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作品数:2,427 被引量:5,092H指数:26
相关作者:魏义霞柴文华桑东辉张奎良丁立群更多>>
相关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81篇期刊文章
  • 7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70篇哲学宗教
  • 255篇文化科学
  • 196篇政治法律
  • 156篇社会学
  • 108篇经济管理
  • 86篇历史地理
  • 43篇文学
  • 41篇艺术
  • 38篇自然科学总论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医药卫生
  • 9篇语言文字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军事
  • 1篇理学

主题

  • 613篇哲学
  • 262篇主义
  • 236篇文化
  • 157篇伦理
  • 125篇道德
  • 107篇唯物
  • 96篇马克思主义
  • 87篇社会
  • 82篇儒家
  • 78篇近代哲学
  • 73篇社会主义
  • 73篇谭嗣同
  • 72篇文化哲学
  • 71篇唯物主义
  • 69篇实践哲学
  • 63篇教育
  • 61篇马克思主义哲...
  • 54篇视域
  • 51篇中国哲学
  • 46篇政治

机构

  • 2,252篇黑龙江大学
  • 21篇黑龙江工程学...
  • 17篇哈尔滨师范大...
  • 15篇黑龙江省社会...
  • 14篇哈尔滨工程大...
  • 1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3篇复旦大学
  • 13篇哈尔滨理工大...
  • 13篇牡丹江师范学...
  • 11篇哈尔滨市社会...
  • 10篇东北林业大学
  • 8篇吉林大学
  • 8篇中共中央编译...
  • 7篇齐齐哈尔大学
  • 7篇中共黑龙江省...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吉林师范大学
  • 6篇上海师范大学
  • 6篇浙江大学
  • 6篇哈尔滨金融学...

作者

  • 190篇魏义霞
  • 121篇柴文华
  • 89篇张奎良
  • 61篇桑东辉
  • 60篇丁立群
  • 51篇衣俊卿
  • 49篇张锡勤
  • 42篇李昕桐
  • 41篇周来顺
  • 34篇康渝生
  • 33篇关健英
  • 32篇李金辉
  • 31篇陈树林
  • 28篇王志军
  • 28篇张彭松
  • 23篇李楠明
  • 23篇郭艳君
  • 21篇姜海波
  • 21篇姜华
  • 21篇刘振怡

传媒

  • 238篇学术交流
  • 151篇求是学刊
  • 87篇知与行
  • 82篇理论探讨
  • 79篇哲学研究
  • 75篇学习与探索
  • 52篇北方论丛
  • 44篇哲学动态
  • 31篇哈尔滨学院学...
  • 29篇黑龙江社会科...
  • 27篇黑龙江教育(...
  • 25篇江海学刊
  • 25篇天津社会科学
  • 25篇道德与文明
  • 24篇世纪桥
  • 23篇马克思主义与...
  • 23篇武陵学刊
  • 17篇社会科学战线
  • 17篇燕山大学学报...
  • 14篇学理论

年份

  • 4篇2024
  • 108篇2023
  • 104篇2022
  • 89篇2021
  • 134篇2020
  • 112篇2019
  • 165篇2018
  • 155篇2017
  • 149篇2016
  • 140篇2015
  • 131篇2014
  • 96篇2013
  • 106篇2012
  • 69篇2011
  • 56篇2010
  • 51篇2009
  • 32篇2008
  • 47篇2007
  • 67篇2006
  • 58篇2005
2,4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实践的多重哲学内涵被引量:9
1989年
长期以来,经典辩证唯物主义主要从认识论角度来理解实践的意义。近来,虽然许多人纷纷把自已的体系冠之以“实践唯物主义”,但对实践范畴的理解却一如既往,并未能有效地解决原有理论体系的内在缺陷。因此有必要对实践范畴本身进行深刻的反思。 笔者认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义并不限于为之提供逻辑起点,一般原则和发展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其他哲学体系一样,在认识论、人本学。
衣俊卿
关键词:客体认识论本体论辩证唯物主义手稿
论近代教育的普及
2018年
无论救亡图存还是思想启蒙都是一项全民族的共同事业。因此,近代教育是针对全体中国人的。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文化语境凸显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使教育得以空前普及。中国近代的教育普及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来,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受教育者范围的普及、教育科目和内容的普及、教育门类的普及和教育渠道的普及。近代的教育普及体现了中国教育由古代的精英教育向现代全民教育的转型,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对于这些近代哲学家的引领功不可没。
魏义霞
关键词:中国近代教育教育普及全民教育
论张立文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与书写被引量:1
2018年
张立文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合"哲学的创始人。《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是张立文先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研究张立文先生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和书写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张立文先生以"自己讲""讲自己"的书写宗旨,深刻揭示了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演进规则,详细描绘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分期,解析了中国哲学史上各个时期哲学思潮的形成、发展和渐退的逻辑进程。《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是一部反映中国哲学自身历史的典范著作,体现了张立文先生对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本观点、方法。当前,中国哲学面临创新转换的时代呼唤,探讨和分析张立文先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本观点、方法,无论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还是对于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魏义霞李洪杨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研究
从敦煌卷子《伍子胥变文》看唐代民间“忠”伦理
2023年
敦煌卷子《伍子胥变文》是根据伍子胥故事改编的一篇民间文学作品,在唐代传唱度极高,反映出唐代民众的某些伦理价值观念。通过研究《伍子胥变文》,我们可以了解唐代对于“忠”真正的伦理价值取向,并发现唐代民间所倡导的“忠”的独特之处,有助于推进敦煌学和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
李悦郑炜明
关键词:敦煌卷子《伍子胥变文》唐代伦理
艰难的探索 可喜的成果──《马克思的哲学历程》评介
1994年
傅盛安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思想哲学历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卡夫丁峡谷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分期
城市空间、视觉媒介与女性形象——中国当代影视女星青春形象的历史渐变被引量:12
2006年
路文彬
关键词:女性形象《霓虹灯下的哨兵》青春影视媒介视觉
论黄宗羲经济思想
2012年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时期,也是由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农业经济向以手工业生产与商品交换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转型的历史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的社会主体地位和工商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愈显突出,同时历史积累下来的一些具体制度也不合时宜地保留下来,与民众的利益和时代潮流相逆行。作为时代的产物,黄宗羲的人性思想表达出一种基于平等价值观的对人的深切关怀,强调人的无形的抽象的利益;他的"工商皆本"、田税和货币等经济思想反映出人在社会经济领域的某种需求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强调人的具体利益和其可持续性。两者以思考人的利益问题为纽带,共同组成了一个以人为本的具有相同价值取向的思想体系。研究黄宗羲的"工商皆本"、田税和货币政策等经济思想,旨在继承并借鉴黄宗羲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为后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张圆圆
关键词:黄宗羲人性论经济思想
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与解决对策——以海德格尔的哲学教育观为视角被引量:2
2014年
在校大学生中经常出现厌学的现象,这一现象又紧密地关联着世界科学化的问题。海德格尔批判了现代社会中科学的过度扩张,并揭示出过度科学化对教育理念的负面影响。按照他的思路,大学生的厌学现象可以从专业的工具化、教育的科学化等视角得到较为深入的分析。同时,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摆脱对科学化的过度依赖,不断完善人自身的精神维度,从而实现人的超越。
于志杰
关键词:大学生厌学
康有为视界中的朱熹与陆九渊被引量:2
2016年
在康有为的视界中,朱熹、陆九渊的思想泾渭分明,学术地位相差悬殊。在讲"宋明学"时,康有为讲到了朱熹和陆九渊以及朱陆之争,并对两人的思想予以比较。康有为对朱熹与陆九渊的比较和评价秉持孔教立场,奠基于对宋明理学的整体审视之上,既呈现出康有为与同时代人迥异其趣的朱陆观,又提供了解读朱陆关系的另一种样式。
魏义霞
关键词:陆九渊
浅谈马克思的科技与人及现代启示
2018年
科技与人类的关系问题不仅是现代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更是两个世纪以前马克思关心的问题。早期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现状与工人生活的关注,使他萌发对机器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马克思的四本著作中体现着马克思对科技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不成熟的科技中的人文情怀转向对现实中科技与人的关系的思考。马克思对科技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反思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加注重科技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的途径是我国整体和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
王一惠
共2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