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作品数:541 被引量:1,638H指数:17
相关作者:油海东吴自库于仁师陈龙猛李绍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9篇理学
  • 144篇自动化与计算...
  • 71篇农业科学
  • 67篇文化科学
  • 33篇电子电信
  • 21篇经济管理
  • 13篇化学工程
  • 11篇天文地球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机械工程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电气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65篇教学
  • 37篇网络
  • 27篇图像
  • 22篇课程
  • 21篇数学
  • 20篇支持向量
  • 19篇支持向量机
  • 19篇向量机
  • 18篇神经网
  • 18篇神经网络
  • 17篇计算机
  • 15篇教育
  • 15篇解法
  • 14篇同伦
  • 13篇玉米
  • 13篇实验教学
  • 13篇同伦分析
  • 12篇向量
  • 11篇分析解法
  • 9篇通信

机构

  • 518篇青岛农业大学
  • 24篇中国海洋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9篇青岛科技大学
  • 9篇山东科技大学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6篇鲁东大学
  • 6篇北京交通大学
  • 6篇中国劳动关系...
  • 6篇山东师范大学
  • 5篇同济大学
  • 5篇国家海洋局
  • 4篇青岛大学
  • 4篇青岛理工大学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石化
  • 4篇国家高性能计...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34篇韩仲志
  • 31篇吴自库
  • 21篇邓立苗
  • 19篇李绍静
  • 18篇刘杰
  • 18篇王娟
  • 17篇王艳春
  • 17篇姜德民
  • 17篇徐进栋
  • 17篇姜永超
  • 17篇许海洋
  • 15篇朱连勤
  • 15篇陈秀荣
  • 15篇李福乐
  • 14篇朱风华
  • 14篇李桂霞
  • 13篇陈龙猛
  • 13篇于仁师
  • 11篇刘振斌
  • 11篇宋彩霞

传媒

  • 70篇青岛农业大学...
  • 25篇科技信息
  • 15篇价值工程
  • 15篇科技视界
  • 8篇农业网络信息
  • 7篇农机化研究
  • 7篇现代电子技术
  • 6篇计算机应用研...
  • 6篇科学技术与工...
  • 6篇电脑知识与技...
  • 6篇青岛农业大学...
  • 5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物理学报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数学的实践与...
  • 5篇计算机应用
  • 5篇中国畜牧杂志
  • 5篇山东科学
  • 5篇北华大学学报...
  • 4篇黑龙江科技信...

年份

  • 2篇2024
  • 25篇2023
  • 15篇2022
  • 12篇2021
  • 14篇2020
  • 10篇2019
  • 15篇2018
  • 27篇2017
  • 39篇2016
  • 44篇2015
  • 36篇2014
  • 34篇2013
  • 34篇2012
  • 16篇2011
  • 37篇2010
  • 40篇2009
  • 81篇2008
  • 37篇2007
5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质联用分离测定山西苦荞黄酮被引量:15
2009年
采用液质联用仪对山西苦荞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发现山西灵丘地区产的苦荞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主;并分离出5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六取代黄酮(万寿菊素-葡萄糖醛酸苷),槲皮素-3-芸香糖葡萄糖苷,芦丁、槲皮素和槲皮素-3-双鼠李糖苷,其中六取代黄酮(万寿菊素-葡萄糖醛酸苷)和槲皮素-3-双鼠李糖苷为首次发现;并测定出这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3.03%、5.05%、63.23%、4.19%和6.19%。
薛长晖
关键词:苦荞黄酮芦丁槲皮素液质联用
玉米品种识别多算法模型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比较玉米品种图像识别中各种神经网络识别模型的性能,搭建了一套基于统计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分类算法的玉米品种识别系统。采用扫描仪获得了11个玉米品种每个品种50粒子粒图像,基于图像的统计特征,分别研究了7种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BP、rbf、grnn、pnn、compet、sofm、ELM)的识别性能,进一步考察了极限学习机(ELM)、支持向量机(SVM)模式分类过程性能。结果表明,在同样的情况下SVM模型较ANN模型的特征识别率高,另外神经网络模型grnn和ELM识别效果较好,其他识别模型性能较差。对11个玉米品种种子的最高检出率为91.73%,另外,所采用的特征降维方法、特征维数、初始权值的随机性选择等因素都会影响模型的识别效果。这对玉米种子纯度和品种真实性检验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
于仁师孙华丽韩仲志
关键词:玉米种子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
海金沙提取物中香豆酸和咖啡酸的测定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建立了海金沙提取物中香豆酸和咖啡酸的测定方法,并研究了二者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选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以甲醇-1%乙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考察了光照、放置时间等因素对咖啡酸和香豆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香豆酸和咖啡酸得到很好的分离。以水为溶剂,咖啡酸和香豆酸在冷藏避光条件下储存比较稳定。结论为香豆酸和咖啡酸的提取、分析及其相关制剂的生产提供参考。
吕海涛赵玉君邓锐陈文凭
关键词:海金沙咖啡酸高效液相色谱稳定性
农业院校文科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
2010年
结合农业院校的学生特点、数学师资特点及教学内容三方面分析农业院校大学文科高等数学教学现状,提出农业院校大学文科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措施: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接受理解程度适当降低教学深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采用电教化等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易懂,选用学院自编教材使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通过以上一系列有益的教学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刘倩
关键词:农业院校文科数学教学改革
胡萝卜自动分级机机械装置的研制被引量:4
2015年
机械装置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对胡萝卜等细长型蔬果进行自动分级。为此,设计了胡萝卜自动分级机的机械装置部分,主要由双级匀果装置、链条辊轮输送装置和直线电机打果装置3部分组成。匀果装置通过带有隔板的交错格输送带和差速带对胡萝卜进行初次和二次匀果,实现精确单果输送;辊轮输送装置推动单个胡萝卜自转进入计算机视觉系统的CCD相机视场,可获得胡萝卜全面的形状特性,使其分级精确;直线电机打果装置接收到胡萝卜等级决策信号后将胡萝卜按不同等级经U型导管推入包装箱,推果平稳、快捷,伤果率低。
杜宏伟邓立苗韩仲志何远
关键词:胡萝卜
基于网格索引的高速网络数据流偏好查询方法被引量:1
2022年
为增大高速网络中被唤醒信息节点的数量值水平,使得网络主机能够准确掌握数据流偏好,从而实现对网络数据的精准查询,提出基于网格索引的高速网络数据流偏好查询方法。根据网格索引原则,建立完整的空间方向定义标准,再分别从点目标匹配、线目标匹配两个角度,完成基于网格索引的高速网络数据指标度量。在此基础上,按照信息表建立条件,描述既定的数据流偏好,再通过计算分发查询向量的处理方式,实现对高速网络数据流偏好的精准查询。实验结果表明,在网格索引原则的作用下,随着网络报文发送数量的增大,被唤醒信息节点的数量值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高速网络主机而言,能够准确掌握数据流偏好,满足精准查询网络数据的实际应用需求。
王燕
关键词:网格索引
Gompertz生长曲线模型参数的伴随同化估计
2017年
利用伴随同化方法研究了Gompertz生长曲线模型参数估计问题.以1790-2000年美国人口数据为例进行了数值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是可行的.
吴自库陈建毅
关键词:伴随同化参数估计
资源优化利用的线性规划分析
2008年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以资源节约和提高效率为主的运行时代。但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始终是矛盾的。从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入手,着重分析了线型规划在解决此问题中的应用,最终得出一个小结论。
王在峰辛永训
关键词:资源稀缺性线性规划
南海TOPEX/Poseidon测高数据的潮波信息提取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调和分析方法从南海TOPEX/Poseidon的10年测高数据中得到11个分潮的调和常数;并结合动力模型得到深海轨道交点处的潮流调和常数。
吴自库
关键词:卫星高度计潮汐
金橙Ⅱ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2008年
金橙Ⅱ(OⅡ)是一种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染料,在pH1.5的Britton-Rob inson缓冲溶液中于-0.152 V(vs.SCE)会产生一个灵敏的线性扫描二阶导数极谱还原峰。当在金橙Ⅱ溶液中加入溶菌酶(LYS)后,溶菌酶能够与金橙Ⅱ发生结合反应,导致溶液中游离的金橙Ⅱ浓度降低,相应的极谱还原峰电流降低但极谱还原峰电位不发生变化,优化了结合反应条件和电化学测定条件,利用电化学数据计算了两者的结合比和结合常数。
惠妮王艳牛学良孙伟
关键词:溶菌酶
共5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