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609 被引量:2,050H指数:18
相关作者:陈禅友曾长立熊飞蒋细旺刘红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9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7篇农业科学
  • 125篇生物学
  • 69篇医药卫生
  • 53篇文化科学
  • 4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建筑科学
  • 7篇理学
  • 6篇经济管理
  • 6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48篇豇豆
  • 42篇胁迫
  • 40篇种子
  • 31篇植物
  • 31篇教学
  • 29篇萌发
  • 28篇幼苗
  • 28篇种子萌发
  • 27篇基因
  • 24篇种质
  • 22篇菜豆
  • 21篇群落
  • 20篇盐胁迫
  • 19篇区系
  • 17篇种群
  • 16篇种质资源
  • 16篇长江
  • 16篇长豇豆
  • 15篇凝集素
  • 13篇豌豆

机构

  • 600篇江汉大学
  • 27篇华中农业大学
  • 2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1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四川农业大学
  • 8篇湖北中医药大...
  • 5篇武汉大学
  • 5篇湖北省农业科...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北京工商大学
  • 4篇湖北省林业科...
  • 4篇武汉云克隆科...
  • 4篇武汉海特生物...
  • 3篇郑州大学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湖北省黄梅县...
  • 3篇生物技术有限...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87篇陈禅友
  • 60篇刘红艳
  • 57篇张凤银
  • 56篇曾长立
  • 51篇许国权
  • 46篇董元火
  • 45篇熊飞
  • 37篇蒋细旺
  • 36篇胡志辉
  • 31篇李佳楠
  • 30篇彭海
  • 29篇周世力
  • 28篇杨东
  • 27篇张繁荣
  • 27篇戴希刚
  • 26篇段海生
  • 24篇孙齐英
  • 24篇郭瑞
  • 24篇张静
  • 21篇韩雪

传媒

  • 147篇江汉大学学报...
  • 37篇安徽农业科学
  • 24篇湖北农业科学
  • 22篇长江蔬菜
  • 15篇北方园艺
  • 13篇华中师范大学...
  • 10篇种子
  • 10篇江苏农业科学
  • 9篇教育教学论坛
  • 9篇科教导刊
  • 8篇园艺学报
  • 7篇江西农业大学...
  • 7篇淡水渔业
  • 6篇现代园艺
  • 6篇水生态学杂志
  • 5篇中华医院管理...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 5篇Agricu...
  • 5篇科教文汇

年份

  • 3篇2024
  • 38篇2023
  • 23篇2022
  • 31篇2021
  • 27篇2020
  • 30篇2019
  • 22篇2018
  • 37篇2017
  • 43篇2016
  • 38篇2015
  • 49篇2014
  • 41篇2013
  • 36篇2012
  • 40篇2011
  • 53篇2010
  • 31篇2009
  • 31篇2008
  • 12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6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李时珍故里的水蕨群落结构基本特征被引量:3
2009年
研究了李时珍故里的濒危水生植物水蕨种群和群落的基本特征。种群面积为2—3m^2,植株数为5~8株,为小种群。与水蕨相伴生的物种主要有9科12属12种。过度养殖和耕作是导致水蕨濒危的重要原因。
董元火
关键词:水蕨濒危群落特征
一株产脂肪酶蜡状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4
2017年
从三角湖生活用水排污口取样,利用橄榄油培养基筛选产脂肪酶菌株。革兰染色结果为革兰氏阳性杆状菌;16SrDNA序列显示,该菌为蜡状芽孢杆菌;并从生理生化特征上进一步证实了是蜡状芽孢杆菌;对其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其生长规律与模式菌株大肠杆菌基本相同。对蜡状芽孢杆菌脂肪酶分解不同类型油脂的能力进行了评估,该菌脂肪酶对猪油分解能力强,橄榄油及花生油次之,对牛油分解能力差。
韩雪童攀
关键词:脂肪酶蜡状芽孢杆菌
武汉市刘家山野生樱花资源调查及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对武汉市刘家山野生樱花种类、分布及观赏特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刘家山有野生樱花5种,分别为迎春樱(Cerasus discoidea)、华中樱(Cerasus conradinae)、短萼樱(Cerasus pilosiuscula)、山樱(Cerasus dieisiana)、崖樱(Cerasus scopulorum);野生樱花主要分布在海拔570~720 m土层瘠薄的山坡、沟谷和悬崖地段,面积约200 ha2,数量10万余株,资源储备较丰富;刘家山野生樱花观赏性状丰富,花期从3月上中旬持续至4月上旬,5月份可观果,9月底至10月份可观秋色叶。建议加强刘家山野生樱花资源的保护,促进其自然更新;对观赏价值高的野生樱花种类开展引种、驯化、育种和快速繁育研究,推广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
陈法志徐冬云蒋细旺戢小梅张涛李长林谢焰锋
关键词:资源调查观赏性状
58份大豆种质资源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以来自湖北、广东等地区58份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大豆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测定了各品种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含水量,计算了蛋脂总量,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58份大豆种质资源中蛋白质含量最大值为51.19%,最小值为40.68%,变异系数为12.57%;其脂肪含量最大值为19.87%,最小值为13.31%,变异系数为15.85%;而蛋脂总量的最大值为66.77%,最小值为56.84%,变异系数为9.05%。通过筛选比较后,最终选出16份可作为优质资源,其中来自湖北潜江的大豆MD216可作为蛋白专用品种。
乐帅廖洋何冰冰刘帅陈禅友万何平
关键词:大豆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种质资源
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鲢种群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被引量:15
2013年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鱼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为了解三峡工程建设后长江上游鲢的种群状况,根据2008-2010年在江津江段采集的149尾标本对鲢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采集到的鲢体长范围为95.0~860.0mm,平均体长为(451.1±171.6)mm,体质量范围为13.5~9 750.0g,平均体质量为(2 314.2±2 125.9)g.鲢鳞片上的年轮表现为闭合性切割和疏密特征,年龄结构由0+~5+龄共6个龄组组成,其中优势龄组为1+~4+龄.体长(L)与鳞径(R)呈显著的线性关系:L=139.841 2R+15.973 4;与体质量(W)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W=1.876 7×10-5 L2.992 5.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鲢为匀速生长类型,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1 036.974 8[1-e-0.188 2(t+0.216 5)],Wt=19 864.662 3[1-e-0.188 2(t+0.216 5)]2.992 5,其生长拐点年龄为5.80龄.尽管年龄结构和生长性能表现出一定的衰退趋势,但与湖泊、水库中的鲢种群相比,长江上游鲢种群仍然具有相对复杂的年龄结构和较优的生长性能.三峡工程建设后,长江上游已逐渐成为鲢重要的栖息地和产卵场,该江段鲢种群在4大家鱼资源保护中应该得到重点保护.
熊飞刘红艳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关键词:年龄长江上游
重组人普兰林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2017年
目的构建人普兰林肽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在大肠杆菌中大量高效表达。方法将胰淀素25位的丙氨酸、28位的丝氨酸和29位的丝氨酸用脯氨酸代替,选用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对天然胰淀素碱基序列进行修饰,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合成了普兰林肽基因片段,经Kpn I、Hind III双酶切后插入p ET-39b(+)载体,构建p ET-39b+[Pramlintide]重组质粒,转化BL21(λDE3)菌株,筛选重组子,并经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结果构建的普兰林肽基因插入载体位置正确,且序列测定结果与预期一致;在37℃条件下,经0.1 mmol/L IPTG诱导后3 h,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且重组蛋白主要存在于胞质蛋白中。结论成功构建重组人普兰林肽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在大肠杆菌得以表达,为进一步工业化制备普兰林肽奠定了基础。
杨薇吴红梅李佳楠
关键词:普兰林肽密码子突变原核表达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实验方法优化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由于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教学中影响因素较多,难以取得理想的图谱,对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实验方法进行了优化。方法:采取薄膜过夜浸泡、充分浸透;自制点样器;透明时薄膜与玻璃之间贴合紧密,并稍微倾斜;110 V电压电泳1h等措施。结果:经过实验方法优化,可以得到条带分离较好的电泳图谱。结论:优化后的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汪艳杰许国权郭瑞胡志辉
关键词:血清蛋白质
豇豆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重点总结归纳了豆科重要植物豇豆的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如豇豆种质资源基因库、种质资源的DNA分子标记评价、遗传图谱的构建、功能基因的发掘与鉴定、豇豆转基因发展概况以及豇豆的分子系统进化等研究进展,对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豇豆种质资源的保护、发掘和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潘磊李依余晓露李佳楠陈禅友
关键词:豇豆种质资源分子标记功能基因分子进化
两阶段调控优化保加利亚乳杆菌合成γ-氨基丁酸被引量:2
2019年
保加利亚乳杆菌ATCC11842是制备富含γ-氨基丁酸(GABA)发酵饲料的优良益生菌。菌株生长的最佳初始pH为6.0,最佳温度为35℃。GABA生物合成的最佳pH为8.0,最佳温度为40℃。两阶段发酵调控保加利亚乳杆菌ATCC11842生产GABA,GABA的产量达到5.98g/L,优化后GABA的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153.39%。研究表明,两阶段分开控制菌株生长和GABA合成的pH和温度,能显著提高GABA的产量。该方法为用保加利亚乳杆菌ATCC11842生产富含γ-氨基丁酸的发酵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红波陈国鑫魏蜜刘智杰陈禅友
关键词:保加利亚乳杆菌Γ-氨基丁酸发酵调控
DNA条形码在三峡库区鱼类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2023年
为了探讨DNA条形码在三峡库区鱼类辅助物种鉴定中的适用性,本研究通过在三峡库区大规模采样,共采集鱼类标本18466尾,PCR扩增了其中946尾标本的COⅠ基因序列(639 bp),在NCBI和BOLD数据库中比对鉴定出71个物种,隶属于6目14科55属,其中5个为未命名种,鉴定率为93%;种间遗传距离(6.88%)是种内遗传距离(0.36%)的19.11倍;贝叶斯系统进化树显示,71个物种各自聚为一支且具有高的支持率(PP=1.00)。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三峡库区中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瓦氏黄颡鱼Tachysurus vachellii和蛇鮈Saurogobio dabryi具有较高的COⅠ条形码遗传多样性,而贝氏䱗Hemiculter bleekeri、光泽黄颡鱼Tachysurus nitidus和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的较低。本研究验证了DNA条形码在三峡库区大部分鱼类鉴定中的有效性,同时构建了三峡库区鱼类DNA条形码数据库,评估了6个优势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为三峡库区鱼类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数据。
贺杨陈文俊陈洁琼曾文文张雪晶杨婷翟东东刘红艳熊飞王莹
关键词:DNA条形码三峡库区物种鉴定
共6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