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作品数:2,469 被引量:5,183H指数:26
相关作者:蒋传光张自慧何奇松倪稼民石立善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87篇期刊文章
  • 14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06篇政治法律
  • 468篇经济管理
  • 403篇哲学宗教
  • 272篇文化科学
  • 184篇社会学
  • 89篇历史地理
  • 24篇文学
  • 2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医药卫生
  • 12篇艺术
  • 12篇自然科学总论
  • 5篇建筑科学
  • 5篇语言文字
  • 4篇军事
  • 3篇理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3篇政治
  • 162篇主义
  • 116篇法律
  • 106篇社会
  • 99篇文化
  • 98篇教育
  • 97篇伦理
  • 96篇道德
  • 95篇政府
  • 86篇哲学
  • 85篇法治
  • 80篇社会主义
  • 73篇民主
  • 59篇行政
  • 52篇城市
  • 48篇司法
  • 41篇马克思主义
  • 40篇人类学
  • 40篇逻辑
  • 36篇企业

机构

  • 2,234篇上海师范大学
  • 30篇复旦大学
  • 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华东师范大学
  • 11篇华东政法大学
  • 9篇武汉大学
  • 8篇上海财经大学
  • 8篇同济大学
  • 8篇中国人民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7篇南京大学
  • 7篇黑龙江大学
  • 6篇华东理工大学
  • 6篇上海社会科学...
  • 6篇厦门大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 4篇曲阜师范大学
  • 4篇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

  • 19篇何云峰
  • 18篇桑玉成
  • 17篇蒋传光
  • 17篇朱新光
  • 15篇倪稼民
  • 14篇毛勒堂
  • 12篇赵银亮
  • 10篇商红日
  • 10篇王礼鑫
  • 9篇周中之
  • 9篇武玉红
  • 9篇李路曲
  • 8篇李建中
  • 7篇刘振宇
  • 7篇陈媛
  • 7篇石文龙
  • 7篇朱敏彦
  • 7篇刘诚
  • 7篇陶庆
  • 6篇吴元波

传媒

  • 49篇上海师范大学...
  • 46篇高等学校文科...
  • 33篇比较政治学研...
  • 18篇社会科学
  • 18篇毛泽东邓小平...
  • 18篇现代基础教育...
  • 18篇理论经纬
  • 18篇教育伦理研究
  • 17篇改革与开放
  • 17篇劳动哲学研究
  • 16篇学术界
  • 13篇上海市社会主...
  • 1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1篇时代人物
  • 11篇西部学刊
  • 11篇民间法
  • 11篇争议解决
  • 10篇学术月刊
  • 10篇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 11篇2024
  • 206篇2023
  • 210篇2022
  • 219篇2021
  • 246篇2020
  • 227篇2019
  • 182篇2018
  • 148篇2017
  • 70篇2016
  • 65篇2015
  • 33篇2014
  • 41篇2013
  • 23篇2012
  • 36篇2011
  • 36篇2010
  • 49篇2009
  • 72篇2008
  • 59篇2007
  • 62篇2006
  • 30篇2005
2,4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当代哲学的哲学理解
2019年
当代中国哲学界不仅关注哲学的文本研究,也越来越注重对哲学自身的反思。当今中国哲学界对哲学的理解聚讼不已,尚未实现自己的哲学研究的问题聚焦。大多数学者仅仅在中、西、马不同的思想资源和语义脉络中论述自己的哲学理解,而没有真实地意识到如此的哲学理解是植根于反思者当下的生存状态、时代问题与学术制度。
樊志辉
关键词:当代哲学文本研究思想资源学术制度
资本逻辑与文化商品再生产的历史生成及其逻辑悖论被引量:5
2017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体系决定了当前我国文化生产中资本存在的样态及其运动逻辑。一方面需要引入资本来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产出规模,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急剧增长的文化消费需要,另一方面资本自我增殖的逻辑若不加以约束和控制,又可能会消解社会主义文化解放人、发展人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化商品的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二重性要在平衡中实现超越,处理好市场需求与文化价值使命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平衡资本逻辑与文化生产的相关制度供给入手,实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文化生产对资本的驾驭、导控,直至超越。
牛涛
关键词:资本逻辑文化商品文化价值文化生产逻辑悖论
新常态下中国与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最近十年,金砖国家在世界经贸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普遍较快。但是自2011年以来,金砖国家经济增长进入了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在与中国对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经贸关系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测算了中国与金砖国家的贸易结合度、出口结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金砖国家存在广泛的经贸合作基础:虽然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金砖四国间主要是贸易竞争关系,由于中国的加入,改变了金砖国家经贸关系竞争为主的格局。中国与印度主要是贸易竞争关系,但与巴西、俄罗斯、印度三国则是贸易互补关系占据主体地位。据此,本文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与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王元颖
关键词:金砖国家贸易结合度显示性比较优势
论弱人工智能对劳动方式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使劳动工具发生变化,并进而引起劳动方式的变革。作为新兴科技,人工智能使劳动工具智能化。智能化劳动工具与劳动者之间建立起“人机共生”关系,并使劳动者的劳动职能由体力、脑力劳动双担向着重非重复性脑力劳动转变。劳动的技术组织也由以科层制、泰勒制为特征的传统形式向小型化、民主化和高低技能两级分化转变。
汪倩周幼平
关键词:人工智能
现代性场域下生存焦虑的生成逻辑被引量:7
2020年
生存焦虑源自人的特定结构及其展开方式,而现实的生存焦虑则根源于特定的社会结构及其展开方式。由资本的运行逻辑所导致的市场化、资本化、符号化、全球化,使得现代性场域下的生存焦虑具有集体的、类的性质。整体性焦虑的复杂性取决于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性,还相关于造成生存焦虑之社会根源的故意与非故意的任性行为,更相关于由于人格缺陷或社会不公正所导致的生存焦虑。现代生存危机并不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危机,而是制度危机、文化危机、情感危机和精神危机,且已超出个体和集体的范围,变成了整体性的、类的焦虑体验。
晏辉
关键词:生存焦虑生成逻辑
“从身份到契约”命题的法理再解读——基于梅因《古代法》的思考
2021年
梅因语境下的“身份”和“契约”存在特定的内涵。前者是在一定家族或家庭的范围内,体现其成员与家父或家长之间的权力一一服从关系的范畴。后者是私法演进总体趋势的表征,即允许自然人通过个人意志为基础的自由合意,为自己创设权利义务关系,并排除为卑亲属等非本人创设私法性关系的可能。“从身份到契约”揭示的法律演进过程,即在于个人在私法中逐步摆脱家父权的支配,获得并增长与其他社会成员订立契约的权利能力。“从契约到身份”命题是对现代民法理念及立法发展趋势的概括,与前一命题在内涵上各有所指,在适用上互不冲突。
向峻锋刘子凤
关键词:《古代法》契约法律发展
共产国际对中共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影响被引量:4
1996年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以后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夺取政权的普遍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大胆探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在这一思想提出的过程中,共产国际既给予某些正确的理论指导,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有严重失误,产生过某些不利的影响。本文拟对此作粗浅的探讨。
陆建洪朱敏彦
关键词:共产国际武装暴动中共党史
善治视角下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过程研究
2015年
通过阐述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的过程和原则,论述了治理和善治的内涵和价值,认为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是国家治理运行必须依靠的有效制度架构。从善治的角度来分析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善治引发的一些启示和思考。
王涓
关键词: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善治
压力、控制与赶超:行政淘汰赛体制的一个解释框架
2018年
行政淘汰赛体制与正向激励机制共存,共同构建我国政治生态系统。行政淘汰赛与行政发包、运动式治理及压力型体制等制度因素密切相关,晋升激励的不足与以"治官"为主的管理手段构成其制度文化背景,赶超型现代化的使命构成其现实动力,而其成效不足也同样源于官僚体制向上负责的内在逻辑。
郑扬
关键词:政治生态官僚制度
21世纪语境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文本结构再探析被引量:3
2019年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虽为千字短文,却具有极高的思想史地位,深入研读有助于对马克思思想和21世纪实践内涵的准确把握。文本首先提出以感性对象性活动为核心的新实践观,接着围绕新实践观,就真理观、历史观、宗教观、社会观展开论述,最后提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和历史使命。学界主要以此"三段式"对《提纲》进行划分,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第五条和第九条被模糊处理;鉴于对第五条和第九条在整个《提纲》中的重新定位,我们可以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结构细化为"1+2+1"的"新三段式",以达到对《提纲》及其核心概念"实践"更为细致的理解。
张娜
关键词:费尔巴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对象性活动共产主义
共2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