基部(第3节间)茎的粗度显著减少;中密度条件下,金海5号各节间茎秆穿刺强度均显著大于郑单958。高密度条件下,金海5号各节间茎秆穿刺强度显著减弱,而郑单958除第3节间穿刺强度显著减弱外,其他节间没有明显变化。高密度条件下,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都显著降低。两个品种在高密度下的产量均显著高于中密度。
张洪生赵明吴沛波翟延举姜雯
关键词:玉米茎秆
盲椿象在白三叶草田的发生动态及卵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近年来,盲椿象在北方不同植物上危害日益严重,而三叶草是我国重要的绿化植物。本试验于2010年6月至9月在青岛地区采用不同颜色色板粘缚法、网捕法以及染色方法,研究了盲椿象在白三叶草田发生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白三叶草田绿盲蝽的发生量较少;中黑盲蝽为优势种群,在调查时期内有3个发生高峰期,分别在7月7日、7月27日和9月7日左右,每10复网捕捉量分别为3.20头、4.92头、1.88头;绿盲蝽产卵主要产在白三叶草的3个叶柄交接处和3个叶柄上,这与植物组织的硬度、含水量以及营养均有一定关系。在三叶草田应用网捕法调查盲椿象发生数量比色板粘缚法更简单易行,且网捕数量较多,可起到测报兼防治作用。
周洪旭门兴元于毅
关键词:盲椿象绿盲蝽中黑盲蝽白三叶草
苹果蠹蛾的综合防控和遗传控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苹果蠹蛾是仁果类水果的重要检疫害虫,在世界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其化学防治、化学生态调控、病毒等防治方法研究较多,但仍不能满足防控该害虫的需要,对新型防控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强。不育昆虫释放技术(SIT)是一种可控制甚至根除靶标害虫的环境友好型防控技术,但传统SIT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较难区分性别与筛选雌雄虫、辐射不育昆虫的交配竞争力和适合度降低等问题,这些缺陷随着昆虫遗传修饰技术的发展将得以解决,并将在害虫防控进程中起到积极作用。本文综述了苹果蠹蛾主要防控技术研究现状,介绍了通过遗传修饰技术改善SIT的技术策略,并综合分析了我国开展苹果蠹蛾遗传修饰研究情况和将其应用在苹果蠹蛾防控体系中的可行性及优势。
申建茹武强万方浩
关键词:苹果蠹蛾害虫综合治理可行性
AM真菌与作物秸秆对土壤养分和植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研究表明一些适当的农艺措施配合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技术可发挥更大的生理生态作用,而作物秸秆还田并接种AM真菌对土壤矿质养分和有机质含量以及对作物生长发育的效应了解不多。本研究目的是在盆栽条件下对土壤施加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或三叶草秸秆后接种AM真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变形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以评价其对土壤养分含量和栽培作物绿豆Vigna radiata、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添加供试秸秆并接种AM真菌处理均能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和供试植物的生物量,其中,以施用三叶草秸秆种植绿豆并接种摩西斗管囊霉处理的菌根着生率、土壤铵态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最高,土壤速效钾(253mg/kg)和有机质(3%)的平均含量分别是不接种处理的2.5倍和1.3倍;并显著提高了绿豆的株高、鲜重和干重。结论认为施用三叶草秸秆种植绿豆并接种摩西斗管囊霉技术组合可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作物生长,在改良土壤增加作物生产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王维华孙丹丹郑锦龙刘润进
关键词:AM真菌作物秸秆植物生长土壤肥力
培养基和继代时间对番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对两种番茄品种樱红和J07进行了筛选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樱红的叶片外植体在附加激素6-BA 1.0mg/L+IAA 0.1mg/L的改良MS培养基中诱导直接分化芽的能力最强,继代时间为12d时褐化最轻;而最适合J07叶片外植体分化的培养基为附加激素6-BA 1.0mg/L+IAA 0.2mg/L的改良MS培养基,最佳继代时间为20d。
毕建水李翠翠徐丽丽
关键词:番茄继代褐化
糯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和生理特性的变化被引量:15
2015年
以京科糯2000和莱农糯6号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老化箱人工老化法,研究人工老化对糯玉米种子发芽指标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老化时间的延长,两个糯玉米品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脱氢酶活性逐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老化14 d时,京科糯2000和莱农糯6号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48.31%和42.86%、41.05%和31.31%、52.86%和42.64%、68.84%和56.43%,脱氢酶活性分别降低70.18%和45.48%,MDA含量分别增加54.04%和49.41%。相关分析表明,两个糯玉米品种的种子活力与MDA含量和脱氢酶活性之间均达极显著相关,MDA含量和脱氢酶活性可以表征糯玉米种子的老化程度。种子耐老化能力存在品种间差异,莱农糯6号耐老化能力高于京科糯2000。
张海艳
关键词:糯玉米种子活力生理特性
AM真菌和砧木嫁接对西瓜根区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丛枝菌根(AM)真菌和砧木嫁接具有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植株生长的效应,而两者对植株根区土壤理化特性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则知之甚少。本试验旨在盆栽条件下对西瓜嫁接苗(砧木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品种:京欣1号;接穗西瓜Citrullus lanatus品种:京欣4号)及其自根苗分别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变形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以评价接种AM真菌与砧木嫁接对西瓜植株根区土壤理化特性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接种的和未接种的自根苗以及未接种的嫁接苗相比,AM真菌接种的嫁接苗处理显著降低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以及0.25~0.053mm和<0.053mm粒级土壤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pH、细菌(除接种摩西斗管囊霉和根内根孢囊霉处理外)和放线菌(除接种根内根孢囊霉外)的数量、土壤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增加>2mm和2~0.02mm粒级土壤团聚体含量。结论认为,AM真菌接种具有改善植物根区土壤理化特性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等土壤肥力的效应,接种的嫁接苗处理的效应大于接种的自根苗的效应,其中,西瓜嫁接苗的土壤内接种变形球囊霉的效应最大,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组合。
谢宏鑫李香马静李敏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嫁接土壤理化性状
透孢黑团壳属的三个中国新记录种被引量:1
2014年
2010–2011年,从山东省采集和鉴定出透孢黑团壳属Massarina 3个中国新记录种:布胥诺氏透孢黑团Massarina brunaudii,丘凸透孢黑团Massarina papulosa和多形透孢黑团Massarina polymorpha。对其进行了描述、图示和讨论。
管晓辉迟胜起李秀岚路炳声
关键词:格孢腔菌目真菌多样性
共15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