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作品数:116 被引量:467H指数:9
相关作者:孙沫莹姜珊陈兴刚张雪霞王斌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齐齐哈尔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化学工程
  • 30篇金属学及工艺
  • 2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理学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建筑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冶金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6篇复合材料
  • 16篇复合材
  • 13篇合金
  • 10篇催化
  • 7篇催化剂
  • 6篇树脂
  • 6篇聚氨酯
  • 5篇涂层
  • 5篇金属
  • 5篇SIC
  • 4篇尿素
  • 4篇喷涂
  • 4篇纤维增强
  • 4篇纳米
  • 4篇教育
  • 4篇化学镀
  • 4篇尖晶石
  • 4篇改性
  • 3篇刀具
  • 3篇性能研究

机构

  • 114篇黑龙江工程学...
  • 26篇哈尔滨工业大...
  • 8篇东北林业大学
  • 6篇哈尔滨师范大...
  • 6篇东北石油大学
  • 6篇齐齐哈尔大学
  • 5篇佳木斯大学
  • 4篇哈尔滨大电机...
  • 3篇东北轻合金有...
  • 3篇哈尔滨工程大...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黑龙江大学
  • 3篇黑龙江省轻工...
  • 3篇河北民族师范...
  • 3篇哈尔滨石油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黑龙江东方学...
  • 2篇黑龙江省科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18篇莫淑华
  • 13篇肖雪
  • 11篇宿辉
  • 10篇许建平
  • 9篇刘丽丽
  • 9篇王丽雪
  • 9篇王佳杰
  • 9篇郑秀君
  • 8篇王国星
  • 7篇于久灏
  • 7篇胡明星
  • 6篇王威
  • 6篇尹志娟
  • 6篇王春艳
  • 5篇张恒强
  • 5篇张永
  • 5篇齐晓杰
  • 5篇朱传勇
  • 5篇杨闯
  • 4篇田修波

传媒

  • 45篇黑龙江工程学...
  • 5篇焊接学报
  • 4篇材料科学与工...
  • 4篇化学与粘合
  • 4篇教书育人(高...
  • 3篇表面技术
  • 2篇交通科技与经...
  • 2篇焊接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焊接技术
  • 2篇中国表面工程
  • 2篇广州化工
  • 2篇真空科学与技...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四川环境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9篇2011
  • 22篇2010
  • 13篇2009
  • 3篇2008
  • 12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碳纤维的电学性能对水泥净浆水化监测评定性研究
2003年
主要研究了搅拌时间对纤维分散的影响,得到了适合纤维分散的搅拌时间;电极的选择、制作及插入方法并建立了电阻的测试系统;以化学结合水法为基准分析了水泥基材料的水化监测方法的合理性并得到一定的结论。
王国星毕凤阳王威
关键词:碳纤维水泥净浆导电机理搅拌工艺电阻
TiC-Fe复合材料涂层自蔓延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结合准热等静压同时致密化技术,以Ti-C-Fe为原料,在Q235钢表面制备耐磨、耐高温TiC-Fe陶瓷涂层,并对涂层进行抗弯曲、耐烧蚀及耐磨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钢基表面涂层中TiC呈颗粒状均匀分布,组织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且涂层具有优良的抗弯曲、抗烧蚀及耐磨损性能。
王丽雪尹志娟
关键词:表面改性燃烧合成陶瓷涂层
直接电导检测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C_1~C_6脂肪族有机酸被引量:4
2007年
建立了直接电导检测离子排斥色谱分离测定C1-C6脂肪族有机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的方法。以Shim-pack SCR-102H色谱柱为分离柱,选用p-甲苯磺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考察了流动相中p-甲苯磺酸的浓度、流速、pH、色谱柱温度对分离和测定脂肪族有机酸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色谱条件为:0.2mmol/Lp-甲苯磺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柱温45℃。所测有机酸的检测限为0.03-0.99mg/L,相对标准偏差在2.3%以下(n=5),回收率为91.2%-105.6%,整个分析过程在28min内完成。该法用于白酒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王艳于泓原小寓
低温共烧陶瓷材料工艺研究
2007年
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目前正逐渐走向成熟,并成为电子封装领域研究的热点。它在高可靠性、高密度方面具有其它组装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LTCC技术的实现和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流延和低温共烧陶瓷这两个关键环节。从实现共烧陶瓷低温烧结的途径、陶瓷粉体合成以及流延工艺三个方面探讨了LTCC的技术进展情况。
胡明星徐迪静缪文桦陈立庄
关键词:低温共烧陶瓷封装流延
微米、纳米SiC表面涂覆、改性的方法及研究现状被引量:14
2005年
介绍了微米、纳米S iC表面涂覆、改性的实验方法,探讨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从微米、纳米S iC的三种不同形态入手,详细介绍了微米、纳米S iC的表面涂覆、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微米、纳米S iC表面涂覆、改性技术给出了简要评价。
宿辉曹茂盛
关键词:碳化硅微米纳米化学镀
二氧化碳的吸收方法及机理研究被引量:89
2006年
随着温室效应的日益严重,人们对二氧化碳的处理吸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如何选择吸收量大、吸收速率快的吸收剂的研究,从来没有间断过。介绍国内外现有的二氧化碳的吸收方法,包括物理吸收法、膜吸收法、O2/CO2燃烧法、化学吸收法等,分析各种方法的特点及优缺点,指出有机胺吸收技术是目前较优势的方法。对伯胺、仲胺、叔胺及混合胺等有机胺吸收CO2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根据吸收机理,采用多原子氮有机胺TETA与MEA、DEA、TEA进行混合实验,给出了初步的实验结果。
宿辉崔琳
关键词:二氧化碳有机胺
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初探被引量:10
2007年
通过对发泡剂和国产聚醚的筛选,研制一种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其泡沫的主要性能指标为:平均芯密度41.8 kg/m3,10%压缩强度158.4 kPa,导热系数0.014 W/(m.K)。结果表明,以正戊烷为发泡剂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具有泡孔均匀、规整及导热系数低等性能特点。
浦丽莉陈兴刚李娟刘丽丽
关键词:聚氨酯硬质泡沫保温材料
不同靶基距下凹槽表面HIPIMS法制备钒膜的微观结构及膜厚均匀性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靶基距对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HIPIMS)在凹槽表面制备钒膜微观结构和膜厚均匀性的影响,实现凹槽表面高膜层致密性和均匀性的钒膜制备。方法采用HIPIMS方法制备钒膜,在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前提下,探讨不同靶基距对凹槽表面钒膜相结构、表面形貌及表面粗糙度、膜层厚度均匀性的影响。采用XRD、AFM及SEM等观测钒膜的表面形貌及生长特征。结果随着靶基距的增加,V(111)晶面衍射峰强度逐渐降低。当靶基距为12 cm时,钒膜膜层表面粗糙度最小,为0.434nm。相比直流磁控溅射(DCMS),采用HIPIMS制备的钒膜呈现出致密的膜层结构且柱状晶晶界不清晰。采用HIPIMS和DCMS方法制备钒膜时的沉积速率均随靶基距的增加而减少。当靶基距为8 cm时,采用HIPIMS方法在凹槽表面制备的钒膜均匀性最佳。结论采用HIPIMS方法凹槽表面钒膜生长的择优取向、表面形貌、沉积速率及膜厚均匀性均有影响。在相同的靶基距下,采用HIPIMS获得的钒膜膜厚均匀性优于DCMS方法。
李春伟田修波巩春志许建平
关键词:微观结构
复合材料中超声技术的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介绍了超声技术在解决复合材料界面时所起的作用以及制造超声振动系统时应考虑的因素 ,为进一步认识和利用超声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石健滨
关键词:复合材料超声处理空化超声振动系统
环境友好型改性TiO_2光催化剂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治理环境污染的新技术,但由于光催化活性需要紫外光激发及量子转换效率低而制约了其推广应用。因此,开展该方面的理论研究,这对推动光催化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总结了不同离子掺杂及共掺杂对TiO_2晶体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指导我们如何选择合适的掺杂离子以便有效地提高TiO_2光催化性能的方法。
郑秀君张恒强王婧菲张永许伟锋肖雪赵喜芝
关键词:TIO2光催化剂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