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品数:2,170 被引量:6,886H指数:28
相关作者:许崇娟李燕李志英姜占坤卢燕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47篇期刊文章
  • 50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67篇理学
  • 552篇化学工程
  • 16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2篇文化科学
  • 86篇建筑科学
  • 70篇轻工技术与工...
  • 62篇医药卫生
  • 39篇农业科学
  • 38篇生物学
  • 3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0篇交通运输工程
  • 25篇电气工程
  • 19篇机械工程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天文地球
  • 10篇电子电信
  • 9篇矿业工程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68篇催化
  • 132篇光度
  • 128篇光度法
  • 114篇纳米
  • 108篇教学
  • 99篇荧光
  • 98篇乙烯
  • 95篇丙烯
  • 94篇痕量
  • 87篇离子
  • 85篇催化剂
  • 82篇光度法测定
  • 82篇分子
  • 78篇丙烯酸
  • 77篇改性
  • 76篇光谱
  • 75篇电化学
  • 74篇乳液
  • 73篇甲基
  • 66篇萃取

机构

  • 2,150篇济南大学
  • 116篇山东大学
  • 87篇中国科学院
  • 26篇中国林业科学...
  • 21篇山东轻工业学...
  • 19篇山东师范大学
  • 16篇无锡嘉联电子...
  • 15篇大连理工大学
  • 14篇山东理工大学
  • 14篇中国海洋大学
  • 12篇北京化工大学
  • 12篇南京工业大学
  • 11篇天津大学
  • 10篇榆林学院
  • 9篇山东省科学院
  • 8篇山东建材学院
  • 7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华东理工大学
  • 7篇曲阜师范大学
  • 7篇山东省产品质...

作者

  • 159篇张书香
  • 126篇魏琴
  • 89篇张昭良
  • 86篇寿崇琦
  • 84篇孔祥正
  • 83篇孙国新
  • 79篇罗川南
  • 79篇朱晓丽
  • 71篇孟平蕊
  • 69篇周长利
  • 58篇李良波
  • 57篇杜斌
  • 56篇李慧芝
  • 54篇于京华
  • 53篇崔玉
  • 51篇王西奎
  • 51篇孙中溪
  • 46篇牟宗刚
  • 46篇姜绪宝
  • 42篇辛颖

传媒

  • 250篇济南大学学报...
  • 121篇山东化工
  • 48篇分析化学
  • 43篇济南大学学报...
  • 3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7篇高等学校化学...
  • 26篇中国粉体技术
  • 25篇高分子学报
  • 25篇化学学报
  • 25篇分析测试技术...
  • 24篇无机化学学报
  • 20篇分析科学学报
  • 20篇物理化学学报
  • 18篇化学建材
  • 18篇冶金分析
  • 17篇化工高等教育
  • 16篇山东教育学院...
  • 15篇理化检验(化...
  • 14篇新型建筑材料
  • 13篇食品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19篇2023
  • 35篇2022
  • 36篇2021
  • 36篇2020
  • 27篇2019
  • 36篇2018
  • 40篇2017
  • 65篇2016
  • 72篇2015
  • 78篇2014
  • 109篇2013
  • 83篇2012
  • 164篇2011
  • 146篇2010
  • 162篇2009
  • 157篇2008
  • 137篇2007
  • 119篇2006
  • 124篇2005
2,1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渡金属硫化物的催化氧还原性能研究
<正>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价格昂贵、资源有限以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寿命等缺点已经越来越成为燃料电池的发展障碍,因此开发低成本、资源丰富、高性能的氧还原催化剂就成为燃料电池发展的关键技术[1]。在已开发的各种非贵金属催化剂中金...
黄太仲房恒义梁栋孙玥于洁玫张昭良
文献传递
基于镍钼硫化物纳米花修饰碳纳米管的脑利钠肽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2023年
制备了一种三维多孔镍钼硫化物纳米花修饰碳纳米管(CNT)的复合材料(NiMoS@CNT).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所合成材料的形貌和结构.利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所制备材料的电化学催化性能进行研究.基于NiMoS@CNT对过氧化氢(H2O2)优异的电催化性能,构建了一种检测脑利钠肽的夹心型电化学传感器.在最优条件下,电流响应强度和脑利钠肽质量浓度的对数在0.20~20n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免疫传感器具有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李燕朱长慧代玉雪李志英
关键词:电化学传感器脑利钠肽碳纳米管
生物大分子核酸分析法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核酸的定量测定是研究核酸的基础 ,在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和食品检验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综述定量测定核酸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着重阐述了染料、染料 -金属配合物作探针的吸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以及近来兴起的共振光散射法在核酸中的应用和发展动态。同时为了便于读者参考 。
张慧王淑萍李月云魏琴
关键词:核酸吸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
气/液界面上双萘菁夹心化合物有序超分子结构的组装被引量:1
2001年
研究了气/液界面上双(八-十二烷硫基)萘菁铒{Er[Nc(SC12H25)8]2}形成的Langmuir单层膜中的超分子结构. 表面压-面积(π-A)等温线表明该化合物形成了稳定的单层膜. 将其沉积在云母片上,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观察, 表明分子形成了取向高度有序的结构, 聚集体特征长度在100 nm左右(有的长达300 nm), 宽为20-30 nm.用紫外-可见光谱、偏振紫外-可见光谱、小角X射线衍射等对 LB膜进行了研究, 发现分子大环平面与基片平面夹角为54°, 每层厚度为3.53 nm. 研究表明形成的超分子结构由4-6列以面对面堆积形成的柱状体构成.
陈艳丽陈艳丽潘娜刘洪国潘娜张宪玺刘伟
关键词:超分子组装超分子结构
新型反应型含磷阻燃聚酯醇的制备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与聚酯多元醇酯交换反应制备了一种反应型含磷阻燃聚酯醇,系统研究了工艺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钠催化的反应物转化率高于碳酸钾、有机锡、4-二甲氨基吡啶和对甲基苯磺酸的催化;优化的钠用量为0.5%、反应温度为170℃、时间为2.0 h;IR分析表明合成了含磷阻燃聚酯醇。
杨磊于思琦刘振闫涛
关键词:阻燃酯交换
改性膨润土吸附去除水中氨氮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溶液和聚合铝、聚合铁溶液为改性剂,制备了相应的改性膨润土吸附剂:CTMAB有机膨润土、铝柱撑膨润土和铁柱撑膨润土,用以吸附去除水中的氨氮。结果表明:在最佳吸附实验条件下,几种改性膨润土均能够较好地吸附水中的氨氮,改性膨润土的吸附能力大于原土,吸附量的顺序为:铝柱撑膨润土>铁柱撑膨润土>CTMAB有机膨润土>原土。改性膨润土对氨氮的吸附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可在60min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
陈岩赵静闫良国
关键词:膨润土改性膨润土氨氮
尿素合成塔事故状况与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50余台尿素合成塔典型事故、尿素合成塔检修记录与检验报告的统计分析,对尿素合成塔制造、使用、检验维修等环节出现的事故状况、事故原因、事故后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尿素合成塔的安全长周期运行提供一些借鉴。
罗华林陈中合
关键词:尿素合成塔事故原因
韩氏溶出-改善利托那韦片的流体力学和溶出行为
2021年
溶出是制药行业中常用的研发手段和质量控制方法,常用的溶出方法包括篮法和桨法。由于药物在溶出装置中落点位置的不同和堆积等原因,溶出测试仍然受到重复性和准确性问题的困扰。提出溶出设备新的改良方式,并命名为“韩氏溶出”。通过改良的溶出方法对难溶性药物利托那韦原研制剂溶出考察和重现性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溶出装置减小了溶出装置的物理参数对溶出试验的变异性的影响,可大幅度提升重现性,避免了因测试本身的性质导致溶出试验失败的情况,从而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以保证了研究者获得更好的体内外相关性。对目前药物制剂开发及药物一致性评价中的溶出曲线对比有较大的帮助。
李素叶王正平吴恒乾韩军
关键词:溶出桨法流体力学
偶氮羧I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铋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研究了在H2 SO4介质中 ,高碘酸钾氧化偶氮羧I的反应。研究发现痕量铋 (III)的存在 ,可以强烈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羧I的反应 ,由此建立了一种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铋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铋量在 0~ 0 .2 μg/mL之间 ,检出限为 2 .30× 10 -9g/mL。该方法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 ,可用于人发。
葛慎光于京华崔康
关键词: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雌二醇的流动注射阻抑化学发光法测定被引量:2
2010年
基于碱性介质中雌二醇对N-溴代丁二酰亚胺-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的阻抑作用,建立了雌二醇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优化了其分析条件,并初步探讨了该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该方法测定雌二醇的线性范围为0.02~0.1、0.1—8.0mg/L,检出限为0.0085mg/L。对0.1mg/L的雌二醇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2%。将该法用于注射液中雌二醇的测定,结果满意。
马艳曹伟公丕学刘雯汶陈淑贞杨景和
关键词:N-溴代丁二酰亚胺钙黄绿素雌二醇化学发光流动注射分析
共2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