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作品数:5,210 被引量:14,631H指数:28
相关作者:高卫东范雪荣龙柱魏取福葛明桥更多>>
相关机构: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青岛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31篇期刊文章
  • 72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3,394篇轻工技术与工...
  • 734篇化学工程
  • 34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35篇艺术
  • 213篇文化科学
  • 144篇理学
  • 127篇经济管理
  • 87篇自动化与计算...
  • 8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4篇历史地理
  • 22篇医药卫生
  • 20篇电子电信
  • 19篇机械工程
  • 19篇建筑科学
  • 18篇生物学
  • 18篇电气工程
  • 9篇社会学
  • 8篇哲学宗教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07篇织物
  • 515篇服装
  • 501篇纤维
  • 302篇纳米
  • 275篇纺织
  • 262篇棉织
  • 262篇棉织物
  • 234篇服饰
  • 214篇针织
  • 192篇染色
  • 191篇改性
  • 185篇纺丝
  • 184篇电纺
  • 183篇复合材料
  • 183篇复合材
  • 182篇静电纺
  • 166篇纳米纤维
  • 165篇染料
  • 154篇印花
  • 138篇电纺丝

机构

  • 5,156篇江南大学
  • 78篇东华大学
  • 59篇青岛大学
  • 53篇南通大学
  • 31篇盐城工学院
  • 31篇江苏苏丝丝绸...
  • 28篇闽江学院
  • 24篇复旦大学
  • 24篇常州纺织服装...
  • 23篇盐城工业职业...
  • 2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2篇无锡工艺职业...
  • 21篇新疆天山毛纺...
  • 20篇安徽工程大学
  • 19篇江苏联发纺织...
  • 18篇连云港纤维新...
  • 17篇西安工程大学
  • 17篇武汉纺织大学
  • 16篇无锡出入境检...
  • 15篇新疆大学

作者

  • 367篇高卫东
  • 314篇范雪荣
  • 284篇葛明桥
  • 273篇魏取福
  • 257篇梁惠娥
  • 246篇钱坤
  • 234篇龙柱
  • 229篇王鸿博
  • 220篇沈雷
  • 213篇王潮霞
  • 175篇王强
  • 163篇谢春萍
  • 151篇王平
  • 144篇崔荣荣
  • 130篇曹海建
  • 129篇苏旭中
  • 129篇付少海
  • 114篇张竞琼
  • 111篇王树根
  • 106篇蒋高明

传媒

  • 703篇纺织学报
  • 329篇化工新型材料
  • 267篇丝绸
  • 208篇上海纺织科技
  • 205篇印染
  • 142篇毛纺科技
  • 138篇纺织导报
  • 128篇针织工业
  • 124篇服装学报
  • 83篇纺织科技进展
  • 70篇功能材料
  • 68篇高分子材料科...
  • 62篇印染助剂
  • 57篇材料导报
  • 55篇纺织服装教育
  • 49篇江南大学学报...
  • 49篇材料科学与工...
  • 47篇江苏造纸
  • 46篇武汉纺织大学...
  • 40篇艺术百家

年份

  • 4篇2024
  • 69篇2023
  • 84篇2022
  • 114篇2021
  • 174篇2020
  • 343篇2019
  • 395篇2018
  • 345篇2017
  • 352篇2016
  • 374篇2015
  • 335篇2014
  • 345篇2013
  • 275篇2012
  • 267篇2011
  • 210篇2010
  • 250篇2009
  • 255篇2008
  • 294篇2007
  • 247篇2006
  • 168篇2005
5,2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EMPO/NaBr/NaClO氧化体系在造纸中的应用
文章综述了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NaBr/NaClO选择性氧化体系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主要总结了该氧化对纸浆纤维的影响,氧化纸浆在纸张中的应用,以及氧化多糖、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维...
戴磊龙柱陈乐
关键词:溴化钠纸张性能
基于相分离法制备聚丙烯微孔膜性能的研究
基于相分离法以对二甲苯为溶剂,2-丁酮为非溶剂制备出了具有超疏水性的聚丙烯(PP)微孔膜,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接触角、扫描电镜、分别表征了微孔膜的化学组成、润湿性能及表面形貌.通过改变聚丙烯初始浓度、2-丁酮体积比、处理温...
杨艳丽孙洁钱坤
关键词:聚丙烯微孔膜相分离法
文献传递
阳离子乳液黏合剂在涂料轧染中的应用
采用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单体,以乳液聚合法合成稳定的阳离子型聚合物乳液,并将其作为黏合剂应用于棉织物涂料轧染染色。阳离子乳液与阴离子黏合剂相比,二者粒径分布相似,但前者粒径更小,稳定性较好。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阳离子...
沈飞叶房宽峻
关键词:涂料轧染阳离子乳液乳液聚合法黏合剂
文献传递
网巾与明代社会变迁被引量:1
2013年
网巾,因其有"天下一统"和"改易胡风"的政治寓意,在明初被统治者推广而流行全国。它一般被衬于帽下,具有束发、遮盖白发等功能,是明代男子首服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在流行、发展过程中,因其"人无贵贱皆裹之"的特点而得以在明朝中晚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浪潮下实现商品化,在社会风尚的变化下质地日奢,并随着思想文化的日益开放而成为男女传情和表达情感的重要信物,至明朝覆灭后,因为网巾的独特社会地位又成为思念故国的符号。网巾与明代社会变迁的关系体现了服饰与社会历史的相互关照。
牛犁崔荣荣高卫东
关键词:社会变迁明代
地域差异背景下的近代齐鲁服装材料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从地域文化差异出发,将齐鲁文化圈在内部分为齐和鲁两个支系,齐地更多地吸收了外来文化,在文化上工业文明占主导地位;鲁地则受农耕文化传统的影响较深,在文化上农耕文明占主导地位。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地的服装材料在织造方式上表现出机织与手织的区别,种类上表现为丰富与单一的对比。而这种服装材料上的地域特色也正是齐鲁服饰文化呈现出地域差异的重要元素之一。同时,其服饰变迁呈现出纵向传承与横向辐射兼备、国产与"西洋"面料综合运用、中式传统与流行时尚相结合的特征。
李敏张竞琼
关键词:服装材料
槐米染色棉织物工艺及其抗紫外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为实现槐米染料的工业化应用及提高棉织物的功能性,分析了使用壳聚糖、Al3+、Fe2+媒染剂预媒染色法对棉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重点研究了铝预媒染方法染色温度、染色时间、pH值等工艺参数对染色棉织物K/S值的影响,并测试了槐米染色棉织物的抗紫外性能。结果表明:直接使用槐米染色的效果较差;壳聚糖媒染对上染效果影响不大,使用铝、铁媒染剂,可得到不同颜色的棉织物;铝媒染剂染色棉织物为鲜艳的黄色,为较好的媒染方法;铝预媒染染色方法染色优化条件为:温度为80℃,染色时间120分钟,染浴pH值为6.8;铝预媒染染色棉织物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性能。
杨麦萍程雨昕李琪超刘建侯秀良
关键词:天然染料槐米染色性能抗紫外
基于KES系统的再生丝麻纤维纱与毛/涤混纺纱交织精纺面料风格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以再生丝麻纤维纱与毛/涤混纺纱交织轻薄精纺面料为实验材料,以同规格经纱、同规格经密的毛/涤混纺纱精纺面料为对比样。借助KES织物风格测试系统对织物拉伸、剪切、弯曲、压缩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得出,再生丝麻纤维纱与毛/涤混纺纱交织的精纺面料在轻薄、柔软、活络、蓬松、剪切回复能力等方面优于常规毛/涤混纺精纺面料。纬向为白色丝再生麻纤维纱试样的撕破强力、剪切回复能力、拉伸弹性回复能力、蓬松度、松软感、尺寸稳定性优于纬向为筒子纱染色的丝麻纤维纱的试样,该试样的弯曲保形性和垂重感优于前者。
王美芹张帆孙宏管军
关键词:精纺面料
凹凸棒石粘土对水溶性染料的吸附脱色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研究凹凸棒石粘土对几种水溶性染料的吸附脱色作用,并对其中脱色效果较明显的亚甲基蓝和弱酸艳蓝RAW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凹凸棒石粘土对两种染料的吸附均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平衡;振荡有利于吸附,而温度、pH值对两种染料的吸附均无显著影响;适当增加染液浓度可以提高凹凸棒石粘土的吸附量,相同条件下凹凸棒石粘土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高于弱酸艳蓝RAW。除活性染料外,凹凸棒石粘土对其它染料的脱色性能均优于活性炭。
徐媛媛范雪荣王强
关键词:染整废水处理脱色水溶性染料
轧光工序中织物接缝线的图像检测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轧光工序中织物接缝线人工监测不及时、易出错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判别方法。以防羽布的轧光工序为例,首先对获取的图像进行灰度化与中值滤波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的图像提取灰度均值、标准差与变异系数(CV值)等特征参数;最后通过对这3项特征参数的分析与对比,发现图像灰度CV值可以作为防羽布有无接缝线的判别依据。结果表明,基于图像灰度的检测方法能够精确地判别织物有无接缝线,并且计算量小,检测速度快,可确保轧光工序中接缝线的及时避让。
朱博潘如如刘基宏高卫东
关键词:特征参数
织物结构对毛衫保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为研究织物结构对织物保暖性能的影响,选取了四平组织、罗纹空气层组织、1+1罗纹组织、畦编组织和半畦编组织5种常用的毛衫组织结构,采用相同的原料编织一系列弯纱深度的试样并进行线圈长度、织物厚度、透气性和保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四平组织织物最轻薄;畦编组织织物保暖性最好且透气性最佳;织物的保暖性受厚度和透气性的双重影响,对于单一线圈结构织物,在一定的弯纱深度范围内,厚度对保暖性的影响起主导作用,随着弯纱深度的增加透气性对保暖性的影响占主导作用;保暖轻薄系数与弯纱深度之间为二次多项式关系。
雷惠丛洪莲楚玉松
关键词:织物结构毛衫保暖性厚度透气性
共5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