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品数:4,215 被引量:15,348H指数:42
相关作者:邢占军杨鲁慧王佃利臧秀玲马奔更多>>
相关机构: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37篇期刊文章
  • 120篇会议论文
  • 2篇标准

领域

  • 2,439篇政治法律
  • 929篇经济管理
  • 297篇社会学
  • 270篇文化科学
  • 255篇哲学宗教
  • 95篇历史地理
  • 6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4篇医药卫生
  • 13篇天文地球
  • 13篇文学
  • 11篇建筑科学
  • 11篇军事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农业科学
  • 5篇语言文字
  • 5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艺术
  • 3篇理学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54篇主义
  • 406篇政治
  • 341篇社会主义
  • 307篇政府
  • 275篇民主
  • 166篇共产党
  • 162篇政党
  • 157篇社会
  • 140篇城市
  • 125篇国共
  • 124篇中国共产党
  • 120篇文化
  • 114篇马克思主义
  • 106篇农村
  • 87篇公共
  • 86篇公民
  • 85篇外交
  • 83篇行政
  • 73篇执政
  • 68篇特色社会主义

机构

  • 3,959篇山东大学
  • 44篇济南大学
  • 31篇中国人民大学
  • 28篇清华大学
  • 25篇北京大学
  • 25篇聊城大学
  • 23篇山东师范大学
  • 15篇复旦大学
  • 15篇中共济南市委...
  • 15篇山东省委党校
  • 14篇中共青岛市委...
  • 14篇山东青年政治...
  • 13篇南京大学
  • 13篇中国社会科学...
  • 12篇中央社会主义...
  • 12篇山东财经大学
  • 1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1篇中共山东省委...
  • 10篇湖南省社会主...
  • 10篇青岛大学

作者

  • 102篇杨鲁慧
  • 101篇王佃利
  • 73篇臧秀玲
  • 68篇邢占军
  • 63篇方雷
  • 60篇刘昌明
  • 60篇马奔
  • 58篇蒋锐
  • 58篇王成
  • 51篇黄登学
  • 48篇郇庆治
  • 47篇曹现强
  • 46篇王韶兴
  • 44篇刘玉安
  • 42篇滕玉成
  • 40篇张淑兰
  • 40篇李昕蕾
  • 40篇徐艳玲
  • 34篇张锡恩
  • 31篇李济时

传媒

  • 249篇当代世界社会...
  • 123篇山东社会科学
  • 113篇山东大学学报...
  • 107篇中共济南市委...
  • 91篇东岳论丛
  • 82篇理论学刊
  • 67篇中国行政管理
  • 62篇当代世界与社...
  • 58篇山东省农业管...
  • 54篇理论探讨
  • 54篇山东行政学院...
  • 51篇人民论坛
  • 48篇文史哲
  • 42篇社会主义研究
  • 33篇国外理论动态
  • 31篇国际论坛
  • 25篇工会论坛(山...
  • 22篇理论视野
  • 19篇世界经济与政...
  • 16篇马克思主义与...

年份

  • 8篇2024
  • 188篇2023
  • 172篇2022
  • 185篇2021
  • 171篇2020
  • 166篇2019
  • 171篇2018
  • 143篇2017
  • 117篇2016
  • 179篇2015
  • 182篇2014
  • 202篇2013
  • 171篇2012
  • 186篇2011
  • 176篇2010
  • 181篇2009
  • 211篇2008
  • 260篇2007
  • 221篇2006
  • 156篇2005
4,2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柏坡时期统战工作实践及其时代意蕴
2021年
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完善党的制度,加强对统一战线的集中领导;明确统战部工作职能、范围,初创新中国统一战线工作格局;多党合作、协商建政,孕育新型政党制度雏形;凝聚政治共识,协商筹备新政协。认真梳理总结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光辉实践和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赵妍崔利宏
关键词:统战工作历史实践时代意蕴
关于中国古代的国际关系体系——华夷体系的一点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从秦汉开始,中国和周边国家通过封贡手段建立起来了一种独特的国际关系体系———华夷体系。它的建立、特点和作用,它和欧洲均势体系的异同,对我们现在的东亚国际关系以启示作分析。
曾磊
关键词:华夷秩序君主国
英国工党性质的三维解读
2010年
根据英国工党百年发展进程中基本力量、政策取向和意识形态的变与不变,能够全面动态地认识工党的性质。从阶段划分讲,工党原来是一个信奉民主社会主义而非马克思主义的工人政党;革新后的工党是一个信奉社会民主主义而非马克思主义的中左翼政党。从动态审视,在英国政党政治谱系中,工党在由左向右移动,由左翼力量转变为中左力量;在世界社会主义政党谱系中,工党属于右翼力量,并且在进一步向右移动。
李华锋
关键词:英国工党意识形态
政治稳定视角下西藏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探析
2020年
政治稳定一般是指社会政治生活的稳定。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全面普及造就了网络政治参与这种全新的政治参与形式,网络话语表达逐渐成为校园师生政治参与的新常态,是影响校园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给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以网络政治参与和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为切入点,分析了西藏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困境,从政治稳定的视角,提出加强自我疏导、防范与治理并举、抓牢课堂主阵地、推进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等优化西藏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政策建议。
朱华鹏
关键词:政治稳定西藏高校网络政治参与
二十国集团有效性的评估及影响机制
2023年
二十国集团治理议题涉及经济、金融、气候等多个领域,然而不同领域的治理有效性却存在差异。基于过程有效性与结果有效性两个维度,行为改变与问题解决这两个关键指标可以作为衡量机制有效性的标准并用以验证不同议题领域的治理有效性。二十国集团的有效性主要由政治机会与集体治理能力两个核心变量决定,当两个变量同时具备时,该机制有效性较高;当只具备一个变量时,该机制部分有效;当两个变量都不具备时,该机制有效性较低。这一理论假设通过以下案例得到验证,打击恐怖主义融资不仅具备较高等级的政治机会,而且二十国集团对这一议题的集体治理能力较强,相应地其治理有效性较高;国际金融机构改革虽具备较高等级的政治机会,但二十国集团对该议题的集体治理能力受限,因而其治理只是部分有效;全球气候治理仅具有较低等级的政治机会,并且二十国集团对该议题的集体治理能力较弱,相应地其治理有效性则较低。本文有关影响二十国集团有效性重要变量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既为研究多边国际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提高多边机制的治理有效性指明了着力的方向。
陈菲菲黄登学
关键词:政治机会全球治理
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正>一、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之源现代社会是多元的社会,冲突的社会。现代社会中不仅仅有利益的冲突,还有公民应得权利与国家供给的冲突,公民权利与经济增长的冲突,进一步说还有原则的冲突,也就是价值观的冲突。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
马奔
文献传递
关于亨廷顿政党与政治稳定关系的思考——以《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亨廷顿以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协调为参照系,论述了政党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指出达到政治稳定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至少拥有一个强大的政党。亨廷顿关于政党与政治稳定的理论有其局限性,其结论我们未必照搬。但是对其理论深入解读并对其中蕴含的问题予以应对和解答,对于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要启示: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关键;协调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政治稳定的基础;引导社会动员,增加社会流动机会是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通过政治参与吸收新生力量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有效手段;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刘飞
关键词:政党政治稳定政治制度化
政府间关系调整的一种新视野:从等级制模式到网络模式被引量:4
2007年
等级制模式和网络模式是政府间关系的两种模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三个要素客观上要求我国政府间关系从等级制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变。简化政府组织间的层级结构、中央向地方的合理分权、加强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和实行网络合作治理,是实现我国政府间关系从等级制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变的路径依赖。
林雄弟
关键词:政府间关系网络模式
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基于政策执行的公共政策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国家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在经历了多年演变之后,基本形成了以人为本,相对公平的政策体系。但是在此项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政策主客体,政策本身,政策执行手段等多方面的原因,使该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严重损害了农民工子女的切身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策权威。
王晓楠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权利
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法国高等教育改革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博洛尼亚进程对欧洲各国,特别是以法国为代表的高等教育体制高度集权的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法国在博洛尼亚进程框架内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对原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产生了巨大冲击。法国通过进行高等教育体制结构调整、实行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建立专门的质量评估机构等措施增强了大学之间的合作,推动了学生的流动性,密切了高等教育领域与社会经济部门的联系。法国这次的高等教育改革增强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提高了高等教育体制对社会发展的反应能力,促进了法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尹毓婷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博洛尼亚进程
共39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