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都大学医护学院

作品数:523 被引量:1,971H指数:18
相关作者:林琦远李辉王跃锜庄红何柳兴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50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9篇医药卫生
  • 104篇文化科学
  • 17篇生物学
  • 11篇农业科学
  • 10篇哲学宗教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经济管理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化学工程
  • 6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 6篇语言文字
  • 4篇理学
  • 3篇文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军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8篇教学
  • 61篇护理
  • 32篇教育
  • 22篇护生
  • 21篇细胞
  • 16篇健康
  • 13篇蛋白
  • 12篇课程
  • 12篇活性
  • 11篇大学生
  • 11篇缺血
  • 11篇中医
  • 11篇护理专业
  • 9篇护理学
  • 8篇心肌
  • 8篇溶栓
  • 7篇心肌缺血
  • 7篇抗凝
  • 6篇抗凝溶栓
  • 5篇学法

机构

  • 479篇成都大学
  • 56篇成都中医药大...
  • 25篇四川大学
  • 15篇四川大学华西...
  • 9篇泸州医学院
  • 5篇华北煤炭医学...
  • 5篇西南民族大学
  • 5篇都江堰市人民...
  • 4篇北京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成都市第五人...
  • 4篇宜宾市第一人...
  • 3篇川北医学院
  • 3篇成都医学院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成都市第一人...
  • 3篇浙江省台州市...
  • 3篇成都师范学院

作者

  • 29篇史铀
  • 29篇杨林
  • 28篇李辉
  • 27篇郭文杰
  • 23篇郭晓恒
  • 23篇刘冰花
  • 22篇朱天民
  • 19篇古天明
  • 18篇汪红
  • 15篇庄红
  • 15篇符佳
  • 13篇伍小飞
  • 13篇蒲春霞
  • 13篇韩亚蓉
  • 13篇尤康
  • 13篇张旭
  • 13篇刘涛
  • 12篇许毅
  • 11篇牛蓓
  • 11篇徐亚吉

传媒

  • 31篇成都大学学报...
  • 26篇教育与教学研...
  • 22篇卫生职业教育
  • 12篇成都大学学报...
  • 1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0篇解剖学杂志
  • 10篇成都大学学报...
  • 8篇西南军医
  • 8篇现代临床医学
  • 8篇现代生物医学...
  • 7篇现代医药卫生
  • 7篇时珍国医国药
  • 7篇四川大学学报...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6篇华西药学杂志
  • 6篇全科护理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药房
  • 4篇中国学校卫生
  • 4篇华西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9篇2020
  • 11篇2019
  • 11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18篇2015
  • 62篇2014
  • 59篇2013
  • 35篇2012
  • 58篇2011
  • 62篇2010
  • 53篇2009
  • 45篇2008
  • 28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5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S-Fe_3O_4介导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基因疫苗的研究
2011年
目的研发能诱导有效免疫应答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疫苗候选者及探索磁性纳米材料作为基因载体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5个HCV保守性T/B细胞识别的抗原表位基因,克隆入pcDNA3.1(+),鉴定重组质粒,测定其细胞水平的表达以及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反应。同时合成壳聚糖(CTS)修饰的Fe3O4磁性纳米微粒(CTS-Fe3O4),采用MTT法检测对人胚肾细胞株HEK-293和小鼠成纤维细胞株3T3的细胞毒性作用,研究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磁性材料作为基因投递系统的应用。结果成功构建了HCV多表位基因疫苗pcDNA3.1(+)-MA,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证实了重组质粒在细胞内的表达,疫苗中的B表位能被81%HCV阳性血清样本所识别,磁性材料浓度在1mmol/L内无细胞毒性。小鼠体内免疫实验初步显示出pcDNA3.1(+-)MA能有效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并且磁性纳米材料介导的免疫实验组诱导的免疫应答反应更强(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HCV多表位基因疫苗可成为有前景的HCV候选疫苗之一。壳聚糖修饰的Fe3O4纳米材料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基因靶向投递载体,并有免疫佐剂的作用。
杨远邝玉袁敦曹丽丽王保宁李明远张中伟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基因磁性纳米材料壳聚糖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普拉克索新型缓释片剂(每日仅需服用一次)2009年和2010年,相继通过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和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认证上市,成为优于普拉克索普通即释片剂(每日需服用三次)药物治疗帕金森病(PD)的新选择。本文就普拉克索及其缓释制剂在PD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何海蓉张旭杨林
关键词:帕金森病缓释制剂
芦丁与槲皮素不同配比对大鼠体内芦丁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芦丁与槲皮素不同配比对大鼠体内芦丁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芦丁组(芦丁-槲皮素物质的量之比为4∶0,下同)、槲皮素组(芦丁-槲皮素=0∶4)、BL_1组(芦丁-槲皮素=3∶1)、BL_2组(芦丁-槲皮素=2∶2)、BL_3组(芦丁-槲皮素=1∶3),每组6只,各组大鼠ig给药10 mg/kg(以芦丁和槲皮素中槲皮素母核计)。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0.25、0.5、0.75、1、1.5、2、3、4、6、8、10、12、16、20、24 h后尾静脉取血0.3 m L,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槲皮素(芦丁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采用DAS 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芦丁、槲皮素、BL_1、BL_2、BL_3组大鼠AUC_(0-24 h)分别为(4.908±0.877)、(8.382±3.671)、(8.473±0.709)、(4.366±2.297)、(8.914±2.642)μg·h/L,MRT_(0-24 h)分别为(9.675±1.359)、(3.142±0.489)、(3.517±1.128)、(3.376±1.046)、(4.494±1.653)h,t_(max)分别为(5.726±5.645)、(1.375±0.703)、(1.125±1.438)、(1.417±2.300)、(1.292±0.954)h,c_(max)分别为(0.609±0.202)、(2.341±0.539)、(2.425±1.217)、(1.464±0.677)、(3.325±2.425)μg/L。与芦丁组比较,槲皮素、BL_1、BL_3组大鼠AUC_(0-24 h)、c_(max)显著升高(P<0.05),t_(max)、MRT_(0-24 h)显著降低(P<0.05);BL_2组大鼠c_(max)显著升高(P<0.05),t_(max)、MRT_(0-24 h)显著降低(P<0.05)。与槲皮素组比较,除BL_2组大鼠AUC_(0-24 h)显著降低外(P<0.05),BL_1、BL_2、BL_3组大鼠AUC_(0-24 h)、MRT_(0-24 h)、t_(max)、c_(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皮素可提高芦丁在大鼠体内的相关指标。
宋雨胡一晨李维赵钢邹亮王战国
关键词:芦丁槲皮素生物利用度药动学
引入临床路径理念 提高护生实习质量
2009年
目的将临床路径理念引入实习教学工作中,提高护生实习质量。方法将120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根据临床路径理念制定的实习路径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评价其教学效果。结果两组护生实习满意度和考核成绩均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实习路径能显著提高实习质量。
郑冬云王道富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教学
一种经济、高效的提取微生物胞内色素的方法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经济、高效的直接抽提微生物胞内色素的方法。方法:收集刚进入生长平稳期的产生色素的菌株,菌体沉淀用灭菌PBS洗尽非生物体颗粒。菌体沉淀充分分散在丙酮里,随后把菌体在冰浴条件下行超声波裂解细胞,超声裂解功率与时间随菌体种类而变化,用丙酮萃取法获得色素粗产品。结果:采用超声波裂解萃取法获得了较好的抽提效果。结论:超声波裂解法是一种高效、经济简单的提取微生物胞内色素的好方法,值得推广。
韩亚蓉
关键词:生物活性物质色素丙酮
普理灵疝装置用于无张力疝修补术158例临床分析
2010年
郭璞杨艳
关键词:普理灵疝装置无张力疝修补术
生物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实验动物是指人工培育的、遗传背景清楚、对其质量实行控制、用于科学实验及产品生产的动物。生命科学发展的历史上,通过动物实验,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巨大成就。随着近代生物医学研究的快速进展,更多的动物被用于各种实验观察,对生命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与此同时,科学研究对受试动物本身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更加重视受试动物的遗传学、营养学、微生物等方面的质量控制,以提高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由使用各种不同的动物做实验,发展到使用专门培育的实验动物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介绍了有关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学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刘冰花
关键词:实验动物动物实验
涉外护理专业的“中医护理”课程改革初探被引量:2
2010年
涉外护理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型护理人才,所培养的护理人才应具备到国外医院、国内外资或合资医院工作的能力。这一培养目标也决定了涉外护理教育应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在培养计划中,除了要考虑到必要的人文课程、专业课程和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多元文化外,"中医护理"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为发扬中国护理的特色及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涉外护理教育中的"中医护理"课程应作为必修课。
符佳
关键词:涉外护理中医护理课程改革
建立解剖学立体化教材的思考与设想被引量:5
2015年
随着国家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教育及教育出版行业都在大力发展与传统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材或网络教学资源,高等医学教育的课程改革也在全面进行,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变革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个性化、自主式学习已经成为普遍的需求[1]。教材建设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立体教材的建设不受篇幅、周期的限制,可最大限度扩大信息量,及时反映出学科新进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使单一的教学内容变为丰富的教学资源。
史铀郭文杰蔡佩玲
关键词:立体化教材解剖学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资源国家信息化电子教材
临终患儿居家临终关怀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临终患儿的居家临终关怀护理方法。方法对58例临终居家患儿采用个性化的临终护理计划和临终关怀方式,采用调查问卷对相关指标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居家临终关怀中,家长对患儿疼痛管理和症状护理的满意度最高。不同学历的家长,在临终关怀中对心理支持,游戏娱乐支持和死亡教育这3项上,认同程度有显著的差异。通过居家临终关怀,家长的焦虑、抑郁心理得到显著的缓解。结论开展个性化居家临终护理,能够提高临终患儿的生活质量,改善家长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冉伶彭玉凌伍小飞
关键词:临终护理患儿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