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文学院

作品数:14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清华聂俊张丽祁从舵黄音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仪式
  • 2篇水浒
  • 2篇水浒传
  • 2篇桃园结义
  • 2篇文学
  • 2篇结义
  • 2篇《水浒传》
  • 1篇电视文学
  • 1篇心态
  • 1篇学生主动性
  • 1篇压抑
  • 1篇演义
  • 1篇央视
  • 1篇妖魔化
  • 1篇意蕴
  • 1篇英雄传奇
  • 1篇语境
  • 1篇语句
  • 1篇政治伦理
  • 1篇三国演义

机构

  • 12篇荆门职业技术...

作者

  • 3篇潘万木
  • 1篇张丽
  • 1篇上官政洪
  • 1篇伍友云
  • 1篇徐清枝
  • 1篇王小凤
  • 1篇黄音频
  • 1篇刘清华
  • 1篇王轻鸿
  • 1篇祁从舵
  • 1篇聂俊

传媒

  • 9篇荆门职业技术...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沙洋师范高等...
  • 1篇教书育人(高...

年份

  • 6篇2007
  • 6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兴”法的文体突破
2006年
“兴”是中国诗歌的原始模式,是一种华夏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是原始思维属性和原始文化形态的遗存,奠定了中国诗歌的精神内涵。“兴”又是一种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段,起头的“他物”与后之“所咏之词”既相关又在相关与不相关之间甚或没有逻辑上的关联,然其交待背景、渲染氛围、烘托形象、启人联想的作用无可替代。积淀于“兴”之表现方法和思维方式一直与诗结缘,但其运用的文体领域不限于诗,先秦散文已成功地将“兴”法变成了一种论说和证明的方式。然“兴”法的文体突破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以其强大的内驱力惯性地推向更广的区域,话本、戏曲、拟话本侧重于表现方法的追慕,而明清章回小说则偏向于思维方式的体认。
潘万木
关键词:思维方式文体
坚持与守望——央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的品牌战略
2006年
中央电视三套《电视诗歌散文》栏目是一档电视文学栏目,8年来,它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制作理念、播出形式、栏目结构形态。但多方面的因素使电视文学栏目的发展受到制约,这需要电视文学工作者把握品牌要素,强化品牌意识,进行品牌战略的策划,努力坚守,让电视文学长久地发展下去。
徐清枝
关键词:电视文学
畸变:另类的女性存在被引量:3
2006年
在现代文学中,无论是男性作家还是女性作家,都用丑化的叙述模式,书写了一群心理危机、人格缺失、行为变异的畸变女性形象,他们把这类女性置于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矛盾和复杂关系之中,以性的压抑作为焦点,探究她们畸变的生成过程。情的“失时”导致了心理的畸变,也伴随着怨恨的产生,她们既因袭着传统的怨妇心理,又有着暴戾、乖张的行为方式,她们既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又是父权社会的反抗者,还是父权社会的共谋者,在性格和命运上显示着双重悲剧。她们用变态的模式对传统女性进行报复式的解构,显示着深刻的批判性而缺乏重构性。
伍友云
关键词:双重角色
论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2007年
目前,不少大学生存在厌学现象,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无不为之担忧。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学生缺乏自信心,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还在于教师所组织的教学过程单纯以教师为主,忽视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由此看来。
王小凤汪红明黄音频程喜枝
关键词: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动性教学原则高校教师教学过程教学模式
《水浒传》深层意蕴的仪式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仪式是一种隐喻、一种象征,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仪式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无形的力量,通过一种集体行为把个人结合为整体。《水浒传》的深层意蕴正是在民间性的"聚义"仪式叙事和官方性的"忠义"仪式叙事的基础上展现无遗的:"聚义"仪式表达的民间凝聚性追求的是物质层面的生存,"忠义"仪式体现的官方规制性和意义肯定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生存,而两者的融汇使宋江及梁山泊英雄的人格理想和价值追求在政治伦理的升华中获得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
潘万木
关键词:《水浒传》意蕴仪式官方政治伦理
张炜塑造人物的法宝:圣洁化与妖魔化被引量:2
2006年
张炜小说中的人物没有性格的发展,皆属于扁型人物类型,大致可以划分为家族成员、好人、坏人三类,作者在塑造前两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圣洁化的手法,即着力彰显他们美好善良的品质,遮蔽其缺陷、阴暗面;对后一种人物则采用了妖魔化的手法,凸现其凶残阴鸷丑恶暴虐的一面。究其原因,这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张炜对遭难家族成员的怀念之作,浸透了张炜内心深处对祖先崇拜的情感。同时,张炜的多数小说在努力进行诗化小说的尝试,以营造某种情感氛围为其旨要,人物、故事都为其作铺垫,这应该是其人物性格皆呈现单一色彩的主要原因。
上官政洪
关键词:小说妖魔化
骊歌之行 丁忧之途——析《雨把烟打湿了》中蔡水清形象的双重人格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从精神分析的层面探讨了须一瓜短篇小说《雨把烟打湿了》中的主人公蔡水清的双重人格:一方面是高雅和高贵,一方面却是卑微和难堪。并由蔡水清的人格悲剧入手,深入分析了当前社会中农村与城市两种文化形态冲突的悲剧性。
聂俊李亮
关键词:双重人格人格面具压抑潜意识
《三国演义》结构布局的仪式功用
2007年
仪式是一种集体的行为,它使个人结合而为社会。仪式是一种隐喻,一种象征,人们可以通过仪式进行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沟通。有时,仪式作为一种叙事形态也可作用于叙述文本。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将“桃园结义”、“三顾草庐”、“白帝托孤”仪式极力渲染、特别标示、故意重复,使之格外醒目并深入人心。而这三种仪式在小说结构布局中突显的功用也一览无余:“桃园结义”开篇,统领全文,体现了作者“拥刘反曹”的政治倾向和刘、关、张的政治理想及其兄弟情谊,是三人全新关系和理想事业的一个“出生仪式”;“三顾草庐”承上启下,标志着刘备政治上的成熟和刘蜀集团的成长壮大,是刘蜀集团的一个“长成仪式”;“白帝托孤”结篇,尾声早唱,展示了刘备理想事业未竟及诸葛亮独力难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剧性,是刘备及刘蜀集团的一个“死亡仪式”。
潘万木
关键词:《三国演义》桃园结义
绿林豪杰的颂歌 英雄传奇的丰碑——《水浒传》与《绿林英雄罗宾汉》之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水浒传》和《绿林英雄罗宾汉》均是描写绿林英雄起义始末的两部小说。这两部作品不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一定的区别。该文将从成书过程、思想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区别,以便更清楚地认识它们的价值。
刘清华
关键词:《水浒传》
论桃园结义故事成型过程中的文化心态
2007年
桃园结义故事在演变过程中,聚合了史官文化、民间文化和文人之笔三重文化心理积淀。以《三国志》为代表的史籍秉承了我国史书春秋笔法、重教化的传统;宋元民间文学是结义故事的首创者,反映了民间文化中义字为上、尊刘贬曹、重实用的思想倾向;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以七实三虚的文人之笔,完成了对史官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包容和创新。
张丽
关键词:桃园结义史官文化民间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