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作品数:423 被引量:889H指数:11
- 相关作者:董艳李丽丽樊永仙郭霞文慧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农业大学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波特小说集《灰色马,灰色的骑手》中的死亡书写
- 2021年
- 波特中篇小说集《灰色马,灰色的骑手》中的三篇小说都蕴含着死亡主题。从作者采取的叙述技巧入手,通过依次分析这三篇小说,探讨其中体现出的波特矛盾的死亡态度,群体的死亡焦虑及面对死亡时艰难的选择。叙事艺术丰富了死亡书写的表现力,对艺术手法的分析为更好地理解波特的死亡主题小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 李丹阳
- 关键词:死亡主题
- 《雪花秘扇》的空间叙事被引量:1
- 2017年
- 《雪花秘扇》是华裔作家邝丽莎最受关注的作品,小说以时间为叙事顺序,讲述了百合和雪花一对"老同"之间一波三折的友情纠葛。通过空间这一能动的叙事力量的构建和易变,小说也揭示了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身份的动态建构,有效推动了叙事进程。
- 郭丽峰杨晓丽
- 关键词:社会空间心理空间
- 从符号学角度谈外宣材料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以符号学翻译观作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外宣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障碍、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以期能给外宣翻译工作者们带来一些帮助。
- 张敏
- 关键词:符号学外宣翻译文化负载词
- 《历史比较学理论框架的初步思考》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
- 2010年
- "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是翻译实践中的难点之一,为了研究英译汉翻译实践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论文基于《历史比较学理论框架的初步思考》的翻译实践探讨了学术论文中"文化专有项"常用的四种翻译策略。
- 梁高燕
- 关键词:翻译策略翻译实践
- 汉语恭维回应语缺失的会话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面对恭维这一常见的社会行为,被恭维者如何做出回应是一种值得考量的社会现象。该现象受到了较多学者的关注,也出现了一些恭维回应语的相关研究。虽然现有研究对恭维的回应方式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却忽视了对恭维回应语缺失现象的探讨。基于150个汉语日常交际中自然发生的恭维回应语语料,我们利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话轮设计、序列结构以及社会行为等方面细致分析了恭维回应语缺失这一语言社会现象。研究发现,恭维回应语的缺失并不是消极的社会行为,相反,恭维回应语的缺失维护了交际的连续性,证实了人类言语交际中交际者优先选择维护会话连续性的原则与倾向。
- 于国栋张艳红
- 张翎小说《金山》中的印第安元素解读
- 2011年
- 《金山》是海外华人作家张翎的巅峰之作,对《金山》的研究当下研究者大多集中于小说的家族叙事、华人苦难、碉楼意象的探讨。本文独辟新径,将研究视野投注于《金山》小说中的印第安元素。笔者通过解读小说中的诸多印第安元素,尤其是印第安女子与白种/黄种男子的爱情,认为小说《金山》潜意识中关照和反思了后殖民文化语境下与外种族男性恋爱生子的印第安女性的生存境遇。面对她们何去何从的困惑,张翎悲唱了一曲印第安传统文化失落、印第安女性被迫流放的挽歌。
- 宋赛南梁路璐
- 关键词:挽歌
- 论翻译的原则被引量:3
- 2006年
- 翻译是不同文化,不同文学间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既有两种语言,文字的相互磨合,又有两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磨合。因此,一种具有代表性,指导性的翻译原则是必不可少的。文章主要阐述由严复提出的三字原则的发展以及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许多翻译专家对其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同时结合例子叙述了对严复三字原则的看法及观点。
- 郭晓静
- 关键词:翻译原则
- 基于《雨中的猫》探究翻译和译者的相关性
- 2016年
- 翻译是译者进行翻译环境选择的过程,将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的核心,明确了译者的主导地位。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翻译适应理论进行分析,以曹禺的作品和海明威的《雨中的猫》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索,探究翻译和译者的关系。
- 王晓蕾
- 关键词:语言学翻译译者
- 论《大瀑布》的伦理维度
- 2016年
-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长篇小说《大瀑布》展现了丰富的道德伦理内容。通过文学伦理学视角对其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及人与自我关系中所反映出的伦理思想进行分析与解读,以期更好地理解欧茨为人类社会发展提出的新的伦理诉求及她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关怀。
- 李丹阳
- 关键词: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大瀑布》文学伦理学
- 创伤理论视角下解读《奥尔岛上的珍珠》
- 2017年
- 哈丽叶特·比切·斯托的著名小说《奥尔岛上的珍珠》,讲述了两名孤儿玛拉和摩西在新英格兰地区奥尔岛村民佩内尔先生家生活成长的故事。文章从创伤理论角度出发,探寻和分析被收养的孤儿玛拉和摩西如何忘却过去不愉快的经历和从过去的创伤中复原,找准自己人生定位,不断成长的过程,揭示了创伤复原需要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 梁艳杨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