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

作品数:1,507 被引量:4,844H指数:24
相关作者:冯长根崔占忠王亚军高学山王建中更多>>
相关机构: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国家部委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91篇期刊文章
  • 30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05篇兵器科学与技...
  • 174篇理学
  • 128篇航空宇航科学...
  • 122篇电子电信
  • 90篇化学工程
  • 74篇机械工程
  • 58篇一般工业技术
  • 54篇文化科学
  • 4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6篇电气工程
  • 34篇矿业工程
  • 3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0篇交通运输工程
  • 28篇建筑科学
  • 24篇医药卫生
  • 14篇军事
  • 11篇生物学
  • 9篇天文地球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35篇机器人
  • 84篇仿真
  • 73篇数值模拟
  • 73篇值模拟
  • 70篇引信
  • 59篇传感
  • 56篇感器
  • 56篇传感器
  • 46篇信号
  • 42篇炸药
  • 41篇网络
  • 40篇图像
  • 37篇飞行
  • 33篇导弹
  • 31篇侵彻
  • 29篇爆破
  • 25篇有限元
  • 25篇无人机
  • 23篇飞行器
  • 22篇弹道

机构

  • 1,499篇北京理工大学
  • 45篇中北大学
  • 33篇中国工程物理...
  • 21篇宁波大学
  • 21篇清华大学
  • 17篇北京理工大学...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篇北京航空航天...
  • 12篇广西科技大学
  • 1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1篇西安近代化学...
  • 10篇华北科技学院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河南工程学院
  • 9篇南京理工大学
  • 8篇西北核技术研...
  • 8篇西南科技大学
  • 7篇北京科技大学
  • 7篇桂林理工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8篇罗庆生
  • 46篇韩宝玲
  • 43篇冯长根
  • 35篇李杰
  • 34篇高世桥
  • 33篇娄文忠
  • 31篇李科杰
  • 28篇邓甲昊
  • 27篇高学山
  • 26篇刘海鹏
  • 24篇徐立新
  • 22篇崔占忠
  • 20篇王建中
  • 20篇王正杰
  • 19篇乔小晶
  • 18篇黄风雷
  • 17篇张同来
  • 16篇范宁军
  • 14篇牛少华
  • 13篇黄强

传媒

  • 118篇兵工学报
  • 115篇北京理工大学...
  • 51篇科技导报
  • 40篇计算机测量与...
  • 38篇探测与控制学...
  • 24篇含能材料
  • 22篇兵工自动化
  • 21篇兵器装备工程...
  • 19篇爆炸与冲击
  • 15篇弹箭与制导学...
  • 14篇微计算机信息
  • 13篇系统工程与电...
  • 13篇工程爆破
  • 13篇科学技术与工...
  • 12篇高压物理学报
  • 12篇中北大学学报...
  • 12篇无人系统技术
  • 11篇中国安全科学...
  • 9篇系统仿真学报
  • 9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3篇2024
  • 67篇2023
  • 96篇2022
  • 94篇2021
  • 78篇2020
  • 48篇2019
  • 71篇2018
  • 100篇2017
  • 83篇2016
  • 100篇2015
  • 99篇2014
  • 82篇2013
  • 90篇2012
  • 84篇2011
  • 69篇2010
  • 54篇2009
  • 5篇2008
  • 26篇2007
  • 43篇2006
  • 34篇2005
1,5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球形机器人控制系统双处理器通信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根据新型球形机器人的整体要求,建立了以ARM9系列的S3C2410控制芯片和DSP6000系列的TMS320DM642图像处理芯片为核心的机器人控制系统主体架构,提出了S3C2410芯片外部I/O与DM642芯片HPI口的硬件连接方式和基于ARM-Linux的HPI驱动程序的软件开发方法,在需要图像处理能力和运动控制效果能够综合协调的球形机器人控制系统中,通过HPI接口的软硬件设计,实现了S3C2410与DM642的高速通信;实验结果表明,接口数据读写快速稳定,所完成的工作和所提出的方法对以后其他双核接口的设计与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与参考价值。
曹勇刚罗庆生韩宝玲赵小川
关键词:控制系统通信接口HPI
信息化作战装备体系及其论证方法被引量:6
2012年
信息化体系作战已成为战争的重要形式和发展方向,信息化作战装备体系成为实现对战场信息流精确获取、高效控制、综合使用,提高联合作战能力、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根本保证。联合作战环境下的新一代信息化作战装备,技术密集、作战管理复杂,因此更加讲求从战略全局出发的总体筹划。本文概述了信息化作战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并总结了信息化作战体系的特点,强调了装备体系论证的重要性,着重论述了以"需求驱动、体系结构主导"为特征的武器装备体系论证方法及主要过程,从而促进我军信息化作战装备体系建设的协调发展,更好满足当前及未来信息化体系作战的需求。
闫小伟邓甲昊李承延冯占林
关键词:体系作战信息化体系结构
100MPa高压正弦校准可行性研究
本文介绍研制一种高性能液体(含红油)压力正弦法校准系统的方案,它以高精度气体正弦压力发生器为驱动力装置,用变面积原理,使固定腔室内的液体产生稳定的正弦压力波,峰值压力可超过100MPa,频率可达1000Hz以上。本文介绍...
方继明张训文刘向阳
关键词:动态压力校准
引信-超宽带强电磁脉冲效应阈值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为明晰超宽带电磁脉冲对引信的干扰和损伤影响,确定引信-电磁脉冲效应的阈值区间,针对当前引信-电磁脉冲效应数据样本少,难以准确评估引信的抗电磁脉冲能力的难题,建立了马尔可夫蒙特卡罗估计的引信-电磁脉冲效应阈值分析模型。通过构建的超宽带电磁脉冲模拟器的引信效应测试系统,对典型引信进行辐照试验,得到引信-电磁脉冲的效应规律及干扰阈值。试验结果表明:引信通信故障的效应阈值均值为28.262 kV/m,均值的95%可信区间为(27.390,29.129)kV/m;方差的后验期望估计为1.867 kV/m,方差的95%可信区间为(0.834,4.182)kV/m。所提模型可用作多种引信的电磁脉冲效应阈值估计,为提高引信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手段。
付胜华娄文忠苏子龙郑福泉
关键词:引信
偏心起爆定向战斗部破片初速分布规律研究
<正> 在前人的大量数值分析及实验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实验反演计算偏心起爆破片初速的计算方法,并且推导出单轴线偏心起爆速度分布计算公式,通过和数值计算及实验结果的对比,说明该公式计算结果实际非常吻合。偏心起爆定向...
陈放马晓青段祝平
文献传递
基于静电信号的人体步伐周期长程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人的步伐信号包含着人体身体状态和健康状况等多种重要信息,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本文利用人体携带大量电荷这一特性,通过静电探测器对人体踏步过程中的步伐静电信号进行采集,研究人体步伐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论文提出一种自相关算法滤除信号中的噪声和干扰,通过相关系数确定步伐中的同相位点,从而获得精确步伐周期值.通过对步伐周期序列进行分解,得到步伐周期增量绝对值和变化符号两个序列,运用消除趋势波动分析对原始步伐周期序列及分解后的两个新序列进行分析,得到其长程相关性规律.通过对于实验所采集的多名测试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对于所有被测人员,其步伐周期的增量绝对值序列均呈现出较强的持续正相关,而其周期变化符号呈现出明显的反相关特性.
李鹏斐李孟君陈曦唐凯
两种连接结构动载荷传递特性的MATLAB仿真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研究了两种连接结构在低速冲击过程中的动载荷传递特性。通过MIPS(muti-directional impact protection system)冲击实验,获得系统的冲击与响应过载信号;基于MATLAB对信号进行了时域与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结构A的阻尼作用大于结构B,对冲击系统有一定的减震作用;结构B的谐振频率明显,共振幅值高,不适用于冲击结构。这种差异性对连接结构的设计具有指导性的意义。通过MATLAB函数辨识工具对两种结构的信号传递过程进行函数辨识;通过适当增大零/极点数的方法对传递函数进行了优化。实验数据检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有效提高传递函数的适配度,对其他结构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宋英燕张京英李晓峰程向群
关键词:MATLAB仿真螺纹连接
动态真空安定性测试方法研究含能材料的热分解
动态真空安定性试验(Dynamic Vacuum Stability Test,DVST)方法是将微型绝压式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内置于玻璃反应管中,在等速升温或等温加热条件下进行实时在线数据采集,实现了对化学材料热分解...
刘芮周遵宁杨利张同来
关键词:动力学安定性反应机理含能材料
鉴频式电容探测器灵敏度工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在讨论电容近炸引信探测灵敏度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就鉴频式电容引信探测器进行了探测灵敏度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反映探测电路诸主要参变量相互关系的灵敏度工程模型,并对各自影响其探测灵敏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此外还讨论了...
邓甲昊施聚生罗炜张彤贾永红
关键词:近炸引信电容引信
文献传递
浸入式固相微萃取GC-MS联用测定赤霞珠葡萄酒中挥发性成分被引量:12
2006年
建立了浸入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IM-SPME-GC-MS)测定葡萄酒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并对萃取条件和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对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赤霞珠葡萄酒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该方法简便、快速、精确,适合葡萄酒挥发性较强成分的测定;分离鉴定了葡萄酒中20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异戊醇、乙酸乙酯、D,L-2,3-丁二醇、内消旋-丁二醇、琥珀酸二乙酯、醋酸、2-羟基丙酸乙酯、苯乙醇等物质占主要比例。
张军翔冯长根李华王志东
关键词:葡萄酒挥发性成分赤霞珠气相色谱-质谱
共1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