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品数:1,887 被引量:5,859H指数:28
相关作者:汪洪亮刘开军杨丽娟李小波张邦炜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650篇期刊文章
  • 55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739篇历史地理
  • 501篇经济管理
  • 262篇文化科学
  • 122篇政治法律
  • 80篇哲学宗教
  • 71篇社会学
  • 39篇文学
  • 14篇天文地球
  • 14篇艺术
  • 13篇建筑科学
  • 13篇语言文字
  • 10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军事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67篇旅游
  • 103篇教育
  • 83篇文化
  • 69篇民国
  • 67篇史学
  • 64篇教学
  • 61篇宋代
  • 57篇抗战
  • 53篇政治
  • 50篇民族
  • 46篇边疆
  • 44篇民国时期
  • 42篇政府
  • 41篇战时
  • 41篇社会
  • 40篇抗战时期
  • 37篇课程
  • 34篇述论
  • 29篇历史教学
  • 27篇历史教育

机构

  • 1,706篇四川师范大学
  • 60篇四川大学
  • 17篇西南民族大学
  • 14篇西南财经大学
  • 7篇首都师范大学
  • 5篇成都大学
  • 5篇西南交通大学
  • 5篇中央民族大学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上海大学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四川省邻水中...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成都信息工程...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79篇王川
  • 63篇汪洪亮
  • 56篇刘开军
  • 46篇许晓光
  • 43篇张邦炜
  • 37篇陈辉
  • 37篇谢元鲁
  • 34篇毛丽娅
  • 33篇李小波
  • 33篇张兰星
  • 27篇黄修明
  • 26篇王兴琼
  • 24篇王汝辉
  • 23篇张利娟
  • 23篇方燕
  • 22篇刘旺
  • 21篇邓绍辉
  • 21篇杨天宏
  • 19篇黄天华
  • 17篇魏华仙

传媒

  • 230篇四川师范大学...
  • 47篇中华文化论坛
  • 47篇西南民族大学...
  • 46篇乐山师范学院...
  • 44篇文史杂志
  • 42篇宜宾学院学报
  • 28篇中学历史教学...
  • 27篇天府新论
  • 24篇中国藏学
  • 23篇成都大学学报...
  • 2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1篇桂林旅游高等...
  • 18篇旅游学刊
  • 16篇中学历史教学
  • 16篇西藏民族学院...
  • 16篇历史教学(上...
  • 14篇西华大学学报...
  • 13篇历史教学问题
  • 12篇四川烹饪高等...
  • 12篇西藏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48篇2023
  • 52篇2022
  • 62篇2021
  • 49篇2020
  • 70篇2019
  • 41篇2018
  • 86篇2017
  • 79篇2016
  • 75篇2015
  • 81篇2014
  • 73篇2013
  • 75篇2012
  • 81篇2011
  • 81篇2010
  • 88篇2009
  • 104篇2008
  • 86篇2007
  • 101篇2006
  • 80篇2005
1,8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晚清外交官对“西洋”保险业的考察被引量:1
2003年
黄修明
关键词:清朝晚期外交官保险业
城市近郊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的影响研究——以成都龙泉山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以成都龙泉山作为案例点,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近郊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在身体、心理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开展研究。研究发现,城市近郊骑行男性占90%左右,远远超出骑行发展成熟国家的性别比例;自行车旅游能够显著改善骑行者耐力、心肺功能和抵抗力,能够防治某些特定的疾病;自行车旅游通过自身心理、与他人人际关系、对自然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态度四个层面对骑行者产生积极影响,心理影响超过身体影响。
王汝辉潘笑宇李雪霖辜小苓
关键词:自行车旅游身心影响
刘文辉与西康地区藏传佛教界关系述论被引量:15
2006年
对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川康实力派人物刘文辉主政西康的政绩,历年褒贬评价不一。事实上,刘文辉以较弱的军事实力治理西康地区20余年,地方粗安,经济、文化有所发展,之所以出现这一局面,与刘文辉善于以藏传佛教为文化纽带是分不开的。此举对于国家的统一、民族之间交流的加强与互相融合、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巩固等都有一定的意义,值得认真检讨与总结。
王川
关键词:藏传佛教
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微观机制的实证研究——以万科青青家园为例被引量:43
2006年
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分配制度的变革,居民由被动的接受住房转变为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主动的选择,消费者在住房市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文章以“万科青青家园”为例,采用比奇的分异度指数和GIS分析方法,对购房者的社会属性特征、工作地、原居住地等微观因素与居住地选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微观居住区位的选择上,具有相同社会经济属性的群体趋向于选择相同的居住区位,社会经济属性的作用和居住分异现象在居住区位选择中开始凸显;受房价和经济实力的约束,年轻型家庭居住区位的选择方向已向郊区外移;对于有子女的家庭来说,教育资源的丰富与否则是居住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的通勤时间对居住区位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家庭生命周期、原居住地、消费观念和信息搜寻等对微观居住区位的选择具有一定影响。
刘旺张文忠
关键词:居住区位
商周时代的芮国被引量:1
2012年
在先秦史的研究领域中,春秋战国时代向来是历代史家所关注的重点和塑成现今中国文化性格最具有决定性的一个时期。关于这一领域诸多传世文献及研究成果的阅读,往往使人忽视了一种现象,即“周之所封四百馀,服国八百馀”(《吕氏春秋·观世》)的众多小诸候国局面,在经历了春秋时代之后便只剩下了二十多个国家。
李竞恒
关键词:商周春秋战国时代文化性格传世文献吕氏春秋
高考历史试题对医疗卫生史的考查及教学启示
2022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成为社会焦点,新冠疫情更引发大众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关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学生“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1世纪初以来,医疗卫生史在历史学科高考试题中已有所体现,分析研究历史学科高考对医疗卫生史的考查,可为提高教学水平及有效备考提供参考。
方雯
关键词:教学启示公共卫生安全社会焦点高考历史试题有效备考
陈寅恪与陈述的学术交往被引量:1
2003年
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陈述(1911—1992)与陈寅恪(1890—1969)两位学者的交往是不容忽视的一页。在1936—1942年期间,陈述与陈寅恪二人历家国之难、流离之苦,而交往不辍,严谨治学不改,确实难能可贵。二人的学术交流有着牢固的基础。
王川
关键词:学术交往陈寅恪学术史
佛道相融峨眉山
2021年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传入中国已一千九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峨眉山作为佛教的传播圣地,不仅是著名的洞天福地,还与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并且也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四大神山之一。有如此高地位的峨眉山自然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探究之心,笔者通过对前人成果的汇集、剖析和归纳,以期希望能让读者更加了解峨眉山以及蕴含其中的佛教文化。
代佶芸
关键词:世界三大宗教洞天福地佛教文化
论民族国家建设与西康师范教育的再兴和发展被引量:5
2013年
国民政府时期,在边疆危机与民族国家建设背景下,刘文辉主持的西康政府,秉持"化边地为腹地"的"新西康"建设方略,高度重视教育及师范教育对边民的化导作用,西康教育及师范教育因此得以再兴与发展起来,并以西康建省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表现为由地方自主零星兴办向中央资助地方兴办发展,后期表现为由中央统管与地方分区推进向结构调整和质素提高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而且,它的再兴和发展,是在政府的规划主导和汉化边民的指导思想下实现的,并与边地的国民教育、边民教育的推进相配合,且以抗战期间西康建省后的发展最为迅速,这使其既带有浓重的官方色彩和计划性,又难免具有粗放发展与质量低劣的时代局限,使其对西康教育、文化、社会进步乃至边民的国族国家意识养成的化导与推进作用较为有限。
凌兴珍
关键词:国民政府时期民族国家建设边疆教育
原始艺术中眼睛形象的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大量考古材料中出现的艺术形象显示出对眼睛部位的意义强调,与此类似的艺术形式也广泛见诸于美洲、非洲传统宗教等人类学材料的作品内容之中。这些艺术形象内涵的主题指向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对夸张、风格化了的眼部形象的处理在观念背后的结构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原因在于"历代中外文化都把眼睛看作具有奇怪魔力的东西"〔1〕。这些以魔法力量(magic power)为依据的形象载体其实在具体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内容中充当着不同的意义。
夏奇艳
关键词:原始艺术
共17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